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花 刘正伟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4期19-22,共4页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利用实测的水文、地质数据,采用可开采模数法、可开采系数法,分析云南省各区及主要盆地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分布...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利用实测的水文、地质数据,采用可开采模数法、可开采系数法,分析云南省各区及主要盆地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可开采量 计算 分布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演变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方绍东 黄英 柏绍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32-36,共5页
根据近年昆明市水资源量监测及其开发利用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昆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的特征量。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用水结构发生变化,生活用水缓慢增加,生产用水小幅减少,城市绿化等其他用水大幅度增... 根据近年昆明市水资源量监测及其开发利用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昆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的特征量。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用水结构发生变化,生活用水缓慢增加,生产用水小幅减少,城市绿化等其他用水大幅度增长,供用水矛盾日益突出;GDP总量用水量增大,用水效率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同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也呈下降趋势,滇池及其入湖河流水质长期处于Ⅴ类或劣Ⅴ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滇池流域水资源将不能满足昆明市发展的需要。昆明仍是全国14个最缺水城市之一,城市用水将依赖于外流域远距离调水,但应充分考虑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同时也应做好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水资源 水质 用水结构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正伟 张丽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4-28,共5页
为落实昆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中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采用现状规划法,根据昆明市现状年(2010年)各行业的实际用水量,结合最近5 a统计年鉴数据及相关规划成果以及各县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量的预测成果,以省政府下达的昆... 为落实昆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中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采用现状规划法,根据昆明市现状年(2010年)各行业的实际用水量,结合最近5 a统计年鉴数据及相关规划成果以及各县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量的预测成果,以省政府下达的昆明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对各市(县)级行政区2015,2020,2030年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为昆明市各市(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总量 指标分解 现状规划法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及其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对构建云南省水文监测系统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珊珊 姚林 赵仕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2,共4页
针对传统水文定点观测很难获取实时大范围水文数据问题,系统分析了遥感技术(RS)在降水监测、水域面积识别、水质监测等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遥感技术云南省水文站网... 针对传统水文定点观测很难获取实时大范围水文数据问题,系统分析了遥感技术(RS)在降水监测、水域面积识别、水质监测等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遥感技术云南省水文站网中应用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文监测 水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纵向岭谷南延区域水文要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英 柏绍光 方绍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5,95,共4页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澜沧江下段右支流沙河为例,并根据该流域内多站点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云南境内横断山系纵向岭谷南延局部区域降雨、径流等特征量随高程、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澜沧江右岸西东向局部区域内,降雨量(包括年雨量和...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澜沧江下段右支流沙河为例,并根据该流域内多站点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云南境内横断山系纵向岭谷南延局部区域降雨、径流等特征量随高程、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澜沧江右岸西东向局部区域内,降雨量(包括年雨量和最大1、6、24h暴雨量)与高程、年蒸发量与高程、年径流量与面积关系具有明显线性规律,其地形对水文要素起着东向西通道输送作用,而南北向具有局部阻隔效应。此分析有利于揭示纵向岭谷区内西东向支流的水文要素分布特性,对资料短缺区域的水资源评价及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分析将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降雨径流 线性规律 特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及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曹一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4,共3页
以滇池流域为例,根据调查及实测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资料,基于水量平衡方程还原计算滇池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进而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评价了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承载力。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多年平均净水资源总量... 以滇池流域为例,根据调查及实测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资料,基于水量平衡方程还原计算滇池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进而采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评价了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承载力。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多年平均净水资源总量为5.56×108 m3;水资源负载指数为92.6,属于Ⅰ级水平,水资源利用程度很高,但开发潜力很小;水资源承载指数为2.15,人口超载率为115.2%,属于水资源过载。因此,应考虑采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量 负载指数 承载力 开发潜力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云南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宝芬 张坤 +2 位作者 余守龙 王东升 李增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0,81,共5页
