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初步调查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陈宇春 杨仙武 +5 位作者 吴永宽 王正成 宁娅 何双凌 岳海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随着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僵果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及品质。为了解掌握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及原因,采用目测计数法,对云南省不同区域澳洲坚果种植区的7个澳洲坚... 随着云南省澳洲坚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僵果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澳洲坚果产量及品质。为了解掌握澳洲坚果僵果发生情况及原因,采用目测计数法,对云南省不同区域澳洲坚果种植区的7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僵果情况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调查的各品种均有僵果现象,僵果数量及僵果率总体表现依次为‘A4’>‘A16’>‘O.C’>‘桂热1号’>‘H2’>‘HAES344’>‘HAES788’,其中品种‘A4’和‘A16’单株僵果发生率、僵果数量以及僵果率均远远高于其他品种。初步推测僵果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植株水分、营养元素、内源激素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僵果 原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杨璇玺 宁德鲁 +5 位作者 王高升 吴涛 潘莉 肖良俊 刘娇 马婷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 研究云南主产区核桃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核桃园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依据。在云南核桃主产区的8个州市选择57个典型的核桃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并对养分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核桃主产区有91.2%的土壤分布在酸(pH 4.5~5.5)和微酸(pH5.5~6.5)区间,91.24%有机质含量在适宜及以上级别;样本中有91.23%土壤全氮含量在适宜以上级别,有12.28%的样本全磷含量缺乏、5.26%为极缺乏,有12.28%土壤全钾含量缺乏;土壤中碱解氮有12.28%缺乏、1.75%极缺乏,有效磷含量仅17.55%在适宜及以上水平,速效钾适宜及以上样本占96.49%;不同产区之间土壤营养状况差异较大,大理、丽江有一定量全氮缺乏,除临沧外的7个州市碱解氮缺乏,保山、楚雄、临沧有一定量全磷缺乏,8个州市有效磷均一定程度缺乏,丽江地区全钾较为缺乏,速效钾含量总体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全氮与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全磷与碱解氮、有效磷,全钾与速效钾,碱解氮与有效磷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核桃园管理过程中,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园地土壤情况,重视土壤酸化问题,通过施用生石灰、土壤改良剂等提高pH值,注意及时补充速效氮肥和磷肥,控制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核桃主产区 土壤 养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宁德鲁 曹福亮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核桃是云南省山区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针对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云南核桃“价廉滞销”的产业现状... 核桃是云南省山区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针对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云南核桃“价廉滞销”的产业现状,从种植面积、产量、经营主体、核桃加工、市场开拓及核桃科技支撑共6个方面总结了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3个对策建议:(1)开拓发展思维,多路径提升产业种植效益;(2)壮大经营主体,打造云南核桃品牌及市场;(3)加强精深加工,延长核桃产业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产业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4
作者 马尚玄 胡小静 +8 位作者 付镓榕 徐文婷 黄克昌 魏元苗 杨悦雪 姜家泰 王家堂 贺熙勇 郭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9-271,共13页
为明确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3个主产区35个澳洲坚果样本果实性状、果仁理化与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相对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 为明确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3个主产区35个澳洲坚果样本果实性状、果仁理化与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氨基酸组成与相对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果实性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皮果、壳果、果仁单重分别为13.85~30.48 g、5.92~11.68 g、1.87~3.75 g,壳果大果率为38.89%~100.00%,果仁大果率为10.00%~100.00%,出籽率为37.86%~72.41%,出仁率为25.18%~44.61%,缺陷果仁率为1.67%~17.00%,临沧地区坚果样本壳果、果仁大果率表现最佳,普洱地区坚果样本缺陷果仁率最高,亟需加强果园管理;35个样本理化与成分指标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4.49%~68.01%,总酚、多糖、总糖、果仁水分含量、灰分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在样本间存在明显差异;35个样本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药效氨基酸占比最大,占氨基酸总量的63.22%~73.36%。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出,用于评判不同样本澳洲坚果品质特性的指标包括粗脂肪、出籽率、亮氨酸、壳果大果率、多糖、组氨酸、总糖、壳果单果重、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果仁单果重。