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晓琴 黄元波 《绿色科技》 2016年第8期119-120,共2页
主要阐述了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目前云南省生物质能源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省生物质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物质能源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作为树脂纤维前驱体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卢宇晗 黄元波 +4 位作者 李欣 杨晓琴 刘灿 王继大 郑志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197,共6页
以大理漾濞核桃(Juglans regia)壳液化物为原料,合成了生物基热塑性酚醛树脂(thermoplastic phenolic resin,TPPF),探讨了核桃壳液化物中苯酚(phenol,P)与甲醛(formaldehyde,F)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PPF得率、游离酚含量和有... 以大理漾濞核桃(Juglans regia)壳液化物为原料,合成了生物基热塑性酚醛树脂(thermoplastic phenolic resin,TPPF),探讨了核桃壳液化物中苯酚(phenol,P)与甲醛(formaldehyde,F)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PPF得率、游离酚含量和有机元素含量的影响,在获得优化合成条件的基础上,使用ZnOH为催化剂合成生物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High-Ortho TPPF),探讨了甲醛加入次数对生物基High Ortho TPPF的邻对位比值(O/P)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对生物基High Ortho TPPF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基TPPF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核桃壳液化物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1∶0.75、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85℃,树脂得率为75.70%,游离酚含量为9.18%;在此基础上,利用FTIR可发现采用两步甲醛法能够制备生物基High Ortho TPPF,其邻对位比值通过核磁验证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热塑性酚醛树脂 生物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 液化物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制备低成本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陶磊 黄元波 +4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张彦华 邸明伟 郑志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5,190,共8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木质素作为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高达60%以上的含碳量,是制备碳纤维的理想原料。因此,基于木质素基碳纤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文中详细综述...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木质素作为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其高达60%以上的含碳量,是制备碳纤维的理想原料。因此,基于木质素基碳纤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文中详细综述了木质素为前驱体制备碳纤维的研究进展。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制备包括:木质素的提取、前驱体的制备、原丝的预氧化和氧化原丝的碳化阶段,重点分析了木质素作为碳纤维前驱体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碳纤维 前驱体 热稳定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地沟油合成绿色增塑剂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琴 黄元波 +3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艾晓露 郑志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7,91,共5页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120催化地沟油环氧化合成绿色增塑剂。在对地沟油进行脱水除杂、碱炼脱酸预处理,分析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用量、30%H_2O_2用量、冰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120催化地沟油环氧化合成绿色增塑剂。在对地沟油进行脱水除杂、碱炼脱酸预处理,分析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用量、30%H_2O_2用量、冰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沟油主要由棕榈酸(19.86%)、油酸(34.98%)和亚油酸(33.31%)组成,具有较高的不饱和度,理论环氧值为5.3 mol/100 g。最佳环氧化工艺条件为:地沟油与30%H_2O_2质量比1∶2.5,地沟油与冰乙酸质量比1∶0.9,催化剂用量3%,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环氧地沟油增塑剂的环氧值为4.61 mol/100 g,相对环氧转化率可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离子交换树脂 增塑剂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的分析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琴 郑志锋 +4 位作者 郑云武 马焕 刘灿 龚慧颖 黄元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28-131,137,共5页
