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初步调查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陈宇春 杨仙武 +5 位作者 吴永宽 王正成 宁娅 何双凌 岳海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随着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僵果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及品质。为了解掌握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及原因,采用目测计数法,对云南省不同区域澳洲坚果种植区的7个澳洲坚... 随着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僵果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及品质。为了解掌握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及原因,采用目测计数法,对云南省不同区域澳洲坚果种植区的7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僵果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调查的各品种均有僵果现象,僵果数量及僵果率总体表现依次为‘A4’>‘A16’>‘O.C’>‘桂热1号’>‘H2’>‘HAES344’>‘HAES788’,其中品种‘A4’和‘A16’单株僵果发生率、僵果数量以及僵果率均远远高于其他品种。初步推测僵果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植株水分、营养元素、内源激素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僵果 原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凋落物、修枝和果实收获的养分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萍 耿顺军 +2 位作者 贺熙勇 丁华平 陈桂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4-2361,共8页
针对云南澳洲坚果生产中钙(Ca)、镁(Mg)、锌(Zn)、硼(B)元素养分缺乏的现状,通过解析树体凋落物、修枝和果实的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特征,为优化澳洲坚果钙、镁、锌、硼养分管理、助力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21-202... 针对云南澳洲坚果生产中钙(Ca)、镁(Mg)、锌(Zn)、硼(B)元素养分缺乏的现状,通过解析树体凋落物、修枝和果实的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特征,为优化澳洲坚果钙、镁、锌、硼养分管理、助力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21-2022年连续2 a以澳洲坚果品种A16的丰产树为试材,研究凋落物、修枝和果实收获中干物质量及Ca、Mg、Zn、B元素养分含量和累积分配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干物质量平均为35.77 kg/株,其中,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分别占总干物质量的19%、32%、49%。不同组织间Ca、Mg、Zn、B元素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Ca>Mg>B>Zn。年平均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总量分别为126.13、23.39、0.25、0.89 g/株;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的Ca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45%、48%、7%;Mg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26%、33%、41%;Zn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25%、28%、47%;B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44%、36%、20%。其中,叶(落叶和修枝叶)为Ca、B元素养分主要累积分配部位,而修枝叶和果仁为Mg、Zn元素主要累积分配部位。表观养分平衡估算指出,Ca、Mg、Zn、B元素带走的总养分分别为45.41、8.42、0.09、0.32 kg/hm^(2),除去凋落物归还的部分养分,在没有外源Ca、Mg元素养分投入,Zn和B元素养分投入0.08 kg/hm^(2)的情况下,澳洲坚果园Ca、Mg和B元素养分处于亏缺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澳洲坚果养分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凋落物 修枝 果实收获 养分特征 表观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化澳洲坚果壳制备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元苗 徐文婷 +6 位作者 付镓榕 马尚玄 杨悦雪 黄克昌 兰秀华 李源达 郭刚军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澳洲坚果壳活性炭...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澳洲坚果壳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收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活化温度对二者的影响程度均为最高。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磷酸质量分数60%、浸渍比1∶6、浸渍时间22 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表现出优异性能,水分含量为6.66%,灰分含量为3.80%,其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511.36 mg/g,碘吸附值为1046.9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壳 活性炭 磷酸活化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4
作者 马尚玄 胡小静 +8 位作者 付镓榕 徐文婷 黄克昌 魏元苗 杨悦雪 姜家泰 王家堂 贺熙勇 郭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9-271,共13页
