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求真务实 以科学发展观开创经营新局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生产经营管理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4,共4页
关键词 经营管理 创新 实践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水利景观设计——以滇中引水工程鲁地拉水电站临江二级泵站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满 杨涛维 +2 位作者 龙正海 刘思汛 高怡欣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工程临江二级泵站是滇中引水工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临江二级泵站景观设计遵循海绵保水、生态复绿、低干扰设施布置三大策略,以滇中引水线路为意象,提取其外形,构架成主体景观构筑物。方案... 鲁地拉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工程临江二级泵站是滇中引水工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配套基础设施,临江二级泵站景观设计遵循海绵保水、生态复绿、低干扰设施布置三大策略,以滇中引水线路为意象,提取其外形,构架成主体景观构筑物。方案遵循白族复古风格,重视古典景观建筑布局,主要布局亭廊栈桥等休闲设施,融合环境、生态、功能等多元优化,合理规划场地布局,提升水利工程生态适应性;通过人工痕迹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景观雕琢,创造与时代接轨的精神景观,实现水利工程与经济效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 水利工程景观 风景园林 泵站景观 鲁地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变化及区域特征研究
3
作者 邹凯波 杨智 +1 位作者 鲁菁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以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区域差异模型对全省用水结构及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用水结构中仍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两者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分别在69%和17%以上,且“十三五”时期净增减量较... 以云南省2011—2021年用水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区域差异模型对全省用水结构及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用水结构中仍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活用水次之,两者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分别在69%和17%以上,且“十三五”时期净增减量较“十二五”时期更为明显。从用水结构的空间变化来看,位于滇中地区的昆明和曲靖工业与生活用水量最大,而位于滇西北地区的怒江和迪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各类用水量最少,九大高原湖泊涉湖州(市)生态用水量最大。从用水结构空间差异特征分析来看,生态用水的空间变化差异最大;用水总量、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的空间变化差异次之。建议加大用水结构调整力度,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设施农业、探索区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研究等促进农业节水工作;多措并举鼓励城镇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市政杂用、景观绿化等;严格控制生活用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人水和谐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区域特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热带地区种植结构优化
4
作者 华春莉 邓雯 +1 位作者 唐怡 吴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4,共6页
针对热带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在用水总量控制和农业“两区”建设约束条件下,以云南省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县(市)的水稻、玉米、水果、甘蔗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 针对热带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性,在用水总量控制和农业“两区”建设约束条件下,以云南省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县(市)的水稻、玉米、水果、甘蔗4种典型作物种植结构为基础,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最优和产生灰水足迹最少的生态效益最优2组方案,并通过耦合熵权法和TOPSIS评价法得到三县(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显示,西双版纳州降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水果种植面积18.8%~57.4%,对减少灰水足迹和提高单方水经济净效益均起到积极作用;勐海县和勐腊县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3.6%~67.7%,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未降低;在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的基础上,可在景洪市和勐腊县适当增加甘蔗播种面积;种植结构优化后的方案可使单方水经济净效益提高13.0%~62.0%,灰水足迹减少1.9%~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多目标优化 作物水足迹 TOPSIS评价法 热带地区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问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少云 桂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6,20,共4页
农田水利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剖析了农田水利供给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 农田水利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剖析了农田水利供给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农田水利设施 供给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陶忠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不良地基 软弱带 深覆盖层 喀斯特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昭通柏香林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金海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2期84-88,共5页
柏香林水电站是昭通洒渔河下游河段梯级的第二级电站,电站装机容量2×2.5万kW,引水隧洞总长8027m,主要介绍引水隧洞衬砌选择、水头损失的设计以及隧洞实施情况,并根据调整情况进行水损复核的结果。
关键词 柏香林水电站 长引水隧洞 隧洞衬砌选择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保山市桥街水电站贯流式机组厂房设计
8
作者 阮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8-193,共6页
目前云南省低水头水力资源开发中选用贯流式机组型式的电站不多。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江干流上的桥街水电站采用了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装机容量2×22.5 MW,设计水头22 m,设计发电引用流量238.8 m3/s。对桥街水电站厂房的进水渠、取... 目前云南省低水头水力资源开发中选用贯流式机组型式的电站不多。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江干流上的桥街水电站采用了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装机容量2×22.5 MW,设计水头22 m,设计发电引用流量238.8 m3/s。对桥街水电站厂房的进水渠、取水口、主机段、副厂房和尾水渠设计进行了说明,并对该机型厂房中特殊的流道结构采用传统结构力学与有限元方法开展了分析计算。相关经验对采用灯泡贯流式机组厂房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 低水头电站 厂房设计 流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顾世祥 李俊德 +2 位作者 谢波 周云 浦承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58,共5页
