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场所”模型发展脉络解析与国内外应用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芳 陈华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通过回溯和系统梳理“节点-场所”模型提出及发展演变历程,深度剖析该模型应用拓展和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模型提出与完善、与TOD交叉融合、三维拓展”3个阶段,并对其应用和优化拓...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通过回溯和系统梳理“节点-场所”模型提出及发展演变历程,深度剖析该模型应用拓展和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模型提出与完善、与TOD交叉融合、三维拓展”3个阶段,并对其应用和优化拓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反思。研究认为,源于欧洲城市再开发背景下提出的“节点-场所”模型具有定量分析优势和弹性评估框架,国内外学界从最初的单纯描述发展到站点分类和预测,逐步发展研究对城市再开发的推动作用,并与TOD理念进行互补和联动,但该模型在我国本土化应用实践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国内城市站点地区持续性跟踪实证研究,应重视实地数据调研和网络数据校核,以期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网络和站点全面融入到城市更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e-Place(节点-场所)模型 再开发 发展演变 站点分类/评估 三维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