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蒜头果中3-酮酯酰-CoA合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云琴 陈中华 +1 位作者 原晓龙 王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以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为实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采用RT-PCR方法获得蒜头果3-酮酯酰-CoA合酶(KC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MoKCS1,GenBank登录号为MK210592。序列分析显示MoKCS1基因cDNA全长为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属于KC... 以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为实验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采用RT-PCR方法获得蒜头果3-酮酯酰-CoA合酶(KC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MoKCS1,GenBank登录号为MK210592。序列分析显示MoKCS1基因cDNA全长为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属于KCS家族。序列比对分析显示Mo KCS1拥有KCS家族特有的3个功能保守结构域,与榴莲(Durio zibethinus) KCS的蛋白序列同源性为80. 66%;与已知超长链KCS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oKCS1独立形成一个分支。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oKCS1在蒜头果果实膨大期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叶中几乎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3-酮酯酰-CoA合酶基因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基因组中NRPS基因多样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原晓龙 赵能 +3 位作者 陈剑 王娟 杨宇明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7-12,17,共7页
为了解哈茨木霉中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本文通过本地BLAST、结构域分析结合抗生素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软件(antiSMASH)、天然产物结构域查找软件(NaPDoS)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分析工具对哈茨木霉基因组中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 为了解哈茨木霉中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本文通过本地BLAST、结构域分析结合抗生素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软件(antiSMASH)、天然产物结构域查找软件(NaPDoS)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分析工具对哈茨木霉基因组中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基因进行分析,通过本地BLAST获得42个可能具有NRPS基因的重叠群(contig),开放阅读框及结构域分析显示具A-T-C(A为腺苷酰化结构域、T为肽酰基载体蛋白结构域,又称为PCP结构域、C为缩合结构域)3个结构域的蛋白序列有21条;antiSMASH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中合成NRPs的基因簇有10个;NaPDoS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哈茨木霉中的NRPS基因催化合成的NRPs包括铁载体类、毒素类、抗生素类及一些未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基因组发掘 NRPS基因多样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瑞 陈少瑜 +2 位作者 宁德鲁 李勇杰 毛云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797-5799,共3页
[目的]对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方法]以油橄榄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针对反应体系主要因子Mg2+、dNTPs、引物浓度及模板用量进行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优化的油... [目的]对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筛选出多态性ISSR引物。[方法]以油橄榄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针对反应体系主要因子Mg2+、dNTPs、引物浓度及模板用量进行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结果]优化的油橄榄ISSR-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系20μl中含1×Taq Buffer,3.5 mmol/L Mg2+,0.4 mmol/L dNTPs,1.0μmol/L引物,1.0 U Taq DNA聚合酶,20 ng DNA模板。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2~55℃退火3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同时利用上述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筛选出了扩增稳定、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11条。[结论]为进一步油橄榄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和品种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基因组DNA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抗剂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的诱抗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2 位作者 华梅 陈剑 王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采用诱抗剂苯并噻二唑(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red spot、灰霉病Grey mould和黑斑病Black spot)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诱抗剂对滇牡丹3种病害诱抗效果显著... 采用诱抗剂苯并噻二唑(BTH)对滇牡丹3种主要病害(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 red spot、灰霉病Grey mould和黑斑病Black spot)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诱抗剂对滇牡丹3种病害诱抗效果显著,其中以红斑病的诱抗效果最佳,并确定出BTH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mg/L;在此浓度处理后,叶片病斑面积停止增长,边缘逐渐愈合,SAFR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均显著增加,这些变化与病害的抗性变化密切相关。诱抗剂BTH对滇牡丹3种病原菌不产生毒杀作用,而是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诱抗剂 红斑病 灰霉病 黑斑病 诱抗效果 系统获得性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发酵液抗人体致病细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虞泓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2,28,共6页
为了探究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的抗菌活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抗菌效果的影响,用乙酸乙酯萃取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旋干后得到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6种耐药性人体致病细菌以及8种普通人体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单... 为了探究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的抗菌活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其抗菌效果的影响,用乙酸乙酯萃取球孢白僵菌YFCCFQ001发酵液,旋干后得到提取物,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6种耐药性人体致病细菌以及8种普通人体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单菌多产物策略,改变培养基碳氮源,检测抗菌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YFCCFQ001提取物对4种耐药性致病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8种普通致病细菌均有抗菌活性(其中关于球孢白僵菌对副溶血性弧菌、短小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福氏志贺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未见文献报道)。不同氮源对其抗菌活性影响显著,其中胰蛋白胨抗菌效果最好,对3种耐药性致病细菌和6种普通致病细菌均有活性。研究发现了球孢白僵菌对耐药性致病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为真菌中新型抗菌天然产物的寻找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OSMAC策略 抗菌活性 耐药性致病细菌 人体致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个含有SDR结构域PKS/NRPS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6
作者 原晓龙 李娟 +1 位作者 李云琴 王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聚酮和非核糖体多肽的复合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它们由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PKS/NRPS)催化合成。目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含SDR结构域的PKS/NRPS酶的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采用基因挖掘技术从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 聚酮和非核糖体多肽的复合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它们由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PKS/NRPS)催化合成。目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含SDR结构域的PKS/NRPS酶的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采用基因挖掘技术从球孢白僵菌基因组中分离得到1个PKS/NRPS基因(命名Bbpks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并检测该基因在以6.0 g·L^-1麦芽提取物和3.0 g·L^-1酵母提取物为基本氮源培养基,7种碳源添加物和以1.8 g·L^-1麦芽糖和6.0 g·L^-1葡萄糖为基本碳源培养基,4种氮源添加物培养基上的具体表达情况,其中每种添加物含量为4.0 g·L^-1。结果显示:Bbpks2基因长度为12 051 bp,编码4 016个氨基酸;其结构域组织顺序为KS-AT-DH-MT-KR-ACP-C-A-PP-SDR,是一种含有SDR结构域的PKS/NRPS;系统进化分析发现,BbPKS2与球孢白僵菌JEF007菌株(PMB64475.1)、头状虫草Tolypocladium capitatum(PNY25600.1)等的PKS/NRPS蛋白聚在同个分支中,可能参与一种聚酮/非核糖体多肽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比较不同氮源、碳源添加物对Bbpks2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该基因在添加了乳糖的培养基上的表达量是其他碳源添加物的3.4倍以上,添加了牛肉浸粉的培养基上表达量是其他氮源添加物的1.3倍以上。该研究为下一步通过异源表达鉴定Bbpks2基因的具体功能,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和基因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球孢白僵菌 杂合PKS/NRP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根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支叶 胡唐阁然 +5 位作者 王四海 赵能 陈中华 原晓龙 郑科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68-73,82,共7页
为高效利用蒜头果资源,以蒜头果根的粗提取物对13种人体致病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滤纸片法,对蒜头果根的乙醇及丙酮粗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同时,对其抗菌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为高效利用蒜头果资源,以蒜头果根的粗提取物对13种人体致病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滤纸片法,对蒜头果根的乙醇及丙酮粗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同时,对其抗菌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蒜头果丙酮粗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具有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14.450mg/mL,7.225mg/mL,7.225mg/mL),丙酮粗提物通过不同温度(30℃、50℃、70℃、90℃、100℃)、不同pH值(3、5、7、9、11)和紫外光不同照射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处理后,对蜡样芽孢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依然有抑菌效果,而对无乳链球菌却没有抑菌活性。这说明蒜头果根含有多种抗菌化合物,且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蒜头果根丙酮粗提取物在分段纯化后,只在50%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为蒜头果根的抗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根 粗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