以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配置阶段成果为基础,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采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具软件MIKEBASIN进行了1956~2000年系列的全省52个水资源三级分区套地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配置研究。经过三次供需平衡分析,结... 以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配置阶段成果为基础,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采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具软件MIKEBASIN进行了1956~2000年系列的全省52个水资源三级分区套地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配置研究。经过三次供需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近期2010年由于现状水资源工程建设历史欠帐太多而出现缺水外,中、远期的2020和2030水平年都能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滇中调水工程、润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处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等是主要的供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水资源 综合规划 节水 滇中调水 配置 MIKE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制定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世祥 张玉蓉 +4 位作者 谢波 张德康 安建伟 沈碧 郭兴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49,54,共5页
针对具有低纬度高原、纵向岭谷和季风气候特点的云南省,结合自然地理、气候、土地、水资源等的空间分布,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适用范围划分为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干旱热河谷等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亚区)。用水定... 针对具有低纬度高原、纵向岭谷和季风气候特点的云南省,结合自然地理、气候、土地、水资源等的空间分布,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适用范围划分为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干旱热河谷等6个一级区和14个二级区(亚区)。用水定额制定采用了影响因素分析、作物灌溉需水理论分析、用水户(或灌区)调查、典型企业水平衡测试、宏观水资源供需平衡、专家咨询论证、统计分析等多种技术途径相互检验;制定的用水定额指标达477项,覆盖了省内90%以上用水户(或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水资源 管理 用水效率 定额 标准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梓超 周蓓蓓 +2 位作者 陈晓鹏 彭遥 王全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在冬小麦田表层5~10 cm条施(宽5 cm×长100 cm)纳米碳(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kg·kg~(~(-1))),研究了纳米碳对农田土壤水分、养分、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条... 通过在冬小麦田表层5~10 cm条施(宽5 cm×长100 cm)纳米碳(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07、0.010 kg·kg~(~(-1))),研究了纳米碳对农田土壤水分、养分、冬小麦生长发育以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条施纳米碳后,冬小麦根系层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深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且土壤水分分布波动减小,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小区从冬小麦幼苗期到灌浆期5~10 cm土壤深度内土壤平均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5%和6.8%;纳米碳在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田间土壤剖面吸持养分的能力,且同一生育期内,纳米碳含量越高,土壤表层剖面养分浓度越大,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小区在灌浆期5~10 cm土壤深度内平均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5%、33.6%,43.7%、51.3%,6.6%、17.5%;冬小麦茎粗、叶面积与生物量大体上与施用纳米碳的含量成正相关,其中纳米碳质量含量为0.007 kg·kg~(~(-1))和0.010 kg·kg~(~(-1))的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4%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冬小麦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总量、类型及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凯波 杨智 +3 位作者 彭菲 戍国标 肖复晋 李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96,共8页
为有效推进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基于九湖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2个方面计算九湖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为有效推进云南省九湖流域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基于九湖流域2021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气象和农业灌溉相关数据,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和农田径流排水水量2个方面计算九湖流域2021年低污染水总量,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九湖流域内产生的低污染水总量为150736.07万m^(3),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量为82544.14万m^(3),农田径流排水水量为68191.93万m^(3)。2)九湖流域低污染水回用总量为46279.44万m^(3),回用率为30.70%。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率为54.46%,其中滇池流域回用率最高,其尾水主要用于景观用水,其次是农业灌溉和城市杂用;农田径流排水回用率为1.94%,主要是通过建有调蓄带的洱海、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等流域实现回用,其中星云湖流域农田径流排水回用量最高。3)九湖流域低污染水回用还有很大空间,不同湖泊流域可根据产业结构及发展定位设立不同的低污染水回用目标,加强对农田径流排水的水质监测;根据不同时期农田径流排水水质,科学合理确定农田径流排水用途和去向,充分利用调蓄带的拦蓄储存净化功能,加强污水处理厂尾水、农田退水、初期雨水之间的综合利用。建议在九湖流域内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低污染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示范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低污染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促进流域内低污染水资源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九湖 低污染水 资源化利用 回用率 农业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云南省小康水利现状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建广 张天力 +1 位作者 鲁程鹏 顾世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云南省开展小康水利规划研究,力争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下的小康水利。为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水管理、水利发展保障6大体系26项... 云南省开展小康水利规划研究,力争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下的小康水利。为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水管理、水利发展保障6大体系26项指标组成的云南省小康水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并利用构建的小康水利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11年水利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云南省小康水利现状水平为71分,距离实现小康水利还有一定差距。水管理能力得分仅为40.8分,为主要制约因素,这与云南省水利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现状评估结果可为云南省小康水利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水利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云南省 现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振国 潘忠华 李建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3,共10页
为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开展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至关重要.采用特征线法建立水力瞬变模型,分析了有压引水系统水压、调压井水位、导叶开度、机组转速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3台机组同时在甩负荷条件下,机组飞逸转速升... 为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开展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分析至关重要.采用特征线法建立水力瞬变模型,分析了有压引水系统水压、调压井水位、导叶开度、机组转速的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3台机组同时在甩负荷条件下,机组飞逸转速升高率最大为0.40,蜗壳水压升高率最大为0.28;机组最大飞逸转速发生在水库死水位工况,蜗壳最大水头为99.5 m,调压井最高水位为1 116.3 m,发生在水库校核洪水位.(2) 3台机组同时从空载增至满负荷,蜗壳水压降低率大于-0.19,蜗壳最小水头为57.2 m,调压井最低水位为1 076.3 m;水轮机上游引水系统中最小水头均大于15 m,调压井最低水位高于隧洞顶7 m以上,不会将空气带入隧洞和压力钢管中.(3)水轮机导叶关闭及开启情况下,机组飞逸转速、管道水压、调压井水位波动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特征线法 瞬变模型 水力过渡 调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灌溉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顾世祥 傅骅 李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2,共4页
