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水利景观设计——以滇中引水工程鲁地拉水电站临江二级泵站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满 杨涛维 +2 位作者 龙正海 刘思汛 高怡欣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工程临江二级泵站是滇中引水工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临江二级泵站景观设计遵循海绵保水、生态复绿、低干扰设施布置三大策略,以滇中引水线路为意象,提取其外形,构架成主体景观构筑物。方案... 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工程临江二级泵站是滇中引水工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临江二级泵站景观设计遵循海绵保水、生态复绿、低干扰设施布置三大策略,以滇中引水线路为意象,提取其外形,构架成主体景观构筑物。方案遵循白族复古风格,重视古典景观建筑布局,主要布局亭廊栈桥等休闲设施,融合环境、生态、功能等多元优化,合理规划场地布局,提升水利工程生态适应性;通过人工痕迹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景观雕琢,创造与时代接轨的精神景观,实现水利工程与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 水利工程景观 风景园林 泵站景观 鲁地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研究
2
作者 邹凯波 杨智 +1 位作者 鲁菁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以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区域差异模型对全省用水结构及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用水结构中仍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两者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分别在69%和17%以上,且“十三五”时期净增减量较... 以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区域差异模型对全省用水结构及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用水结构中仍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两者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分别在69%和17%以上,且“十三五”时期净增减量较“十二五”时期更为明显。从用水结构的空间变化来看,位于滇中地区的昆明和曲靖工业与生活用水量最大,而位于滇西北地区的怒江和迪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各类用水量最少,九大高原湖泊涉湖州(市)生态用水量最大。从用水结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来看,生态用水的空间变化差异最大;用水总量、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的空间变化差异次之。建议加大用水结构调整力度,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设施农业、探索区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研究等促进农业节水工作;多措并举鼓励城镇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市政杂用、景观绿化等;严格控制生活用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人水和谐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区域特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总量、类型及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凯波 杨智 +3 位作者 彭菲 戍国标 肖复晋 李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96,共8页
为有效推进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基于九湖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2个方面计算九湖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为有效推进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基于九湖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2个方面计算九湖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九湖流域内产生的低污染水总量为150736.07万m^(3),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量为82544.14万m^(3),农田径流排水水量为68191.93万m^(3)。2)九湖流域低污染水回用总量为46279.44万m^(3),回用率为30.70%。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率为54.46%,其中滇池流域回用率最高,其尾水主要用于景观用水,其次是农业灌溉和城市杂用;农田径流排水回用率为1.94%,主要是通过建有调蓄带的洱海、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等流域实现回用,其中星云湖流域农田径流排水回用量最高。3)九湖流域低污染水回用还有很大空间,不同湖泊流域可根据产业结构及发展定位设立不同的低污染水回用目标,加强对农田径流排水的水质监测;根据不同时期农田径流排水水质,科学合理确定农田径流排水用途和去向,充分利用调蓄带的拦蓄储存净化功能,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农田退水、初期雨水之间的综合利用。建议在九湖流域内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低污染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流域内低污染水资源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九湖 低污染水 资源化利用 回用率 农业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帷幕灌浆单耗量设计与施工差别较大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4
