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航空气象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研究
1
作者 彭启洋 窦小东 +3 位作者 侯胜芳 黎成超 沈营华 彭艳秋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545,共11页
为开展云南航空气象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以经过数据质量控制的云南省124个县级气象站点的低云低能见度、降水、大风、结冰、雷暴等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云南各区域影响航空起降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分析云南航空起降气象条件整体状况,并采... 为开展云南航空气象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以经过数据质量控制的云南省124个县级气象站点的低云低能见度、降水、大风、结冰、雷暴等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云南各区域影响航空起降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分析云南航空起降气象条件整体状况,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建立云南航空起降气象安全风险等级区划,进而明确云南各区域的航空起降气象安全综合风险等级。研究表明:(1)从区域角度来看,影响云南航空起降安全的主要气象要素在滇西北为结冰,滇西主要为降雨、大风;滇西南主要为低云低能见度、降雨以及雷暴;滇东南主要为低云低能见度、降雨;滇东的南部主要为降雨,其余滇东北、滇中以及滇东的大部整体条件较好,没有较明显的影响因素。(2)从航空起降气象安全日、危险日来看,云南绝大部分地区航空起降气象条件较好,气象条件相对略差地区主要位于滇西北,以及滇西的南部边缘、滇西南的西南边缘、滇东南的南部边缘、滇东的南部等地区。(3)从航空起降综合气象风险来看,云南大部地区处于较安全、很安全等级;相对较集中的很危险、较危险等级仅分布于滇西北的迪庆州中部,滇西南的临沧市西南部及西双版纳州等地;整体上,云南航空起降综合气象风险等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航空气象 安全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PS模型的云南省碳源/汇时空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鲁韦坤 李蒙 +1 位作者 程晋昕 窦小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1455,共15页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81-2019年NPP和NEP产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文献对比等方法,研究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1981-1999年云南NPP和NEP呈水平波动,2000年后云南NPP和NEP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000-2019年云南NPP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而NEP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局部地区;(2)2000-2019年云南NPP和NEP除西北部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为上升趋势;(3)云南NPP峰值出现在7、8月,谷值出现在2月,NEP峰值出现月份与NPP基本相同,但谷值出现月份较NPP滞后1-3个月,6-10月是云南碳汇的主要月份;(4)BEPS模型估算的NPP与目前广泛应用的CASA和遥感模型结果较为一致,时空变化特征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吻合,其估算的NEP与陆地生物圈模型(IBIS)模型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较为接近,时空变化大部地区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基本吻合,表明BEPS模型在云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S模型 NPP NEP 适用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冰冻灾害气象条件及风险评估——基于模糊信息分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贵芬 余美兰 +1 位作者 彭勃 陈美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利用1959—2008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的逐日资料,采用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和三分段法进行了雨、雾淞(冰冻)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研究;基于模糊信息分配和超越极限概率法进行了云南冰冻灾害气候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模糊信息分配... 利用1959—2008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的逐日资料,采用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和三分段法进行了雨、雾淞(冰冻)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研究;基于模糊信息分配和超越极限概率法进行了云南冰冻灾害气候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模糊信息分配方法用于概率密度估计,可减少分析、评估误差,且不需要假定数列总体概率分布函数,就能得出较为接近实际概率密度分布的分析和评估结果;雨、雾淞(冰冻)出现当日最低气温≤1℃的气候概率达99.8%,最低气温≤1℃是出现雨、雾淞(冰冻)天气的阈值;当温度条件达到时,微量以上降水、日照时数≤1 h、日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是出现雨、雾淞(冰冻)的阈值。云南省大部分地区(96个站,占全省总站数的77%)没有出现冰冻灾害的风险,无风险的区域分布在云南省的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冰冻灾害风险较大的是滇东北和滇东地区,其中有12个站累积概率值在50%~100%之间,有年年出现或2年1遇的气候风险,风险较大,特别是镇雄、鲁甸2个县的概率值为100%,有年年出现冰冻灾害的气候风险,风险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气候条件 模糊信息分配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划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立张 解明恩 +2 位作者 杨晓鹏 杨鹏武 肖瑞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4,共9页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西南部次之,东部及西北部少的分布特征。云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905~1800 kWh/m^(2)之间,除滇西北边缘地区外,大致呈西高东低型分布。云南太阳能资源总体可分为5个等级,滇中地区拥有云南最好的太阳能资源量,滇西南是云南太阳能资源的次高值区。云南全省年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577.28×10^(12) kWh,太阳能资源储量总体富裕。云南大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日照 太阳辐射 ARCGIS 时空分布 区划评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5年云南5月降水多寡的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成因