为明确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3个主产区35个澳洲坚果样本果实性状、果仁理化与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相对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 为明确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3个主产区35个澳洲坚果样本果实性状、果仁理化与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相对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果实性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皮果、壳果、果仁单重分别为13.85~30.48 g、5.92~11.68 g、1.87~3.75 g,壳果大果率为38.89%~100.00%,果仁大果率为10.00%~100.00%,出籽率为37.86%~72.41%,出仁率为25.18%~44.61%,缺陷果仁率为1.67%~17.00%,临沧地区坚果样本壳果、果仁大果率表现最佳,普洱地区坚果样本缺陷果仁率最高,亟需加强果园管理;35个样本理化与成分指标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4.49%~68.01%,总酚、多糖、总糖、果仁水分含量、灰分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在样本间存在明显差异;35个样本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药效氨基酸占比最大,占氨基酸总量的63.22%~73.36%。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出,用于评判不同样本澳洲坚果品质特性的指标包括粗脂肪、出籽率、亮氨酸、壳果大果率、多糖、组氨酸、总糖、壳果单果重、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果仁单果重。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澳洲坚果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在35个澳洲坚果样本中,综合品质最优的5个样本为普洱‘HVA4’、保山‘Nanya No.3’、保山‘HAES246’、保山‘HVA16’、普洱‘Own Choice’。该研究明确了云南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对澳洲坚果加工产品的品种筛选、品质调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实性状 理化、营养与功能性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主成分分析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热1号’澳洲坚果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引种表现
5
作者 耿建建 李扬 +2 位作者 吴超 赵红 陶亮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归纳总结‘桂热1号’澳洲坚果在西双版纳州的引种表现,为在西双版纳州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桂热1号’树体高大直立,树冠圆锥形;在西双版纳州,平均1年抽梢3~5次,盛花期为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8月中下旬果实完全发育成熟;连... 归纳总结‘桂热1号’澳洲坚果在西双版纳州的引种表现,为在西双版纳州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桂热1号’树体高大直立,树冠圆锥形;在西双版纳州,平均1年抽梢3~5次,盛花期为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8月中下旬果实完全发育成熟;连续7年的茎围生长趋势与‘O.C’一致;果实大小较小,但壳果均匀,出仁率及一级果仁率较高;树龄10 a时单株带皮果产量为30.20 kg,每公顷产值为7.69万元,均显著大于同树龄‘O.C’。‘桂热1号’澳洲坚果在西双版纳州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但果实较小,需进一步优化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品种 ‘桂热1号’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澳洲坚果开花与结实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广红 余文才 +2 位作者 李玲 陶丽 贺熙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特性展开观测及分析,为澳洲坚果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观测对象,采用挂牌记录法观察其开花物候及坐果规律,以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落果...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特性展开观测及分析,为澳洲坚果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观测对象,采用挂牌记录法观察其开花物候及坐果规律,以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落果率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分析澳洲坚果不同品种的结实特性。【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开花物候复杂多样,品种D4、O.C、863、820和842花期较长,分2批次开花;品种A16、A4、Special、828、816、508和246的花期较短且较集中。受花期和品种特性共同影响,澳洲坚果不同品种的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及落果率存在明显差异,品种O.C、828、863和D4的第2批次末花期花序几乎没有坐果能力。所有参试品种的最终坐果率与最终坐果花序率呈正相关,可使用坐果花序率代替坐果率评价产量。花期对不同品种每果序最终平均坐果数量的影响不大,每个果序上仅1~2个果实。所有参试品种均存在严重的落果现象,但同一花期不同品种的落果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根据开花物候决定采收模式,花期长的品种D4、O.C、863、820和842需分批次采收,花期短的品种A16、A4、Special、828、816、508和246可集中采收。根据第2批次末花期花序几乎无坐果能力的结实特性,可疏除2批次开花品种O.C、863、828和D4的第2批次末花期刚萌发的花序,节约母树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开花物候 坐果率 坐果花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7
作者 吴超 李志强 +5 位作者 陶亮 马静 李婷玉 李扬 耿建建 宫丽丹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构建澳洲坚果的核心种质是提升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基于20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Core Hunter软件和基因覆盖度指标,构建了一套核心种质。通过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构建澳洲坚果的核心种质是提升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策略。本研究基于20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Core Hunter软件和基因覆盖度指标,构建了一套核心种质。通过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综合评估,共鉴定出5470885个SNP标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41份种质作为核心种质,其中美国种质11份(26.83%),澳大利亚种质12份(29.27%),中国种质18份(43.90%)。在18份国内种质中,包含了经实生选种(11份)、杂交育种(5份)和诱变育种(2份)途径获取的种质。