作者 吕晓东 杨赵峰 +1 位作者 朱蕾 李锡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4-308,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时的单耗量与设计单耗量相差较大,一般增大的情况较多。其增大的原因多种多样,也复杂可变,总的概括起来受灌浆材料、人为因素、灌浆压力和受灌地层岩性等等因素控制,但均可以采用有效的手段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时的单耗量与设计单耗量相差较大,一般增大的情况较多。其增大的原因多种多样,也复杂可变,总的概括起来受灌浆材料、人为因素、灌浆压力和受灌地层岩性等等因素控制,但均可以采用有效的手段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历年来的规范修订过程也强调了这一点,每次修订过程中也对影响单耗量的参数进行了逐一修订,每一次修订的结果越来越符合工程实际和易于操作和实施。造成单耗量相差较大的因素也是影响帷幕灌浆单耗量增大的因素,可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处理措施使其设计单耗量与施工时的单耗量基本一致,免得材料的增加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大而导致的设计变更。研究成果为同类工程遇到同样情况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灌浆 单耗量 设计 施工 差别 原因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松华坝水库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梦麟 卢洪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5,共3页
云南省松华坝水库云南省松华坝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和城市防洪保护工程。1959年建成的松华坝水库总库容7000万m2”,因大坝填筑质量差、土质复杂,存在坝身裂缝、绕坝渗漏、坝基管涌等病害。在加固扩建工程中,首次采... 云南省松华坝水库云南省松华坝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和城市防洪保护工程。1959年建成的松华坝水库总库容7000万m2”,因大坝填筑质量差、土质复杂,存在坝身裂缝、绕坝渗漏、坝基管涌等病害。在加固扩建工程中,首次采用振冲施工工艺加固主坝下游坝体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加固 扩建 振动水冲法 防渗设施 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的日含沙量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智予 谢静 崔东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为提高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改进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HKELM)预测性能,对比验证十种鱼群算法——电鳗觅食优化算法(EEFO)/成吉思汗鲨鱼优化(GKSO)算法/白鲸优化(BWO)算法/白鲨优化(WSO)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金枪鱼优化(TSO)算... 为提高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改进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DHKELM)预测性能,对比验证十种鱼群算法——电鳗觅食优化算法(EEFO)/成吉思汗鲨鱼优化(GKSO)算法/白鲸优化(BWO)算法/白鲨优化(WSO)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OA)/金枪鱼优化(TSO)算法/旗鱼优化(SFO)算法/海洋捕食者算法(MPA)/?鱼优化算法(ROA)/蝠鲼觅食优化(MRFO)算法在基准测试函数和实例目标函数上的优化效果,提出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二次分解(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日含沙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首先,利用TVFEMDⅡ对日含沙量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处理,得到若干分解分量,合理划分训练集和预测集;其次,基于各分量训练集构建DHKELM超参数优化实例目标函数,同时选取8个基准测试函数作为对比验证函数,利用十种鱼群算法分别对基准测试函数和实例目标函数进行极值寻优与对比分析。最后,建立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通过云南省龙潭站汛期日含沙量预测实例对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十种鱼群算法对基准测试函数寻优总排名与对实例目标函数寻优总排名仅有10%相同,总体上EEFO、GKSO寻优效果较好,ROA、WSO较差。(2)十种鱼群算法对实例目标函数寻优总排名与十种鱼群算法优化的各模型预测精度总排名基本一致,表明鱼群算法极值寻优能力越强,其优化获得的DHKELM超参数越优,由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越好,日含沙量预测精度越高。(3)TVFEMDⅡ-十种鱼群算法-DHKELM模型对实例日含沙量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在0.927%~1.583%之间,模型计算规模小、预测精度高、稳健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意义。(4)在分解分量十分有限的情形下,TVFEMDⅡ能将复杂的日含沙量时间序列分解为更具规律、更易建模预测的模态分量,大大改进时间序列分解效果,显著提升日含沙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含沙量预测 时变滤波器经验模态分解 二次分解 十种鱼群算法 深度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财莹 喜文飞 +3 位作者 顾世祥 钱堂慧 陈晶 吴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大多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在空间尺度上不具有普适性和可推演性。针对已有评价方法空间差异性辨识能力差和空间尺度无法自适应的问题,构建基于敏感性压力、水资源禀赋状态和适应性响应的空间无关性评价指...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大多聚焦于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研究,在空间尺度上不具有普适性和可推演性。针对已有评价方法空间差异性辨识能力差和空间尺度无法自适应的问题,构建基于敏感性压力、水资源禀赋状态和适应性响应的空间无关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并借助网格化思想及GIS空间计算能力将各种因子整合到统一的空间框架中,通过逐格网单元线性加权实现水资源脆弱性的网格化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受水区西部的脆弱性高于东部,呈现出以星云湖为中心向东部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全年脆弱性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星云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水资源脆弱性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该方法可为区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引调水工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受水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网格化方法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低污染水回用现状与潜力分析及对策
