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龙湖水体化学需氧量赋存物质的形态学分析
1
作者
李爱军
李飞
+6 位作者
文诗蕴
普海燕
陈瑜
李文华
黄云
施择
李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0,共6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常见超标指标,了解COD赋存物质组成可以为有效削减COD提供重要信息。选择COD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云南省异龙湖,根据异龙湖水体悬浮颗粒的形态特征构成,设计静置、不同孔径筛网过滤、离心、0.45μm玻璃纤...
化学需氧量(COD)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常见超标指标,了解COD赋存物质组成可以为有效削减COD提供重要信息。选择COD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云南省异龙湖,根据异龙湖水体悬浮颗粒的形态特征构成,设计静置、不同孔径筛网过滤、离心、0.45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等4类水样处理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对水体COD及不同颗粒的削减效果,探究异龙湖水体不同形态物质对COD的贡献。结果表明,拉氏拟柱胞藻和可溶态还原性物质是异龙湖COD的最主要赋存物质,高密度的拟柱胞藻及其代谢产物是异龙湖水体COD长期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异龙湖水质脱劣的研究重点应更多向内源污染去除倾斜,尤其关注以拉氏拟柱胞藻为绝对优势的浮游藻类群落构成的形成原因分析方面,这有可能为从源头上削减异龙湖COD找到更为“治本”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赋存物质
拉氏拟柱胞藻
内源污染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勒烯(C_(60))与双层氢氧化物的凝聚动力学
2
作者
蒋浩
郭倩月
+1 位作者
郭进
李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该文为探究纳米颗粒进入环境后,与环境中无机矿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凝聚状态变化,通过在20℃和90℃制备2种双层氢氧化物MgAl-LDH20和MgAl-LDH90,采用Zeta电位分别研究了单一和混合纳米颗粒体系富勒烯(C_(60))的凝聚动力学。结果表明,...
该文为探究纳米颗粒进入环境后,与环境中无机矿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凝聚状态变化,通过在20℃和90℃制备2种双层氢氧化物MgAl-LDH20和MgAl-LDH90,采用Zeta电位分别研究了单一和混合纳米颗粒体系富勒烯(C_(60))的凝聚动力学。结果表明,往MgAl-LDHs的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NaCl),计算得到其临界凝聚浓度(CCC)分别为CCC_(MgAl-LDH20)=209.12 mmol/L和CCC_(MgAl-LDH90)=166.27 mmol/L。MgAl-LDHs悬浮液与C_(60)悬浮液按不同比例(120∶1、60∶1、30∶1)混合后,Zeta电位(ζ)显著下降,且ζ的下降程度随C_(60)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单一体系中,MgAl-LDHs的k_(fast)均小于3,而在加入C_(60)后,混合体系的k_(fast)均大于3,表明MgAl-LDHs与C_(60)由于静电作用加速了颗粒的聚集。LDHs的存在能够降低水环境中C_(60)迁移性,且微量的C_(60)进入MgAl-LDHs悬浮液体系时,MgAl-LDHs悬浮液单一体系的稳定性是混合体系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_(60))
双层氢氧化物
凝聚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龙湖水体化学需氧量赋存物质的形态学分析
1
作者
李爱军
李飞
文诗蕴
普海燕
陈瑜
李文华
黄云
施择
李琴
机构
云南省
生态环境
监测
中心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红河州生态环境监测站
石屏县
生态环境
执法
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0,共6页
文摘
化学需氧量(COD)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常见超标指标,了解COD赋存物质组成可以为有效削减COD提供重要信息。选择COD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云南省异龙湖,根据异龙湖水体悬浮颗粒的形态特征构成,设计静置、不同孔径筛网过滤、离心、0.45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等4类水样处理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对水体COD及不同颗粒的削减效果,探究异龙湖水体不同形态物质对COD的贡献。结果表明,拉氏拟柱胞藻和可溶态还原性物质是异龙湖COD的最主要赋存物质,高密度的拟柱胞藻及其代谢产物是异龙湖水体COD长期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异龙湖水质脱劣的研究重点应更多向内源污染去除倾斜,尤其关注以拉氏拟柱胞藻为绝对优势的浮游藻类群落构成的形成原因分析方面,这有可能为从源头上削减异龙湖COD找到更为“治本”的措施。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赋存物质
拉氏拟柱胞藻
内源污染削减
Keywords
chemical oxygen demand
occurrence matter
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
reduction of endogenous pollution
分类号
X3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勒烯(C_(60))与双层氢氧化物的凝聚动力学
2
作者
蒋浩
郭倩月
郭进
李浩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红河州生态环境监测站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470)
云南省基础研究项目(202201BE070001-042)。
文摘
该文为探究纳米颗粒进入环境后,与环境中无机矿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凝聚状态变化,通过在20℃和90℃制备2种双层氢氧化物MgAl-LDH20和MgAl-LDH90,采用Zeta电位分别研究了单一和混合纳米颗粒体系富勒烯(C_(60))的凝聚动力学。结果表明,往MgAl-LDHs的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NaCl),计算得到其临界凝聚浓度(CCC)分别为CCC_(MgAl-LDH20)=209.12 mmol/L和CCC_(MgAl-LDH90)=166.27 mmol/L。MgAl-LDHs悬浮液与C_(60)悬浮液按不同比例(120∶1、60∶1、30∶1)混合后,Zeta电位(ζ)显著下降,且ζ的下降程度随C_(60)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单一体系中,MgAl-LDHs的k_(fast)均小于3,而在加入C_(60)后,混合体系的k_(fast)均大于3,表明MgAl-LDHs与C_(60)由于静电作用加速了颗粒的聚集。LDHs的存在能够降低水环境中C_(60)迁移性,且微量的C_(60)进入MgAl-LDHs悬浮液体系时,MgAl-LDHs悬浮液单一体系的稳定性是混合体系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富勒烯(C_(60))
双层氢氧化物
凝聚动力学
Keywords
fullerene-C_(60)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aggregation kinetics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龙湖水体化学需氧量赋存物质的形态学分析
李爱军
李飞
文诗蕴
普海燕
陈瑜
李文华
黄云
施择
李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勒烯(C_(60))与双层氢氧化物的凝聚动力学
蒋浩
郭倩月
郭进
李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