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3和0.202)、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1和0.274)、平均Nei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315和0.275)、平均香浓维纳指数(分别为0.481和0.43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56和0.228)均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此外,10种基因型在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中的比例几乎一致,次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很小。另外,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布图和原始种质的分布图的趋势相吻合。本研究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有效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变异,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蓟马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试验
8
作者 王进强 高竞 +3 位作者 孔祥东 王康 李学斌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0-35,共6页
蓟马是澳洲坚果园重要害虫,文章描述了蓟马对澳洲坚果嫩梢及果皮的为害症状;为有效防治果园蓟马危害,采用“杀虫剂+蓟马信息素粘虫板”等综合治理措施(IPM)分别对危害嫩梢和小果的初发期蓟马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受害指数均... 蓟马是澳洲坚果园重要害虫,文章描述了蓟马对澳洲坚果嫩梢及果皮的为害症状;为有效防治果园蓟马危害,采用“杀虫剂+蓟马信息素粘虫板”等综合治理措施(IPM)分别对危害嫩梢和小果的初发期蓟马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受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对照,嫩梢期防治效果达90.41%,小果期两个试验地点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4.49%和99.93%,采用IPM措施能高效防治澳洲坚果园蓟马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澳洲坚果 为害症状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O.C’果实发育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9
作者 马静 宫丽丹 +6 位作者 岳海 李志强 吴超 陈宇春 宁娅 郭刚军 贺熙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为探究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变化规律,以6 a生‘O.C’为试材,于盛花期挑选状态基本一致的花序进行标记,跟踪测定果实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内果皮颜色、单壳果干质量、单果仁干质量、出籽率、出仁率、一级果仁率、粗脂肪、... 为探究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变化规律,以6 a生‘O.C’为试材,于盛花期挑选状态基本一致的花序进行标记,跟踪测定果实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内果皮颜色、单壳果干质量、单果仁干质量、出籽率、出仁率、一级果仁率、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脂肪酸含量,对内果皮颜色及果实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澳洲坚果果实横纵径、单果质量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呈“快速—缓慢—稳定”的“S”形曲线,果形指数呈近似“L”形。(2)花后105~195 d,内果皮颜色L^(*)值逐渐降低,a^(*)/b^(*)逐渐上升;壳果横纵径差异不显著;单壳果干质量、单果仁干质量、出仁率、一级果仁率、粗脂肪及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至稳定;出籽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升高—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的果仁中均检测出12种主要的脂肪酸,包括6种饱和脂肪酸、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相关性分析表明,39对性状呈极显著水平,16对性状呈显著水平,大多数品质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内果皮颜色与品质指标关系密切。(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发育时期综合得分(Dn)的变化范围为-1.565~0.727,花后175 d的果实排名第一。结果表明,花后175 d为澳洲坚果‘O.C’的最佳采收时期,内果皮颜色的L^(*)值在35.73以下、a^(*)/b^(*)在1.48以上可作为该品种集中采收期确定的重要参考指标,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O.C’丰产栽培及适时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主导品种Own Choice的品种配置研究
10
作者 孔广红 陶丽 +3 位作者 贺熙勇 倪书邦 陈丽兰 肖晓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明确澳洲坚果园主导品种Own Choice(O.C)的最适配置品种,选择HAES863、D、D4、HAES816、HAES906、HAES294、HAES900、A4等8个品种为O.C授粉,统计分析不同授粉处理的着果率、杂交不亲和性程度指数、着果花序率、每果序着果数、落果... 为了明确澳洲坚果园主导品种Own Choice(O.C)的最适配置品种,选择HAES863、D、D4、HAES816、HAES906、HAES294、HAES900、A4等8个品种为O.C授粉,统计分析不同授粉处理的着果率、杂交不亲和性程度指数、着果花序率、每果序着果数、落果率、壳果横径等指标。结果表明,以着果率及着果花序率统计的杂交不亲和性程度指数发现,HAES863、D、D4、HAES816、HAES906与O.C的杂交亲和性高于A4、HAES294、HAES900。供试品种处理的着果率与着果花序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初步推断可使用着果花序率代替着果率评价O.C与不同品种的杂交不亲和性程度;8个授粉处理的平均着果花序率为40.60%,可以此推断O.C与不同授粉品种的田间杂交不亲和性程度。综合分析推断,澳洲坚果主导品种O.C的最适配置品种为HAES863和D4,根据小气候可选择性搭配种植D、HAES906、HAES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Own Choice 授粉品种 着果率 着果花序率 杂交不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构建澳洲坚果指纹图谱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强 马静 +4 位作者 吴超 耿建建 贺熙勇 宫丽丹 陶亮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5,共8页