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澳洲坚果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在35个澳洲坚果样本中,综合品质最优的5个样本为普洱‘HVA4’、保山‘Nanya No.3’、保山‘HAES246’、保山‘HVA16’、普洱‘Own Choice’。该研究明确了云南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特性,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对澳洲坚果加工产品的品种筛选、品质调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实性状 理化、营养与功能性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主成分分析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王高升 宁德鲁 +4 位作者 马婷 吴涛 潘莉 肖良俊 刘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9,73,共6页
研究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为板栗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云南省永仁、禄劝、峨山和墨江共4个县板栗人工林进行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43种,隶属54科124属... 研究板栗人工林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为板栗人工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云南省永仁、禄劝、峨山和墨江共4个县板栗人工林进行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43种,隶属54科124属,其中以菊科居多,有27种,隶属20属;在4个县的板栗人工林中,林下草本的物种丰富度、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峨山县最高,其中除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禄劝县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板栗林由于长期人工经营管理,林内物种数量相对较少、多样性不高,应探索混交、套间作、种植绿肥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以防止板栗人工林的水土流失、地力退化、病虫害等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人工林 物种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核桃古树资源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
6
作者 吴涛 马婷 +4 位作者 肖良俊 陈少瑜 王高升 潘莉 宁德鲁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解析云南省古树核桃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以云南7个州市的136份古树核桃资源和60份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数据组装并注释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开展cpDNA结构特征、序列多态性、单倍型网... 为解析云南省古树核桃与选育品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以云南7个州市的136份古树核桃资源和60份审认定核桃品种(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测序数据组装并注释其叶绿体基因组(cpDNA),开展cpDNA结构特征、序列多态性、单倍型网络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研究。结果显示:核桃cpDNA均由一对反向重复序列、一个大单拷贝区和一个小单拷贝区4部分组成;196份核桃样品中共检测到5种长度的cpDNA,分别为160311、160327、160335、160349 bp和160367 bp,其中160349 bp是主要类型,占比82.14%;核桃cpDNA有135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7个,tRNA基因40个,rRNA基因8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选育品种的多样性低于古树,多态性最高的前5个DNA片段(trnT-psbD、psbC-lhbA、psbM-trnD、ycf3-trnS、ndhC-trnV)均位于大单拷贝区的基因间区;系统发育关系中,核桃样品均聚为一支,位于核桃组分支;以迪庆州为代表的滇西北遗传多样性最高,是今后核桃资源深入调查的重点区域。研究结果为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云南 古树资源 选育品种 叶绿体基因组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3个主栽餐用油橄榄果脱苦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
7
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1 位作者 李勇杰 李德华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5,37,共10页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脂肪酸、矿物质及多酚类成分的变化。通过碱液(2%氢氧化钠)脱苦处理,结合清水脱碱,测定加工前后样品的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结果显示: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其中‘鄂植8号’降幅最大(12.083%),‘皮瓜尔’最小(1.637%);粗蛋白含量普遍降低,粗纤维变化不显著。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升高,亚油酸降低,其他组分基本稳定。矿物质中钙、镁含量较高,钠元素因碱处理显著增加。功能成分中总酚、总黄酮及水溶性多酚(如橄榄苦苷)大幅减少,脂溶性成分(如角鲨烯)含量增加。脱苦处理后对油橄榄的主要脂肪酸和脂溶性成分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水溶性功能成分(如多酚类)。建议采用部分脱苦或发酵工艺以减少营养损失,可最大程度保留果实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餐用油橄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肉 脱苦 多酚 矿物元素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澳洲坚果开花与结实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广红 余文才 +2 位作者 李玲 陶丽 贺熙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特性展开观测及分析,为澳洲坚果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观测对象,采用挂牌记录法观察其开花物候及坐果规律,以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落果...