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工作室创建的学理和实践--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那凤莲 《云南林业》 2021年第12期86-89,共4页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共同任务,建立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是必然诉求,本文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创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工作室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 工作室 学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2
作者 季梅 泽桑梓 +3 位作者 杨斌 朱家颖 赵宁 王大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依据《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3年第4号公告),云南省有过相关记录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松疱锈病菌、双钩异翅长蠹、锈色棕榈象、薇甘菊5种,占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的28.5%。文章分别对5种有害生物的危... 依据《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3年第4号公告),云南省有过相关记录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松疱锈病菌、双钩异翅长蠹、锈色棕榈象、薇甘菊5种,占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的28.5%。文章分别对5种有害生物的危害对象、分布或发现地点、发生面积等情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加大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大相关科研技术投入,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检验检疫执法工作,切实堵住源头等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扩散、蔓延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种类 危害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湿地资源保护进展及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磊 吴富勤 +1 位作者 马山俊 李玲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林草工作重要的保护研究对象。全面保护湿地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构建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途... 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林草工作重要的保护研究对象。全面保护湿地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构建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了云南省在湿地资源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分析了云南省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湿地保护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4
作者 杨磊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A01期117-119,共3页
对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教学观念落后、校外实践难度大等问题,并从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实验室、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 对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教学观念落后、校外实践难度大等问题,并从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实验室、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园林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紫金牛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景秀 管开云 +2 位作者 扬鸿森 马宏 李宏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1,共6页
通过对云南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至西北部分布的紫金牛属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及资源分布地过去的资源量、分布状况、用途、利用方法及其利用历史等走访调查。归纳概述了19种云南紫金牛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药用价... 通过对云南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至西北部分布的紫金牛属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及资源分布地过去的资源量、分布状况、用途、利用方法及其利用历史等走访调查。归纳概述了19种云南紫金牛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药用价值、观赏性状及其资源状况,为紫金牛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牛属 地理分布 药用价值 观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巍山县天然云南松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明华 余正才 +1 位作者 李帅锋 刘娟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 云南松林是巍山县保存最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推理与方法,分析云南松林的种群年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类型等特征,探讨2002、2007和2012年3个5年期间的云南松林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径级结构皆呈"倒J型"现象,为增长型。云南松种群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随着树龄的增加,云南松的死亡率发生波动,2002年云南松种群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Ⅳ龄级,2007和2012年的死亡率最高出现在第Ⅴ龄级。3个年份云南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2012年下降或增加的幅度高于其它2个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林 种群数量动态 径级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活力分析 巍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7
作者 孙燕 孙波 +5 位作者 夏娥梅 刘关所 张璐萍 陈磊 陈升东 万红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7期199-202,共4页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对土地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新要求,在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分析云南粮食安...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对土地资源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日益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新要求,在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分析云南粮食安全状况及存在稳种粮面积压力大、耕地质量不高、粮食自给率不高、粮食种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着力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全力做强高原粮仓,确保云南人的饭碗装云南人的粮,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粮食安全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琳 郎南军 +5 位作者 郑科 郭玉红 张立新 江期川 温绍龙 郭永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3期39-44,共6页