以橡胶籽为原料,对其基本理化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构,采用DSC和TG进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碘值137.64 g·100 g-1,理论双键为4.63(C=C)·100 g-1,最大理论环... 以橡胶籽为原料,对其基本理化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构,采用DSC和TG进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碘值137.64 g·100 g-1,理论双键为4.63(C=C)·100 g-1,最大理论环氧值为7.98%·100 g-1,主要由棕榈酸(5.40%)、硬脂酸(8.27%)、油酸(20.32%)、亚油酸(37.05%)和亚麻酸(28.72%)等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6.09%;其结构为甘油三酯结构,存在大量双键,双键的位置分别位于脂肪酸链中的9,12和15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404℃。橡胶籽油不饱和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化学改性空间,热稳定性好,可作为替代石化原料的潜在可再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非食用 可再生资源 分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产率的油茶壳水热炭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方宇 郑云武 +3 位作者 黄元波 徐高峰 康佳 郑志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5-810,共6页
文章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水热炭化技术制备水热生物炭,并分析了水热炭化温度、保留时间、固体物含量对水热生物炭的高位热值和能量产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上述3个工艺条件对油茶壳水热生物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水热炭化技术制备水热生物炭,并分析了水热炭化温度、保留时间、固体物含量对水热生物炭的高位热值和能量产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上述3个工艺条件对油茶壳水热生物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热炭化温度为200℃,保留时间为30 min,反应体系中固体物含量为10%时,油茶壳水热生物炭的综合评分最好;此时油茶壳水热生物炭的高位热值为22.28 MJ/kg,能量产率为75.07%。燃烧热重分析表明,油茶壳水热生物炭的燃烧过程向高温区转移。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生产高热值、高能量产率的油茶壳水热生物炭,可为油茶壳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壳 水热炭化 工艺优化 高位热值 能量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磷钨酸介孔分子筛催化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焕 黄元波 +3 位作者 杨晓琴 郑云武 陶磊 郑志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磷钨酸介孔分子筛催化环氧大豆油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作为开环反应试剂,磷钨酸介孔分子筛可较好地催化环氧大豆油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 采用响应面法对磷钨酸介孔分子筛催化环氧大豆油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甲醇作为开环反应试剂,磷钨酸介孔分子筛可较好地催化环氧大豆油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确定大豆油基多元醇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3 h、磷钨酸介孔分子筛用量为环氧大豆油质量的3%、甲醇与环氧大豆油摩尔比13∶1、反应温度75℃,在此条件下大豆油基多元醇的转化率为7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大豆油基多元醇 响应面法 磷钨酸 介孔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液化物树脂制备多孔碳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陶磊 郑云武 +2 位作者 邸明伟 张彦华 郑志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以壳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液化物树脂(LPF),经静电纺丝、固化、碳化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PCNF)。探讨了聚乙烯醇(PVA)用量对纺丝液特性及纤维形貌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壳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液化物树脂(LPF),经静电纺丝、固化、碳化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PCNF)。探讨了聚乙烯醇(PVA)用量对纺丝液特性及纤维形貌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等方法对不同碳化温度下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少量PVA可以明显提高LPF的纺丝性,且随PVA用量的增加,纤维的形貌更规整、直径更小;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LPF/PVA纤维逐渐裂解,多数官能团消失,基体为多苯稠环结构;同时,层间距d_((002))逐渐减小,平面尺寸L_c和L_c/d_((002))增加,纤维内部的类石墨结构逐渐向更规整、有序的石墨微晶结构转变;当碳化温度为800℃时,LPF/PVA的含碳量达55%以上,随着PVA用量的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且多以微孔为主,当PVA用量为8%时,得到比表面积为590m^2/g的多孔碳纳米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物树脂 静电纺丝 多孔碳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式函数的冰片二烯/CO聚酮热分解特性研究
9
作者 杨晓琴 郑云武 +3 位作者 黄元波 沈华杰 赵志 郑志锋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3,共6页