长期以来 ,云南省的灌溉处于封闭和落后状态 ,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极不适应。深入剖析了云南省农业灌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今后农田灌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灌水新技术推广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
关键词 农业灌溉 水资源 节水灌溉 云南 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风险分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米健 唐俊 +2 位作者 代崇锐 董家兴 许正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39,145,共7页
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富水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安全风险高,严重影响了工期和投资。为了研究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风险与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以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 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富水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安全风险高,严重影响了工期和投资。为了研究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风险与地质环境的内在联系,以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对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类型有塌方、涌突水及涌水涌砂3类;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主要为断层或挤压带、外水压力以及单位洞长集水面积等;依据孕灾地质条件,可将砂化白云岩隧洞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为极高、高、中等及一般4级。研究成果可为砂化白云岩隧洞选择施工处理措施以及布置隧洞线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为砂化白云岩隧洞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化白云岩隧洞 地质灾害风险 分级标准 孕灾地质条件 施工处理措施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混合式调压井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洪振国 刘浩林 黄立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针对大流量、高水头、长引水隧洞的水电站,其调压井布置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常规型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以丹达河水电站为例,对比了各种调压井型式,通过数学模型水力计算和模型试验论证了混合式调压井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混... 针对大流量、高水头、长引水隧洞的水电站,其调压井布置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常规型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以丹达河水电站为例,对比了各种调压井型式,通过数学模型水力计算和模型试验论证了混合式调压井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混合式调压井结合水室式和阻抗孔式调压井的优点,水位波动最小,高度最低,容积最小,工程量最少,同时波动衰减快,在正常运行时,经过调压井与压力水道连接处的水头损失较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混合式调压井数学模型水力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十分接近,调压井的最高涌浪水位低于调压井上室直墙顶高程,最低涌浪水位高于调压井底板高程,因此选用混合式调压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调压井 特征线法 模型试验 涌浪水位 阻抗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数据的云南省水土保持区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弥智娟 朱艳艳 +2 位作者 姜宏雷 赵成 黄俊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了增强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在云南省的适用性和指导性,更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工作。针对云南省开展水土保持四级区划,选取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水土保持4类要素的86个指标构建了云南省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SPSS软... 为了增强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在云南省的适用性和指导性,更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工作。针对云南省开展水土保持四级区划,选取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水土保持4类要素的86个指标构建了云南省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SPSS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GIS软件将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成自然要素分布图、社会经济要素分布图、土地利用要素分布图、水土保持要素分布图,并对这4个要素分布图进行空间叠置,初步完成了云南省水土保持四级分区工作。该方法大大提高水土保持区划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期为不同层次水土保持区划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区划 SPSS GIS 多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应急备用水库旱限水位确定及运用规则研究
19
作者 刘至一 严子奇 +3 位作者 严登华 陈刚 何胜 程雅平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203,共8页
针对抗旱应急备用水库的旱限水位确定问题,基于宽浅式破坏原则,以时段平均缺水率和严重缺水时段数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旱限水位确定模型,提出了抗旱应急备用水库在极端干旱情况下的旱限水位确定方法和运用规则,应用于昆明市的备用水源德泽... 针对抗旱应急备用水库的旱限水位确定问题,基于宽浅式破坏原则,以时段平均缺水率和严重缺水时段数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旱限水位确定模型,提出了抗旱应急备用水库在极端干旱情况下的旱限水位确定方法和运用规则,应用于昆明市的备用水源德泽水库,并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的供水保障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抗旱应急备用水库分期旱限水位的优化设计,有效降低极端干旱对社会经济用水的不利影响;通过设置德泽水库旱限水位可以使昆明市应急供水的严重缺水月数从229减少至34,月均缺水率由27.58%降低至12.74%,减少了极端缺水情况的发生;在极端干旱情况下,旱限水位与死库容联合运用可进一步显著提升供水保障程度,严重缺水月数减少至21,月均缺水率降低至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应急备用水库 旱限水位 宽浅式破坏 NSGA-Ⅱ 德泽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危机及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春 高嵩 +1 位作者 顾世祥 杨树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2-56,共5页
受纵向岭谷和低纬度高原气候的交互作用,云南省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省内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滇中等主要经济区资源性、工程性等多种缺水形式并存。围绕化解云南的水危机,必... 受纵向岭谷和低纬度高原气候的交互作用,云南省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省内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滇中等主要经济区资源性、工程性等多种缺水形式并存。围绕化解云南的水危机,必须构建云南省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管理等五个方面为云南省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安全保障。重大工程措施涉及百件骨干水源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高原湖泊及重点河段水污染防治工程、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改革及行业能力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水资源利用 水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