澳洲坚果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快速、准确地区分与鉴定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以提高其收集和管理效率,加强品种权的保护,本试验利用20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范围内鉴定单核苷酸多... 澳洲坚果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快速、准确地区分与鉴定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以提高其收集和管理效率,加强品种权的保护,本试验利用20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范围内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严格筛选核心位点。将核心SNP位点用于澳洲坚果的DNA指纹图谱构建、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核心位点集合共包含了337个SNP位点,其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365、0.433;这337个SNP可以高效地鉴别供试的种质,两两种质间差异SNP位点大于200的比例为85.78%;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从美国引入的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337个标记很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信息。本试验基于筛选的高质量SNPs位点,构建了澳洲坚果DNA指纹图谱,为澳洲坚果新品种的登记、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重测序 SNP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12
作者 李志强 吴超 +4 位作者 马静 李婷玉 李扬 陶亮 宫丽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8-507,共10页
【目的】分析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倾向,为澳洲坚果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和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O.C、863和344为亲本的3个杂交组合F1代(n=275)为试材,观测果实横径、果皮厚度... 【目的】分析澳洲坚果杂交F1代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倾向,为澳洲坚果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和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O.C、863和344为亲本的3个杂交组合F1代(n=275)为试材,观测果实横径、果皮厚度,壳果横径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概率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0%~27.10%。果实横径、果皮厚度、壳果横径、壳果纵径和油酸含量等5个性状表现为负向超亲遗传;出仁率、脂肪、蛋白质和亚油酸含量等4个性状表现为趋中偏低遗传;棕榈油酸含量为趋中偏高遗传;总糖和亚麻酸含量表现为正向超亲遗传。正态检验和概率分级结果显示,除亚麻酸含量表现为双态或偏态分布外,其余11个性状均呈现正态分布;全部性状的概率分级频率的范围为8.87%~42.14%。12个性状间相关性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有34组,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数量大致相同,果仁成分性状多为中度或弱相关。【结论】12个性状在澳洲坚果杂交F1代的变异程度相差较大,且表现出不同的遗传倾向,多数性状符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付镓榕 魏元苗 +6 位作者 徐文婷 马尚玄 胡小静 王昱文 黄克昌 郭刚军 贺熙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295,共11页
为探究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摊放、室内摊放、室内堆放3种贮藏方式进行为期70 d的贮藏试验,贮藏期间监测环境及果堆温度、果皮含水量、裂果率、霉果率及其壳果的含水量、色泽,果仁含水量、缺陷果率、丙二醛含量、... 为探究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摊放、室内摊放、室内堆放3种贮藏方式进行为期70 d的贮藏试验,贮藏期间监测环境及果堆温度、果皮含水量、裂果率、霉果率及其壳果的含水量、色泽,果仁含水量、缺陷果率、丙二醛含量、总酚含量、总糖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碘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室内摊放贮藏的果皮、带壳果、果仁含水量均会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室内堆放及田间摊放的果皮、带壳果、果仁含水量无规律性变化;室内堆放、室内摊放、田间摊放的青皮霉果率达到100%的贮藏时间分别为30、40、60 d。贮藏70 d时,室内摊放、田间摊放、室内堆放的果仁缺陷果率分别为23.33%、20.67%、49.33%;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03、1.18、1.01 mg/kg;酸价为114.30、105.70、119.53μg/g,过氧化值为135.88、94.92、126.90μg/g,碘值为681.74、658.67、656.88 mg/g;总酚含量为1.43、1.54、1.69 mg/g,总糖含量为199.12、201.04、200.14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6.10%、97.77%、99.50%。相关性分析得出缺陷果率、总酚、总糖、丙二醛、过氧化值、酸价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缺陷果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碘值与总酚、总糖、丙二醛、过氧化值、酸价、缺陷果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PC1和PC2的贡献率分别为87.7%、4.7%,得出3种贮藏方式贮藏10 d的品质差异较小,贮藏10 d以上时,应采用室内摊放。结合不同贮藏方式缺陷果率变化得出贮藏方式优劣顺序为室内摊放、田间摊放、室内堆放。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鲜果的保质、减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鲜果 贮藏方式 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分析与评价
14
作者 张荣 吴超 +6 位作者 耿建建 马静 宫丽丹 李志强 李扬 赵红 陶亮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0,92,共12页
