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贾代顺 陈福 +4 位作者 卯吉华 张林涛 郭晓春 卯梅华 刘倬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83,共6页
以'云油茶9号'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处理、遮阴材料和砧木径粗对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新梢发枝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山区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采用切接法,在春季(2月... 以'云油茶9号'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处理、遮阴材料和砧木径粗对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新梢发枝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山区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采用切接法,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嫁接,以棕皮作为遮阴材料,选取砧木嫁接口径粗3.01-5.00cm的砧木部位,接穗用清水随泡随用处理,其嫁接成活率最高,新梢生长量及发枝量也较大,是适宜云南省广南县油茶高接换种推广应用的最佳方案。该研究结果为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嫁接 成活率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山地油茶采穗圃高效营建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侦华 陈福 +3 位作者 杨华斌 张林涛 徐德兵 陶鹏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193-193,197,共2页
从品种选择、采穗圃营建、穗条采集与建档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省高原山地油茶采穗圃高效营建技术,以供气候相似区参考。
关键词 油茶采穗圃 新建 改造型 营建技术 云南省 高原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茶林害虫和螨类及其天敌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凌 泽桑梓 +3 位作者 季梅 闫争亮 周楠 陈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4,共9页
就中国各油茶产区油茶林的害虫和螨种类、分布、为害状况及其天敌种类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危害我国各油茶产区油茶林的害虫种类达323种,隶属于8目58科,螨类3科6种,其优势种包括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在内的20多种。油茶林害虫... 就中国各油茶产区油茶林的害虫和螨种类、分布、为害状况及其天敌种类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危害我国各油茶产区油茶林的害虫种类达323种,隶属于8目58科,螨类3科6种,其优势种包括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在内的20多种。油茶林害虫和螨类在华中、华东丘陵区有9目57科304种;华南丘陵区有9目59科257种;西南高山区有9目56科241种;西北边缘区有7目24科45种。油茶林害虫和螨类对油茶的叶、芽梢、茎干、根、花和果实部位进行危害。其天敌种类有668种。华中、华东丘陵区有昆虫天敌10目51科338种,其余各类天敌86种;华南丘陵区有昆虫天敌6目30科176种,其余各类天敌23种;西南高山区有昆虫天敌9目45科287种,其余各类天敌41种;西北边缘区有昆虫天敌5目10科26种,其余各类天敌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害虫 为害状况 天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广南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凌 闫争亮 +3 位作者 周楠 泽桑梓 季梅 陈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33-38,共6页
以云南广南传统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园为调查地,于2013年3-4月(油茶生长期)和8-9月(油茶花、果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昆虫群落58种隶属于12目44科,蜘蛛目3科4种,真螨目1科1种。3-4... 以云南广南传统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园为调查地,于2013年3-4月(油茶生长期)和8-9月(油茶花、果期)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昆虫群落58种隶属于12目44科,蜘蛛目3科4种,真螨目1科1种。3-4月节肢动物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47 7、1.126 2、0.710 5;8-9月节肢动物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707 5、2.820 2、0.663 9。log(x+1)值的节肢动物群落动态表明,广南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及其数量均呈升高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探讨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功能及其在油茶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节肢动物群落 群落物种多样性 云南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油茶茶苞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代顺 卯吉华 +2 位作者 陈福 卯梅华 廖永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29-34,51,共7页
由细丽外担菌引起的油茶茶苞病是油茶主产区分布极为普遍的病害。以广南县人工种植5-65年生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取样线和标准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林间油茶茶苞病发病株率、病情指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在高原山区1年发生2次,症状... 由细丽外担菌引起的油茶茶苞病是油茶主产区分布极为普遍的病害。以广南县人工种植5-65年生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取样线和标准地相结合的方法,对林间油茶茶苞病发病株率、病情指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在高原山区1年发生2次,症状表现为危害子房形成茶桃、危害叶片形成饼状及危害嫩梢形成泡状3种类型。病害的发生与栽培立地条件、经营管理措施、坡位、坡向、树龄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目前高原山区油茶茶苞病的发生现状及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茶苞病 病情指数 病症 高原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卯吉华 贾代顺 +5 位作者 陈福 景跃波 李荣波 李勇鹏 陈中华 李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5,68,共8页
为完善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促进蒜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广南蒜头果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移栽基质、接穗木质化程度、接穗叶片保留数量、嫁接部位、嫁接高度、包扎方式、遮阴度9个因素对嫁接成活率与新梢生... 为完善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促进蒜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广南蒜头果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移栽基质、接穗木质化程度、接穗叶片保留数量、嫁接部位、嫁接高度、包扎方式、遮阴度9个因素对嫁接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时间选择在6月上旬,采用切接法,用半木质化带1/2叶的接穗,嫁接在6cm高的芽砧上,采用嫁接膜包扎并封口(切口和接口),用S3(50%黄心土+20%草泥炭+10%蛭石+10%珍珠岩+10%钙镁磷肥)配制的基质为移栽基质,采用遮阴度为60%的黑色遮阳网遮阴,最有利于蒜头果嫁接苗培育,其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最高。研究结果将为蒜头果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芽苗砧嫁接 成活率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蒜头果丛枝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调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卯吉华 贾代顺 +3 位作者 景跃波 陈福 李荣波 耿云芬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为探明我国特有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蒜头果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菌(DSE)的定殖状况,对蒜头果的天然分布中心—云南省广南县4个蒜头果主要分布点的AMF及DSE自然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蒜头果根系能被AMF及DSE双... 