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滇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变化机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平
丁智强
李璐杉
李玉辉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云南省楚雄紫溪中学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42,共11页
-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山地河谷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子课题“河谷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体系研究与示范”(202403AC100028)。
-
文摘
[目的]团聚体稳定性是评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滇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异及其变化机制,为该地未来植被恢复、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择云南松林(PY)、华山松林(PA)、银荆林(AD)、旱冬瓜林(ACF)、针阔混交林(TF)、次生常绿阔叶林(SF)6种主要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以坡旱地(DSL)作为对照,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样,利用干、湿筛分法分离测定>5 mm,5~2 mm,2~0.25 mm,<0.25 mm 4个粒级团聚体含量,计算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W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结构破坏率(PAD)4个稳定性指标,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1) 6种森林类型在0—60 cm均以0.25~2 mm的小团聚体为主,而坡旱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粒级从0.25~2 mm向<0.25 mm转变;(2) 0—60 cm土层中坡旱地平均WR_(>0.25),MWD,GMD和PAD分别为55.40%,1.16 mm,0.52 mm,40.47%,6种森林类型分别为71.61%~78.20%,1.97~2.61 mm,0.93~1.27 mm,12.59%~20.47%,团聚体稳定性总体表现为坡旱地最差,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最好,其次是云南松林、旱冬瓜林,银荆林和华山松林较差;(3)团聚体稳定性在宏观尺度上受森林类型、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01),而在微观尺度上主要受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全钾、有机质、砂粒和黏粒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土壤理化性质、养分、质地解释了团聚体稳定性的90.5%,其中以理化性质、养分及其交互作用的贡献最大,解释率为61.3%,土壤质地往往与其他因子共同影响团聚体稳定性,其独立解释率仅为5.1%。[结论]滇中地区退耕还林可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未来的生态恢复应该以营造云南松林和旱冬瓜林为主,同时避免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增加土壤养分积累,促进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及常绿阔叶林演化。
-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森林类型
滇中地区
-
Keywords
soil aggregates
stability
impact factors
forest types
central Yunnan region
-
分类号
S157.5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滇中地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平
李璐杉
丁智强
李玉辉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云南省楚雄紫溪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1,229,共10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土壤监测”(530600200000000025798)。
-
文摘
[目的]研究滇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有效截留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未来植被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烘干法和浸泡法分析了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地带性次生常绿阔叶林(SF)、针阔混交林(TF)、旱冬瓜林(ACF)、华山松林(PA)、成熟云南松林(OPY)、幼龄云南松林(YPY)、银荆林(AD)7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未分解层(OL)和半分解层(OF)的有效截留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7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厚度为2.06~7.57 cm,其中OL层1.10~4.30 cm, OF层0.83~3.93 cm,凋落物层厚度排序为TF>ACF>PA>OPY>SF>AD>YPY,凋落物蓄积量为4.75~17.45 t/hm^(2),其中OL层占比为32.02%~62.48%,OF层占比为37.52%~67.98%,凋落物层蓄积量排序为TF>PA>SF>OPY>ACF>AD>YPY。(2)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为115.3%~170.7%,初始吸水速率为3.65~5.62 g/(g·h),凋落物持水率和浸水时间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aln(x)+b表示,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可用幂函数y=kt~n表示。(3)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7.05~32.19 t/hm^(2),排序为PA>TF>SF>OPY>ACF>AD>YPY,有效截留量为5.45~25.34 t/hm^(2),以TF最高(25.34t/hm^(2)),PA(24.99 t/hm^(2))和SF(24.62 t/hm^(2))次之,YPY最低(5.45t/hm^(2)),影响有效截留量的场地特征主要为蓄积量、自然含水率、分解强度以及厚度,影响有效截留量的水动力过程主要是最大失水量、前6.0 h平均吸水速率和前2.0 h平均吸水速率。[结论]滇中地区未来植树造林应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注重对地带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保育,采取辅助自然更新的措施促进人工纯林向混交林演化,同时减少踩踏、收集凋落物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
-
关键词
凋落物
主要森林类型
持水特性
有效截留量
滇中地区
-
Keywords
litter
main types of forest
water holding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 retention
central Yunnan region
-
分类号
S715.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洋葱的选择、贮藏和实验前的准备
- 3
-
-
作者
杨世浩
-
机构
云南省楚雄紫溪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2-32,共1页
-
文摘
洋葱(Allium cepa)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材料。高中《生物》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和初中“观察植物细胞”,三个实验都需要洋葱。在南方洋葱每年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上市,到上实验课时市场上已无洋葱出售。因此需提前准备贮藏,贮藏期约为半年。购买时要选择既耐贮藏又符合实验要求的品种。
-
关键词
洋葱
贮藏
实验材料
生物学
中学
百合科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Q94-33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这段插曲,可以不给掌声
- 4
-
-
作者
李云东
-
机构
云南省楚雄市紫溪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3-74,共2页
-
文摘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
-
关键词
插曲
掌声
《珍珠鸟》
反复
教师
美好
学生
故事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