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思茅松林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帆 彭明俊 +3 位作者 赵彪 马云飞 王崇云 彭明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云南的思茅松林为我国云南省重要的战略森林资源,但其植物资源多样性未见系统报道,为揭示其区系特征及群落外貌,本研究基于144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分析了云南的思茅松林的维管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结果显示:(1)云南的思茅松林... 云南的思茅松林为我国云南省重要的战略森林资源,但其植物资源多样性未见系统报道,为揭示其区系特征及群落外貌,本研究基于144个群落调查样方数据,分析了云南的思茅松林的维管植物区系、生活型与叶相特征。结果显示:(1)云南的思茅松林群落维管植物经合计共130科440属800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8科36属61种,裸子植物2科4属7种,被子植物110科400属732种,优势科为豆科、壳斗科和禾本科,优势属为榕属、锥属和柯属。(2)科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占优势,且均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分布型以北温带及其变型为主。未见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9种。寡种和单种科属占比高,一定程度表明了该群落类型对生境选择的多样化响应。从演化趋势来看,古老成分与新生类群共存。(3)生活型谱中高位芽植物为该群落优势生活型,占比为61.25%,Raunkiaer生活型谱呈“L”型。(4)植物叶相以纸质(44.00%)、单叶(74.50%)、全缘(67.75%)、中型叶(46.38%)为主。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思茅松林区系特征、为其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生活型 叶相 思茅松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传光 郭永清 +4 位作者 沈艳 蒋云东 周云 方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生态影响 林地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 水土保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核桃主要有害生物名录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丹 袁瑞玲 +1 位作者 王艺璇 陈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8期11-14,共4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方法]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危害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危害核桃的有害生物主要有4类:害虫、病原微生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鼠类和鸟类)... [目的]掌握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方法]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危害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危害核桃的有害生物主要有4类:害虫、病原微生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鼠类和鸟类)。云南省核桃主要害虫共有147种,隶属8目40科;主要病害有1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1种;主要有害植物3种;鼠害3种,鸟害2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核桃的有害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有害生物 名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县高原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凡 余奇 +1 位作者 杨宇明 王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19-24,共6页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香格里拉县高原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科明显,有种子植物44科155属431种,禾本科、毛茛科、蓼科、玄参科、伞形科等12个科优势明显;湿地植物热带成分影响较小,温带性质明...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香格里拉县高原湿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科明显,有种子植物44科155属431种,禾本科、毛茛科、蓼科、玄参科、伞形科等12个科优势明显;湿地植物热带成分影响较小,温带性质明显,属级水平和种级水平上则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植物种中中国特有种丰富,与中国西南(四川、贵州、西藏)联系紧密;湿地植物外来种数量较多,区系次生度比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种子植物 区系次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核桃栽培的技术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伟 李江 +7 位作者 裴艳辉 熊新武 孟梦 张群 李俊南 冯弦 杨斌 年顺龙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云南是我国核桃主产大省,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核桃在云南林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云南核桃栽培现状,就云南核桃品种、品质、栽培方式、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提出开展种植区... 云南是我国核桃主产大省,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核桃在云南林业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云南核桃栽培现状,就云南核桃品种、品质、栽培方式、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做法提出开展种植区划、品种配置、定向选育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栽培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栽培技术 种植区划 品种配置 定向选育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建水县麻疯树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惠芬 郎南军 +6 位作者 和丽萍 余珍 郑科 彭明俊 向振勇 孔继君 袁瑞玲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4-679,共6页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 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了云南建水县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不同部位(叶、树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解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相对含量。从麻疯树叶、树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分离出45,58,35个色谱峰,并分别鉴定出32,33,23种化合物,各占挥发性成分的84.26%,81.14%,68.61%。化合物类型包括醛、酮、酯、萜类化合物、甾醇类、脂肪酸、烷烃、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等。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在麻疯树叶、树皮及种子的提取物中发现了多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三萜类、植物甾醇类物质及一种用途广泛的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康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麻疯树 树叶 树皮 种子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花蕾中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7
