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孟菲
李秋芳
+3 位作者
吴文亭
杨绍辉
梁瀚
邓志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为探究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解析污染源,基于流域内13个监测断面2020—2023年的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和总磷(TP)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分析水质变化,应用主成分...
为探究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解析污染源,基于流域内13个监测断面2020—2023年的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和总磷(TP)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分析水质变化,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对研究区水质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类别整体以Ⅰ类和Ⅱ类为主。WQI总体处于“良好”水平;时间上,夏季WQI平均值最低(81.89),冬季最高(88.76);空间上,金江桥S5水质较好,龙兴村S10断面水质相对较差。研究区典型污染因子为COD_(Mn)、NH_(3)-N和TP;污染源类型可分为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气象因子和自然环境因素;总体呈现干流水质比支流好。未知源对研究区水质影响的贡献率为32.16%,气象因子贡献率为27.71%,自然环境因素贡献率为26.95%,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贡献率为13.18%;COD_(Mn)的主要来源为未知源,NH_(3)-N和TP的主要来源为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污染源
综合水质指数法
APCS-ML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2020年泸沽湖溶解氧随时间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杨春艳
施择
+3 位作者
焦聪颖
邓晓庆
杨耀玕
李爱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5,共7页
泸沽湖坐落于川滇交界处,是中国典型高原淡水湖泊。对泸沽湖水质的客观评价对于其规划保护及保护成效评估极为重要。鉴于溶解氧常常成为决定泸沽湖水质类别的唯一关键指标,在综合分析泸沽湖2013—2020年连续8年水环境主要指标变化的基础...
泸沽湖坐落于川滇交界处,是中国典型高原淡水湖泊。对泸沽湖水质的客观评价对于其规划保护及保护成效评估极为重要。鉴于溶解氧常常成为决定泸沽湖水质类别的唯一关键指标,在综合分析泸沽湖2013—2020年连续8年水环境主要指标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溶解氧随季节、年际等的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及饱和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波动。其中:溶解氧浓度一般是在春季升至全年最高,夏季末降低,并在秋冬季维持低位;溶解氧饱和率则是夏秋季节最高,冬季最低。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与水温显著负相关,而溶解氧饱和率的季节变化和水温、pH显著正相关;溶解氧浓度及饱和率的年际变化与水质主要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受高海拔低气压影响,虽然采取了大气压和温度补偿校准,但泸沽湖溶解氧浓度仍不易达到Ⅰ类水质标准限值(7.5 mg/L);而优良的水质加之茂盛的水生植被使得其溶解氧饱和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达到Ⅰ类标准限值(90%)。因此,在自然环境特征类似于泸沽湖的水质优良高原湖泊,优先以饱和率作为溶解氧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饱和率
水质评价
泸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孟菲
李秋芳
吴文亭
杨绍辉
梁瀚
邓志华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
与
环境
学院(湿地学院)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9,共10页
基金
云南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2301BD070001-010)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JDSZ3025)资助。
文摘
为探究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解析污染源,基于流域内13个监测断面2020—2023年的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和总磷(TP)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分析水质变化,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对研究区水质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质类别整体以Ⅰ类和Ⅱ类为主。WQI总体处于“良好”水平;时间上,夏季WQI平均值最低(81.89),冬季最高(88.76);空间上,金江桥S5水质较好,龙兴村S10断面水质相对较差。研究区典型污染因子为COD_(Mn)、NH_(3)-N和TP;污染源类型可分为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气象因子和自然环境因素;总体呈现干流水质比支流好。未知源对研究区水质影响的贡献率为32.16%,气象因子贡献率为27.71%,自然环境因素贡献率为26.95%,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贡献率为13.18%;COD_(Mn)的主要来源为未知源,NH_(3)-N和TP的主要来源为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混合源。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污染源
综合水质指数法
APCS-MLR模型
Keywords
Jinsha River Basin
pollution source
comprehensive water quality index
APCS−MLR model
分类号
X83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2020年泸沽湖溶解氧随时间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杨春艳
施择
焦聪颖
邓晓庆
杨耀玕
李爱军
机构
云南省
生态环境
监测
中心
中国
环境
监测
总站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5,共7页
文摘
泸沽湖坐落于川滇交界处,是中国典型高原淡水湖泊。对泸沽湖水质的客观评价对于其规划保护及保护成效评估极为重要。鉴于溶解氧常常成为决定泸沽湖水质类别的唯一关键指标,在综合分析泸沽湖2013—2020年连续8年水环境主要指标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溶解氧随季节、年际等的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及饱和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波动。其中:溶解氧浓度一般是在春季升至全年最高,夏季末降低,并在秋冬季维持低位;溶解氧饱和率则是夏秋季节最高,冬季最低。溶解氧浓度的季节变化与水温显著负相关,而溶解氧饱和率的季节变化和水温、pH显著正相关;溶解氧浓度及饱和率的年际变化与水质主要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受高海拔低气压影响,虽然采取了大气压和温度补偿校准,但泸沽湖溶解氧浓度仍不易达到Ⅰ类水质标准限值(7.5 mg/L);而优良的水质加之茂盛的水生植被使得其溶解氧饱和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达到Ⅰ类标准限值(90%)。因此,在自然环境特征类似于泸沽湖的水质优良高原湖泊,优先以饱和率作为溶解氧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关键词
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饱和率
水质评价
泸沽湖
Keywords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saturation rate of dissolved oxygen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Lugu Lake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沙江流域丽江段主要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孟菲
李秋芳
吴文亭
杨绍辉
梁瀚
邓志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3-2020年泸沽湖溶解氧随时间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杨春艳
施择
焦聪颖
邓晓庆
杨耀玕
李爱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