5
作者 周建琴 陶云 +2 位作者 周杰 李蒙 窦小东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近25年来云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减弱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多转少的年代际变异,本文分析了这两个时段降水的持续异常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结果显示:1)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 近25年来云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减弱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多转少的年代际变异,本文分析了这两个时段降水的持续异常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结果显示:1)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段的全省性降水差异明显,平均的云南5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37.9%和-19.7%,且大部地区的降水量差值超过20 mm,其中中西部地区超过了60 mm。2)1999—2008年中高纬度环流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云南,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500 hPa高度场偏低,700 hPa风场为异常气旋环流,输送到云南境内的水汽偏多,降水偏多,而2009—2023年则与之相反。3)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段环流差异明显的区域位于中低纬度。1999—2008年阿拉伯海季风和印缅槽同时偏强,云南5月降水主要受阿拉伯海季风强弱的影响。2009—2023年阿拉伯海季风和印缅槽偏强的时段不对应,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其南侧的异常东风对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阻挡作用,其北侧的西风异常位于云南和华南一带,也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影响云南。4)利用欧拉方法计算的两个时段的云南水汽输送通量特征表明,1999—2008年5月60°E附近越赤道气流偏强,到达云南的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偏强,水汽辐合增强,而2009—2023年则与之相反。1999—2008年来自南(西)边界的水汽大(小)于2009—2023年;基于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的700 hPa和500 hPa云南水汽输送轨迹特征显示,1999—2008年来自印度洋(西风带)的水汽输送轨迹数比2009—2023年分别偏多21%和25%(偏少2%和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5月降水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云南昆磨高速公路气象风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向曦 王鑫瑞 +1 位作者 彭启洋 彭艳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5,72,共6页
利用2018—2021年昆磨高速沿线交通气象观测站点数据,计算了总降水量及能见度低于500 m的天数,将其与地灾点、隧道点和桥梁点核密度以及道路曲率半径栅格数据输入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中,最终昆磨高速危险路段回归预测结果R 2值... 利用2018—2021年昆磨高速沿线交通气象观测站点数据,计算了总降水量及能见度低于500 m的天数,将其与地灾点、隧道点和桥梁点核密度以及道路曲率半径栅格数据输入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中,最终昆磨高速危险路段回归预测结果R 2值为0.790,P值为0.001,满足显著性检验要求,且预测结果与验证数据之间高度拟合。结果表明:①中度危险性以上路段集中在昆磨高速沿线“上—中”段的呈贡区、晋宁县、红塔区、峨山县、宁洱县以及景洪市,其中重大危险等级路段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和宁洱县;②从随机森林算法预测结果来看,隧道点核密度重要性占比为26%,能见度小于500 m的天数重要性占比为24%,2项综合占比为50%,说明隧道的分布和能见度低的天气状况对昆磨高速沿线行车安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气象风险 随机森林预测 机器学习 昆磨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林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需求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永丽 王秋华 罗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通过对32名云南省林业专家及17个典型林业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对云南省林业气象灾害隐患点、林业气象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气象灾害类型主要为火灾,其次为病虫害、雪害、干旱、风灾、雹害和雨凇;隐患点主要分布在昆明... 通过对32名云南省林业专家及17个典型林业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对云南省林业气象灾害隐患点、林业气象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气象灾害类型主要为火灾,其次为病虫害、雪害、干旱、风灾、雹害和雨凇;隐患点主要分布在昆明、楚雄、昭通、文山、迪庆、丽江、怒江和普洱等地区,隐患点海拔差别较大;对云南林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其次是大风和冰雹。林业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依次为森林火险气象条件预警预报、森林干旱监测预报、林业病虫害顸报和森林火点监测等,调查对象认为获取林业气象信息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预警系统,其次是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最少的是电话和传真;不同的林地抗灾能力也不同,天然林的抗灾能力要高于人工纯林及树种单一或相对集中的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林业 气象灾害 隐患点 灾害类型 气象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化学品质风格特点的种植气候成因
8
作者 孙秀芬 黄中艳 +2 位作者 解明恩 谢新乔 代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1382,共12页