【目的】选出在贵州赤水表现优良的澳洲坚果品种,为澳洲坚果产业的品种配置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1个澳洲坚果品种(系),对果实品质及脂肪酸营养指标进行测定、比较,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果实品质综... 【目的】选出在贵州赤水表现优良的澳洲坚果品种,为澳洲坚果产业的品种配置及新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1个澳洲坚果品种(系),对果实品质及脂肪酸营养指标进行测定、比较,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1)除1级果仁率外,11个品种(系)的果实品质、脂肪酸含量、脂肪酸营养指标均有差异。2)澳洲坚果果仁含12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棕榈油含量最高,月桂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最低;果仁脂肪酸组分中饱和脂肪酸(SFA)有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有4种,多不饱和酸肪酸(PUFA)有2种,MUFA含量最高,PUFA含量最低;11个品种(系)中,O.C的CM/S值显著最高,A16的C_(P/S)值显著最高,HAES695的I_(A)值显著最低,南亚116号的I_(T)值显著最高。3)果实品质及脂肪酸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较为复杂;4个果实和果仁质量指标间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出籽率和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I_(T)与其余脂肪酸营养指标相关系数均为负值。4)11个品种(系)分为4个类群,Ⅲ类群又可分为2个亚类,Ⅲ_(2)类群除可溶性糖质量分数、I_(A)和I_(T)值外,其余主要指标均高于平均值。5)18个指标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609%;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品种依次为O.C、南亚3号和A16。【结论】贵州赤水11个品种(系)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O.C和A16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实品质 脂肪酸 贵州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贮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付镓榕 马尚玄 +6 位作者 杨悦雪 徐文婷 兰秀华 魏元苗 黄克昌 贺熙勇 郭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4-326,共13页
为分析澳洲坚果鲜果在短期贮藏中的品质变化,本文探究贮藏温湿度(30℃-RH80%、35℃-RH80%、40℃-RH80%、30℃-RH90%、35℃-RH90%、40℃-RH90%)对鲜果果皮含水量、带壳果含水量、果仁含水量、青皮裂果率、霉果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 为分析澳洲坚果鲜果在短期贮藏中的品质变化,本文探究贮藏温湿度(30℃-RH80%、35℃-RH80%、40℃-RH80%、30℃-RH90%、35℃-RH90%、40℃-RH90%)对鲜果果皮含水量、带壳果含水量、果仁含水量、青皮裂果率、霉果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总酚含量、总糖含量的影响,并基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澳洲坚果鲜果短期贮藏的品质预测模型,测试集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在短期贮藏中35℃-RH80%条件贮藏的水分损失最快,35℃贮藏的青皮裂果率增速显著高于30、40℃(P<0.05),30℃时果皮霉果率增速显著高于35、40℃(P<0.05)。在贮藏期间酸价、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贮藏结束时35℃-RH90%条件贮藏的酸价最高,为15.57 mg/100 g,30℃-RH80%条件贮藏的过氧化值最高,为36.44μg/g;碘值、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期间35℃-RH90%条件贮藏的碘值增幅最大为119.26 mg/g,贮藏结束40℃-RH80%条件贮藏的碘值最低为675.72 mg/g,贮藏结束35℃-RH80%、40℃-RH90%总酚含量均为0.88 mg/g,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结束35℃-RH80%条件贮藏的总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预测模型的输入层与输出层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澳洲坚果鲜果短期贮藏的品质预测模型隐含层节点数为7,酸价、过氧化值、碘值、总酚含量、总糖含量训练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52、0.98815、0.94869、0.94882、0.97109,预测精度良好。因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澳洲坚果鲜果在采后运输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澳洲坚果品质预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鲜果 贮藏品质 预测模型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盈江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扬 耿建建 +6 位作者 马静 吴超 李志强 王康 宫丽丹 贺熙勇 陶亮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目的】为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树体生长情况、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树龄为11~... 【目的】为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树体生长情况、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树龄为11~13 a的13个品种表现出良好的树体生长情况;带皮果平均株产最高的品种为HAES333,最低的品种为HAES800;除HAES741、HAES788和HAES800外,其余处于盛产期的品种,鲜带壳果平均株产均大于10 kg;除HAES800外,在盛产期的所有品种中,果仁平均株产均超过2 kg;迪思1号的果仁得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4和A16的出仁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迪思1号和迪思2号的壳果大小、单干壳果质量及单果仁质量等表现优异,南亚3号的壳果大小及单干壳果质量也表现较好,桂热1号的壳果均匀度和一级果仁率优于其他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大于0.6的品种为A4、迪思1号、A16、桂热1号、迪思2号、HAES800和O.C;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排名在前4位的品种分别为迪思1号、O.C、迪思2号和南亚3号。【结论】新引入品种A4、A16和桂热1号的果实品质表现优秀,在盈江县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迪思1号、迪思2号和O.C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盈江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盈江 澳洲坚果 产量 果实品质 隶属函数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尚玄 胡小静 +7 位作者 付镓榕 魏元苗 徐文婷 姜家泰 王家堂 李鸿 郭刚军 贺熙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5,82,共9页