基于以县为单位收集的云南省1990~2020年3951场次暴雨洪涝灾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orlet函数小波变换、ArcGIS平台三维透视图等方法分析近30年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云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频次呈线性增加,少灾年组... 基于以县为单位收集的云南省1990~2020年3951场次暴雨洪涝灾害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orlet函数小波变换、ArcGIS平台三维透视图等方法分析近30年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云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频次呈线性增加,少灾年组与多灾年组交替出现;农作物受灾面积、房屋倒塌、死亡人口呈线性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呈线性增加,但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全省GDP的比例呈线性减少。灾害发生频次周期特征明显;县域尺度空间分布区域性明显;发生频次最多、最少区域与受灾最重、最轻区域具有较高重合度。各项暴雨洪涝灾害指标中州(市)分布趋势为滇东北昭通市均为最高值,滇西北迪庆州均为最低值,表现出人类活动是影响暴雨洪涝灾害程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及区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线性趋势 MORLET小波分析 三维透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发展规划的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树堂 杨绍琼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2,57,共4页
在借鉴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未消耗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对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2012年)按可供水量,可承载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仍存在较大的... 在借鉴单位GDP综合耗水量评判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未消耗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对嵩明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2012年)按可供水量,可承载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2020年可供新水量(不包含重复利用水量)能够支撑规划的经济发展规模,而2025年和2030年只有将部分未消耗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才能支撑规划的经济发展规模;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必须将部分未消耗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才能支撑规划人均GDP条件下的人口发展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供水量 耗水量 经济与人口规模 嵩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以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为例
9
作者 范佳乐 李玥葶 +6 位作者 程明豪 张亘 高欣 顾济沧 朱彬 宁平 黄建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189,共13页
为探究不同空间尺度、季节和地形坡度等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根据滇东北典型喀斯特地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丰、平、枯水期TN、TP浓度监测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遥感监测影像,基于200 m缓冲... 为探究不同空间尺度、季节和地形坡度等多因素视角下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响应关系,根据滇东北典型喀斯特地貌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丰、平、枯水期TN、TP浓度监测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及坡度遥感监测影像,基于200 m缓冲区、500 m缓冲区、1000 m缓冲区和子流域4种空间尺度定量描述了赤水河(云南段)水质对流域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赤水河流域(云南段)2021年Ⅰ~Ⅲ类水质占总体的87.0%,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TN超标较为严重,部分断面超标可达4倍以上;(2)随空间尺度增大,林地与TN正相关性增强,子流域尺度下相关性显著(0.720,P<0.05)。多元线性回归R2拟合结果表明,子流域尺度对水质变化的解释度最高;(3)丰水期陡坡(坡度>25°)林地与TP呈显著正相关(0.795,P<0.05),平水期、枯水期与TN呈显著正相关(依次为0.728,P<0.05;0.800,P<0.01);丰水期缓坡(坡度8°~25°)建设用地与TN呈显著正相关(0.733,P<0.05)。显著相关性主要集中于缓坡及陡坡地带;(4)林地、牧场、耕地是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牧场在流域面积中占比最小,却能够对河流水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牧场进行管理能够以较高效率改善河流水质。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貌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响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污染 地形坡度 土地利用 喀斯特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特征的10 min~72 h综合暴雨公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升 李伯根 +2 位作者 杨洋 李青 李宝芬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满足变化环境下工程设计对更长历时、更高重现期极端暴雨设计需求,以云南省不同典型区域长系列短历时年最大降水量为资料,分析了设计暴雨时程分布变异特征,提出了四参数、两变量指数函数形式综合暴雨概化公式,明确了参数推求方法,并... 为满足变化环境下工程设计对更长历时、更高重现期极端暴雨设计需求,以云南省不同典型区域长系列短历时年最大降水量为资料,分析了设计暴雨时程分布变异特征,提出了四参数、两变量指数函数形式综合暴雨概化公式,明确了参数推求方法,并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1)提出的指数函数综合暴雨概化公式可简化暴雨公式推求过程,满足时长10 min~72 h、重现期2~100 a一遇设计暴雨计算需要,模拟精度整体优于现行暴雨公式,考虑暴雨变异特征进一步提升了公式精度。(2)建立了云南省8个典型区域10 min~72 h分段综合暴雨公式,绝对均方根误差在0.012~0.028 mm/min,相对均方根误差在2.7%~4.4%,合格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变异分析 暴雨公式 参数确定方法 设计暴雨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红河流域(中国部分)水源涵养功能动态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洪波 尹班 +4 位作者 李春勇 崔松云 和艳 李小红 邓丽仙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9,共14页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明确水源涵养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对于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In VEST...