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特性展开观测及分析,为澳洲坚果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个澳洲坚果品种为观测对象,采用挂牌记录法观察其开花物候及坐果规律,以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落果率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分析澳洲坚果不同品种的结实特性。【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开花物候复杂多样,品种D4、O.C、863、820和842花期较长,分2批次开花;品种A16、A4、Special、828、816、508和246的花期较短且较集中。受花期和品种特性共同影响,澳洲坚果不同品种的坐果率、坐果花序率、每果序平均坐果数及落果率存在明显差异,品种O.C、828、863和D4的第2批次末花期花序几乎没有坐果能力。所有参试品种的最终坐果率与最终坐果花序率呈正相关,可使用坐果花序率代替坐果率评价产量。花期对不同品种每果序最终平均坐果数量的影响不大,每个果序上仅1~2个果实。所有参试品种均存在严重的落果现象,但同一花期不同品种的落果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根据开花物候决定采收模式,花期长的品种D4、O.C、863、820和842需分批次采收,花期短的品种A16、A4、Special、828、816、508和246可集中采收。根据第2批次末花期花序几乎无坐果能力的结实特性,可疏除2批次开花品种O.C、863、828和D4的第2批次末花期刚萌发的花序,节约母树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开花物候 坐果率 坐果花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澳洲坚果凋落物、修枝和果实收获的养分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丽萍 耿顺军 +2 位作者 贺熙勇 丁华平 陈桂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4-2361,共8页
针对云南澳洲坚果生产中钙(Ca)、镁(Mg)、锌(Zn)、硼(B)元素养分缺乏的现状,通过解析树体凋落物、修枝和果实的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特征,为优化澳洲坚果钙、镁、锌、硼养分管理、助力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21-202... 针对云南澳洲坚果生产中钙(Ca)、镁(Mg)、锌(Zn)、硼(B)元素养分缺乏的现状,通过解析树体凋落物、修枝和果实的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特征,为优化澳洲坚果钙、镁、锌、硼养分管理、助力澳洲坚果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021-2022年连续2 a以澳洲坚果品种A16的丰产树为试材,研究凋落物、修枝和果实收获中干物质量及Ca、Mg、Zn、B元素养分含量和累积分配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干物质量平均为35.77 kg/株,其中,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分别占总干物质量的19%、32%、49%。不同组织间Ca、Mg、Zn、B元素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Ca>Mg>B>Zn。年平均Ca、Mg、Zn、B元素养分累积总量分别为126.13、23.39、0.25、0.89 g/株;凋落物、修枝、果实收获的Ca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45%、48%、7%;Mg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26%、33%、41%;Zn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25%、28%、47%;B元素养分累积分配分别为44%、36%、20%。其中,叶(落叶和修枝叶)为Ca、B元素养分主要累积分配部位,而修枝叶和果仁为Mg、Zn元素主要累积分配部位。表观养分平衡估算指出,Ca、Mg、Zn、B元素带走的总养分分别为45.41、8.42、0.09、0.32 kg/hm^(2),除去凋落物归还的部分养分,在没有外源Ca、Mg元素养分投入,Zn和B元素养分投入0.08 kg/hm^(2)的情况下,澳洲坚果园Ca、Mg和B元素养分处于亏缺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澳洲坚果养分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凋落物 修枝 果实收获 养分特征 表观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盈江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扬 耿建建 +6 位作者 马静 吴超 李志强 王康 宫丽丹 贺熙勇 陶亮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目的】为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树体生长情况、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树龄为11~... 【目的】为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树体生长情况、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树龄为11~13 a的13个品种表现出良好的树体生长情况;带皮果平均株产最高的品种为HAES333,最低的品种为HAES800;除HAES741、HAES788和HAES800外,其余处于盛产期的品种,鲜带壳果平均株产均大于10 kg;除HAES800外,在盛产期的所有品种中,果仁平均株产均超过2 kg;迪思1号的果仁得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4和A16的出仁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迪思1号和迪思2号的壳果大小、单干壳果质量及单果仁质量等表现优异,南亚3号的壳果大小及单干壳果质量也表现较好,桂热1号的壳果均匀度和一级果仁率优于其他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大于0.6的品种为A4、迪思1号、A16、桂热1号、迪思2号、HAES800和O.C;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排名在前4位的品种分别为迪思1号、O.C、迪思2号和南亚3号。【结论】新引入品种A4、A16和桂热1号的果实品质表现优秀,在盈江县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迪思1号、迪思2号和O.C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盈江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盈江 澳洲坚果 产量 果实品质 隶属函数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蓟马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试验