对影响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气候、水文、土壤、现存植被4个因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得出在施行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此4因子的综合影响。对云南干热河谷区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所遵循的... 对影响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气候、水文、土壤、现存植被4个因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得出在施行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此4因子的综合影响。对云南干热河谷区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所遵循的原则是: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干热河谷 退化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 影响因子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切梢小蠹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琰明 朱家颖 +2 位作者 泽桑梓 赵宁 杨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8,共7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各组织,在机体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抗氧化酶。采用 RACE 技术,克隆获得了云南切梢小蠹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该基因 cDNA 序列全长768 bp,开放阅读框为462 bp,...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各组织,在机体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抗氧化酶。采用 RACE 技术,克隆获得了云南切梢小蠹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该基因 cDNA 序列全长768 bp,开放阅读框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15.8 ku,等电点为5.68。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云南切梢小蠹 SOD 与中欧山松大小蠹 SOD 在氨基酸水平上相似性高达93%,与赤拟谷盗、点蜂缘蝽、侵扰锥猎蝽、丽蝇蛹集金小蜂、佛罗里达弓背蚁、柑橘凤蝶、棉铃虫、黑果蝇、家蝇的相似性也都在67%~71%之间。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2个 Cu/Zn-SOD 的特异序列(GFHIHEFGDNT4252和 GNAGGRLACAVI136147),Cu 原子分别与 His44、His46、His61和 His118配位,Zn 原子分别与 His61、His69、His78和 Asp81配位,半胱氨酸 Cys55和Cys144基之间形成 Cu/Zn-SOD 链内二硫键。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云南切梢小蠹 SOD 隶属于铜锌SOD 家族(icCu/Zn-SOD)。实时荧光定量 PCR 表明,icCu/Zn-SOD 基因在云南切梢小蠹各发育阶段和不同部位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切梢小蠹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毛虫肠道中产脂肪酶菌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曼云 焦丽丽 +1 位作者 伊炜 崔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93,共3页
采用微生物筛选培养和酶学方法,研究了云南松毛虫肠道内产脂肪酶菌群及产酶特性,为松毛虫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云南松毛虫幼虫肠道内共分离筛选获得193株产脂肪酶的菌株,涉及3个菌属:82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 采用微生物筛选培养和酶学方法,研究了云南松毛虫肠道内产脂肪酶菌群及产酶特性,为松毛虫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云南松毛虫幼虫肠道内共分离筛选获得193株产脂肪酶的菌株,涉及3个菌属:82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7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44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其中,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量的42.49%;供试的9株菌株表现出不同的产脂肪酶活性,并从中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脂肪酶菌株P-50,最适作用温度为35℃,pH值为8,经发酵至60 h时生长量达到最大,在48 h左右时酶活性达到最高;P-50初步确定为中温产碱性脂肪酶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产脂肪酶菌 酶活性 假单胞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11
作者 陈伟红 邱旗 +1 位作者 薛群慧 邓辅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小镇可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和旅游活动一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何开发并保持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小镇可以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和旅游活动一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何开发并保持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旅游小镇的开发提出建议,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小城镇 开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林职院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就业环境
12
《云南林业》 2013年第3期32-33,共2页
为积极响应云南省提出的"万名大学生走出云南行动计划",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就业工作以"积极就业、科学就业、安全就业"为宗旨,以"确保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满意度"为目标,以"队伍建设... 为积极响应云南省提出的"万名大学生走出云南行动计划",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就业工作以"积极就业、科学就业、安全就业"为宗旨,以"确保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满意度"为目标,以"队伍建设、市场拓展、指导服务"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工作 云南省 毕业生 环境 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质量 市场拓展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技术
13
作者 李章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94-97,共4页
以信息网络为依托,提出了建设目标和系统实现方案,建立了空间和属性信息管理模块,采集数据建立了数据库,构建了以县为系统管理单位的省、州市、县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以云南省林业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形成集森林资源、林业行政职能管理为... 以信息网络为依托,提出了建设目标和系统实现方案,建立了空间和属性信息管理模块,采集数据建立了数据库,构建了以县为系统管理单位的省、州市、县信息管理的网络系统,以云南省林业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形成集森林资源、林业行政职能管理为一体的电子政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森林资源 信息管理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14
作者 赵海燕 《云南林业》 2008年第2期35-35,共1页