为明确西双版纳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筛选不同加工产品适用品种,以HAES344等7个不同澳洲坚果品种为试材,采集成熟果实测定外观、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运用变异性及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品种外观、理化性... 为明确西双版纳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筛选不同加工产品适用品种,以HAES344等7个不同澳洲坚果品种为试材,采集成熟果实测定外观、理化与营养品质指标,运用变异性及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品种外观、理化性状与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各指标变异系数0.46%~59.03%;加工品质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Own Choice、HAES344、HAES800、HAES294、HAES741、HAES788、HAES660;适用于加工蛋白类、壳果类、果仁类、精深类产品的品种分别为HAES344、HAES800,HAES741、HAES344,HAES741、HAES800,HAES294、Own Cho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品种 主成分分析 壳果 脂肪酸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黑果病药剂防治不同方法效果比较
18
作者 高竞 杨丽萍 +4 位作者 孔祥东 蒋桂芝 郑承梅 王进强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探究不同施药方式(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地面撒施多菌灵、地面撒施甲基硫菌灵)和附加措施(增喷乙蒜素、增施植物保护膜、撒施生石灰、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对澳洲坚果黑果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 探究不同施药方式(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地面撒施多菌灵、地面撒施甲基硫菌灵)和附加措施(增喷乙蒜素、增施植物保护膜、撒施生石灰、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对澳洲坚果黑果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防治效果在27.59%~85.30%。不同施药方式中,喷施处理的黑果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达85.30%,显著高于撒施处理;附加措施各处理对防治效果均无显著提升,和正常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相比,增喷乙蒜素、地面覆盖塑料薄膜会显著降低防治效果;种植区土壤磷元素(111.75 mg/kg)远高于澳洲坚果适宜种植范围(10~20 mg/kg),钙、镁、硼等元素缺乏。对澳洲坚果黑果病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无需附加其他防治措施,不同植区可根据地力情况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黑果病 土壤养分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开花节律调查及花期调控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娅 陈宇春 +2 位作者 岳海 何双凌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云南澳洲坚果种植区所栽品种为调查对象,采用计数法实地调查开花情况,并在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基地以品种‘O.C’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前喷施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观测开花情况。结果表明:云南澳洲坚果各种植区正常盛花期为2—3月,大多... 以云南澳洲坚果种植区所栽品种为调查对象,采用计数法实地调查开花情况,并在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基地以品种‘O.C’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前喷施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观测开花情况。结果表明:云南澳洲坚果各种植区正常盛花期为2—3月,大多数种植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正常花期开花现象,其中品种‘O.C’和‘HAES788’尤为明显,且高海拔种植区非正常花期开花现象更明显。喷施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发现,多效唑类可显著促进澳洲坚果提前开花,赤霉素类抑花效果较好,其余处理对开花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开花节律 花期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青皮资源堆肥化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20
作者 张海清 郭刚军 +4 位作者 叶廷红 陶亮 李婷玉 吴超 贺熙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9-264,共6页
云南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产量及产地采后加工已形成规模。青皮是澳洲坚果初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鲜青皮质量占鲜果质量的1/2左右,数量庞大,其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正被逐步挖掘。结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 云南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区,产量及产地采后加工已形成规模。青皮是澳洲坚果初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鲜青皮质量占鲜果质量的1/2左右,数量庞大,其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正被逐步挖掘。结合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需要,将青皮堆肥化创制有机肥应用于澳洲坚果种植,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是当前青皮资源化开发应用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云南澳洲坚果主产区青皮资源产生量,及堆肥化开发利用现状,总结青皮堆肥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澳洲坚果青皮堆肥化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青皮 废弃物 堆肥 资源化利用 高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