11
作者 王进强 高竞 +3 位作者 孔祥东 王康 李学斌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0-35,共6页
蓟马是澳洲坚果园重要害虫,文章描述了蓟马对澳洲坚果嫩梢及果皮的为害症状;为有效防治果园蓟马危害,采用“杀虫剂+蓟马信息素粘虫板”等综合治理措施(IPM)分别对危害嫩梢和小果的初发期蓟马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受害指数均... 蓟马是澳洲坚果园重要害虫,文章描述了蓟马对澳洲坚果嫩梢及果皮的为害症状;为有效防治果园蓟马危害,采用“杀虫剂+蓟马信息素粘虫板”等综合治理措施(IPM)分别对危害嫩梢和小果的初发期蓟马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受害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对照,嫩梢期防治效果达90.41%,小果期两个试验地点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4.49%和99.93%,采用IPM措施能高效防治澳洲坚果园蓟马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澳洲坚果 为害症状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化澳洲坚果壳制备活性炭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元苗 徐文婷 +6 位作者 付镓榕 马尚玄 杨悦雪 黄克昌 兰秀华 李源达 郭刚军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澳洲坚果壳活性炭...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磷酸质量分数、浸渍比、浸渍时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澳洲坚果壳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收值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活化温度对二者的影响程度均为最高。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磷酸质量分数60%、浸渍比1∶6、浸渍时间22 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表现出优异性能,水分含量为6.66%,灰分含量为3.80%,其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511.36 mg/g,碘吸附值为1046.9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壳 活性炭 磷酸活化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蓟马种群数量及为害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祥东 高小俊 +4 位作者 吴海斌 方芳 郑承梅 王进强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对‘O.C’‘H2’‘A4’‘A16’‘816’‘344’和‘333’等7个澳洲坚果品种花期、挂果初期、果实膨大期和养分积累期的蓟马种类和数量以及收获前果实的虫果率调查,探究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蓟马种群数量和为害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为... 通过对‘O.C’‘H2’‘A4’‘A16’‘816’‘344’和‘333’等7个澳洲坚果品种花期、挂果初期、果实膨大期和养分积累期的蓟马种类和数量以及收获前果实的虫果率调查,探究不同澳洲坚果品种的蓟马种群数量和为害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为害澳洲坚果的蓟马有7种,花期蓟马以成虫虫态为主,果期以若虫虫态为主,色蓟马为优势种。‘344’品种蓟马发生最轻,‘H2’和‘A16’品种发生较轻;‘816’品种蓟马发生最重,‘333’品种发生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蓟马 种群数量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付镓榕 魏元苗 +6 位作者 徐文婷 马尚玄 胡小静 王昱文 黄克昌 郭刚军 贺熙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295,共11页
为探究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摊放、室内摊放、室内堆放3种贮藏方式进行为期70 d的贮藏试验,贮藏期间监测环境及果堆温度、果皮含水量、裂果率、霉果率及其壳果的含水量、色泽,果仁含水量、缺陷果率、丙二醛含量、... 为探究贮藏方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摊放、室内摊放、室内堆放3种贮藏方式进行为期70 d的贮藏试验,贮藏期间监测环境及果堆温度、果皮含水量、裂果率、霉果率及其壳果的含水量、色泽,果仁含水量、缺陷果率、丙二醛含量、总酚含量、总糖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碘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室内摊放贮藏的果皮、带壳果、果仁含水量均会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室内堆放及田间摊放的果皮、带壳果、果仁含水量无规律性变化;室内堆放、室内摊放、田间摊放的青皮霉果率达到100%的贮藏时间分别为30、40、60 d。贮藏70 d时,室内摊放、田间摊放、室内堆放的果仁缺陷果率分别为23.33%、20.67%、49.33%;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03、1.18、1.01 mg/kg;酸价为114.30、105.70、119.53μg/g,过氧化值为135.88、94.92、126.90μg/g,碘值为681.74、658.67、656.88 mg/g;总酚含量为1.43、1.54、1.69 mg/g,总糖含量为199.12、201.04、200.14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6.10%、97.77%、99.50%。相关性分析得出缺陷果率、总酚、总糖、丙二醛、过氧化值、酸价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缺陷果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碘值与总酚、总糖、丙二醛、过氧化值、酸价、缺陷果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PC1和PC2的贡献率分别为87.7%、4.7%,得出3种贮藏方式贮藏10 d的品质差异较小,贮藏10 d以上时,应采用室内摊放。结合不同贮藏方式缺陷果率变化得出贮藏方式优劣顺序为室内摊放、田间摊放、室内堆放。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鲜果的保质、减损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鲜果 贮藏方式 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贮藏对澳洲坚果鲜果品质的影响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付镓榕 马尚玄 +6 位作者 杨悦雪 徐文婷 兰秀华 魏元苗 黄克昌 贺熙勇 郭刚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4-326,共13页
