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烟草品种资源“九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许美玲 李天飞 +4 位作者 卢秀萍 何川生 黄学跃 赵立红 李永平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1996~2000年云南省收集并鉴定评价烟草国内品种(系)60个,国外品种(系)90个,繁殖种子268份进行保存。通过多年鉴定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K346、RG11、RG17等在云南省和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同时,通过对烟草种子超干燥保存及其相关技术的研... 1996~2000年云南省收集并鉴定评价烟草国内品种(系)60个,国外品种(系)90个,繁殖种子268份进行保存。通过多年鉴定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K346、RG11、RG17等在云南省和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同时,通过对烟草种子超干燥保存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使烟草种子能够安全而长期地保存。烟草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使烟草品种资源研究工作迈向合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烟草 品种资源 资源收集 资源鉴定评价 资源利用 种子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细菌菌株(WB_5)对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玉玲 汪安云 +7 位作者 黄琼云 祝明亮 柴家荣 陈章玉 管仕军 字正东 戴福斌 李文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分别对移栽成活的烟株进行细菌灌根处理 ,烟株砍收时进行细菌喷洒烟叶处理 ,并以砍收时进行清水喷洒烟叶为对照的田间小区试验 ,晾制期间对烟叶样品进行 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测定 ,检测整个晾制期间烟叶中TSN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 分别对移栽成活的烟株进行细菌灌根处理 ,烟株砍收时进行细菌喷洒烟叶处理 ,并以砍收时进行清水喷洒烟叶为对照的田间小区试验 ,晾制期间对烟叶样品进行 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测定 ,检测整个晾制期间烟叶中TSN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晾制前期 (晾制 2 0 d以前 ) ,烟叶中 TSNA含量比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 ,灌根处理的 TSNA含量稍高 ;晾制中期 (2 0~ 30 d)期间 ,烟叶中TSNA含量都较高 ,灌根处理烟叶的 TSNA含量最高 ;晾制末期 ,灌根和喷洒处理烟叶中 TSNA含量明显降低 ,其中灌根处理比同一时期对照烟叶中 TSNA含量降低了 5 0 .98% ,喷洒处理比同一时期对照烟叶中 TSNA含量降低了 81.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晾制 亚硝胺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湿润托盘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Ⅰ育苗基质配方筛选及育苗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绍坤 晋艳 +2 位作者 李庆平 毛跃 马剑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针对漂浮育苗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 ,提出了改变营养液供给方式的湿润托盘育苗方法。经过 4个点育苗试验证明 ,湿润托盘育苗法播种后基质温度比漂浮育苗法平均高 1.3℃ ,出苗时间提早 3天 ,出苗率提高 5 .2个百分点 ,基质表面蓝绿藻... 针对漂浮育苗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 ,提出了改变营养液供给方式的湿润托盘育苗方法。经过 4个点育苗试验证明 ,湿润托盘育苗法播种后基质温度比漂浮育苗法平均高 1.3℃ ,出苗时间提早 3天 ,出苗率提高 5 .2个百分点 ,基质表面蓝绿藻明显比漂浮育苗法少 ,单株苗干重比漂浮育苗法多 17.6 % ,根冠比比漂浮育苗法大 17.7% ,育苗成本比漂浮育苗法低。从 2 1个基质配方中优选出 5个配方 ,经与加拿大进口基质对比育苗试验 ,筛选出 4号、5号基质 ,其理化特性、育苗效果优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湿润托盘育苗 基质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丛顶病穴TBTV雪传毒特性及寄主范围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段玉琪 秦西云 +2 位作者 莫笑晗 王晓云 谭仲夏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烟草丛顶病中间寄主、烟蚜传毒特性及重要物理性状的试验,得出烟草丛顶病毒的寄主范围是茄科植物;烟蚜的最短传毒时间为2min,最短获毒时间为1h,蚜虫的传毒持久期在9d以上,无翅蚜、有翅蚜均可传毒,新生胎蚜不传毒;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为... 通过烟草丛顶病中间寄主、烟蚜传毒特性及重要物理性状的试验,得出烟草丛顶病毒的寄主范围是茄科植物;烟蚜的最短传毒时间为2min,最短获毒时间为1h,蚜虫的传毒持久期在9d以上,无翅蚜、有翅蚜均可传毒,新生胎蚜不传毒;该病毒的稀释限点为10-3,致死温度为70℃;烟草丛顶病毒可以通过汁液摩擦传播,但蚜虫取食汁液摩擦发病株后,不会将病毒传给健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丛顶病 传毒特性 寄主范围 烟蚜 病害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生长和晾制期间细菌种群动态变化──烟草微生物细菌调控技术研究之一 被引量:12
5
