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智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0,共5页
我国协商民主不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实质内容的人民民主形式,具有自身优越性。其一是协商渠道有三条,其二是协商主体相当广泛,其三是协商内容具有重大性,其四是协商意见包容性强,其五是协商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重要形式 优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烤茶习俗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超 徐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0,共6页
所谓烤茶就是将茶叶置入土陶罐内加热烤炙后再冲泡饮用,这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多地的饮茶习惯,少数民族中一些特殊茶俗如白族三道茶、藏族纳西族地区习见的酥油茶有时也是在烤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烤茶继承了《茶经》记载的炙茶遗风,还... 所谓烤茶就是将茶叶置入土陶罐内加热烤炙后再冲泡饮用,这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多地的饮茶习惯,少数民族中一些特殊茶俗如白族三道茶、藏族纳西族地区习见的酥油茶有时也是在烤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烤茶继承了《茶经》记载的炙茶遗风,还可能与荆楚地区的古茶俗有一定关联。大叶种茶、晒青工艺是烤茶存在的基础,新建住屋中火塘的取消和烤茶罐生产的衰微等因素客观上给这一习俗的延续造成困境,而炒青茶在云南的流行以及现代茶艺的兴起逐渐培养了新的口味,这也给原本流行的烤茶文化带来一定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烤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神职人员身份认同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神职人员群体是理解和分析基督教信仰实践的关键,其思想和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甚至决定了基督教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状况。神职人员的身份认同在经历了一个宗教内在化的过程之后,仍然离不开地方社会的处境化影响。尽管宗教身份... 神职人员群体是理解和分析基督教信仰实践的关键,其思想和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甚至决定了基督教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状况。神职人员的身份认同在经历了一个宗教内在化的过程之后,仍然离不开地方社会的处境化影响。尽管宗教身份是神职人员多重身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民族地区他们社会身份的获得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还需兼顾地缘、族群、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基督教 神职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结构与信仰实践:一个云南的案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46-54,共9页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结构有“变”与“不变”交织的双重特征:“去性别化”的专业...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结构有“变”与“不变”交织的双重特征:“去性别化”的专业能力可以为少数民族女性信仰职业者跻身核心圈层提供了可能;同时,女性性别气质则在已有体系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不变”的是女性信仰实践者再有影响力,也依然受制于传统的性别规范,但女性的自我成长实现了家庭和信仰职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结构 去性别化 信仰角色 家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南诏大理国佛教信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超 徐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尽管密宗的阿吒力信仰十分兴盛,但对大理佛教信仰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密宗,显宗的华严、禅宗等在古代的大理也都有自己的传承。显密宗支之间很早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它们在师承、僧伽组织形式以及修行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同时,由于... 尽管密宗的阿吒力信仰十分兴盛,但对大理佛教信仰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密宗,显宗的华严、禅宗等在古代的大理也都有自己的传承。显密宗支之间很早便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它们在师承、僧伽组织形式以及修行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差别。同时,由于基本的佛教思想是共享的,显密结合的流传方式是南诏大理国佛教信仰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由于僧侣也兼学儒家经典,他们的社会角色也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密宗 阿吒力 白族 南诏大理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与“游离”: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敏 余富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5期59-69,154,共12页
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是海外华文教师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形成了“嵌入”与“游离”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且呈现出“游离”增强的样态。两种不同策略是新生代为应对复杂... 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是海外华文教师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形成了“嵌入”与“游离”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且呈现出“游离”增强的样态。两种不同策略是新生代为应对复杂的局势、华校的地方性质和管理措施、家庭角色而采取的方式。同时,他们通过与华文的关系定位、同辈群体的参照、自我期待来获得生存的动力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他们的生存策略既是自我和家庭的选择,又是特定地方社会及华文教育共同生成的产物,还是其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新生代 华文教师 生存策略 嵌入 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