以源自α-蒎烯的冰片二烯和一氧化碳(CO)为原料,在乙酸钯/2,2'-联吡啶/三氟甲烷磺酸铜/硝基苯/甲苯/甲醇催化体系作用下合成冰片二烯/CO聚酮,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分析对其热... 以源自α-蒎烯的冰片二烯和一氧化碳(CO)为原料,在乙酸钯/2,2'-联吡啶/三氟甲烷磺酸铜/硝基苯/甲苯/甲醇催化体系作用下合成冰片二烯/CO聚酮,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分析对其热分解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3种不同的热分析方法对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片二烯/CO聚酮为分子质量较高且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易溶于弱极性溶剂;其热分解分为预热解、快速热解和残余物缓慢热解3个阶段,用Kissinger、FWO和KAS法计算的活化能(E_a)分别为189.05,197.74和198.29 k J/mol,表明热分解非一步反应过程;计算了动力学特征参数,K=1.32×10^(-3)s^(-1),熵变ΔS=-27.26 J/(mol·K),焓变ΔH=183.43 k J/mol,吉布斯自由能ΔG=201.87 k J/mol,表明热分解过程是不可自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二烯/CO聚酮 热分解 动力学 无模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联合过氧化氢预处理玉米芯及其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应文俊 吴凯 +3 位作者 史正军 杨海艳 郑志锋 杨静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利用磷酸联合过氧化氢(H_3PO_4-H_2O_2,PHP)预处理玉米芯,并以纤维素酶水解预处理后玉米芯,以酶解效率为指标优化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经H_3PO_4-H_2O_2混合液(H_3PO_4质量分数80%)于50℃下预处理4 h后,纤维素质量分数57.38%... 利用磷酸联合过氧化氢(H_3PO_4-H_2O_2,PHP)预处理玉米芯,并以纤维素酶水解预处理后玉米芯,以酶解效率为指标优化预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经H_3PO_4-H_2O_2混合液(H_3PO_4质量分数80%)于50℃下预处理4 h后,纤维素质量分数57.38%,纤维素回收率95.84%,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除率分别为62.36%和68.97%。在酶用量10 FPIU/g(以葡聚糖质量计)的条件下,72 h酶水解得率为39.12%,相比未经预处理玉米芯的72 h酶水解得率(10.84%)提高了2.61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物料预处理后结构的变化,H_3PO_4和H_2O_2在预处理过程中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同时去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比单独使用H_3PO_4预处理(16.78%)或H_2O_2预处理(20.71%),H_3PO_4-H_2O_2预处理玉米芯的72 h酶水解得率分别提高了133.13%和8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优化 玉米芯 结构变化 纤维素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层积材在高层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晓英 董春雷 +1 位作者 郑志锋 黄元波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通过分析交叉层积材(CLT)的抗震、耐火和隔声性能,从使用寿命、安装效能、节能环保等方面探讨了CLT在高层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CLT建筑构件的连接方式,指出了CLT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木建筑 木结构 性能 连接方式 交叉层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油的精炼及其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晓琴 黄元波 +2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郑志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2,共5页
以小桐子毛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真空水蒸气脱臭对小桐子油进行精炼获得小桐子精炼油,研究了精炼前后小桐子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采用烘箱加热加速氧化油脂法研究小桐子精炼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预测... 以小桐子毛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真空水蒸气脱臭对小桐子油进行精炼获得小桐子精炼油,研究了精炼前后小桐子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同时,采用烘箱加热加速氧化油脂法研究小桐子精炼油的氧化稳定性,并预测小桐子精炼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精炼后油脂的色泽由(11.00±0.00)降低至(4.00±0.00),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由(7.50%±0.26%)降低至(0.50%±0.19%),酸值由(6.62±0.02)mg KOH·g^(-1)降低至(0.26±0.01)mg KOH·g^(-1),碘值、皂化值和平均分子量无显著变化,精炼后分别为(104.37±0.24)g·100 g^(-1)、(191.78±0.16)mg KOH·g^(-1)和(877.57±2.43)g·mol^(-1);精炼前后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显著,精炼后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13.36%±0.15%)、硬脂酸(4.25%±0.03%)、油酸(32.61%±0.10%)和亚油酸(43.36%±0.2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97%±0.36%);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桐子精炼油储存温度越高,POV值越高,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维生素E(VE)抗氧化剂后小桐子精炼油POV值降低,当添加0.02%TBHQ时,抗氧化性能较佳,可使小桐子精炼油在储存温度20℃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到20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油 