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翟竟余 代鑫 杨丽仙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年第15期70-75,共6页
当前我国对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较高,针对水域环境的健康风险监测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该监测工程的开展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工程推进所涉及的专业较多,而且在监测、评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要想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就必... 当前我国对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较高,针对水域环境的健康风险监测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该监测工程的开展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工程推进所涉及的专业较多,而且在监测、评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要想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就必须要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监测系统。本文主要针对河流水环境面临的环保风险展开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寻找行之有效的监测与评价系统,同时针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流程等内容展开全面分析,为河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环境健康风险 监测和评价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饮用水源地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淑娟 李国文 +4 位作者 鲁瑞梅 杨春涛 张薇 祁云宽 李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探讨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以云南中部某水库饮用水源地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2019—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库区和入库河流水体中8种重金属Zn、Pb、Fe、Cd、Mn、Cr6... 为探讨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以云南中部某水库饮用水源地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2019—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库区和入库河流水体中8种重金属Zn、Pb、Fe、Cd、Mn、Cr6+、As、Hg的质量浓度和分布特征,并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9—2021年研究区库区和入库河流水体中均未检出Hg、Cr6+、Pb和Cd,但Zn、As、Fe和Mn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且检出质量浓度高值集中在入库河流,入库河流水体重金属质量浓度高值出现在丰水期,库区重金属质量浓度高值出现在枯水期,其中Fe、Mn质量浓度最大值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限值;经饮水途径,非致癌重金属Pb、Hg、Zn、Fe和Mn对成人和儿童的年健康风险均值处于10-10/a水平,为无风险;致癌重金属As、Cd和Cr6+对成人的最大年健康风险接近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限值,需引起高度重视,而对儿童的最大年健康风险已超过ICRP推荐限值,有致癌风险;致癌重金属Cr6+和As为儿童致癌风险的决定元素,在儿童饮水方面应优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人体健康风险 饮用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体PAEs变化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文 施艳峰 刘淑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5,共9页
为探究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体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健康风险状况,以玉溪市城区东风水库和飞井海水库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2021~2023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研究水体PAEs质量浓度水平、季节变化规律... 为探究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体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健康风险状况,以玉溪市城区东风水库和飞井海水库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2021~2023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研究水体PAEs质量浓度水平、季节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并开展了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2021~2023年,研究水体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的检出率较高(≥94.4%),其中DBP检出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48μg/L和2.91μg/L,DEHP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12μg/L和3.94μg/L,均未超过中国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22)和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限值。②研究水体DBP和DEHP质量浓度的月均值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两者质量浓度大小随季节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夏、秋两季>春、冬两季,从不同水量期来看,两者质量浓度大小表现为丰水期>枯、平水期,且研究水体中DEHP质量浓度月均值普遍高于同期DBP。③经饮水和皮肤渗入途径,DBP对成人和儿童的最大非致癌健康风险值处于10-3水平,为无风险,而DEHP对成人和儿童的最大致癌健康风险值达到1.57×10^(-6)和2.07×10^(-6)水平,存在潜在致癌健康风险,应予以重视。饮水是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须重点关注由其引起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分布特征 季节变化 健康风险评价 饮用水水源地 东风水库 飞井海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企业周边地表水中16种多环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刘淑娟 李国文 +4 位作者 李元 叶正中 施艳峰 普学伟 李志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9,共9页
