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雨60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发展历程
1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12期44-47,共4页
1959年3月,云南省林业厅根据云南省委、省人委指示,抽调5名干部组成筹建小组,成立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8月选址昆明黑龙潭畔的大马山原昆明林校教学试验场。12月搬到大马山林场(即现在院址)工作。12月21日,由省林业厅办公室发文启用... 1959年3月,云南省林业厅根据云南省委、省人委指示,抽调5名干部组成筹建小组,成立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8月选址昆明黑龙潭畔的大马山原昆明林校教学试验场。12月搬到大马山林场(即现在院址)工作。12月21日,由省林业厅办公室发文启用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骨质印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林业厅 山林场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科技成果推介
2
作者 《云南林业》 2019年第12期42-43,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农林学术期刊数智化转型的研究——基于《西部林业科学》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罗群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1,共8页
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农林学术期刊数智化转型的效能与影响,以《西部林业科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可视化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期刊2020—2024年的发展特征与转型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期刊复合影... 为探索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农林学术期刊数智化转型的效能与影响,以《西部林业科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可视化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期刊2020—2024年的发展特征与转型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由0.654上升至2.414,基金论文比连续5年维持在95%以上,学术质量显著提升,但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不足、知识数据复用率低和用户互动薄弱,出版周期难以适应热点研究的快速传播需求。(2)期刊内容聚焦中国西南特色树种与生态保护,“云南松”“思茅松”“生物量”“多样性”等高频关键词构成核心研究主题,8个聚类领域间呈现交叉关联的特征。关键词聚类结果可作为智能审稿系统的主题识别,优化来稿与期刊特色方向契合度判定及审稿专家智能匹配的依据,实现研究成果与目标受众的精准对接。(3)不同群体中审稿专家对现有审稿流程满意度相对较高(均值3.63),但对AI技术适配性存在分歧(标准差1.03);作者对审稿周期优化需求迫切(均值3.44),且对传播渠道效果评分最低(均值3.12);读者对AI数据服务需求高度基本一致(均值4.30,标准差0.46)且支持度最高(均值4.56)。基于此,提出“智能审稿系统-精准传播平台-学术生态重构”三维转型路径,通过AI技术与林业专业数据融合,优化审稿流程效率,提升知识触达精准性和重构开发学术生态,为农林学术期刊实现技术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农林学术期刊 数智化转型 智能审稿系统 精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下种植典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明 刘红位 张良实 《云南农业》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近十年来,云南省发挥生态优势,坚持围绕“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原则和“不砍树也致富”的目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有效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 近十年来,云南省发挥生态优势,坚持围绕“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原则和“不砍树也致富”的目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有效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对商品林农民可依法自主决定林下经济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养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 林下经济 林下种植 经营方向 生态优势 典型模式 公益林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5
作者 杨璇玺 宁德鲁 +5 位作者 王高升 吴涛 潘莉 肖良俊 刘娇 马婷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核桃主产区有91.2%的土壤分布在酸(pH 4.5~5.5)和微酸(pH5.5~6.5)区间,91.24%有机质含量在适宜及以上级别;样本中有91.23%土壤全氮含量在适宜以上级别,有12.28%的样本全磷含量缺乏、5.26%为极缺乏,有12.28%土壤全钾含量缺乏;土壤中碱解氮有12.28%缺乏、1.75%极缺乏,有效磷含量仅17.55%在适宜及以上水平,速效钾适宜及以上样本占96.49%;不同产区之间土壤营养状况差异较大,大理、丽江有一定量全氮缺乏,除临沧外的7个州市碱解氮缺乏,保山、楚雄、临沧有一定量全磷缺乏,8个州市有效磷均一定程度缺乏,丽江地区全钾较为缺乏,速效钾含量总体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全氮与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全磷与碱解氮、有效磷,全钾与速效钾,碱解氮与有效磷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核桃园管理过程中,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园地土壤情况,重视土壤酸化问题,通过施用生石灰、土壤改良剂等提高pH值,注意及时补充速效氮肥和磷肥,控制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核桃主产区 土壤 养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核桃坚果及核桃仁产品质量分级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娇 李浩 +1 位作者 杨卿 王翔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确保云南核桃坚果及核桃仁的产品质量,对核桃坚果及核桃仁的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等级要求,以期为云南核桃坚果及核桃仁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桃 坚果产品 核桃仁 质量等级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深纹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胜成 李浩 +1 位作者 王翔 吴涛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通过梳理云南省核桃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特色产区现状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全省宏观层面上打造云南深纹核桃区域品牌的建议,持续发挥深纹核桃在乡村振兴和坚果产业中作为云南省“绿色银行”和“铁杆庄稼”的作用。