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固型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席雪冬 吴志刚 +3 位作者 雷洪 杜官本 曹明 王洪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为实现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C)的常温冷固化,在不同固化剂作用下,研究了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1)的性能特点,并借助核磁共振(13C-NM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分析,对树脂结构、热机械性能和固化性能进行... 为实现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C)的常温冷固化,在不同固化剂作用下,研究了聚乙烯醇为改性剂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1)的性能特点,并借助核磁共振(13C-NM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分析,对树脂结构、热机械性能和固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改性树脂在初粘性及物理力学性能方面都能满足集成材用胶粘剂相关标准要求,有望作为一种集成材生产用胶粘剂;不同固化剂对树脂固化效果不同,以过硫酸铵为主剂的自制混合固化剂B作用下树脂固化性能最佳;相比于MUF-C,改性后的MUF-1体系中醚键、桥键总含量大,缩聚程度高,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在混合固化剂B作用下,MUF-C树脂固化起始温度明显降低,且其弹性模量大幅度增加;加入聚乙烯醇改性后的MUF-1树脂固化起始温度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冷固化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聚乙烯醇 集成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改性小桐子蛋白胶黏剂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倩玉 陈艳华 +3 位作者 丛郁锬 雷洪 杜官本 席雪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2,共7页
为改善常温氧化法制备的小桐子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选用蔗糖为改性剂,在KMnO4氧化作用下使反应体系中额外补充的蔗糖羟基转化为更多的醛类物质,与蛋白质充分交联反应制备小桐子蛋白胶黏剂。优化工艺,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和傅里叶... 为改善常温氧化法制备的小桐子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选用蔗糖为改性剂,在KMnO4氧化作用下使反应体系中额外补充的蔗糖羟基转化为更多的醛类物质,与蛋白质充分交联反应制备小桐子蛋白胶黏剂。优化工艺,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蛋白胶黏剂的热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蔗糖添加量的增加,小桐子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当蔗糖添加量为小桐子粉质量的20%时,以KMnO4为氧化剂,其添加量为12%、氧化时间12 min、pH值为7时,所制胶黏剂具有最优良的胶合性能,制备的胶合板干状剪切胶合强度、24 h冷水湿强度、3 h温水(63℃)湿强度分别达到1.63、0.81、0.84 MPa,符合国家标准中Ⅱ类胶合板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氧化 小桐子饼粕粉 蔗糖 胶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摩尔比对多元共缩聚树脂木材胶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苟倩 刘焕 +3 位作者 李泽 董春雷 杜官本 邓书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以三聚氰胺(M)、苯酚(P)、尿素(U)、乙二醛(G)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原料摩尔比的三聚氰胺–苯酚–尿素–乙二醛(MPUG)多元共缩聚树脂,对树脂的基本性能、润湿性能和胶合性能进行测试,据此优选出共缩聚树脂合成的较佳原料摩尔... 以三聚氰胺(M)、苯酚(P)、尿素(U)、乙二醛(G)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合成了不同原料摩尔比的三聚氰胺–苯酚–尿素–乙二醛(MPUG)多元共缩聚树脂,对树脂的基本性能、润湿性能和胶合性能进行测试,据此优选出共缩聚树脂合成的较佳原料摩尔比;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和P的加入能大幅提高树脂的胶合性能特别是耐水性;以原料摩尔比M∶P∶U∶G为0.2∶0.1∶1.0∶1.4的MPUG树脂制备的三层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优,其干状胶合强度、冷水24 h湿强度和63℃热水3 h湿强度分别为1.62、0.75、0.43 MPa,且无甲醛释放,可在干燥状态下直接室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缩聚树脂 结构 性能 13C核磁共振波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聚乙烯醇胶黏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威 王婷 +4 位作者 茶联红 张俊 夏炎 杜官本 邓书端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9,共11页
为了提升淀粉基胶黏剂的耐水性能,采用3种酸作为催化剂(甲酸、乙酸、硫酸)水解木薯淀粉,再与聚乙烯醇聚合,制备环保型木薯淀粉-聚乙烯醇树脂(cassava starch-polyvinyl alcohol,CS-PVA)木材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黏度、固体含量等基本性能... 为了提升淀粉基胶黏剂的耐水性能,采用3种酸作为催化剂(甲酸、乙酸、硫酸)水解木薯淀粉,再与聚乙烯醇聚合,制备环保型木薯淀粉-聚乙烯醇树脂(cassava starch-polyvinyl alcohol,CS-PVA)木材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黏度、固体含量等基本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与热重分析(TG)对其固化性能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测试分析其润湿性能。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经酸催化水解后,与PVA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更好地形成醚键和氢键的交联结构,有效抑制水分子的渗透,从而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SEM观察可见,相较于对照由未水解木薯淀粉(CS)制备的CS-PVA胶黏剂,水解CS制备的CS-PVA胶黏剂结构更加紧密且稳定。试验进一步探究甲酸添加量对CS-PVA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其中,以1%质量分数的甲酸作为催化剂时,胶合板试样的干状、冷水24 h及63℃热水3 h剪切强度分别为2.45、1.31及0.93 MPa,符合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板》对II类胶合板强度的要求,相对于对照CS-PVA胶制备胶合板的剪切强度,分别提升了41.6%、151.9%与66.1%,表明酸水解木薯淀粉对CS-PVA胶黏剂耐水性和胶合强度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聚乙烯醇树脂 木材胶黏剂 结构与性能 交联改性 耐水性 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基聚合物改性室温固化型MUF树脂胶黏剂 被引量:3