为实现焦化企业周边地表水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质谱参数确定最佳分析条件,比较不同种类的提取剂(正己烷、... 为实现焦化企业周边地表水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质谱参数确定最佳分析条件,比较不同种类的提取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V/V=1:1))及其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16种PAHs方法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前处理方法。取1 L水样加入20.0 g氯化钠,并用50 mL二氯甲烷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并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定量浓缩至0.5 mL,再用二氯甲烷准确定容至1.0 mL。选用弱极性色谱柱HP-5 MS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在电子电离源(EI)模式和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测定,氘代内标法定量。在最优提取条件下,16种PAHs可在37.0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在2~5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RRF RSD)小于14%,方法检出限为0.003~0.01μg·L^(-1),定量限为0.02~0.04μg·L^(-1)。分别向实际水样添加3个不同质量浓度(0.01、0.05和0.25μg·L^(-1))水平进行回收试验,测得16种PAHs的平均回收率为63.0%~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n=6)。将该方法用于当地焦化企业周边地表水中16种PAHs残留筛查,结果显示受检的6份样品有3份不同程度检出7种PAHs单体,检出质量浓度(μg·L^(-1))较高的3种单体为苊(0.241)、芴(0.088)、荧蒽(0.075),∑_(16) PAHs总质量浓度范围为0~0.551μg·L^(-1)。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正确度和灵敏度,可为调查焦化企业周边地表水中16种PAHs残留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地表水 焦化企业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近十年水质变化特征及保护措施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春艳 李天翠 +2 位作者 施艳峰 王英才 施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5,共9页
为了评价抚仙湖近10 a来水质变化状况,基于抚仙湖4个国控和省控断面(湖心、尖山、路居、哨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抚仙湖2011~2020年水质变化情况;并结合近10 a来的保护和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已有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针对... 为了评价抚仙湖近10 a来水质变化状况,基于抚仙湖4个国控和省控断面(湖心、尖山、路居、哨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抚仙湖2011~2020年水质变化情况;并结合近10 a来的保护和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已有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抚仙湖整体水质能达到Ⅰ类水质标准,但近10 a间水质有逐步变差的趋势;叶绿素a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透明度较10 a前有所降低,且出现局部湖区总氮、总磷接近Ⅱ类水质的现象;从空间变化看,湖心点位的水质整体优于其他3个近岸点位;从水期变化看,4个点位高锰酸盐指数在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除湖心外其他3个点位叶绿素a在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受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保护西南地区最优质的淡水资源、制定流域水生态保护长远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总氮 总磷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水质治理工程 抚仙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饮用水中3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7
6
作者 艾德平 李国文 +1 位作者 刘淑娟 杨春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8-707,共10页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能在饮用水中长期稳定存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开发快速准确测定饮用水中SVOCs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38种SVOCs的新方... 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能在饮用水中长期稳定存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开发快速准确测定饮用水中SVOCs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38种SVOCs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技术进行富集和萃取,并对样品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确定50ml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萃取时间10min、浓缩温度30℃为最佳预处理条件,萃取液浓缩至1mL,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38种SVOCs在10~100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RRF RSD)小于15%,方法检出限为0.001~0.09μg·L^(-1),定量限为0.004~0.36μg·L^(-1),在3个空白添加质量浓度(0.1、0.5和2.5μg·L^(-1))水平下进行回收试验,除联苯胺回收率低于70%外,其余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0.1%~117%,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9.2%。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2份饮用水样的检测,检出的物质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阿特拉津有部分检出,其余未检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为饮用水中SVOCs的高通量检测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挥发性有机物 同时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接种法和压差法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的方法比对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奕 李国文 +1 位作者 普学伟 邓珊珊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10期86-87,共2页
本文用稀释接种法和压差法分别测定国家有证标准样品、地表水、工业废水及含有生活污水的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和排水口等各种实际水样,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接种法 压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汞砷硒等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鲁瑞梅 邓珊珊 +1 位作者 马俊 杨春涛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6期202-204,共3页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很多区域陆续推行了绿色协调发展战略,监测空气、水体或土壤内的汞、砷、硒含量是环保工作重要内容。面对汞、砷、硒有易生成原子蒸气或气态氢化物属性,相关单位加大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使用...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很多区域陆续推行了绿色协调发展战略,监测空气、水体或土壤内的汞、砷、硒含量是环保工作重要内容。面对汞、砷、硒有易生成原子蒸气或气态氢化物属性,相关单位加大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使用力度。文章主要探究影响原子荧光光谱仪测试过程及结果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及措施,希望有益于提升光谱仪的测试效果,为生态环保做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原子荧光光谱仪 元素测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5中接种液的选择和加入量的探讨
9
作者 林奕 李友海 杨丽仙 《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5期67-69,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常见的几种地表水作为接种液的可行性,以及每种地表水作为接种液加入每升稀释水中最适宜的加入量,使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更方便、准确。
关键词 BOD5 接种液 加入量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