8
作者 邹凯波 杨智 +5 位作者 戍国标 李艳 王鹏 彭菲 罗跃辉 杨霖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2-881,共10页
为加快推进洱海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促进解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基于洱海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两方面计算洱海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 为加快推进洱海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促进解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基于洱海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两方面计算洱海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回用现状及未利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洱海流域低污染水产生总量为23917.16万m^(3),低污染水回用总量为856.51万m^(3);东部片区尾水回用占比最高,主要作为景观用水,南部片区尾水回用对象均为城市杂用,西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尾水回用对象均为农业灌溉。洱海流域低污染水未利用量为23060.65万m^(3),其中北部片区和西部片区未利用量最大,分别占比45.03%、42.86%。北部片区可依托已建“北三江”河滨带、库塘、湿地等回用于农田灌溉,西部片区可依托已建库塘、湿地及调蓄带回用于农田灌溉,东部片区可依托已建雨水调蓄设施减小暴雨径流及尾水入湖,南部片区可依托已建上游小型水库实现低污染水调蓄农田灌溉及工业区污水再生回用。为有效促进洱海流域低污染水回用,建议从加强流域低污染水回用政策保障、低污染水水质水量监测及风险评估、强化区域低污染水资源配置工程措施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低污染水循环回用体系,充分利用低污染水回用配套设施,优化管理调度运行,提高低污染水回用量以减少污染负荷入湖,实现保护洱海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低污染水 资源化利用 回用率 农业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盲谷地区大型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徐宇霆 雷昊 李锡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26-730,共5页
岩溶盲谷地区其地势高峻,是修建大型水库天然资源之一,可实现发电、灌溉,也可实现南水北调或东水西调,对发展工农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岩溶盲谷地区修建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其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修建难度... 岩溶盲谷地区其地势高峻,是修建大型水库天然资源之一,可实现发电、灌溉,也可实现南水北调或东水西调,对发展工农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岩溶盲谷地区修建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其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修建难度较大且工程造价也较大。通过本文以五里冲水库为例对建库方案的论证和推荐,且采用帷幕防渗处理方案建库的成功,在探索岩溶盲谷地区修建大型水库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盲谷地区 大型水库 工程地质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灌区供水水库多时间尺度入库径流丰枯遭遇下调水分析
10
作者 刀海娅 田宇 +2 位作者 阿长松 蒋汝成 孙治才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3-185,共13页
通过Copula函数进行建模,采用水文上常用的5种边缘函数对勐海灌区内三座重要水库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入库径流进行边缘分布拟合,并由Copula函数对三座水库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最优边缘分布进行联合分布的构建,由最佳Copula函数求解两两水库... 通过Copula函数进行建模,采用水文上常用的5种边缘函数对勐海灌区内三座重要水库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入库径流进行边缘分布拟合,并由Copula函数对三座水库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最优边缘分布进行联合分布的构建,由最佳Copula函数求解两两水库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入库径流丰枯遭遇概率,最后通过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计算的径流量经Tennant法评价后,将其作为灌区内水库调水的标准。主要得出:三座水库在同一时间尺度下的最佳Copula函数均为Clayton Copula函数。同一时间尺度下三座水库两两丰枯遭遇概率组合中,丰枯同步的概率均大于丰枯异步的概率。在所有丰枯遭遇概率组合中所有时间尺度下三座水库两两均为同枯的概率最大,表明灌区内三座水库在丰枯遭遇组合中同为枯水年的可能性最大。非汛期和汛期三座水库由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计算的径流量在Tennant法评价标准中基本符合生态需求,其结果可作为灌区水库调水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下,曼满水库在上一年12月份和2010年1月份无法向灌区进行大量供水,只能通过曼桂和那达勐水库向灌区进行供水调度。2011年非汛期三座水库均可向灌区进行供水调度。2010年、2011年汛期7月和8月三座水库均为丰丰遭遇,可以向灌区进行大量供水调度。除2010年、2011年7月和8月外,三座水库均为枯枯遭遇,在满足入库河流河道生态系统条件下,三座水库均可以对灌区适当进行供水调度。该研究成果可为勐海灌区供水水库群调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函数 COPULA函数 丰枯遭遇 生态径流 调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磨盘山隧洞地应力特征与围岩大变形分析
11
作者 付平 崔召 +2 位作者 吴超宇 钱源 赵杨坤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0,166,共6页