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产业 区域公用品牌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孑遗植物滇桐在云南省的潜在适生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佳月 欧光龙 +2 位作者 肖静 王斌 孙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滇桐的潜在适生区变化及深化对其变化机制的认识,基于云南21个滇桐种群分布点和12个气候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模拟滇桐在云南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并分析主导生物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预测模型的受...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滇桐的潜在适生区变化及深化对其变化机制的认识,基于云南21个滇桐种群分布点和12个气候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模拟滇桐在云南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并分析主导生物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训练AUC值)为0.995,显示高度准确性。(2)滇桐在云南的潜在适生区面积约为23.32×104km2,主要分布在文山、普洱、保山、德宏和怒江等地。(3)影响滇桐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植被类型(29.8%)、温度季节性(21.1%)、等温性(15%)和海拔(13.5%),累积贡献率达79.4%;其最适宜区间中,植被类型为栽培植被、草丛和灌丛,温度季节性为4.0~4.8℃,等温性为44%~50%,海拔为1 300~2 200 m,最冷月最低温度为1.0~6.0℃。(4)滇桐主要适生区主要植被型组包括栽培植被、阔叶林、草丛、针叶林和灌丛,其中栽培植被型面积最大,占比29.22%;主要适生区土地利用类型以灌木林为主,占比24.92%。研究结果为滇桐的引种栽培、天然分布地的长效保护、发掘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桐 最大熵生态位模型 潜在适生区 关键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个主栽品种核桃多肽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晋祥 耿树香 +2 位作者 宁德鲁 庄永亮 王玺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6,94,共7页
为提高云南核桃饼粕附加值,选取云南3个主栽品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对3个品种的脱脂核桃粕粉进行水解制备核桃多肽,对核桃多肽进行模拟胃肠消化,研究核桃多肽及其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 为提高云南核桃饼粕附加值,选取云南3个主栽品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对3个品种的脱脂核桃粕粉进行水解制备核桃多肽,对核桃多肽进行模拟胃肠消化,研究核桃多肽及其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核桃多肽的基本成分、分子质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核桃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制备的,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3个不同品种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无显著差异,其中漾泡、三台和细香核桃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1.34%、71.26%和71.82%,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41%、81.23%和82.86%;在经过模拟胃肠消化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核桃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有所上升,且其中分子质量小于1000Da的小分子多肽组分含量增高;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的漾泡、三台和细香核桃多肽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50%,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22.58、122.84mg/g和139.19 mg/g,且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综上,云南3种深纹核桃漾泡、三台和细香均适用于碱性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进行抗氧化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 主栽品种 核桃饼粕 核桃多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宁德鲁 曹福亮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核桃是云南省山区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针对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云南核桃“价廉滞销”的产业现状... 核桃是云南省山区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针对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云南核桃“价廉滞销”的产业现状,从种植面积、产量、经营主体、核桃加工、市场开拓及核桃科技支撑共6个方面总结了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3个对策建议:(1)开拓发展思维,多路径提升产业种植效益;(2)壮大经营主体,打造云南核桃品牌及市场;(3)加强精深加工,延长核桃产业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产业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传光 郭永清 +4 位作者 沈艳 蒋云东 周云 方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生态影响 林地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 水土保持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王高升 宁德鲁 +4 位作者 马婷 吴涛 潘莉 肖良俊 刘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9,73,共6页
研究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为板栗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云南省永仁、禄劝、峨山和墨江共4个县板栗人工林进行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43种,隶属54科124属... 