精炼 氧化稳定性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质素聚乙氧基接枝共聚物表面特性对纤维素酶糖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应文俊 吴凯 +4 位作者 赵存异 史正军 杨海艳 郑志锋 杨静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以碱木质素(AL)与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原料,于80℃和150 r/min条件下,反应2 h,制备碱木质素-聚乙氧基接枝共聚物(PEGDE-AL),研究其对纤维酶的非生产性吸附性能和酶糖化效率的影响机制。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eta电位滴定和... 以碱木质素(AL)与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原料,于80℃和150 r/min条件下,反应2 h,制备碱木质素-聚乙氧基接枝共聚物(PEGDE-AL),研究其对纤维酶的非生产性吸附性能和酶糖化效率的影响机制。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Zeta电位滴定和接触角测试的结果表明,碱木质素经过聚乙氧基接枝共聚改性后,表面元素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氧元素与碳元素的比率由0.28增至1.56;表面正电荷数目降低,亲水性能增强,使得纤维素酶与PEGDE-AL间吸附结合力较纤维素酶与AL间结合力降低了57%,酶蛋白与底物间的非生产性吸附能力下降。在水解体系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4 g/L的AL和PEGDE-AL,PEGDE-AL和微晶纤维素72 h的葡萄糖得率为50.67%,较碱木质素和Avicel水解体系72 h的葡萄糖得率增加了41.14%,且上清液中游离蛋白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56倍。碱木质素经过聚乙氧基接枝共聚后,显著减弱了对纤维素酶的无效吸附,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现有的预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乙氧基接枝共聚 表面特性 纤维素酶 糖化效率 非生产性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羟甲基化预处理对甘蔗渣酶解和发酵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艳 杨海艳 +3 位作者 史正军 王大伟 徐高峰 杨静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2,共7页
以甘蔗渣(SCB)为原料,经1.4%氢氧化钠处理制得碱处理甘蔗渣(AP-SCB),再经羟甲基化反应制备碱-羟甲基化预处理甘蔗渣(AHP-SCB),考察甲醛用量对提高甘蔗渣酶水解效率和乙醇发酵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渣碱-羟甲基预处理过程中,... 以甘蔗渣(SCB)为原料,经1.4%氢氧化钠处理制得碱处理甘蔗渣(AP-SCB),再经羟甲基化反应制备碱-羟甲基化预处理甘蔗渣(AHP-SCB),考察甲醛用量对提高甘蔗渣酶水解效率和乙醇发酵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渣碱-羟甲基预处理过程中,当甘蔗渣与甲醛质量比为1∶1.5,预处理2 h后,木质素脱除率为55.68%;在纤维素酶用量为20 FPIU/g(以葡聚糖质量计)时,72 h酶水解得率为89.61%,较未处理甘蔗渣(水解得率9.09%)提高了8.86倍;酶水解液经24 h发酵后,乙醇质量浓度从10.93 g/L(AP-SCB)增加至12.96 g/L(AHP-SCB-1.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预处理前后物料结构的变化,并进行疏水度和酶可及度的测定,AHP-SCB-1.5的疏水度(0.127 L/g)和酶可及度(505.73 mg/g)分别是AP-SCB的64.64%和1.11倍;碱和羟甲基化反应在预处理中起到协同作用,改善甘蔗渣的亲水性和酶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化 碱处理 甘蔗渣 酶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掺杂对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康昆勇 徐开蒙 +2 位作者 刘灿 杨晓琴 郑志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2,共6页
TiO_2压敏电阻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电子器件,本文研究了Ge掺杂对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的非线性系数α和压敏电压EB的影响。采用传统的球磨-成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Ge掺杂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用压敏直流参数仪... TiO_2压敏电阻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电流-电压电子器件,本文研究了Ge掺杂对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的非线性系数α和压敏电压EB的影响。采用传统的球磨-成型-烧结方法成功制备Ge掺杂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用压敏直流参数仪测试样品的非线性系数α、压敏电压EB和漏电流JL等电学性质,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样品平均势垒高度。XRD、XPS、SEM和STEM分析表明,Ge掺杂显著改变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微结构,提高非线性系数α和减小压敏电压EB。当施主Nb_2O_5和受主CaCO_3掺杂浓度分别为0.5mol%时,掺杂1.0mol%Ge的压敏陶瓷获得了最高的非线性系数和较低的压敏电压(α=10.6,EB=8.7 V/mm),明显优于不掺杂Ge的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此外,Ge熔点较低,作为烧结助剂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TiO_2-Nb_2O_5-CaCO_3-Ge压敏陶瓷最佳烧结温度是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压敏陶瓷 非线性系数 压敏电压 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分析