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大变形为我国西南地区深埋隧洞施工频繁遇到的工程地质灾害,以滇中引水工程磨盘山隧洞为例,通过地应力原位测试和隧洞开挖过程数值模拟,揭示工程区地应力特征,预测大变形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并综合分析了施工阶段大变... 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大变形为我国西南地区深埋隧洞施工频繁遇到的工程地质灾害,以滇中引水工程磨盘山隧洞为例,通过地应力原位测试和隧洞开挖过程数值模拟,揭示工程区地应力特征,预测大变形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并综合分析了施工阶段大变形状况与治理成效。结果表明,隧洞深埋段围岩绝对应力量值不高,但处于强烈的水平挤压应力环境;施工期Ⅳ、Ⅴ类围岩发生大变形的可能性大,甚至产生极严重大变形;施工阶段围岩实际变形情况与预测结果较为一致,传统的“强支硬顶”被动支护措施无法解决大变形带来的初期支护破坏问题,以预应力锚杆/锚索为核心的主动强支护措施能够在围岩弹性区形成自承载拱,现场支护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大变形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工程 地应力 围岩大变形 预测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VFEMD寻优分解与智能算法优化的FLN土壤含水量预测
12
作者 田宇 崔东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以云南省天星站和坡脚站10、20、40 cm 3个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改进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VFEMD)和快速学习网(FLN)方法构建基于多种优化算法的预测模型(TVFEMD-BSLO/AO/IVYA/EGO/PSO-FLN),提升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预... 以云南省天星站和坡脚站10、20、40 cm 3个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改进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VFEMD)和快速学习网(FLN)方法构建基于多种优化算法的预测模型(TVFEMD-BSLO/AO/IVYA/EGO/PSO-FLN),提升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预测精度。通过比较各优化算法的模型性能,为土壤水分预测提供更优的建模方法。结果表明,TVFEMD分解效果主要受带宽阈值和B样条阶数2个关键参数影响。采用IVYA算法优化这2个参数可提升时间序列分解质量,进而改善模型预测性能。TVFEMD-BLSO/AO/IVYA/EGO-FLN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出卓越的预测性能,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002%~0.077%,决定系数(R^(2))为0.9997~1.0000;预测集中的MAPE为0.006%~0.459%,R^(2)为0.9966~1.0000。与TVFEMD-PSO-FLN模型相比,TVFEMD-BLSO/AO/IVYA/EGO-FLN模型在拟合性能和预测精度方面均有明显提升。采用BLSO、AO、IVYA和EGO算法优化FLN超参数可有效提升模型性能,其中IVYA算法的优化效果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TVFEMD) 算法优化 快速学习网(FLN) 土壤含水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工程入湖污染物减排效益核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巍 李必琼 +3 位作者 杨凡 徐志雄 陈晶 罗跃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148,共10页
抚仙湖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源头型深水湖泊,湖岸陡峭,岸滩不发育,湖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质一旦被污染将很难恢复。近年来受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持续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驱动影响,抚仙湖水位持续降低、河湖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湖... 抚仙湖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源头型深水湖泊,湖岸陡峭,岸滩不发育,湖泊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质一旦被污染将很难恢复。近年来受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持续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驱动影响,抚仙湖水位持续降低、河湖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湖泊水质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因此,2017年针对入湖污染负荷占比最大且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抚仙湖北岸片区实施了集截污、调蓄、水质净化、水资源回用、清水置换、湿地补水建设于一体的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工程,并将1179.09亩农田改建为调蓄带湿地。从实施效果来看,调蓄带工程2018—2021年期间减少的TN、TP入湖负荷量分别为245.84 t、28.99 t,调蓄带对抚仙湖北岸片区农田面源负荷削减率均超过81%;从生态调蓄带入湖污染物减排效益贡献大小来看,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湿地水质净化>湖滨湿地补水>水资源回用>清洁水资源置换;从调蓄带入湖污染物减排效益持续提升来看,水资源回用和清洁水资源替换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面源污染 入湖污染物 减排效益 生态调蓄带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龙湖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巍 王军亮 +3 位作者 王云飞 毛宗波 金超 秦银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7-449,共13页
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流域面积最小、湖泊水量最少、水质污染程度相对最重、最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和近年来唯一干涸过的高原浅水型湖泊,受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年来异龙湖水质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水质污染问题日益... 