研究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为板栗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云南省永仁、禄劝、峨山和墨江共4个县板栗人工林进行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43种,隶属54科124属,其中以菊科居多,有27种,隶属20属;在4个县的板栗人工林中,林下草本的物种丰富度、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峨山县最高,其中除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禄劝县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板栗林由于长期人工经营管理,林内物种数量相对较少、多样性不高,应探索混交、套间作、种植绿肥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以防止板栗人工林的水土流失、地力退化、病虫害等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人工林 物种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土壤和植株养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群 谷丽萍 李思广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探究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云南省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60 cm土层的土样和植株不同器官(当年幼果、1 a生针叶、雌球花、当年有雌花枝和当年无雌花枝),测定土壤与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养分... 为探究种子园的土壤养分特性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云南省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采集0~60 cm土层的土样和植株不同器官(当年幼果、1 a生针叶、雌球花、当年有雌花枝和当年无雌花枝),测定土壤与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弥渡县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土壤pH值为5.53~6.48,总体偏酸性;上层土壤(0~20 cm)有机质含量较高(13.3~27.4 g·kg-1),全氮含量(0.074%~0.135%)和全钾含量(0.047%~0.122%)相对较高,而全磷含量(0.046%~0.078%)相对较低。种子和雌球花中的全氮、S、P、K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表明在云南松的生殖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旺盛。速效铁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土壤酸度增加(即pH值降低)速效铁的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与碱解氮、全氮和速效钾均表现出强正相关,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这些养分的循环和供应能力。微量元素Fe、Zn、Cu、Mn和B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K和Ca的供应和利用与其他养分的循环相对独立。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无性系种子园 土壤养分 植株养分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木本森林蔬菜资源调查
14
作者 陈伟 李云琴 +2 位作者 孟梦 周云 付玉嫔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为了摸清云南木本森林蔬菜的资源状况,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全省16个州市集贸市场、地方特色餐馆、民间食用者进行访问调查,采集木本森林蔬菜进行植物学鉴定,结合区域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包括乔木状和灌木状的禾本科植物,... 为了摸清云南木本森林蔬菜的资源状况,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全省16个州市集贸市场、地方特色餐馆、民间食用者进行访问调查,采集木本森林蔬菜进行植物学鉴定,结合区域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包括乔木状和灌木状的禾本科植物,云南木本森林蔬菜的物种数为277种,分属于71科175属,禾本科森林蔬菜种类最为丰富,蝶形花科、五加科、苏木科、蔷薇科、桑科、棕榈科为木本森林蔬菜的优势科,物种数均超过10种;有18个属的物种数达到3种以上,最优势的属依次为箭竹属、榕属、赪桐属、蔷薇属,物种数均超过6种;统计到的木本森林蔬菜植物以灌木型和乔木型物种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02种和100种,占物种总数的36.8%和36.1%;木本森林蔬菜资源的分布与云南物种多样性高低的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也同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分布趋势特征基本相符,呈现由南往北、由西往东逐渐减少的特点;不同木本森林蔬菜物种的资源量存在差异,开发时需结合资源量和培育技术进行物种选择。研究结果为云南省木本森林蔬菜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木本森林蔬菜 资源调查 资源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橄榄油主要功能成分分析
15
作者 耿树香 李勇杰 王玺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2,共7页
旨在寻求云南不同品种油橄榄果最佳采收期,以云南省引种的‘柯基’‘佛奥’‘豆果’‘皮瓜尔’‘科拉蒂’‘鄂植8号’6个主栽品种3个成熟度油橄榄果为原料制取油脂,分析各橄榄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并按脂肪酸组成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同... 旨在寻求云南不同品种油橄榄果最佳采收期,以云南省引种的‘柯基’‘佛奥’‘豆果’‘皮瓜尔’‘科拉蒂’‘鄂植8号’6个主栽品种3个成熟度油橄榄果为原料制取油脂,分析各橄榄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并按脂肪酸组成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对橄榄油的脂质伴随物进行分析,并以此对橄榄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橄榄油的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按脂肪酸组成相似性,在欧氏距离为5时18个橄榄油样品可分为3个大类,其中‘鄂植8号’和‘佛奥’3个成熟度橄榄油及‘豆果’成熟度1橄榄油聚为一类,‘柯基’‘科拉蒂’‘皮瓜尔’3个成熟度橄榄油聚为一类,‘豆果’成熟度3与成熟度5橄榄油聚为一类;以橄榄油的β-胡萝卜素、角鲨烯、β-谷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香草酸、橄榄苦苷、山楂酸、羟基酪醇、酪醇、α-生育酚、刺激醛16个脂质伴随物含量为指标对18个橄榄油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发现‘皮瓜尔’‘柯基’‘鄂植8号’成熟度1橄榄油品质较好,6个品种油橄榄果均在成熟度1时采收最佳。综上,不同品种橄榄油中功能成分受油橄榄果成熟度影响较大,6个品种油橄榄果在果皮刚转为黄绿色时采收其油脂中脂质伴随物含量最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橄榄油 成熟度 脂肪酸 功能成分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古树资源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
16