作者 华梅 孟梦 +3 位作者 付玉嫔 李云琴 周云 刘恒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食用部位的营养价值,以新鲜金雀花花蕾为材料,对其花蕾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并对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金雀花花蕾鲜样中总类黄酮含...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食用部位的营养价值,以新鲜金雀花花蕾为材料,对其花蕾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并对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金雀花花蕾鲜样中总类黄酮含量为0.74 mg/g,含量最高的儿茶素达到95.58 ng/mg,总花青素的含量(16.06μg/g)远远低于总类黄酮的含量(0.74 mg/g),类黄酮为金雀花花蕾主要的活性化学物质;金雀花花蕾中粗蛋白含量23.65 g/100g、维生素C 40.00μg/100 mg、可溶性总糖86.80 mg/g、总膳食纤维23.40 g/100g;富含22种氨基酸,含有镁、磷、钾、钙等矿物元素,没有检测到有毒有害矿物元素。金雀花新鲜花蕾中主要营养成分安全、齐全,建议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森林蔬菜 金雀花 类黄酮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文试验林场森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传光 沈艳 +2 位作者 龚纯伟 毕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 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量高,随土层加深呈高—中—低明显变化。N含量水平高,随土层加深含量下降,但仍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土壤P素十分缺乏,区域内各土层AP大部分处于较缺乏水平,少部分区域极度缺乏。土壤K素较丰富,且随土层加深有升高趋势,可被植物利用的AK仅少部分区域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处于较缺水平。中量元素中AS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EMg含量较低,ECa十分缺乏。微量元素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或略高。受生物富集过程影响,土壤养分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肥沃,少数为贫瘠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评价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普文试验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欧洲甜樱桃品种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杨跃仙 段利武 +2 位作者 卯梅华 王毅 马山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0,共9页
为了解云南省目前引种和栽培的欧洲甜樱桃品种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状况,经过SSR标记的筛选,对云南省昆明市、马龙县、石林县、牟定县不同基地和资源圃的85份欧洲甜樱桃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6个稳定性... 为了解云南省目前引种和栽培的欧洲甜樱桃品种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状况,经过SSR标记的筛选,对云南省昆明市、马龙县、石林县、牟定县不同基地和资源圃的85份欧洲甜樱桃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16个稳定性好、高度多态性的SSR标记;85份欧洲甜樱桃品种中有71份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剔除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的品种后,筛选出31份欧洲甜樱桃品种;31份品种用16个SSR标记共扩增出74个等位片段,有效等位基因(Ne)的大小为1.1027~3.8363,平均值为2.70,香农指数(I)范围为0.2245~1.5151,平均值1.1295。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为0.0968~0.7742,平均值0.6250,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为0.0931~0.7393,平均值0.5953。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85份甜樱桃品种实为31个基因型,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梯度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昊民 喻庆国 +2 位作者 王娟 李宁云 杨宇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31,共8页
从北到南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地构建纬向梯度研究样带,自西向东同样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地构建经向梯度研究样带,通过计算β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对云南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云南129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方,以各县的物... 从北到南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地构建纬向梯度研究样带,自西向东同样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地构建经向梯度研究样带,通过计算β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对云南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以云南129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方,以各县的物种总数、垂直层谱数等17个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变量为自变量,以经纬度、海拔等21个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因子为因变量,在CANOCO 4.5软件支持下,进行了排序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均不十分显著,其动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由不同环境变量共同决定;(2)但在各类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中,海拔高差、叶面积指数、湿润指数、最高海拔、最低海拔、平均降水量、经度、最冷月NDVI为生物多样性最具决定意义的主变量,其他变量为协变量;(3)研究发现经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决定性作用比纬度更加显著,是通过蒙特卡洛检验具有显著意义的一个环境梯度。相关研究结果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环境 梯度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热区4种林分土壤有机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伟 孟梦 +4 位作者 李江 邱琼 冯弦 杨斌 徐玉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5,共7页
