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云湖径流区蔬菜控氮减磷技术推广应用成效
1
作者 沐婵 张艳军 +5 位作者 吕艳玲 钱荣青 杨绍聪 胡选江 马建明 业居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蔬菜生产上存在的化肥施用过量、肥料利用率低和对环境污染压力大等问题,采用笔者的"星云湖径流区蔬菜控氮减磷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的蔬菜控氮减磷施肥技术,于2010-2014年在星云湖径流区推广应用21.72万... 针对星云湖径流区蔬菜生产上存在的化肥施用过量、肥料利用率低和对环境污染压力大等问题,采用笔者的"星云湖径流区蔬菜控氮减磷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的蔬菜控氮减磷施肥技术,于2010-2014年在星云湖径流区推广应用21.72万亩次,新增蔬菜总产量2 447.66万kg,新增总产值5 060.08万元,减少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55.09万kg、74.46万kg、116.53万kg,节约肥料成本1 989.10万元,新增纯收益7 237.63万元,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控氮减磷效果)显著。星云湖径流区推广应用蔬菜控氮减磷技术,有效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协调了农业(种植业)生产与星云湖湖水保护的关系;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湖水保护协调发展,进一步实施玉溪"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创新活市、开放兴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也是实践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径流区 蔬菜 控肥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艳军 胡选江 +7 位作者 饶敏 马建明 业居红 白坤芬 张本金 杨艳蕾 张翠萍 林姣姣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9期172-174,共3页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表现出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366.79 kg/hm^2;其次为150万株/hm^2,达2 133.44 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产量最低,仅为1 733.42 kg/hm^2;种植密度由135万株/hm^2增加到150万株/hm^2,产量呈有所降低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烟后种植苦荞的最佳种植密度控制在135万~150万株/hm^2,烟后苦荞田间生长的综合生物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后 苦荞 种植密度 生物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对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军 胡选江 +5 位作者 张娜 饶敏 张翠萍 李江平 李红艳 业居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77-80,共4页
笔者利用小拱棚进行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试验,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温湿度、池液、成苗率、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探索出成苗率、分枝数、成活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多,根系发达,叶片、株高适中,苗的综合... 笔者利用小拱棚进行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试验,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温湿度、池液、成苗率、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探索出成苗率、分枝数、成活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多,根系发达,叶片、株高适中,苗的综合素质较好的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薯 漂浮育苗 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