为深入认识烤烟烟叶化学品质与种植气候的内在关系,基于10个县(区)田间试验和气候资料,采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云南烤烟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及化学品质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烟区大田生长期(4—8月)有6种烤烟... 为深入认识烤烟烟叶化学品质与种植气候的内在关系,基于10个县(区)田间试验和气候资料,采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因素对云南烤烟多项化学成分含量及化学品质特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烟区大田生长期(4—8月)有6种烤烟气候类型,但大多数类型表现为:大田生长期平均气温(T)显著偏低(最热月<22.5℃),旺长成熟期(6—8月)平均相对湿度(RH)较高(>78%)、降水量(R)较大(>5.5 mm·d^(-1))、日照时数(S)偏小(<5.0 h·d^(-1)),而移栽伸根期(4月中旬—5月中旬)T>19.5℃、R<1.8 mm·d^(-1)、RH<66%、S>7.0 h·d^(-1)。烤烟大田生长期(尤其成熟期)相对湿度较高、降水量较大,有利于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大田生长期(尤其旺长成熟期)平均温度较低,有利于烟叶烟碱含量的提高。旺长成熟期温和湿润寡照的气候条件是云南烟叶上述3项化学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云南低纬度高原大部地区烤烟大田生长季前期(4—5月)相对干燥晴暖、中后期(6—8月)温和湿润寡照的气候特征,显著影响云南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钾和石油醚提取物)的积累及其品质风格特点的形成。分析成果可应用于开发特色烟叶,改善烟叶化学品质的评估和预测,为烟草业合理调配不同产地原料烟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种植气候 烤烟化学品质 系统聚类 主成分分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3·22”云南大范围空气污染事件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荣芬 黎成超 +2 位作者 邓聪 彭启洋 向峰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91-95,共5页
2015年3月18-22日,云南省多个州市先后出现一次明显的污染天气过程,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利用同期AQI指数、探空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分析此次污染天气事件的气象条件和出现持续大范围污染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 2015年3月18-22日,云南省多个州市先后出现一次明显的污染天气过程,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利用同期AQI指数、探空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分析此次污染天气事件的气象条件和出现持续大范围污染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过程前期,南支槽较活跃,多为"干性"弱南支槽活动,降水偏少,多大风,是污染物增多的主要气候背景;500 hPa云南一直处于弱高压脊区的均压场,700 hPa云南中部以东为西偏南暖湿气流,大气呈现高冷低暖,使近地边界层出现逆温层结,空气中颗粒物不断堆积且不易扩散;从污染源分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本地源排放、境外污染物输送叠加的共同影响,是导致云南大部区域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境外污染物影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AQI指数 PM 气象条件 气象成因 污染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小粒咖啡适生区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颖墨 窦小东 +3 位作者 王瑞芳 解明恩 黄玮 李蒙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8-887,共10页
为揭示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小粒咖啡适生区的影响,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小粒咖啡物种分布数据、环境变量数据,构建云南省小粒咖啡适生区评估及预测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小粒咖啡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进行评估,并对未来气候条件下,小粒... 为揭示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小粒咖啡适生区的影响,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小粒咖啡物种分布数据、环境变量数据,构建云南省小粒咖啡适生区评估及预测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小粒咖啡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进行评估,并对未来气候条件下,小粒咖啡在云南省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再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构建的最大熵模型能够较精确地用于小粒咖啡在云南省适生区的评估和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评估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Area under ROC Curve)值均为0.941,达到评估结果为极好的标准。(2)影响云南省小粒咖啡种植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11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降雨量、海拔高度、2月平均最低气温、10月降雨量、坡度和最冷月最低气温,共占总贡献率的91.4%。(3)当前气候条件下,小粒咖啡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南以及滇南的保山、德宏、普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区,总适生区约为116300 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29.51%,且总体上,高适生区外围分布中适生区,中适生区外围分布低适生区。RCP4.5、RCP8.5情景下,小粒咖啡总适生区的面积分别约为98300、69700 km^(2),分别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24.95%、17.69%,两种排放情景下小粒咖啡总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18000、46600 km^(2),国土面积占比分别减少了4.56%、11.82%,且总适生区的质心均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与RCP4.5情景相比,RCP8.5情景的移动距离更远。(4)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小粒咖啡在云南省的总适生区面积减小,总适生区的质心位置向海拔更高与纬度更高的方向移动,且高碳排放情景下这种变化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小粒咖啡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窦小东 侯胜芳 +3 位作者 李蒙 吉文娟 周建琴 鲁韦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6-1086,共11页