以普洱市思茅区清水河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高阿丁枫人工林、思茅松人工林及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土层0~5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4种林... 以普洱市思茅区清水河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高阿丁枫人工林、思茅松人工林及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土层0~5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4种林分中均呈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变化趋势,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高阿丁枫人工林>西南桦人工林>思茅松人工林>思茅松天然林,土壤可溶性碳含量为高阿丁枫人工林最大,西南桦人工林最小;土壤微生物量碳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西南桦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2)土壤可溶性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值范围为0.32%~1.25%,3种人工林土壤表层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均大于思茅松天然林,3种人工林均处于碳的积累阶段。(3)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以思茅松人工林最大,达到85.79 t/hm2;其次为西南桦人工林、高阿丁枫人工林,思茅松天然林最低,为61.36 t/hm2。(4)土壤可溶性碳、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碳与土壤容重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热区 人工林 土壤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含笑属植物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惠芬 司马永康 +5 位作者 郝佳波 陈少瑜 韩明跃 李丹 徐亮 马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1,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多脉含笑、绢毛含笑和黄兰3种含笑植物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脉含笑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7.54%,主要成分为α-金合欢烯、β-橄榄烯、大根香叶烯B和朱栾倍半萜等;绢毛含笑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百分比为98.47%,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α-蒎烯、β-芳樟醇和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黄兰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5.93%,主要成分为大根香叶烯B、β-芳樟醇、罗勒烯、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和异丁酸苯乙酯等;3种植物叶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3种含笑属植物叶中均含有很多高生物活性的物质,在香料工业及医药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毛含笑 多脉含笑 黄兰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云南23个八角优良无性系的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海云 宁德鲁 +3 位作者 陈少瑜 李勇杰 吴涛 谷丽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的23个八角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筛选出的22条引物中,共扩增出19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83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2.89%。采用成对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UPGMA)对Nei’s的一致...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的23个八角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筛选出的22条引物中,共扩增出19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83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2.89%。采用成对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UPGMA)对Nei’s的一致度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23个八角无性系中,广南7号与广南9号的遗传距离最近,广南9号与富宁3号的遗传距离最远。在遗传距离为0.142 5处将23个八角无性系分为4个类群。试验数据表明,其八角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不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23个八角优良无性系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丰富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云南 八角优良无性系 聚类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花油茶基于花瓣数量的分类 被引量:5
14
作者 司马永康 郭玉红 +5 位作者 徐德兵 吴兴波 钱迎新 张立新 江期川 周凤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88,共9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红花油茶的多样性,解决其种内分类不一致的问题,采用直接观察计数、数理统计和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云南省楚雄市、腾冲市和盘龙区挂牌的60株云南红花油茶进行了关键分类性状花瓣数量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花...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红花油茶的多样性,解决其种内分类不一致的问题,采用直接观察计数、数理统计和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云南省楚雄市、腾冲市和盘龙区挂牌的60株云南红花油茶进行了关键分类性状花瓣数量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花油茶花瓣5-68片,基于花瓣数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2类4亚类。经充分讨论花瓣数量演化、种内分类系统和分类等级后,修订了已有的云南红花油茶种内分类系统,重新构建了更合理和实用的新种内分类系统,将云南红花油茶分为4个变种。最后,报道了重瓣红花油茶和叠瓣红花油茶2个新变种和腾冲红花油茶1个新等级,为云南红花油茶多样性的认识及其油用或观花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等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花油茶 花瓣 种内分类 新变种 新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笑属植物叶片的解剖学特征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明跃 吴涛 +5 位作者 司马永康 李丹 陈少瑜 郝佳波 马惠芬 徐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3,共11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察方法,对云南省昆明树木园收集的含笑属28种和1变种以及玉兰属2种共计31种(变种)植物的叶横切结构进行了观察、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种(变种)植物的叶片均为背腹异面型叶,上表皮和下表皮均有一...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察方法,对云南省昆明树木园收集的含笑属28种和1变种以及玉兰属2种共计31种(变种)植物的叶横切结构进行了观察、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种(变种)植物的叶片均为背腹异面型叶,上表皮和下表皮均有一层角质层,均有油细胞,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栅海比)为0.38—1.07;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大小、油细胞大小等性状的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对各主成分具有较大贡献率。含笑属和玉兰属2属植物可依据油叶比分开;合果木属、观光木属与含笑属植物的叶解剖学特征相似,支持将其归并入含笑属。叶片解剖学特征在探讨含笑属与近缘属(玉兰属)的区分以及其属下许多种的分类地位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属 解剖结构 特征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5种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缪福俊 蒋宏 +6 位作者 丁雅迪 华梅 陈剑 原晓龙 赵欣宇 杨宇明 王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
