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新品种云瑞505在楚雄地区的产量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樊应虎 韩学坤 +9 位作者 张运锋 薛国峰 陆秀春 高尚 侯俊峰 范盼盼 王会军 李昌元 欧阳军 明博 《中国种业》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云南山区、半山区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但长期以来缺乏适应性强的品种,且种植密度偏低、产量水平不高。本研究以本地选育的云瑞505为研究材料,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楚雄开展研究,与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进行比较分析,... 云南山区、半山区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但长期以来缺乏适应性强的品种,且种植密度偏低、产量水平不高。本研究以本地选育的云瑞505为研究材料,于2017-2018年在云南省楚雄开展研究,与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进行比较分析,调查了4.5万、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指标。研究发现,种植密度对3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和株高均没有明显影响,云南本地选育品种云瑞505在单株生产能力、抗逆性和耐密性上较郑单958和先玉335表现突出;通径分析显示,云瑞505的产量提升主要依赖于种植密度(R^2=0.9462)的增加,且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研究表明,在云南楚雄,云瑞505是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通过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水平。本研究为适宜本地生产条件的玉米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产量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双柏县山区优质玉米绿色高效高产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兴荣 樊应虎 李美芝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29期59-59,61,共2页
为充分发挥双柏县地理气候优势,推广应用了优质高产抗病良种、绿色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塑盘育苗移栽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同时提高机械化程度,加强技术培训,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充分发挥双柏县地理气候优势,推广应用了优质高产抗病良种、绿色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塑盘育苗移栽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同时提高机械化程度,加强技术培训,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科技推广队伍工作成效,以期提高种植户规范化种植水平,有效提升双柏县粮食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度高原 山区 玉米 绿色 高产高效 测土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大麦区试品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中平 孙永海 +5 位作者 鲁永兴 覃鹏 善从锐 樊应虎 李晓荣 周莉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2012—2016年云南省饲料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地区楚雄点60份参试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每穗粒数>株高>抽穗至成熟时...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2012—2016年云南省饲料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地区楚雄点60份参试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每穗粒数>株高>抽穗至成熟时间(d)>产量>成穗率>有效穗>茎蘖数>出苗期至抽穗时间(d)>基本苗>千粒质量>生育期。穗粒数与株高、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产量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生育期与基本苗、产量与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出苗至抽穗时间(d)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质量与基本苗、有效穗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有效穗因子、基本苗因子、穗粒数因子,其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91.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非洲菊标准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都南香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1期87-88,共2页
通过对非洲菊生产试验,收集、整理出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处理、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鲜花采收和保鲜等一套设施栽培非洲菊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对本地区非洲菊产业的发展取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非洲菊 栽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彩稼8号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益 刘行洲 张运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0期206-208,共3页
彩稼8号是2007年公司主持的玉米科研公关项目,采用自选自交系YN08为母本、YN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2年通过云南省特审。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彩稼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