为探明我国特有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蒜头果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菌(DSE)的定殖状况,对蒜头果的天然分布中心—云南省广南县4个蒜头果主要分布点的AMF及DSE自然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蒜头果根系能被AMF及DSE双重定殖,并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且DSE的平均定殖率(52.69%)高于AMF平均定殖率(46.96%)。其AMF和DSE的自然定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在4个分布点中,以旧莫乡汤盆村AMF自然定殖率最高,达70.75%,以懂堡乡三仙洞村DSE定殖率最高,达7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菌 野生蒜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油茶挥发物对刺股沟臀肖叶甲的引诱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晓春 宋顺超 +4 位作者 胡光辉 郑畹 徐德兵 陈福 闫争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6,共4页
刺股沟臀肖叶甲是对油茶高度危害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取食油茶的嫩枝嫩叶,导致油茶生长不良,结果减少。本研究以开发刺股沟臀肖叶甲的引诱剂为目的,选择油茶嫩枝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引诱试验。林间引诱结果表明,来自油茶嫩枝的醛类化... 刺股沟臀肖叶甲是对油茶高度危害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取食油茶的嫩枝嫩叶,导致油茶生长不良,结果减少。本研究以开发刺股沟臀肖叶甲的引诱剂为目的,选择油茶嫩枝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引诱试验。林间引诱结果表明,来自油茶嫩枝的醛类化合物壬醛的引诱作用最大;萜烯类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也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具有明显的引诱效果,α-萜品醇和橙花叔醇则不具有引诱作用;而来自油茶花的挥发物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Z)-3-己烯丁酯没有表现出引诱作用。α-萜品醇、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1︰1︰1︰1的混合物对刺股沟臀肖叶甲同样具有引诱效果,但其诱捕量显著小于香叶醇的诱捕量,说明α-萜品醇、橙花叔醇对香叶醇、芳樟醇的引诱作用具有抑制效果。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Z)-3-己烯-1-醇、壬醛5种物质的比例为1︰1︰1︰1︰1和1︰2︰1︰1︰4的混合物作为引诱剂,可诱捕到更多数量的刺股沟臀肖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股沟臀肖叶甲 油茶 寄主挥发物 引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南油茶虫害调查及糖醋液诱捕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福 郭晓春 +2 位作者 胡光辉 郑畹 闫争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共4页
为了清楚地了解广南县油茶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作出有效的防治,对广南县油茶园的主要害虫进行踏查和调查,并利用糖醋液进行油茶害虫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油茶象、油茶金花虫、茶小绿叶蝉和小青花金龟为重度危害,茶梢蛾、绿鳞象甲、油茶... 为了清楚地了解广南县油茶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作出有效的防治,对广南县油茶园的主要害虫进行踏查和调查,并利用糖醋液进行油茶害虫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油茶象、油茶金花虫、茶小绿叶蝉和小青花金龟为重度危害,茶梢蛾、绿鳞象甲、油茶肖叶甲、无斑弧丽金龟、龟蜡蚧、油茶绵蚧、茶梨蚧、茶蚜、茶黄蓟马为中度危害,其余害虫危害较轻或零星发生。糖醋液对油茶金花虫诱捕效果最好,同时也诱捕到大量的茶梢蛾、茶枝镰蛾、小青花金龟、茶小绿叶蝉。试验证明糖醋液可用于油茶害虫的监测和诱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害虫 调查 诱集 糖醋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油茶新品种的选育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菖莉 陈福 +3 位作者 徐德兵 杨华斌 贾代顺 易定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1-37,共7页
云油茶3号、云油茶4号、云油茶9号、云油茶13号、云油茶14号等5个油茶新品种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2代人历时30多年选育出的高产、高油油茶良种,含油率50%以上,产油量达750 kg/hm^2以上,2008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云油茶3号、云油茶4号、云油茶9号、云油茶13号、云油茶14号等5个油茶新品种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2代人历时30多年选育出的高产、高油油茶良种,含油率50%以上,产油量达750 kg/hm^2以上,2008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7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云南省主栽品种,目前共在云南省、贵州省推广种植14.33万hm^2,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新品种 选育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基质对油橄榄扦插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荣波 卯吉华 +2 位作者 景跃波 宁德鲁 李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将森林腐殖土、山砂、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6︰2︰2︰1进行复配,以苗圃土为对照,采用已扦插6个月的油橄榄苗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2种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苗木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研究不同基质对油橄榄扦插苗移栽培育的效应。结果表明... 将森林腐殖土、山砂、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6︰2︰2︰1进行复配,以苗圃土为对照,采用已扦插6个月的油橄榄苗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2种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苗木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研究不同基质对油橄榄扦插苗移栽培育的效应。结果表明,配制基质显著促进了油橄榄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提高了叶片氮磷元素的含量,显著提升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率,是一种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物理性状 基质 生长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南野生蒜头果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代顺 卯吉华 +2 位作者 陈福 廖永坚 宋顺超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充分掌握广南现有野生蒜头果数量及资源分布状况,于2014年对广南县野生蒜头果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南县野生蒜头果总株数9790株,主要分布于董堡乡、旧莫乡等6个乡镇21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其中野生大树8341株,天然更新... 为充分掌握广南现有野生蒜头果数量及资源分布状况,于2014年对广南县野生蒜头果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广南县野生蒜头果总株数9790株,主要分布于董堡乡、旧莫乡等6个乡镇21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其中野生大树8341株,天然更新幼树1449株。通过对蒜头果原始分布区的生境进行调查,并对现有资源更新情况、资源消长、产量变化等进行分析,提出广南蒜头果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蒜头果资源的科学发展规划及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蒜头果 资源调查分析 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