为分析澳洲坚果鲜果在短期贮藏中的品质变化,本文探究贮藏温湿度(30℃-RH80%、35℃-RH80%、40℃-RH80%、30℃-RH90%、35℃-RH90%、40℃-RH90%)对鲜果果皮含水量、带壳果含水量、果仁含水量、青皮裂果率、霉果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 为分析澳洲坚果鲜果在短期贮藏中的品质变化,本文探究贮藏温湿度(30℃-RH80%、35℃-RH80%、40℃-RH80%、30℃-RH90%、35℃-RH90%、40℃-RH90%)对鲜果果皮含水量、带壳果含水量、果仁含水量、青皮裂果率、霉果率、酸价、过氧化值、碘值、总酚含量、总糖含量的影响,并基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澳洲坚果鲜果短期贮藏的品质预测模型,测试集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在短期贮藏中35℃-RH80%条件贮藏的水分损失最快,35℃贮藏的青皮裂果率增速显著高于30、40℃(P<0.05),30℃时果皮霉果率增速显著高于35、40℃(P<0.05)。在贮藏期间酸价、过氧化值均呈上升趋势,贮藏结束时35℃-RH90%条件贮藏的酸价最高,为15.57 mg/100 g,30℃-RH80%条件贮藏的过氧化值最高,为36.44μg/g;碘值、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期间35℃-RH90%条件贮藏的碘值增幅最大为119.26 mg/g,贮藏结束40℃-RH80%条件贮藏的碘值最低为675.72 mg/g,贮藏结束35℃-RH80%、40℃-RH90%总酚含量均为0.88 mg/g,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结束35℃-RH80%条件贮藏的总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预测模型的输入层与输出层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澳洲坚果鲜果短期贮藏的品质预测模型隐含层节点数为7,酸价、过氧化值、碘值、总酚含量、总糖含量训练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52、0.98815、0.94869、0.94882、0.97109,预测精度良好。因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澳洲坚果鲜果在采后运输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澳洲坚果品质预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鲜果 贮藏品质 预测模型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压榨条件下深纹核桃油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
16
作者 陈鹏 庄永亮 +2 位作者 耿树香 缪福俊 宁德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5,共6页
旨在为深纹核桃油风味研究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以云南主栽的漾濞泡核桃为原料,采用两种压榨工艺制备了低温压榨核桃油与热榨核桃油,并比较了两种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 旨在为深纹核桃油风味研究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以云南主栽的漾濞泡核桃为原料,采用两种压榨工艺制备了低温压榨核桃油与热榨核桃油,并比较了两种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两种核桃油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了深纹核桃油中的关键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热榨核桃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高于低温压榨核桃油,两种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两种核桃油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酸类、酮类、烃类、醇类、酯类和杂环类;己醛、反-2-壬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反,反-2,4-壬二烯醛、壬醛、反-2-辛烯醛、2,3-辛二酮、庚醛、庚醇、2-己烯醛11种化合物为热榨核桃油的关键风味成分,己醛、反,反-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壬醛、反-2-辛烯醛、庚醛、庚醇、2-戊基呋喃和癸醛9种化合物是低温压榨核桃油的关键风味成分。综上,压榨工艺会影响核桃油的品质和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压榨工艺 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黑果病药剂防治不同方法效果比较
17
作者 高竞 杨丽萍 +4 位作者 孔祥东 蒋桂芝 郑承梅 王进强 贺熙勇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探究不同施药方式(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地面撒施多菌灵、地面撒施甲基硫菌灵)和附加措施(增喷乙蒜素、增施植物保护膜、撒施生石灰、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对澳洲坚果黑果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 探究不同施药方式(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地面撒施多菌灵、地面撒施甲基硫菌灵)和附加措施(增喷乙蒜素、增施植物保护膜、撒施生石灰、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对澳洲坚果黑果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防治效果在27.59%~85.30%。不同施药方式中,喷施处理的黑果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达85.30%,显著高于撒施处理;附加措施各处理对防治效果均无显著提升,和正常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相比,增喷乙蒜素、地面覆盖塑料薄膜会显著降低防治效果;种植区土壤磷元素(111.75 mg/kg)远高于澳洲坚果适宜种植范围(10~20 mg/kg),钙、镁、硼等元素缺乏。对澳洲坚果黑果病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无需附加其他防治措施,不同植区可根据地力情况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黑果病 土壤养分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功能成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陈海云 耿树香 +1 位作者 宁德鲁 王玺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为探究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脱衣、浸味、烘烤等工艺加工成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产品,系统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如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等)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漾濞... 