作者 雷丽萍 L.Bush +2 位作者 M.S.Coyne F.F.Fannin H.R.Burton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为准确衡量烟叶不同生长期及晾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菌数量的变化,采用8个白肋烟品种对生产过程的细菌总数进行了连续分离计数。采集烟株封顶时的顶叶、收获成熟叶片及收获调制后3周和5周的烟叶样品,经表面灭菌后,用捣碎机捣碎。然后用... 为准确衡量烟叶不同生长期及晾制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菌数量的变化,采用8个白肋烟品种对生产过程的细菌总数进行了连续分离计数。采集烟株封顶时的顶叶、收获成熟叶片及收获调制后3周和5周的烟叶样品,经表面灭菌后,用捣碎机捣碎。然后用0.1% Nacl系列稀释,涂布于TSA培养基上,在28~30℃的培养箱内分别培养24、48、72h后进行菌落观察和计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细菌菌落在颜色、形态上的差异很大,细菌数量大约在干重102~106菌落形成单位(cfu)/g。在检测的2年中,1999年的细菌总数明显低于2000年,尤其在晾制过程中这一差别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种植 调制 细菌种群 晾制 种群变化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品种对TMV病害苗期抗病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段玉琪 邵丽 +1 位作者 李德团 李永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1-73,共3页
采用大田病圃人工诱发鉴定和温室人工苗期诱发鉴定的方法,对60个品种进行了TMV病害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可以用温室人工苗期诱发鉴定结果代替大田病圃人工诱发鉴定结果,接种的最佳时期为大十字至猫耳期,接种的最佳浓度为2%.
关键词 烟草 烟草普通花叶病 抗病性 品种 大田病圃人工诱发鉴定 温室人工苗期诱发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烟蚜羧酸酯酶活力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春满 邓建华 +2 位作者 高家合 吴兴富 刘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0-262,共3页
比较 5种α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测定方法 ,发现唐振华等 (1988)方法较好。进一步以底物浓度、反应温度、温浴时间、pH作因子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来确定α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除pH影响不显著外 ,其余 ... 比较 5种α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测定方法 ,发现唐振华等 (1988)方法较好。进一步以底物浓度、反应温度、温浴时间、pH作因子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来确定α -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除pH影响不显著外 ,其余 3个因子均影响显著吸光值 ,其中底物浓度影响极显著。 4因子的主次关系为 :底物浓度 >反应温度 >温浴时间 >pH。测定云南烟蚜的羧酸酯酶活力时 ,以底物浓度 6 0× 10 -4mol/L ,缓冲液pH 8 0 ,37℃保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酯酶 烟蚜 测定条件 烟草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株GP13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敦煌 赵玉虎 +2 位作者 沐应祥 谭仲夏 李天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6-408,共3页
对拮抗烟草黑胫病的PGPR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GP13菌株在 2 0~ 5 0℃范围内均能生长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5~ 30℃ ;pH值 5 .0以下生长较弱 ,pH值 5 .5~ 9.0均能较好地生长 ,适宜的pH值 6 .0~ 7.0 ;适宜的碳源为肌醇、果... 对拮抗烟草黑胫病的PGPR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GP13菌株在 2 0~ 5 0℃范围内均能生长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 5~ 30℃ ;pH值 5 .0以下生长较弱 ,pH值 5 .5~ 9.0均能较好地生长 ,适宜的pH值 6 .0~ 7.0 ;适宜的碳源为肌醇、果糖 ;适宜的氮源为酵母浸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株 生物学特性 烟草 黑胫病 PGPR菌株GP13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项式模拟烤烟赤星病病指趋势值的研究
9
作者 陈惠明 王明 +3 位作者 顾本文 杨硕媛 胡坚 杨璧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多项式模式模拟预测了2001年玉溪红塔区烤烟赤星病病指的趋势值,并与实测值进行了误差分析;同时已模拟预测了2002年烤烟赤星病病指的发生趋势值,为烤烟生产的综合防治工作服务。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趋势值 模拟 多项式模式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及其应用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安德荣 李天飞 刘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 烟草 病毒病防治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MV烟草种质资源材料的筛选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美玲 赵立红 +3 位作者 段玉琪 杨彦明 李德团 张红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筛选出可提供抗病育种选择使用的抗TMV烟草种质资源 ,2 0 0 1— 2 0 0 3年对 4 71个烟草品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 ,并把这些资源对TMV的抗病性进行分类 ,初步筛选出抗病品种 6 7个 ,中抗品种 183个。 2 0 0 3年还进行了抗病植株的田间筛... 为筛选出可提供抗病育种选择使用的抗TMV烟草种质资源 ,2 0 0 1— 2 0 0 3年对 4 71个烟草品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 ,并把这些资源对TMV的抗病性进行分类 ,初步筛选出抗病品种 6 7个 ,中抗品种 183个。 2 0 0 3年还进行了抗病植株的田间筛选 ,对抗性较好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留种 ,并推荐用于烟草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种质资源 抗病性 TMV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猝倒病生防根际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敦煌 李梅云 李天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4-246,共3页
