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同时测定火棘果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和玉凤 黄玉斌 +5 位作者 李映梅 杨敏 尹春荣 廖予琦 邹悦 苏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177-178,218,共3页
[目的]测定火棘果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首次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火棘果中Na、Mg、Al、K、Ca、Mn、Fe、Cu、Zn、Ba、Ti、V、Cr、Co、Ni、Ga、As、Se、Rb、Sr、Mo、Cd、Cs、Pb这2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该法简单、快速、可... [目的]测定火棘果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首次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火棘果中Na、Mg、Al、K、Ca、Mn、Fe、Cu、Zn、Ba、Ti、V、Cr、Co、Ni、Ga、As、Se、Rb、Sr、Mo、Cd、Cs、Pb这2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该法简单、快速、可靠,线性关系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1;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标准物质GBW10028(GSB-19黄芪)的测定结果均在真实值范围以内,偏差为1.7%~13.6%。[结论]该方法为火棘果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以及火棘果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棘果 微量元素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静 常继东 +1 位作者 郑丽君 王志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291-294,共4页
明确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毒力的影响,可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结合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染色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萌发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孢子活性的相关性;采用酶学... 明确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毒力的影响,可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结合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染色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萌发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孢子活性的相关性;采用酶学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对真菌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FDA-PI染色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尖孢镰刀菌产孢数量最多,孢子活性最强。PDA平板萌发测定结果显示,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 mmol/L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58.05%,孢子萌发率最高。低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增加,而高浓度下降低;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峰值出现在培养4 d时,达到1.57 U/mL,是相同时间下对照的5.6倍。研究表明,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1~5 mmol/L)胁迫有利于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且提高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尖孢镰刀菌 孢子活性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