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林改 云南 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麻疯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向振勇 袁瑞玲 +4 位作者 郑科 和丽萍 孔继君 赵琳 郎南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4,共3页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瓣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学星 杨永平 +6 位作者 刘云彩 施莹 李丽全 邵金平 周筑 黄锐兵 何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84-88,共5页
在昆明树木园和丽江指云寺以及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开展了云南乡土树种脉瓣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其内容包括脉瓣卫矛的苗木培育及抗性试验,实生及嫁接苗的开花结果效应观测,林木的抗城市污染性能以及萌生能力的调查研究等内容。结... 在昆明树木园和丽江指云寺以及丽江香格里拉大道,开展了云南乡土树种脉瓣卫矛的城市绿化适应性研究。其内容包括脉瓣卫矛的苗木培育及抗性试验,实生及嫁接苗的开花结果效应观测,林木的抗城市污染性能以及萌生能力的调查研究等内容。结果表明:疏松、肥沃的土壤利于脉瓣卫矛苗木的生长;1年生幼苗在-7℃低温下,生长良好,3年生苗木在42℃温室内,生长旺盛,其平均高达141.5?,平均地径1.83?,平均发枝数为8.99梢/枝;人工栽培的3年生实生苗及2年生嫁接苗的开花结果率分别为1.09%与36.46%,显现出具有较早的观赏性能;街道栽培的脉瓣卫矛叶片滞尘能力可达35.778 g.m-2,其叶片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总量为680.215 mg.kg-1。该树种表现出较强萌发能力和抗寒性及耐高温特性,对城市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瓣卫矛 城市绿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瑞玲 郎南军 +4 位作者 陈鹏 向振勇 郑科 赵琳 蔡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207-16208,16210,共3页
[目的]为控制基地麻疯树白粉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制片镜检对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的麻疯树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麻疯树白粉病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 Desm)。初选了1个杀菌剂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 [目的]为控制基地麻疯树白粉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制片镜检对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的麻疯树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麻疯树白粉病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 Desm)。初选了1个杀菌剂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药剂组合能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防治麻疯树白粉病效果明显,在病害发展较快时,间隔7d连续施药2次,防效高达85.3%;药剂处理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施用过试验药剂的麻疯树1月份不仅不落叶,枝梢还明显生长,并于3月份结果;且施用该药剂安全无药害。[结论]为麻疯树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白粉病 病原鉴定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豆象线粒体COX1和12S rRNA基因序列的克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培福 佟友贵 +3 位作者 王琳 潘涌智 熊忠平 窦报坤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分别提取银合欢豆象和合欢豆象的基因组,对其COX1和12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种豆象的COX1和12S rRNA基因A、T含量较丰富;碱基C和T间有最高的转换率;偏向使用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银合欢豆象与合欢豆象进化距离较远,与A.oblo... 分别提取银合欢豆象和合欢豆象的基因组,对其COX1和12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种豆象的COX1和12S rRNA基因A、T含量较丰富;碱基C和T间有最高的转换率;偏向使用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银合欢豆象与合欢豆象进化距离较远,与A.oblongoguttatus进化距离最近,合欢豆象与多型豆象属聚在一个大的分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豆象 合欢豆象 COX1 12S RRNA 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叶斑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瑞玲 郎南军 +4 位作者 陈鹏 向振勇 郑科 赵琳 蔡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121,151,共4页
通过制片镜检对麻疯树叶斑病进行病原茵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麻疯树叶斑病病原为油桐叶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Miyake)Ou)。选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3种广谱杀菌剂在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通过制片镜检对麻疯树叶斑病进行病原茵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麻疯树叶斑病病原为油桐叶斑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Miyake)Ou)。选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3种广谱杀菌剂在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麻疯树叶斑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无药害。在病情发展较快时,每隔15 d,连续施药3次,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麻疯树叶斑病效果最好,防效达74.5%;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次之,有效率为66.26%;百菌清防治效果最低,有效率为6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叶斑病 病原初步鉴定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麻疯树不同部位中挥发性化学物质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和丽萍 郎南军 +9 位作者 冯武 余珍 马惠芬 郑科 彭明俊 孔继君 袁瑞玲 赵琳 苏一 向振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124-9126,9167,共4页
[目的]比较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异同,为进一步了解麻疯树各部位化学物质成分及研究麻疯树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了麻疯树不同部位(叶、... [目的]比较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异同,为进一步了解麻疯树各部位化学物质成分及研究麻疯树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了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所得萃取物为深黄色或淡黄色液体,产率为叶0.53%、树皮0.56%、种子0.7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结果]从麻疯树叶、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检测出26、26、1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66.88%、36.44%、88.31%。化合物类型以酮、酯、脂肪类、萜类化合物、甾醇类、有机酸类、烷烃等化合物为主。麻疯树叶、皮及种子中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叶、皮及种子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