作者 吴涛 马婷 +4 位作者 肖良俊 陈少瑜 王高升 潘莉 宁德鲁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解析云南省古树核桃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以云南7个州市的136份古树核桃资源和60份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数据组装并注释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开展cpDNA结构特征、序列多态性、单倍型网... 为解析云南省古树核桃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以云南7个州市的136份古树核桃资源和60份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数据组装并注释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开展cpDNA结构特征、序列多态性、单倍型网络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研究。结果显示:核桃cpDNA均由一对反向重复序列、一个大单拷贝区和一个小单拷贝区4部分组成;196份核桃样品中共检测到5种长度的cpDNA,分别为160311、160327、160335、160349 bp和160367 bp,其中160349 bp是主要类型,占比82.14%;核桃cpDNA有135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7个,tRNA基因40个,rRNA基因8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选育品种的多样性低于古树,多态性最高的前5个DNA片段(trnT-psbD、psbC-lhbA、psbM-trnD、ycf3-trnS、ndhC-trnV)均位于大单拷贝区的基因间区;系统发育关系中,核桃样品均聚为一支,位于核桃组分支;以迪庆州为代表的滇西北遗传多样性最高,是今后核桃资源深入调查的重点区域。研究结果为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云南 古树资源 选育品种 叶绿体基因组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17
作者 胡青 杨旭 +2 位作者 彭明俊 肖良俊 杨刚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6,88,共10页
云南松长期遭受切梢小蠹的危害,森林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为实现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分别以云南松蠹害木的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小麦秸秆、毛竹为对照)为原材料,于300、500、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利... 云南松长期遭受切梢小蠹的危害,森林中产生了大量的林业废弃物。为实现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分别以云南松蠹害木的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小麦秸秆、毛竹为对照)为原材料,于300、500、7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并利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对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同时为云南松蠹害木林业废弃物土壤改良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云南松蠹害木不同器官生物炭与对照生物炭相比:pH值、灰分含量升高,产率下降;C含量升高,H/C比值减少;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平均孔径减小;生物炭的醇、酚-OH、脂肪性C-H、羰基减弱。具有较高pH值的500℃树叶生物炭和700℃树叶生物炭可以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具有较高的总C含量和高芳香饱和度的树干生物炭可以用于提高土壤的含碳量。综合考虑低产率的制约、生物炭质量和制备生物炭中的制备成本,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蠹害木生物炭优于小麦秸秆、毛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切梢小蠹 外源碳物质 林业废弃物 生物炭 理化性质 制备原料 热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个主栽餐用油橄榄果脱苦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
18
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1 位作者 李勇杰 李德华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5,37,共10页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脂肪酸、矿物质及多酚类成分的变化。通过碱液(2%氢氧化钠)脱苦处理,结合清水脱碱,测定加工前后样品的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结果显示: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其中‘鄂植8号’降幅最大(12.083%),‘皮瓜尔’最小(1.637%);粗蛋白含量普遍降低,粗纤维变化不显著。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升高,亚油酸降低,其他组分基本稳定。矿物质中钙、镁含量较高,钠元素因碱处理显著增加。功能成分中总酚、总黄酮及水溶性多酚(如橄榄苦苷)大幅减少,脂溶性成分(如角鲨烯)含量增加。脱苦处理后对油橄榄的主要脂肪酸和脂溶性成分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水溶性功能成分(如多酚类)。建议采用部分脱苦或发酵工艺以减少营养损失,可最大程度保留果实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餐用油橄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肉 脱苦 多酚 矿物元素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异叶花椒——云南芸香科新记录变种
19
作者 武力 刘加理 +2 位作者 杨昌级 赵士杰 李家华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发现的芸香科新记录变种——刺异叶花椒。其属于异叶花椒的一个变种,最显著的鉴别特征为小叶边缘有锯齿或针刺;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海拔300~2400 m的针阔混交林林缘或山坡灌丛中;标本采集地所发现的刺异叶... 本文报道了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发现的芸香科新记录变种——刺异叶花椒。其属于异叶花椒的一个变种,最显著的鉴别特征为小叶边缘有锯齿或针刺;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海拔300~2400 m的针阔混交林林缘或山坡灌丛中;标本采集地所发现的刺异叶花椒为一个稳定种群,由200余株植株组成;通过标本查询鉴别证明此变种在云南未见标本记录,这一新记录变种的发现,使云南花椒属植物由6个种3个变种增加为6个种4个变种,再一次佐证了高黎贡山的生物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异叶花椒 云南 高黎贡山 新记录 芸香科 花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山地油茶林内主要昆虫种类
20
作者 徐德兵 袁其琼 +4 位作者 郭晓春 张林涛 贾代顺 刘倬志 宋顺超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摸清云南油茶林内常见昆虫种类及其危害现状,2023-2024年通过林间踏查,定点观察,并采用糖醋液、花朵涂抹蜂蜜引诱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油茶林内常见昆虫主要有63种,分属于9目38科,其中油茶害虫有32种(占50.79%),害虫中有地下害虫5... 为摸清云南油茶林内常见昆虫种类及其危害现状,2023-2024年通过林间踏查,定点观察,并采用糖醋液、花朵涂抹蜂蜜引诱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油茶林内常见昆虫主要有63种,分属于9目38科,其中油茶害虫有32种(占50.79%),害虫中有地下害虫5种、食叶害虫14种、种实害虫2种、蛀干害虫5种、其他害虫6种。虽然,云南油茶林内害虫种类较多,但尚未出现大规模爆发的态势,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仅油茶象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且为害程度严重,是关注和防治重点对象。油茶授粉昆虫主要有27种(占42.86%),其他昆虫有8种(占12.7%)。授粉昆虫中,地蜂科(Andreidae)和胡蜂科(Vespidae)所属的野生蜂群授粉效益最高、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原山地 害虫 授粉昆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