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流域面积最小、湖泊水量最少、水质污染程度相对最重、最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和近年来唯一干涸过的高原浅水型湖泊,受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年来异龙湖水质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湖泊水动力与水质模型为主要技术手段,并结合湖流原位观测,深入研究了异龙湖的水动力特性及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初步揭示了异龙湖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影响异龙湖水质年际波动变化并逐步向封闭性湖泊转变的最主要因子,不利的湖流形态与不同特征污染物的来源组成是驱动异龙湖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的关键因素,随降雨径流输入的外源负荷、湖区浮游植物异常增殖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和湖泊底泥释放的大量内源负荷是异龙湖2021年水质变差与快速返劣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增加流域内清洁水资源量和入出湖水量、加快湖泊内源与陆域污染物输入治理、强化对雨季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浓度的管控,是实现近期湖区水质快速脱劣并持续性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特性 时空演变特征 污染物来源解析 驱动力因素 内源释放 异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交刺槐人工林枯落物蓄积特征及其水文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泽涛 邓杨旭 +3 位作者 田婧 王兵 刘国彬 杨艳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0,169,共10页
[目的]研究典型混交刺槐人工林蓄积特征及其水文效应对深入探究黄土高原人工林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黄土丘陵区5种不同混交模式(刺槐×沙棘、刺槐×紫穗槐、刺槐×油松、刺槐×山桃、刺槐×山杏)... [目的]研究典型混交刺槐人工林蓄积特征及其水文效应对深入探究黄土高原人工林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黄土丘陵区5种不同混交模式(刺槐×沙棘、刺槐×紫穗槐、刺槐×油松、刺槐×山桃、刺槐×山杏)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对不同混交模式枯落物蓄积量、持水及蒸发特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不同混交刺槐人工林总蓄积量为0.29~1.01 kg/m^(2),且半分解枯落物占比均>60%。除刺槐×紫穗槐,各混交类型叶的蓄积量占比均大于刺槐纯林。(2)不同混交类型枯落物在24 h后持水量均趋于稳定,无显著差异。其中,枯落物各器官的最大持水量呈叶>草>果>枝趋势。刺槐×紫穗槐的有效拦蓄量最大(1.74 kg/m^(2)),半分解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均大于未分解(p<0.05)。(3)半、未分解枯落物蒸发在84,60 h后达到稳定阶段,其各器官的蒸发量、蒸发速率均呈叶>草>果>枝趋势。(4)持水-蒸发耦合过程中,持水阶段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R^(2)≥0.84,p<0.01),蒸发阶段存在显著幂函数关系(R^(2)≥0.94,p<0.01),室内和室外枯落物分别在48~60,24~36 h达到自然含水量。[结论]整体上,刺槐×紫穗槐枯落物的水文效应最佳。研究结果以期为该区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其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 刺槐人工林 枯落物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2年洱海水体营养状态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兆晖 李锐 +5 位作者 杨智 文紫豪 单航 丑庆川 张霄林 曹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9-1649,共11页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 洱海是云贵高原重要湖泊,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污染和治理。2017年以来,洱海全流域开展高水平保护治理,外源污染和水质发生了时空变化。为分析洱海水质的影响因素,于2017-2022年在洱海8个主要湖湾以及北部、中部、南部3个湖心水域进行连续6年的逐月水质监测,重点分析了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透明度4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法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1)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北高南低趋势,与外源污染物主要经由北三江入湖有关。2)2017-2022年,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逐年降低,中部水域氮、磷浓度呈降低趋势,北部水域氮、磷浓度略有升高,表明中部和南部治理成效优于北部。3)洱海富营养化程度在汛期高于非汛期,北部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季节变异高于中部和南部水域。4)洱海北片区及汛期污染控制尤其是水体磷控制是洱海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水质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煤巷顶板位移预测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攀 马鑫民 +3 位作者 向俊杰 陈莉影 翟中华 杨雯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5,共9页
煤巷围岩稳定控制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煤巷顶板位移量是反应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方法对煤巷顶板位移进行超前预测研究。确定了煤巷顶板位移的8个重要影响指标,建立了煤巷顶板位移预测数据库并对数据... 煤巷围岩稳定控制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煤巷顶板位移量是反应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方法对煤巷顶板位移进行超前预测研究。确定了煤巷顶板位移的8个重要影响指标,建立了煤巷顶板位移预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了指标相关性和重要性分析。基于RF、GA-SVM和GA-ANN分别建立了三种煤巷顶板位移预测模型,选用RMSE、MAE和R2三个指标来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RF模型测试性能最佳,R2=0.909,RMSE=20.475,MAE=16.790,GA-ANN模型的性能最差。采用十折交叉方法对RF模型和GA-ANN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显示RF模型的稳定性更高,平均R2为0.891。将RF模型应用到干河煤矿2-1121巷,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为19 mm,相对误差为11.18%,说明了RF模型对煤巷顶板位移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对煤巷顶板位移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煤矿巷道 顶板位移 机器学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金沙江流域云龙与松华坝水库入库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治才 阿长松 +1 位作者 孙岩 杨荣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8,共9页