采集重病烟田的健株根际土样 5份 ,分离根际细菌 876株 ,平皿拮抗筛选拮抗活性较稳定的菌株 44个。通过发芽测定、温室盆栽试验 ,筛选到防效在 75 .0 %以上、防效较稳定的菌株 16个 ,与甲霜灵锰锌药剂对照效果相当的有 6株。在温室试验... 采集重病烟田的健株根际土样 5份 ,分离根际细菌 876株 ,平皿拮抗筛选拮抗活性较稳定的菌株 44个。通过发芽测定、温室盆栽试验 ,筛选到防效在 75 .0 %以上、防效较稳定的菌株 16个 ,与甲霜灵锰锌药剂对照效果相当的有 6株。在温室试验中 ,也发现防效较好的 16个菌株中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猝倒病 生防根际细菌 分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烟区烟蚜解毒酶与靶标酶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春满 李天飞 +2 位作者 邓建华 高家合 吴兴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254,共3页
通过测定与烟蚜抗药性相关的解毒酶 (α -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酸性磷酸酯酶 )和靶标酶 (乙酰胆碱酯酶 )的活力 ,比较了云南 7个主要烟区田间烟蚜种群的酶活力差异 ,发现不同烟区烟蚜酶活力差异极显著 ,5种酶的... 通过测定与烟蚜抗药性相关的解毒酶 (α -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酸性磷酸酯酶 )和靶标酶 (乙酰胆碱酯酶 )的活力 ,比较了云南 7个主要烟区田间烟蚜种群的酶活力差异 ,发现不同烟区烟蚜酶活力差异极显著 ,5种酶的活力均以曲靖马过河种群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抗药性 解毒酶 靶标酶 活力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综防技术
14
作者 李应金 秦西云 +3 位作者 杨铭 段仁舟 杨勇 杨越祖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烟草 丛枝症病害 综合防治 无毒烟苗 栽培管理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醇化时间与等级对烟草粉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高家合 王革 +6 位作者 李松 李天飞 王颖琦 宋春满 谭仲夏 邓建华 吴兴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通过不同醇化时间与等级的烟叶饲养烟草粉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烟草粉螟喜欢取食入库醇化时间为 1年的烟叶 ,低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差的下部烟叶 ,高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好的中上部烟叶。取食醇化时间为 1年烟叶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取食... 通过不同醇化时间与等级的烟叶饲养烟草粉螟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烟草粉螟喜欢取食入库醇化时间为 1年的烟叶 ,低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差的下部烟叶 ,高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好的中上部烟叶。取食醇化时间为 1年烟叶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取食醇化时间为 2~ 3年烟叶的幼虫 ;醇化时间相同的不同等级烟叶 ,取食中桔二烟叶 (98C2 F)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下桔二烟叶 (98X2 F)和上桔二烟叶 (98B2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醇化时间 烟草粉螟 生长发育 等级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施用菜籽饼对烟田土壤后期供氮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晓海 杨春江 +8 位作者 王绍坤 陈发荣 刘宝泉 张晓林 和丽忠 陈锦玉 汪禄祥 潘艳华 樊永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云南省通海县进行了烤烟施用菜籽饼肥不同用量试验;不同生育期检测烤烟根际土壤NO3--N变化和烟株第一平展叶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施用菜籽饼提高了烟叶品质。田烟效果比地烟明显。田烟施用菜籽饼对氮碱比的协调作用最为明显。地烟施... 在云南省通海县进行了烤烟施用菜籽饼肥不同用量试验;不同生育期检测烤烟根际土壤NO3--N变化和烟株第一平展叶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施用菜籽饼提高了烟叶品质。田烟效果比地烟明显。田烟施用菜籽饼对氮碱比的协调作用最为明显。地烟施用菜籽饼对烟叶糖碱比有较好的协调作用。施用菜籽饼对烟田土壤后期供氮具有微弱促进作用。但对烟叶硝态氮衰退趋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菜籽饼 烟田土壤后期肥力 烟叶品质 供氮能力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评价烤烟品种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文广 许自成 +2 位作者 李永平 王晓云 王颖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采用AMMI模型评价了烤烟品种(系)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蛋白质和施木克值等6种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并对各品种的稳定性大小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化学成分的平均值一般均在适宜的范围内,但因基因型和环境不同而存在... 采用AMMI模型评价了烤烟品种(系)还原糖、总糖、烟碱、总氮、蛋白质和施木克值等6种内在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并对各品种的稳定性大小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化学成分的平均值一般均在适宜的范围内,但因基因型和环境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变异。