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明确水源涵养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对于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In VEST模型计算红河流域(中国部分)1981-2020年8个时段(每5年为1个时段)的水源涵养功能,采用Sen+MannKendall及自然间断点法分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内部差异,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红河流域(中国部分)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68.7 mm,涵养量为5.77×10^(9) m^(3)。近40年间,水源涵养深度以-0.097 mm·a^(-1)的平均速率波动下降、水源涵养量以-7.5×10^(6) m^(3)·a^(-1)的平均速率波动下降。Sen+Mann-Kendall分析结果显示,水源涵养功能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轻微降低和轻微上升为主。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在水源涵养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贡献了74.5%、13.8%和7.93%的水源涵养量。主要涵养区域集中在高程400-2 400 m和坡度5°-35°的区间,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2)自然间断点法分析结果显示,水源涵养重要区面积为8.24×10^(3)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8%,但其水源涵养量占总量的20.2%,水源涵养率高达1.53×10~5 m^(3)·km^(-2)。3)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降水量是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则为次要因素。降水量与土地利用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异质性具有显著影响,超过任何单一因素或其他交互因素。红河流域(中国部分)水源涵养功能呈现出显著的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降水与土地利用共同构成其时空异质性的关键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红河流域(中国部分) InVEST模型 Sen+Mann-Kendall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滇池流域旱情诊断及思考
12
作者 李宝芬 袁树堂 +3 位作者 崔松云 朱玲 李晓鹏 董盛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166,共8页
2023年处于云贵高原腹地的滇池流域受高温少雨影响,河湖来水严重偏少,为提高应对高频率发生旱灾事件的能力、指导干旱叠加效应影响下的抗旱工作,基于流域内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GIS空间插值、数理统计法分析2023年流域雨水情势,利用标准... 2023年处于云贵高原腹地的滇池流域受高温少雨影响,河湖来水严重偏少,为提高应对高频率发生旱灾事件的能力、指导干旱叠加效应影响下的抗旱工作,基于流域内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GIS空间插值、数理统计法分析2023年流域雨水情势,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枯水重现期对2023年旱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23年滇池流域发生空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干旱事件;河道径流出现汛期反枯和提前进入枯水的现象,4—7月份、9—12月份各径流断面均出现100 a或超百年一遇枯水,造成区域工程蓄水、城乡供用水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提高滇池流域抗旱减灾的能力,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建立健全干旱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快滇中调水和抗旱保供水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和科学调度水资源、加强区域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开展滇池动态控制水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诊断 长系列水文资料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强度 枯水重现期 滇池流域 抗旱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下牛栏江中上段地表径流响应研究
13
作者 邓丽仙 张洪波 +4 位作者 和艳 孔功 李琳静 史丽波 郭财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2,89,共11页
当前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对全球水文循环的影响也成为政府、社会和科研工作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研究以昆明市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水源区典型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所收集的研究区多期气候和土地利用数据,... 当前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对全球水文循环的影响也成为政府、社会和科研工作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研究以昆明市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水源区典型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所收集的研究区多期气候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K趋势检验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利用CA-Markov模型和GIS空间叠加工具分析历史及未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SWAT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的流域水文过程,开展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研究发现:(1)1965-2014年间,研究区气温总体以0.256℃/10 a的速率上升,降水总体以18.5 mm/10 a的速率减少。M-K突变检验表明1993年以后流域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显著,流域年降水量在此期间发生多次突变但变化不显著。(2)耕地、林地、灌木和草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05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草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小幅降低,该变化使得产水率增加。(3)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进行对比发现,气候变化是研究区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降水对径流影响最大。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作用下,洪水期径流最为敏感;二者分别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使得流域径流呈洪水期增加、枯水期减少态势;气候变化下各月径流量变化显著,相较于枯水期,洪水期变化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SWAT模型 地表径流响应 牛栏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洱海流域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芸 李宝芬 +2 位作者 张坤 朱俊 杨秋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更好地保护洱海生态环境、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数理统计、趋势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和时空变化,以及年内、年际、多年变化趋势和丰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 