16
作者 康佳 郑云武 +3 位作者 杨晓琴 刘灿 郑志锋 黄元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7-203,共7页
本实验利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对大豆油进行热解,然后利用GC-MS、FT-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热解参数(热解温度、氮气流速、进样速率、大豆油和甲醇比例)对大豆油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生物油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油热解... 本实验利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对大豆油进行热解,然后利用GC-MS、FT-IR以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热解参数(热解温度、氮气流速、进样速率、大豆油和甲醇比例)对大豆油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生物油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油热解的最佳条件为热解温度为550℃、氮气流速150 m L/min、油脂进样速率为0.3 m L/min、大豆油和甲醇体积比为3∶1。大豆油热解产物由脂肪烃和含氧化合物(酯、醇、酸、醚等)组成,其中脂肪烃含量可达到3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热解 生物油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液化物合成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宇晗 黄元波 +5 位作者 杨晓琴 徐开蒙 刘灿 张全 王继大 郑志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244-3248,共5页
以核桃壳液化物为原料、氢氧化锌为催化剂合成核桃壳生物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热重分析(TGA)和有机元素分析(OE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 以核桃壳液化物为原料、氢氧化锌为催化剂合成核桃壳生物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热重分析(TGA)和有机元素分析(OE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步甲醛法可合成核桃壳生物基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其长链结构由亚甲基邻-邻连接(o-o)酚环、亚甲基邻-对连接(o-p)酚环和亚甲基对-对连接(p-p)酚环组成,其中o-o和o-p酚环为主要组成结构,且邻对位结构比值(o-o/p-p)为1.22;其数均分子量为4 499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17;热失重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最大失重温度为375℃、失重率为50%;由有机元素分析可推测其理论分子式为C_6H_6O_(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液化 高邻位热塑性酚醛树脂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混合脂肪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培燕 黄元波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0期186-189,共4页
介绍了尿素包合法的基本原理,主要阐述了尿素包合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在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所结合的具体方法有:分子蒸馏技术、二次包合分离法、硝酸银溶液络合萃取法、梯度冷却法、溶剂结晶法、分级分离法、超声波分离法、洒... 介绍了尿素包合法的基本原理,主要阐述了尿素包合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在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所结合的具体方法有:分子蒸馏技术、二次包合分离法、硝酸银溶液络合萃取法、梯度冷却法、溶剂结晶法、分级分离法、超声波分离法、洒石酸辅助分离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尿素包合法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红木果油的超声辅助提取与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晓琴 黄元波 +3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马焕 郑志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9-174,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水红木果油,在探讨超声功率、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用GC和FTIR对水红木果油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作溶剂,在超声功率为110 W、50℃下超声70 min,油脂提...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水红木果油,在探讨超声功率、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用GC和FTIR对水红木果油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作溶剂,在超声功率为110 W、50℃下超声70 min,油脂提取率最高,为25.86%;水红木果油主要由棕榈酸(24.63%)、硬脂酸(1.93%)、油酸(39.61%)、亚油酸(28.93%)和亚麻酸(1.69%)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23%;FTIR证实水红木果油结构中酯基和双键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红木果 油脂 超声提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