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云南森林资源均质区划分研究
1
作者 刘浩 郑璞冰 +1 位作者 叶江霞 魏晓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根据云南省各县与森林资源质量相关的森林起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海拔、坡度、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等17个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县级单位之间的空间距离表示森林资源的相似程度,借助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方法将云南省划分为空间... 根据云南省各县与森林资源质量相关的森林起源、单位面积蓄积量、海拔、坡度、地形起伏、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等17个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县级单位之间的空间距离表示森林资源的相似程度,借助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方法将云南省划分为空间上较一致的均质单元,揭示云南森林资源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K-均值聚类方法能更有效将云南省划分为6个森林资源均质区;且在实际应用中K-均值聚类的可操作性更强,结果更趋聚集连通性。研究除考虑森林资源禀赋外,将经济与人为活动因素纳入聚类分析中,可以更为客观地反映森林资源资产区域差异。研究可为构建国家森林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及资产核算提供参考,对于支撑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异性 K-均值聚类 层次聚类 社会经济属性 均质区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9种优先保护物种适生区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岩 魏晓燕 +2 位作者 申辽 周峻松 朱大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针对云南省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许多物种极度濒危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云南9种特色优先保护物种进行了环境适宜性分析。首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 针对云南省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许多物种极度濒危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本文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云南9种特色优先保护物种进行了环境适宜性分析。首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筛选出具有云南特色的9个优先保护物种,然后对各物种的最优生存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9种优先保护物种现存分布区总计0.21万km;。经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可知,最优适生分布区可达5.45万km^(2),是现存分布区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存环境 ARCGIS MaxEnt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爱玲 李晓娜 +2 位作者 潘尹茜雪 魏晓燕 潘英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0,114,共8页
应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价值“当量因子法”计算2012—2020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地类)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和林地之间,2012—2020... 应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价值“当量因子法”计算2012—2020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地类)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和林地之间,2012—2020年间林地和耕地的动态度均不足2%,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大;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12年的45.033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0.5844亿元,各地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林地最高;林地价值量的变化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生态贡献率最大。各乡镇相比,扎西镇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最高;一级服务功能以调节服务为主,其价值量占研究区总价值量的60%以上,文化服务最低;二级服务功能的气候调节价值量最高;大多服务功能的价值随时间变化均呈增加趋势,仅供给服务中的粮食生产先减少后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法 土地利用变化 赤水河流域(云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CAE的高光谱解混及小样本分类方法
4
作者 黄川 李雅琴 +2 位作者 祁越然 魏晓燕 邵远征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大区域地物分类应用提供了充分保障。然而,如何在小样本下充分利用高光谱自身的空谱信息实现高精度的分类成为挑战。该文通过构建3D卷积自编码网络,以混合像元分解物理约束对模型进行引导,从而实现... 我国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大区域地物分类应用提供了充分保障。然而,如何在小样本下充分利用高光谱自身的空谱信息实现高精度的分类成为挑战。该文通过构建3D卷积自编码网络,以混合像元分解物理约束对模型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在准确估计端元丰度的同时获得对规则化的高光谱空谱特征的有效表达,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在小样本条件下的高光谱分类。实验中,采用包括监督分类方法在内的多种传统高光谱图谱特征提取及分类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并对比了不同模型在不同采样率下的分类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光谱分类方法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其中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到0.829,相对于传统分类方法精度有明显提升;在1/200采样率下mIoU值依然能接近0.8,优于同类方法,证实了该文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解决小样本下高光谱分类问题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光谱影像 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5
作者 张文俊 杨秀彪 +4 位作者 张峻铭 欧朝蓉 刘旭辉 魏晓燕 孙仕仙 《云南林业》 2024年第9期70-79,共10页
