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驱动煤矸石碳氧化过程及产物土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寒 张清 +4 位作者 谢迩嫚 张鑫广 宋浩然 田森林 胡学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70-5677,共8页
针对煤矸石本身所含的碳基矿物,本研究对煤矸石进行中低温微氧化,研究温度、时间对碳基矿物转化效率的影响,阐明煤矸石所含碳基组分向腐殖质转化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中低温(150~180℃)氧化1~3h后,煤矸石热氧化产物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提... 针对煤矸石本身所含的碳基矿物,本研究对煤矸石进行中低温微氧化,研究温度、时间对碳基矿物转化效率的影响,阐明煤矸石所含碳基组分向腐殖质转化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中低温(150~180℃)氧化1~3h后,煤矸石热氧化产物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提升20倍以上,由8.76mg/L提升至176.72mg/L,有机碳比例可提升5倍,由1.2%提升至6%以上,有机质养分水平类似土壤普查养分分级中的1级土.有机碳提升的原因是热氧化过程使碳基矿物的C-C、C=C键向C=O键转变形成羧基、羟基等官能团,碳基矿物发生氧解向富里酸等腐殖类物质转化.腐殖酸含量的提升可有效改良煤矸石风化产物的保墒及团聚性能,使产物持水率超过砂质土壤标准,从而显著提升冬牧70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驱动 煤矸石 碳基矿物 腐殖化 土壤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对煤岩界面探地雷达识别结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施从伟 高忠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81,共6页
在低照度、高浓度粉尘的综采工作面,探地雷达是解决煤岩界面识别难题的有效方法。针对现有研究忽略粗糙煤岩界面对识别结果影响的问题,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生成具有不同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的粗糙表面,并叠加至岩层走向起伏的煤岩界面,利... 在低照度、高浓度粉尘的综采工作面,探地雷达是解决煤岩界面识别难题的有效方法。针对现有研究忽略粗糙煤岩界面对识别结果影响的问题,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生成具有不同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的粗糙表面,并叠加至岩层走向起伏的煤岩界面,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煤岩地质模型的正演模拟实验,以研究煤岩界面粗糙度对界面位置及后向散射波振幅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粗糙煤岩界面的均方根高度大于1/4波长单位时,多径效应引起的电磁波干涉现象导致煤岩界面识别结果较差,当其均方根高度大于1个波长单位时,识别基本失败;粗糙煤岩界面的相关长度对识别结果影响较小,界面位置及后向散射波振幅变化与界面走向起伏规律近似一致。粗糙空气-煤壁界面均方根高度增加时,其回波会与煤岩界面后向散射波在局部位置发生电磁波干涉效应,导致煤岩界面识别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界面 粗糙表面 探地雷达 均方根高度 相关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压力和应力对裂隙影响下的渗透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蒋长宝 余塘 +1 位作者 段敏克 殷文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煤层的渗透率演化对研究矿井瓦斯抽采、煤层气开采及钻孔优化布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瓦斯压力-裂隙及应力-裂隙耦合作用对煤岩渗透率演化模型的影响,基于应变,探讨了瓦斯压力和应力作用对煤体裂隙变形和渗透率的影响,构建了... 煤层的渗透率演化对研究矿井瓦斯抽采、煤层气开采及钻孔优化布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瓦斯压力-裂隙及应力-裂隙耦合作用对煤岩渗透率演化模型的影响,基于应变,探讨了瓦斯压力和应力作用对煤体裂隙变形和渗透率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瓦斯压力-裂隙及应力-裂隙耦合的煤体渗透率理论模型,并结合前人的试验数据,对建立的基于瓦斯压力-裂隙及应力-裂隙耦合的煤体渗透率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将煤体的结构单元体简化为立方体模型,分别分析了瓦斯压力引起的裂隙变形与煤体基质吸附变形引起的裂隙变形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基于煤岩裂隙宽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推导了瓦斯压力-裂隙耦合作用下煤体的渗透率模型。②侧向应力对裂隙变形的影响与煤体吸附所引起的内膨胀变形相似,均通过改变煤体骨架向裂隙内部膨胀来影响煤体裂隙的变形;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侧向应力和法向应力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相同,构建了三向应力-裂隙耦合作用下煤体的渗透率模型。③结合前人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全局优化非线性拟合,与基于有效应力的模型相比,所构建的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并发现裂隙对法向应力的敏感性远大于侧向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瓦斯 三向应力 裂隙 渗透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时间对浸水风干煤初始自燃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镭 郑万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为了探究浸水风干煤物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对煤体初始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与气体常压吸附仪联用,在能量储备与煤氧吸附两个层面协同研究了浸水时间对浸水风干煤初始自燃特性的影响机制,并首次研究了浸水作用... 为了探究浸水风干煤物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对煤体初始自燃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与气体常压吸附仪联用,在能量储备与煤氧吸附两个层面协同研究了浸水时间对浸水风干煤初始自燃特性的影响机制,并首次研究了浸水作用对煤与多元气体间竞争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煤体自由基的种类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而自由基浓度N_(g)则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同时,一方面,由于煤体部分成分的溶解消散及基质吸水膨胀,使得煤体孔隙率及对干空气等气体的吸附量也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浸水作用对煤体孔隙结构的改造对煤体吸附O_(2)能力的促进作用要大于N_(2),使得煤体对O_(2)的吸附量及吸附气体中O_(2)含量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风干煤 浸水时间 自由基 煤自燃 气体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巷道围岩非均匀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影 张宜海 蒋绍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共6页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采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呈非均匀特征,工作面前方巷道围岩变形量小于工作面后方,巷道煤柱侧变形量大于煤壁侧,顶板出现离层并且靠近煤柱侧底鼓量更大,局部可达400mm;工作面前方最大主应力、主应力比值、塑性区范围均小于工作面后方,塑性区呈椭圆形分布,巷道围岩位移量与塑性区范围具有一致性。据此提出了补强支护方案,即顶板补打锚索、煤柱对穿锚索及打设单体液压支柱,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轨道巷煤柱帮变形减少了65%,巷道底鼓量260mm,工程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采动影响 塑性区 非均匀变形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有关金融工具合成的会计处理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瑞锋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85,共4页
企业为管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现金流量变动风险,采用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合约、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等,将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股票价格进行锁定。目前会计准则规定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将这些合成的金融工具作为... 企业为管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现金流量变动风险,采用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远期合约、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等,将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股票价格进行锁定。目前会计准则规定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将这些合成的金融工具作为单一工具处理,以净额列报。现在的处理方式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会出现偏差,笔者建议监管层在今后的会计准则解释或修订时充分考虑此偏差,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工具合成 套期 抵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