为揭示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以烤烟在云南省的实测分布数据以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研究历史时期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变化... 为揭示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以烤烟在云南省的实测分布数据以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研究历史时期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按环境变量对云南烤烟种植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影响云南烤烟种植的主导环境变量依次为5月平均降水量、最热季节平均温度、土壤质地分类、土壤碳酸盐含量,4项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0.9%,且总体上气候变量对云南烤烟种植的影响高于土壤变量。(2)历史时期,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曲靖、昆明、楚雄、昭通、大理、保山、临沧、玉溪东部、红河中北部、文山西北部等地区,其余丽江南部、普洱中部亦有零星分布,适宜种植区的总面积达23.82×10^(6)hm^(2),占全省面积的60.44%。(3)在RCP4.5和RCP8.5排放路径下,烤烟适宜种植区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分别增加到28.28×10^(6)hm^(2)和26.09×10^(6)hm^(2),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1.76%和66.19%,总适宜种植区的质心(几何中心)沿偏东偏北方向迁移,且这种迁移主要是由高适宜种植区质心的迁移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烤烟 适宜种植区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玫瑰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超 王鹏云 黎成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171-172,193,共3页
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及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需求,在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以及食用玫瑰的低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形成面向产业的气象服务模式,将气象数据信息、农业气象... 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及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需求,在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以及食用玫瑰的低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形成面向产业的气象服务模式,将气象数据信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产品传递到食用玫瑰生产种植全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为"三农"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玫瑰 农业气象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云南省主要城市酸雨污染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丽霞 向峰 +4 位作者 邱飞 彭启洋 万普娟 马强 徐博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评价云南省酸雨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收集了2016—2020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连续5 a的降水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城市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与“十二五”末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 a降水pH平... 为评价云南省酸雨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收集了2016—2020年云南省21个主要城市连续5 a的降水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城市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与“十二五”末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 a降水pH平均值均高于5.6,呈逐年上升趋势;酸雨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体上酸雨污染有明显改善。降水组分表明属硫酸硝酸混合型,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全省降水pH最低值出现在个旧市,属于轻酸雨区;5 a来个旧市酸雨污染状况有明显好转,而紧临个旧市的蒙自市酸雨污染不明显,个旧市是云南省城市酸雨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酸雨 降水PH值 酸雨频率 秩相关 混合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咖啡低温寒害气象指数保险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敏 吴利红 +2 位作者 向曦 张智 彭艳秋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7期92-95,共4页
目的:设计咖啡低温寒害气象指数保险,为开展咖啡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调研咖啡种植区的采收记录,确定咖啡进入采摘期后遭受低温寒害的产量损失率与低温寒害过程的关系,利用两种低温寒害风险分析模型,设计了两个方案,通过... 目的:设计咖啡低温寒害气象指数保险,为开展咖啡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调研咖啡种植区的采收记录,确定咖啡进入采摘期后遭受低温寒害的产量损失率与低温寒害过程的关系,利用两种低温寒害风险分析模型,设计了两个方案,通过气象资料分别计算两种方案中不同等级低温寒害出现的风险以及对应的咖啡产量损失风险,并分析了两种方案中各咖啡种植区域的低温寒害分布。结果:方案1较为切合实际,考虑了不同采摘期不同程度低温寒害对咖啡产量损失的影响,但对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温寒害指标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进行修正。结论:方案1设计的农业保险产品在不计免赔条件下,保险费率的设定与各咖啡种植县实际风险相符,可及时赔付,易为保险公司和农民双方共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政策性农业保险 低温寒害 气象指数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暴雨日及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成超 荣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66-168,226,共4页
分析了1986—2016年云南省暴雨日和2009—2016年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云南省暴雨日数呈现出由北向南减少的趋势,大值区集中在滇南地区;云南省短时强降水的极值分布大体上有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大的趋势,其中,大值区主要... 分析了1986—2016年云南省暴雨日和2009—2016年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云南省暴雨日数呈现出由北向南减少的趋势,大值区集中在滇南地区;云南省短时强降水的极值分布大体上有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增大的趋势,其中,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东的局部地区;云南省年暴雨日数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增幅不显著;短时强降水次数呈现波动中显著减少的趋势。云南省暴雨和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在云南的雨季(5—10月),其中7月出现暴雨的日数最多,而8月出现短时强降水次数最多;短时强降水出现时段呈现出了2个波峰状,其中18:00出现次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
16