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功能价值法评估2020年云南省湿地ESV,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继而提出一种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 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功能价值法评估2020年云南省湿地ESV,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继而提出一种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衡性的湿地ESV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以当量因子法、修正后的当量因子法和功能价值法评估的云南湿地ESV分别为1041.28亿元、7288.96亿元和6647.67亿元。以修正后的当量囚子法和功能价值法评估的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与生态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分别为10:1和1:1。前者评估结果因高估调节服务价值,过于强调湿地保护而弱化了湿地可持续利用价值,后者因高估水资源价值弱化了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云南湿地生态系统应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平衡性的湿地ESV评估方法,研究结果为4508.91亿元,占云南当年GDP的18.39%,其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与可持续利用价值为5:1。评估结果可为云南湿地ESV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促进云南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修正法 功能价值评价法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ANet的地震灾害建筑物损毁评估
6
作者 赵金玲 黄健 +5 位作者 梁梓君 赵学丹 靳涛 葛行行 魏晓燕 邵远征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破坏性地震建筑物损毁快速评估是震后科学评估的决策依据与技术保障,对于人道主义救援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遥感影像震后建筑物损毁大多基于灾前灾后图像分割来完成,对于震后建筑物数量难以快速统计,文章以U-Net深度卷积神... 破坏性地震建筑物损毁快速评估是震后科学评估的决策依据与技术保障,对于人道主义救援和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遥感影像震后建筑物损毁大多基于灾前灾后图像分割来完成,对于震后建筑物数量难以快速统计,文章以U-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主体模型,提出一种3阶段的BDANet(building damage assessm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震后建筑物损毁信息评估与预测一体化网络框架。首先,利用U-Net的编码-解码网络结构提取建筑物位置信息;其次,通过灾前灾后影像训练建筑物损毁评估部分,对建筑物分割结果进行损毁定位与等级评估;最后,对不同等级的损毁建筑物数量进行预测,为灾后救援与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并以2017年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的7.1级地震与2023年土耳其发生的7.8级地震为例展开研究,实验对震后建筑物损毁等级进行评估及统计,验证了该文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相关实验结果可为灾后风险评估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地震灾害 建筑物损毁 损毁评估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格局分析——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永全 魏晓燕 +2 位作者 郑璞冰 赵爽 韦华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6,93,共8页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维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更好地保护维西森林植被,以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简称维西县)为研究区,借助GIS空间分析,从林分尺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根据现行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并结合当...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维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更好地保护维西森林植被,以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简称维西县)为研究区,借助GIS空间分析,从林分尺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根据现行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并结合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实际情况,以此制作可视化专题地图,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维西县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9.31×10^(4)元/(hm^(2)),总价值335.91×10^(8)元/a;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松杉林的服务功能价值相对高于其他林分,以云南松林价值最高;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各乡镇以塔城镇价值最高。研究表明,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远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不同服务功能与林分类型价值呈现较大差异,且整体上呈现空间异质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县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林分尺度 可视化专题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林权证附图制作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忠坚 周汝良 魏晓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手工制作林权证附图存在工作量大,繁琐、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宗地管理系统用于制作林权证附图等很有必要.在对该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然后选择ArcGIS Engine和Microsoft Visual C#200... 手工制作林权证附图存在工作量大,繁琐、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宗地管理系统用于制作林权证附图等很有必要.在对该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然后选择ArcGIS Engine和Microsoft Visual C#2005为开发平台,对所需功能的实现方法、步骤和技术要点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ENGINE 林权证附图 宗地 制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驱动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悦 王锦 +3 位作者 李婧熹 刘敏 魏晓燕 支林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进行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的探析,有利于了解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差异,有助于规划者从宏观层面掌握滇中城市群的自然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滇中... 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进行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的探析,有利于了解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差异,有助于规划者从宏观层面掌握滇中城市群的自然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规划建设策略。研究以滇中城市群49个区、县、市作为研究单元,对2000年、2010年、2019年3期的ESV进行量化,并收集“自然—社会—经济”维度的驱动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探讨“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ESV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 2000—2019年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总体呈现增加状态,一级服务类型中,供给、支持和文化服务小幅度上升,调节服务小幅度下降,二级服务类型中,气候与水文调节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气体调节;(2) 3期ESV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呈现城市群边缘地区的ESV高于城市群中部地区的ESV的特征;(3)社会因素对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的时空演变影响最大、其次为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主要驱动因子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第二产业占比。