5
作者 丛郁锬 陈艳华 +3 位作者 席雪冬 杜官本 徐高翔 雷洪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解决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作为室外级结构集成材胶黏剂时存在的脆性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韧性优秀且综合性能满足室外级结构集成材标准的室温固化型MUF树脂胶黏剂,本研究在MUF树脂合成中使用两种改性剂尿素-乙二胺(UE)、尿素-... 为解决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作为室外级结构集成材胶黏剂时存在的脆性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韧性优秀且综合性能满足室外级结构集成材标准的室温固化型MUF树脂胶黏剂,本研究在MUF树脂合成中使用两种改性剂尿素-乙二胺(UE)、尿素-三(2-氨基乙基)胺(UD)分别替代部分三聚氰胺合成了MUF-UE、MUF-UD树脂胶黏剂。通过制备树脂拉伸试样以及胶合木考察改性后的MUF树脂的物理力学性能,借助DSC、DMA分析改性前后树脂的热性能,使用FT-IR、ESI-MS分析改性前后树脂的结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MUF树脂,MUF-UE树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51.5%和30.8%,所制备胶合木剪切强度高达8.00 MPa,冷、沸水二次循环剥离率均为0%;MUF-UD树脂拉伸强度相比改性前会有所下降,但断裂伸长率以及胶合木剪切强度对比改性前有一定提高。结构分析表明,UE和UD能够参与MUF树脂合成反应并形成共缩聚产物,且不改变树脂体系中主要官能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 多胺基聚合物 室温固化型胶黏剂 拉伸试样 胶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法制备小桐子蛋白胶黏剂及其交联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艳华 丛郁锬 +3 位作者 徐高翔 雷洪 席雪冬 杜官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0-204,共5页
通过高锰酸钾对小桐子饼粕粉常温氧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小桐子蛋白质胶黏剂,引入聚氨酯、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交联剂,进一步探究不同交联剂对氧化处理的小桐子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热机... 通过高锰酸钾对小桐子饼粕粉常温氧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小桐子蛋白质胶黏剂,引入聚氨酯、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交联剂,进一步探究不同交联剂对氧化处理的小桐子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热机械分析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蛋白质胶黏剂的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制备小桐子蛋白质胶黏剂具有良好胶合性能及耐水性,干状剪切强度、63℃温水浸泡3h湿强度分别为1.16MPa和0.77 MPa;当加入KH560作为交联剂时,小桐子粉蛋白质胶黏剂胶合强度提升显著,干强度达到1.64 MPa,63℃温水浸泡3 h湿强度达到0.83 MPa,24 h冷水湿强度达到1.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氧化 小桐子饼粕粉 胶黏剂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强苯酚−尿素−乙二醛共缩聚树脂的粘接性能研究
7
作者 邓书端 李智 +3 位作者 苟倩 茶联红 王婷 杜官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F0002,共8页
为了改善乙二醛基树脂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及耐水性,以环氧树脂(EPR)、苯酚(P)、尿素(U)、乙二醛(G)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EPR−PUG多元共缩聚树脂胶黏剂,探究树脂的基本性能、固化性能、胶合性能,以确定P/U/G摩尔比对树脂胶黏剂体系性能的... 为了改善乙二醛基树脂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及耐水性,以环氧树脂(EPR)、苯酚(P)、尿素(U)、乙二醛(G)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EPR−PUG多元共缩聚树脂胶黏剂,探究树脂的基本性能、固化性能、胶合性能,以确定P/U/G摩尔比对树脂胶黏剂体系性能的影响和树脂胶黏剂的较佳合成配方。通过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分析了共缩聚树脂胶黏剂的结构特征和合成机理。结果表明:原料的官能团之间发生了有效交联反应,分子间形成了致密的网络结构,致使树脂胶黏剂体系整体性能得以提升;在P∶U∶G摩尔比为0.1∶1.0∶1.5、反应pH为4~5、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3 h、EPR添加量为13%时,所制备的EPR−PUG共缩聚树脂胶黏剂制备的胶合板性能最佳,干/湿强度分别为2.48 MPa、1.33 MPa(冷水)及0.72 MPa(63℃热水),符合国标对II类胶合板的要求,且无甲醛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基树脂 共缩聚 无甲醛胶黏剂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增强苯酚-尿素-乙二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8
作者 徐世娟 苟倩 +3 位作者 王婷 茶联红 杜官本 邓书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02-2813,共12页
