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改性苯基硅树脂合成及高温热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乔超逸 代广富 +3 位作者 冯东 谢于辉 吴枫 谢德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Zr-O-Si结构的锆改性苯基有机硅树脂(ZSR),并深入探究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及机理。通过热重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多种表征手段的综合应用,发现Zr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有...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Zr-O-Si结构的锆改性苯基有机硅树脂(ZSR),并深入探究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及机理。通过热重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多种表征手段的综合应用,发现Zr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有机硅树脂的耐高温性能,其残余质量大幅增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Zr元素的作用机理可能包括形成致密的SiO_(2)-ZrO_(2)陶瓷相以及猝灭自由基,有效地维持了树脂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改性 有机硅树脂 耐高温 缩合反应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嗪改性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2
作者 裴玉杰 胡艳丽 +3 位作者 冯东 谢于辉 吴枫 谢德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制备了哌嗪改性聚磷酸铵(PAPP),采用聚磷酸铵(APP)和PAPP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PAPP对PP的阻燃效果明显优于APP。APP和PAPP对PP的初始降解温度影响较小;PAPP能够提高PP的最高降解温度,而APP对其影响不大。当阻燃剂用量相... 制备了哌嗪改性聚磷酸铵(PAPP),采用聚磷酸铵(APP)和PAPP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结果表明:PAPP对PP的阻燃效果明显优于APP。APP和PAPP对PP的初始降解温度影响较小;PAPP能够提高PP的最高降解温度,而APP对其影响不大。当阻燃剂用量相同时,PAPP阻燃PP的拉伸强度大于APP阻燃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哌嗪 聚磷酸铵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T_(x)和TiO_(2)(R)对LDPE复合材料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
3
作者 唐凯 蒋阳 +1 位作者 谢于辉 谢德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6,140,共11页
本文探讨了采用刻蚀法制备的碳化钛(Ti_(3)C_(2)T_(x))和商用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_(2)(R)]作为阻燃添加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Ti_(3)C_(2)T_(x)的添加使LDPE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29.8%,烟... 本文探讨了采用刻蚀法制备的碳化钛(Ti_(3)C_(2)T_(x))和商用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_(2)(R)]作为阻燃添加剂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Ti_(3)C_(2)T_(x)的添加使LDPE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29.8%,烟释放速率(SPR)降低了34.2%,而TiO_(2)(R)虽然也提高了热稳定性,但其降低效果不如Ti_(3)C_(2)T_(x)显著。极限氧指数(LOI)测试结果表明,Ti_(3)C_(2)T_(x)添加的LDPE的LOI提高了5%,达到18.7%,而添加质量分数8%TiO_(2)(R)的LDPE的LOI最高达到了19.7%。锥形量热测试进一步证实了Ti_(3)C_(2)T_(x)在阻燃方面的优越性,其添加使得LDPE的热释放总量(THR)降低了7.5%。相比之下,TiO_(2)(R)虽然提高了LDPE的热稳定性,但其对降低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的效果不如Ti_(3)C_(2)T_(x)显著。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仪(TG-FTIR)的结果表明,Ti_(3)C_(2)T_(x)和TiO_(2)(R)均未改变LDPE的热分解路径,但在凝聚相中,Ti_(3)C_(2)T_(x)通过形成残炭层更有效地阻碍了燃烧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EDS)显示Ti_(3)C_(2)T_(x)在燃烧后部分维持了其片层结构,表明其在催化成炭和物理屏障方面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突出了Ti_(3)C_(2)T_(x)作为新型阻燃剂在提高LDPE阻燃性方面的潜力,并为开发新型高效阻燃聚合物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碳化钛 阻燃改性复合材料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凝聚相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