首次采用微生物免培养技术,对香格里拉地区的黄花杓兰、离萼杓兰、西藏杓兰等5种濒危杓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了rDNA ITS区段巢式PCR扩增,以了解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群落表现出较... 首次采用微生物免培养技术,对香格里拉地区的黄花杓兰、离萼杓兰、西藏杓兰等5种濒危杓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了rDNA ITS区段巢式PCR扩增,以了解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杓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多样性,共获得388个单克隆,涉及8个属的真菌(胶膜菌属、瘤菌根菌属、丝核菌属、念珠菌根菌属、毛壳菌属、角担菌属、层孔菌属和伏革菌属),还有一类归属未定的真菌;胶膜菌属(美胞胶膜菌)和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在多种杓兰属植物菌根中存在且占有较高的频率,高达20%,可能是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以上结果为菌肥的研制和杓兰属植物的栽培与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兰 菌根真菌 RDNA ITS 胶膜菌属 微生物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菌根真菌rDNA ITS序列及共生专一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欣宇 缪福俊 +1 位作者 李璐 王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1,共5页
杓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因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杓兰栽培与繁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子。本实验采用rDNA ITS序列扩增技术和MEGA软件对滇西北的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杓兰和... 杓兰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因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杓兰栽培与繁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子。本实验采用rDNA ITS序列扩增技术和MEGA软件对滇西北的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杓兰和紫点杓兰的菌根真菌存在显著的物种层面的专一性关系,即菌根真菌与杓兰属植物有较强的共生趋势。分离得到的菌根真菌序列已上传至NCBI,登录号为lcl51879、lcl25153、lcl48033、lcl38377、lcl14203、lcl24557、lcl52287以及lcl46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杓兰 紫点杓兰 菌根真菌 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科濒危植物大果木莲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少瑜 韩燕 +3 位作者 吴涛 付玉嫔 司马永康 郝佳波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3个大果木莲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大果木莲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7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651。在...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3个大果木莲天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大果木莲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7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2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651。在居群水平上,其PPB为44.1%;Ne为1.2704;H为0.1573;I为0.2343。通过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95,由遗传一致度进行了3个居群的UPGMA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濒危植物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林采伐迹地清理及其采伐剩余物的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梦 胡光辉 +4 位作者 韩明跃 闫争亮 刘云彩 槐可跃 冯志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入手、以求提高其采伐剩余物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等4方面提出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的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采伐迹地 采伐剩余物 清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科6属27种植物的叶片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涛 韩明跃 +5 位作者 司马永康 李丹 陈少瑜 郝佳波 马惠芬 徐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7,共13页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树木园的木兰科6属2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木兰科植物的叶片均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均具有圆形或近圆形油细胞...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树木园的木兰科6属2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木兰科植物的叶片均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均具有圆形或近圆形油细胞;叶脉维管束韧皮纤维排列连续或不连续,成环状或轮状。(2)叶片下表皮细胞是否为具明显乳突的细胞和主脉维管束韧皮纤维细胞排列是否连续可明确区分木兰亚科和鹅掌楸亚科。(3)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可以对秃木兰属和鹅掌楸属进行明确区分,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油细胞大小和分布密度等余下性状则在数值上均存在属间重叠现象,不宜作为属间分类性状。(4)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吻合度较基于平均值的聚类结果大,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平均值更能表征研究对象。总之,表皮、下皮、叶肉组织和油细胞等部分叶片解剖学特征在探讨木兰科科下等级如亚科、部分属和部分种的分类地位时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叶片 比较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