为了减少木材胶合剂和胶合制品中甲醛的释放,本研究采用了无毒、低挥发性的乙二醛(G)与尿素(U)和苯酚(P)进行反应合成了苯酚-尿素-乙二醛树脂(PUG树脂)。然而,PUG树脂的性能有待改善。为了改善PUG树脂的性能,在弱酸性条件下,固定了P:U:... 为了减少木材胶合剂和胶合制品中甲醛的释放,本研究采用了无毒、低挥发性的乙二醛(G)与尿素(U)和苯酚(P)进行反应合成了苯酚-尿素-乙二醛树脂(PUG树脂)。然而,PUG树脂的性能有待改善。为了改善PUG树脂的性能,在弱酸性条件下,固定了P:U:G的摩尔比例为0.1:1.0:1.4,添加了不同含量(2%、4%、6%、8%、10%、12%)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合成了APAM-PUG树脂,并对改性前后的树脂性能进行了比较,确定APAM的最佳添加量;然后对APAM-PUG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以评估APAM对PUG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UG树脂相比,APAM-PUG树脂含有C-C、C-O、C-N、C=O、C=N、0-C=O、C-OH等官能团,其中新增的官能团是C=N。通过^(13)C-NMR分析发现,在树脂合成过程中,亚甲基和羟甲基键对树脂的缩聚程度起着重要作用。ESI-MS分析表明,添加APAM的PUG树脂提高了树脂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且分子量分布更宽、更密集。这些结果表明,APAM与PUG树脂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当APAM添加量为6%时,APAM-PUG树脂的各项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APAM) 苯酚-尿素-乙二醛(PUG)树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本刚 吴志刚 雷洪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185-187,共3页
分析了三聚氰胺树脂脆性产生的原因,综述了在塑料、造纸、胶黏剂等领域三聚氰胺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了开发柔韧性三聚氰胺树脂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树脂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乙二醛⁃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恩庆 邓书端 +2 位作者 曹龙 杜官本 康昆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了降低木材胶黏剂中的甲醛含量,减小胶合板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乙二醛与单羟甲基脲(MMU)反应,合成了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7∶1.0,0.9∶1.0,1.1∶1.0和1.3∶1.0的乙二醛⁃尿素⁃甲醛(GUF)共缩聚树脂;采... 为了降低木材胶黏剂中的甲醛含量,减小胶合板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采用乙二醛与单羟甲基脲(MMU)反应,合成了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7∶1.0,0.9∶1.0,1.1∶1.0和1.3∶1.0的乙二醛⁃尿素⁃甲醛(GUF)共缩聚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树脂的基本性能、固化性能、润湿性能及胶合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制备的GUF树脂稳定性较好,均超过了10 d;外观均为酒红色均一液体。MMU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对树脂固体含量和黏度有较大影响,固体含量随着物质的量之比增大而增大,当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3∶1.0时,树脂的固体含量为63.12%;当MMU与乙二醛物质的量之比为0.9∶1.0时,树脂黏度的最小值为23.91 mPa·s。树脂的主要官能团(N—H、O—H、C􀪅O、C—O—C和C—N)的红外吸收峰基本不受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树脂对杨木单板的润湿性能良好,接触角为50.8°~57.3°;MMU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0时合成的GUF树脂性能较优,胶合板干状胶合强度和湿强度分别为1.81和1.47 MPa;低物质的量之比的GUF树脂固化后会出现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 乙二醛⁃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 原料物质的量之比 单羟甲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单宁泡沫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洋 李斌 +2 位作者 周晓剑 李涛洪 杜官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122,126,共7页
研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了杨梅单宁的主要结构,并利用杨梅单宁和糠醇等生物质原料来制备单宁泡沫塑料。系统对泡沫的表观密度、粉化程度、吸水率、压缩性能、阻燃性能和泡孔形态进行表征。研究得出,在该工艺下制备的泡沫,孔径和形态均匀分... 研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了杨梅单宁的主要结构,并利用杨梅单宁和糠醇等生物质原料来制备单宁泡沫塑料。系统对泡沫的表观密度、粉化程度、吸水率、压缩性能、阻燃性能和泡孔形态进行表征。研究得出,在该工艺下制备的泡沫,孔径和形态均匀分布,密度可控,最大压缩强度为0.23MPa,氧指数为34.71%,属于难燃材料;24h吸水率高达842.07%,有在鲜花保湿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泡沫 单宁结构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蹇玉兰 吴志刚 +3 位作者 曹龙 张本刚 雷洪 徐高翔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采用分子量为4 000的聚乙二醇改性MUF树脂,探究MUF树脂的改性方法,分析聚乙二醇添加量对胶合性能、冷沸水剥离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的引入对MUF树脂的强度和韧性有较大改善,当添加量小于8%时,聚乙二醇对MUF树脂同时具有增... 采用分子量为4 000的聚乙二醇改性MUF树脂,探究MUF树脂的改性方法,分析聚乙二醇添加量对胶合性能、冷沸水剥离性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的引入对MUF树脂的强度和韧性有较大改善,当添加量小于8%时,聚乙二醇对MUF树脂同时具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当添加量大于8%时,聚乙二醇增强MUF效果不明显,但增韧MUF效果显著;聚乙二醇添加量为2%~8%时,MUF树脂胶合性能、耐水性能和胶合稳定性有很大改善;未改性的MUF树脂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聚乙二醇改性的MUF树脂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F树脂 聚乙二醇 性能 增韧改性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