(4)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及第二产业占比呈现两极化驱动特征;人均GDP呈现负向驱动特征;森林覆盖率呈现正向驱动特征。综上,近20年滇中城市群绿色空间的ESV增加,其变化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研究可为滇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 绿色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因子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滑坡易发性空间预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美臣 魏晓燕 +1 位作者 周峻松 汪祎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6,共4页
灾害易发性预报是提高灾害防控能力的第一步。针对位于云南省内的金沙江流域因地势险峻、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人为活动增多已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现状,本文以金沙江德钦至华坪段滑坡灾害为例,运用Maxent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模... 灾害易发性预报是提高灾害防控能力的第一步。针对位于云南省内的金沙江流域因地势险峻、生态环境脆弱,加之近年来人为活动增多已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的现状,本文以金沙江德钦至华坪段滑坡灾害为例,运用Maxent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滑坡空间分布作归因与预测,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Maxent模型,AUC值为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预报 随机森林 Maxent模型 金沙江流域 易发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模型的林分蓄积量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和云润 陈朝情 +3 位作者 殷唐燕 刘畅 张加龙 魏晓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林分二调数据,以林分蓄积量作为因变量,将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海拔和坡度作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林分蓄积量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距离在6 075 m以内... 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林分二调数据,以林分蓄积量作为因变量,将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海拔和坡度作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林分蓄积量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距离在6 075 m以内,林分蓄积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随距离的增大自相关性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2)随着间隔距离的增加,基台值逐渐减小,块金值逐渐增加,在距离达到6 075 m时趋于稳定;3)平均胸径、郁闭度和平均海拔与林分蓄积量呈现出正相关性,而坡度与林分蓄积量具有负相关性;4)GWR模型的R2(0.73)和预测精度P(0.60)均大于OLS模型R2(0.34)和预测精度P(0.54)。林分蓄积量在空间尺度上具有异质性,且GW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林分蓄积量的空间异质性,采用合理的经营方式以促进林木胸径、郁闭度的生长,同时考虑海拔和坡度的影响,从而促进林分蓄积量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空间非平稳性 林分蓄积量 最小二乘法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孟禹 房燕 周峻松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构建生态价值实现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转换模式和增值模式等文献发现,我国在探索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进程中,在生态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构建生态价值实现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转换模式和增值模式等文献发现,我国在探索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进程中,在生态价值核算和生态价值增值模式设计方面,需要整合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体系和新思路;在生态价值转化层面,厘清产业和产权体系是基础。当前我国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在国民财富核算、产业培育以及生态政策制定等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在完成自我建构的同时,仍需实现其在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国家安全等政策领域的交互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核算 生态价值实现 生态价值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山区居民点就医便捷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晓燕 蔡健玲 +2 位作者 周峻松 陈璐 刘家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是世界上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区域。针对该区域地表崎岖、地质灾害频发,路网具有较强脆弱性,对山区居民出行就医产生严重影响,从路网的脆弱性、可达性和复杂性3个视角提出了民族山区居民点就...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山区,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是世界上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区域。针对该区域地表崎岖、地质灾害频发,路网具有较强脆弱性,对山区居民出行就医产生严重影响,从路网的脆弱性、可达性和复杂性3个视角提出了民族山区居民点就医便捷性指数(MCI),建立就医便捷性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分别计算了云南省2011年和2015年每个居民点的就医便捷性指数,对计算结果分等定级,最后对比分析了云南省4年间就医便捷性提升情况。通过引入腾讯地图时间与MCI进行曲线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民族地区就医便捷性普遍低于非民族地区;2011-2015 4年间,云南省就医便捷性均有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南部地区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 就医便捷性 时空分异 民族山区 模型 分析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畜牧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建蓉 《云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 事业单位 畜牧业 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监督管理 专项资金 使用效益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