为探究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食品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脱衣、浸味、烘烤等工艺加工成6种漾濞泡核桃休闲产品,系统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如α-生育酚、角鲨烯、β-谷甾醇等)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漾濞泡核桃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80%,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对核桃产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带衣核桃仁的α-生育酚含量最高,而原味烧烤核桃仁的γ-生育酚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显示,带衣核桃仁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综合评价表明:带衣核桃仁的功能成分含量最为丰富,综合得分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核桃休闲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 脂肪酸 抗氧化物质 生育酚 5-羟色氨 褪黑素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深纹栽核桃品种脱脂粉制备速溶蛋白粉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19
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1 位作者 陈海云 谢晋祥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核桃加工副产物核桃脱脂蛋白粉具较高的营养价值,为改善其溶解性,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3个核桃品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的饼粕脱脂粉,同时对酶解产物测定水解物蛋白含量、水解度、粗蛋白、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组... 核桃加工副产物核桃脱脂蛋白粉具较高的营养价值,为改善其溶解性,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3个核桃品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的饼粕脱脂粉,同时对酶解产物测定水解物蛋白含量、水解度、粗蛋白、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3个深纹栽核桃品种提油后饼粕,其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蛋白回收率均显著高于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酶解物(P<0.05),分别达到了78.27%、74.11%和75.48%;碱性蛋白酶水解物的水解度相比于其余两种蛋白酶水解物也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了9.79%、9.52%和10.36%;游离氨基酸含量组成分析中‘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细香核桃’碱性酶解物中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占比分别为:16.70%和22.90%、20.42%和25.02%、23.37%和25.83%。3个核桃品种的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中,‘细香核桃’蛋白粉的总氨基酸总量最高,达到了525.69 mg·g^(-1),‘三台核桃’蛋白粉的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483.05 mg·g^(-1)。综上所述,3个核桃品种水解物游离氨基酸组成相近、呈味特点相似,可以提供一定抗氧化能力。3种水解物中酸性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总占比分别为31.74%、31.39%和29.01%,表明3种核桃碱性蛋白酶酶解物具有作为抗氧化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纹核桃 脱脂粉 蛋白粉 氨基酸 蛋白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g级立式水代提取核桃油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20
作者 李文玕 宁德鲁 +2 位作者 刘润民 李志民 马婷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传统水代法为基础,自行研制出一款立式水代制取核桃油设备,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索该设备的最佳制油工艺,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以深纹核桃仁为原料,运用自行研制的10 kg级立式水代提取核桃油设备,通过研究不同加水比例(12%、13%、14... 以传统水代法为基础,自行研制出一款立式水代制取核桃油设备,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索该设备的最佳制油工艺,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以深纹核桃仁为原料,运用自行研制的10 kg级立式水代提取核桃油设备,通过研究不同加水比例(12%、13%、14%、15%、16%、17%、18%)、不同料浆温度(60、65、70、75℃)及不同搅拌时间(10、12、14、16、18 min)对核桃油提油效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设备提取核桃油,以加水比例12%的处理提油效率最高,达92.23%,显著高于加水比例为14%~18%的处理;料浆温度为65~75℃的处理提油效率均大于90%,但显著高于料温60℃的处理;搅拌时间10~18 min之间的处理,提油效率在89.57%~92.93%;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核桃油不需精炼即可达到一级核桃油国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自行研究开发的水代提取核桃油的立式设备,该提取工艺主要包括研磨-搅拌-加热-加水-油渣分离等部分组成,该设备结构简单、工艺快捷,为核桃油深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水代提取设备 提油率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