作者 田永丽 张智 +1 位作者 郑春怡 王秋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为了探究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对省内分布面积10000 m2以上的66个杜鹃花海景观进行调查,利用地形DEM数据和土壤酸碱度pH值数据定量分析6种本土常见优势杜鹃花品种的生长适宜区。结果表明:景观资源呈现出全省广泛分布、滇西北... 为了探究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对省内分布面积10000 m2以上的66个杜鹃花海景观进行调查,利用地形DEM数据和土壤酸碱度pH值数据定量分析6种本土常见优势杜鹃花品种的生长适宜区。结果表明:景观资源呈现出全省广泛分布、滇西北相对集中的区域特征,以及高海拔(平均海拔2771 m)、高落差(最大高差3014 m)的立体特征。基于土壤和地形条件,本土优势杜鹃花品种的泛生区和共生区的空间分布与景观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一致。为研究立体景观花期垂直变化,分析2018—2021年轿子山景区的垂直气温特征,基于积温理论对立体景观花期变率进行估算试验,得到在景区中高山温凉地带,海拔每上升100 m花期约推迟3.4 d;在高山寒凉地带,海拔每上升100 m花期约推迟5.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杜鹃花 景观 资源 垂直气温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一次航空高影响的寒潮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艳 刘佳 +6 位作者 朱莉 舒斌 赵尔旭 万云霞 赵德显 王静 任菊章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1-534,共14页
2022年2月19-22日,云南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造成8个机场多架次航班出现取消、延误、返航和颠簸等情况。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环流成因、锋面活动特征及其对航空的... 2022年2月19-22日,云南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造成8个机场多架次航班出现取消、延误、返航和颠簸等情况。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的环流成因、锋面活动特征及其对航空的影响。结果表明:(1)此次低温雨雪天气是在冷锋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大范围寒潮过程。21日前,主要受冷锋影响,气温骤降,降水偏弱,对航空的影响主要是风切变和层结不稳定导致的飞机颠簸;此后受南支槽影响,降水增大,机场积雪、低云、雷雨、风切变等天气对航班影响明显。(2)冷锋主体位于700 hPa以下,寒潮爆发时,锋后冷空气在低层偏东风引导下向西推进,冷空气前端有鼻状凸起,偏东风的强度和厚度与冷气团的强度和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层冷空气入侵导致暖空被迫抬升,同时锋前温暖的西南风沿锋面爬升,在冷气团上形成明显的逆温层。(3)当锋面强烈发展西进时,800 hPa锋生函数大值带可较好反映锋线的位置及强度,锋后偏东风与锋前西南风辐合可在锋生区形成明显的上升气流,同时锋前650 hPa以下垂直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锋后的近地面层理查孙数(Ri)数值偏小,易出现湍流和飞机颠簸。(4)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低层偏东风维持期间,2 km以上西风增强对降水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意义,当低层系统性的偏东风减弱消失,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航空高影响天气 寒潮 冷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近46年降水与气温变化趋势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92
18
作者 刘瑜 赵尔旭 +2 位作者 黄玮 周建琴 琚建华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1期39-44,63,共7页
利用云南1961-2007年降水与气温资料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6年来云南年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率为4.5 mm/10a,且夏季降水在1971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利用云南1961-2007年降水与气温资料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46年来云南年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率为4.5 mm/10a,且夏季降水在1971年前后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异常值统计结果来看,云南雨季平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而干季平均降水量趋于增加;从降水的地域分布来看,滇南地区降水呈缓慢减少趋势;滇中降水呈缓慢减少后略升状态;滇西北降水呈略升趋势;滇东北降水为明显下降趋势。近46年云南年平均气温是升高的,从全省气温变化的季节特征及异常值统计结果来看,春夏秋冬四季增温都明显,但冬季气温增加最为显著,增加率为0.27℃/10a,冬季平均气温在1995年出现了一次由冷到暖的突变。滇中及以东地区的气温变化增暖趋势明显,滇西地区气温也为增暖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降水 气温 变化趋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瑜 赵尔旭 +2 位作者 黄玮 朱勇 杨淑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2-578,共7页
通过对46年(1961—2006年)的初夏(4月21日-5月31日)孟加拉湾低压的研究,发现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低压系统源地大致位于9°-12°N,88°-91°E之间,较强的低压系统从源地移出后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影响云南... 通过对46年(1961—2006年)的初夏(4月21日-5月31日)孟加拉湾低压的研究,发现影响云南雨季开始期的初夏孟加拉湾低压系统源地大致位于9°-12°N,88°-91°E之间,较强的低压系统从源地移出后分别沿着两条路径影响云南,这两条路径对应着不同强弱的南亚高压环流。初夏孟加拉湾低压出现频率与云南雨季开始早晚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前期3月中南半岛附近海域的对流强(弱),则有(不)利于初夏孟加拉湾地区产生低压系统。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前期南印度洋海温呈负相关,当南印度洋海温下降(上升)时,有(不)利于孟加拉湾地区对流加强、低压系统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雨季 孟加拉湾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刘瑜 赵尔旭 +2 位作者 黄玮 孙丹 琚建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2005年春末夏初云南出现了55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通过诊断分析发现,造成此异常气候主要原因是中高层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滞后,冷空气活动偏北;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热带对流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强、偏西。
关键词 云南 高温干旱 南海季风 副热带高压 热带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