通过Copula函数进行建模,采用P-Ⅲ分布分别对金沙江流域承担昆明市供水的两座重要水库——云龙水库和松华坝水库入库径流在三大时间尺度(全年、汛期、非汛期)上进行边缘分布函数的拟合,对拟合的边缘分布函数进行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并... 通过Copula函数进行建模,采用P-Ⅲ分布分别对金沙江流域承担昆明市供水的两座重要水库——云龙水库和松华坝水库入库径流在三大时间尺度(全年、汛期、非汛期)上进行边缘分布函数的拟合,对拟合的边缘分布函数进行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并对联合分布函数采用K-S检验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采用图形分析计算法、AIC准则和BIC准则对联合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优选,最后通过优选出来的Copula函数对两座水库在三大时间尺度上进行丰枯遭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两座水库全年与非汛期入库径流最优Copula函数均为Gumbel Copula函数、汛期为Frank Copula函数。三大时间尺度上两座水库的丰平枯同步概率之和(全年0.734,汛期0.541,非汛期0.728)均大于三大时间尺度上两座水库的丰平枯异步概率之和(全年0.266,汛期0.459,非汛期0.272);在所有丰平枯组合中,两座水库的同丰概率在所有丰平枯组合情况中最高(全年同丰0.310,汛期同丰0.232,非汛期同丰0.308),表明两座水库在所有丰平枯组合中同为丰水年的可能性最大;在全年和非汛期时间尺度上两座水库为枯枯的概率(全年同枯0.298,非汛期0.296)相差不大且均大于两座水库在汛期时间尺度上为枯枯的概率(汛期同枯0.232),因此在两座水库进行实际调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枯水年应考虑两座水库的丰枯同步性。该研究结果可在金沙江流域的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中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COPULA函数 丰枯遭遇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产沙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尖山河小流域为例
19
作者 顾小华 杨智 +3 位作者 张兰兰 普一然 蒋苗 冷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
[目的]研究滇中高原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为合理种植及改善土地利用现状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方法]以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为研究区,采集研究区2012-2022年的降雨数据结合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产沙量数据,... [目的]研究滇中高原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为合理种植及改善土地利用现状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指导。[方法]以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为研究区,采集研究区2012-2022年的降雨数据结合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产沙量数据,研究分析次生林地、人工林地、灌草丛地、农耕地、经果林地径流量和产沙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①径流量排序为:农耕地>经果林地>灌草丛地>次生林地>人工林地,产沙量排序为农耕地>人工林地>经果林地>次生林地>灌草丛地。相同降雨条件下农耕地较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抗侵蚀性差。②产沙量与径流量二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产沙相较于产流具有滞后性,当次生林地径流量≥0.02 mm,灌草丛地≥0.46 mm,人工林地≥0.4 mm,经果林地≥0.62 mm,农耕地≥0.09 mm时才会携带泥沙。③径流量和产沙量与植被盖度、降雨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与土壤理化指标中的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余的理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区内应科学设置植被类型布局,合理分配土地种植模式,科学布局农田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产沙量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尖山河小流域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分析研究
20
作者 孔春梅 茶建帮 +2 位作者 杜现增 艾志强 高雪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0-94,共5页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乃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以腾冲灌区为研究对象,对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灌区的需水量和可供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了各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结果表明:现状年P=80%,95%保证率下水...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乃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以腾冲灌区为研究对象,对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灌区的需水量和可供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了各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结果表明:现状年P=80%,95%保证率下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分别为1.27,1.47,水资源处于轻度短缺及高度短缺状态;2035年P=80%保证率下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为1.0,需水量与供水量基本持平;2035年P=95%保证率下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为1.1,处于临界缺水状态。研究成果可为腾冲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平衡指数 腾冲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