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差值偏大,二者相差一般在5%以上,缩小两糖差值,控制烟碱含量是吃味品质改良的一项重要任务。(2)不同品种间的化学成分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环境效应;除总氮和蛋白质外,其余化学成分也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效应;还原糖和施木克值还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还原糖含量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系)有Coker371,K326和9502-25-3,施木克值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系)有VA427,9502-25-3和K326,对照K326的化学成分稳定性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质性状 稳定性分析 AMMI模型 品种 化学成分 区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5
18
作者 晋艳 杨宇虹 +1 位作者 段玉琪 孔光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267-271,共5页
烤烟连作、轮作的4年定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作烟株的田间长相长势、产量、产值、外观质量均低于轮作;连作的产量仅有轮作的59.12%;产值仅有轮作的29.93%;中上等烟比例仅有轮作的52.07%;均价仅有50.6%。烟叶的致香物质检测结果表明... 烤烟连作、轮作的4年定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作烟株的田间长相长势、产量、产值、外观质量均低于轮作;连作的产量仅有轮作的59.12%;产值仅有轮作的29.93%;中上等烟比例仅有轮作的52.07%;均价仅有50.6%。烟叶的致香物质检测结果表明:轮作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大多数高于连作烟叶。连作与轮作土壤养分对比结果表明:连作田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明显地高于轮作田;轮作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钾、速效硼、速效锌、CEC、交换性镁均高于连作。连作与轮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差异不明显。与轮作相比,烤烟连作后黑胫病和赤星病的发病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连作 烟叶 产量 质量 烟草 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防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树军 夏振远 +1 位作者 李天飞 李云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DZ1菌株和厚孢轮枝菌LZ1菌株对云南烟草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种的卵囊和分散卵孵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DZ1对线虫分散卵的相对抑制率达 5 7.8% ,LZ1相对抑制率达 2 7.15 % ,两种菌剂间以及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对线虫卵囊...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DZ1菌株和厚孢轮枝菌LZ1菌株对云南烟草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种的卵囊和分散卵孵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DZ1对线虫分散卵的相对抑制率达 5 7.8% ,LZ1相对抑制率达 2 7.15 % ,两种菌剂间以及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对线虫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DZ1达 6 0 .38% ,LZ1达 6 7.5 3% ,两种菌株间差异不显著 ,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厚孢轮枝菌 南方根结线虫 卵囊 分散卵 相对抑制率 生防菌剂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及土壤改良剂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晓海 邵丽 张晓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在云南通海、弥勒两地进行了 1999年至 2 0 0 0两年定位试验 ,研究禾本科秸秆、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 ,对试验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显示 :3种土壤改良措施在烟田和烟地的效应并不相同。土壤改良剂... 在云南通海、弥勒两地进行了 1999年至 2 0 0 0两年定位试验 ,研究禾本科秸秆、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 ,对试验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显示 :3种土壤改良措施在烟田和烟地的效应并不相同。土壤改良剂可迅速增加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施用小麦秆、玉米秆均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改变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对长期试施用化肥的烟地 ,施用小麦秆和玉米秆都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其中施加小麦秆的效果比玉米秆效果更好 ;而施用土壤改良剂则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降低。对长期化肥和农家肥配施的烟地 ,施用小麦秆和玉米秆均使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 ,使用土壤改良剂则只能增加上层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秸秆 土壤改良剂 土壤微生物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