为更好地保护洱海生态环境、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实现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数理统计、趋势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和时空变化,以及年内、年际、多年变化趋势和丰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减,在流域西部和北部,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为明显,随高程升高而增大,垂直变化较为显著;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4.9%~93.2%,说明该时段降水量较大程度地决定了年降水量,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6.8%~15.1%,最大月降水量出现在7月或8月,最小月降水量出现于12月;洱海流域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相对较稳定,但呈逐年减少趋势;并存在丰→枯→丰等多个循环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流域 年降水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城市河道产汇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柏绍光 黄英 +1 位作者 方绍东 李自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基于城区河道下垫面条件与天然河道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昆明市城区河道(即发源于城区)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关系(产流)及汇流参数(纳希瞬时单位线n、k值),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改变... 基于城区河道下垫面条件与天然河道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昆明市城区河道(即发源于城区)暴雨空间分布、降雨径流关系(产流)及汇流参数(纳希瞬时单位线n、k值),并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改变后,产流机制与天然状况截然不同,而汇流特性彼此一致,由此模拟的洪水过程与实测过程吻合较好,该分析对类似城市城区河道整治工程洪水计算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暴雨空间分布 产汇流特性 纳希瞬时单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城市化对暴雨洪水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柏绍光 方绍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1,共4页
针对城市化影响洪水形成的下垫面条件且对洪水形成影响较大,以昆明市为例,通过对两个水文站日暴雨、区间洪水样本系列均值、方差检验及对城市化影响洪水作用机理分析,揭示了城市化对水文变量影响显著、水文系列一致性被破坏、洪水特征... 针对城市化影响洪水形成的下垫面条件且对洪水形成影响较大,以昆明市为例,通过对两个水文站日暴雨、区间洪水样本系列均值、方差检验及对城市化影响洪水作用机理分析,揭示了城市化对水文变量影响显著、水文系列一致性被破坏、洪水特征量增大等,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水环境整治、合理控制雨洪径流及河道的行洪问题,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城市化河道 洪涝情势 河道行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城区汇流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正伟 张丽花 邹嘉福 《水电能源科学》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采有纳希瞬时单位线原理分析了昆明城区汇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用实测的雨洪资料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检证。结果表明,采用综合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各参数取值基本合理。
关键词 汇流参数 分析 综合 昆明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热岛效应对昆明市降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松云 史如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2,共3页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日趋明显且影响气候环境变化的问题,以昆明市为例,基于雨量站长系列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定性定量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雨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资料系列的一致性,可为研...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日趋明显且影响气候环境变化的问题,以昆明市为例,基于雨量站长系列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定性定量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对降雨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资料系列的一致性,可为研究城市暴雨特性、防洪和未来城市热岛效应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昆明市 降雨量 影响分析 Heat Island Effect Analysis 气候环境变化 定性定量分析 资料系列 影响程度 暴雨资料 暴雨特性 雨量站 一致性 短历时 长系列 问题 实测 结果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主城现状条件下小洪水防洪调度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松云 肖林 +1 位作者 董盛明 李显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5,30,共5页
昆明主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防洪压力异常严峻。通过对纵穿昆明主城的盘龙江在加入外流域调水条件下的洪水进行分析,结合盘龙江现状行洪能力及存在问题,分析盘龙江主要防护对象昆明主城在安全泄量条件下的雨量... 昆明主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防洪压力异常严峻。通过对纵穿昆明主城的盘龙江在加入外流域调水条件下的洪水进行分析,结合盘龙江现状行洪能力及存在问题,分析盘龙江主要防护对象昆明主城在安全泄量条件下的雨量,以此作为预警指标,提出盘龙江现状行洪能力条件下小洪水的洪水调度方案,以期通过发挥水文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及洪水调度等非工程措施的效益,减缓昆明主城防洪压力,达到科学指导昆明主城洪水调度、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洪水 洪水调度 昆明主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螳螂川水文资料样本系列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松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0,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影响日趋加剧,使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水文要素的一致性,为了确定其影响是否已改变系列的一致性,必须进行多方面分析。以螳螂川千流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区间1953-2006年径流系列一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影响日趋加剧,使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水文要素的一致性,为了确定其影响是否已改变系列的一致性,必须进行多方面分析。以螳螂川千流海口(大烟囱)-蔡家村站区间1953-2006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为例,采用多种方法对水文系列的一致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口-蔡家村站区向年径流量虽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但该区间径流系列仍然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资料 样本系列 一致性分析 螳螂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