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与护理管理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唐付翠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6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276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对比采取坠床跌倒风险控制后患... 目的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血液内科接受治疗的276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对比采取坠床跌倒风险控制后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结果对血液内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关护理管理对策后,患者的坠床跌倒率有明显下降,共8例患者出现跌倒坠床事件,占2.90%,低于风险控制前的11.59%,风险控制前后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血液内科患者的发生跌倒以及坠床的相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能够使跌倒坠床率显著下降,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内科患者 坠床跌倒风险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护理文书缺陷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传凤 岳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期184-185,共2页
目的通过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本院血液科2015年2-5月的出院病历质量进行汇总及根本原因分析,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护理文书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将我科2015年2-5月期间共453份出院病历,作为对照组,对存在问题进... 目的通过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本院血液科2015年2-5月的出院病历质量进行汇总及根本原因分析,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护理文书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将我科2015年2-5月期间共453份出院病历,作为对照组,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及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将落实整改措施后的2015年7-10月期间共541份病历作为观察组,比较采用根因分析法前、后护理文书缺陷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之前,护理文书缺陷率为36.42%,采用根因分析法之后下降为9.80%,取得明显效果,通过χ~2检验P<0.005,可认为根因分析法前后护理文书缺陷率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之后护理文书缺陷率明显降低,保证了病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护理文书 缺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兔耳”小冰袋在鼻腔出血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毛艳琼 陈传凤 林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80-80,共1页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多见的出血现象. 它的病因复杂,如外伤、炎症、肿瘤、鼻腔异物、环境干燥以及血液病、各种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均可导致鼻出血. 出血部位多限于一侧鼻腔,亦可两侧同时或交替出血. 简单...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多见的出血现象. 它的病因复杂,如外伤、炎症、肿瘤、鼻腔异物、环境干燥以及血液病、各种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均可导致鼻出血. 出血部位多限于一侧鼻腔,亦可两侧同时或交替出血. 简单的鼻腔止血方法,可以用普通冰袋止血或行鼻腔填塞,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弊端. 为了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用乳胶手套制作出"兔耳"小冰袋,用于鼻腔出血止血,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共使用"兔耳"小冰袋为157人次的鼻腔出血患者进行止血,止血效果明显:能在5-20分钟达到止血效果. 制作好的成品跟兔子耳朵相似,故起名叫"兔耳"小冰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出血 止血方法 冰袋 兔耳 应用 自制 止血效果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6期90-90,92,共2页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CAG方案治疗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有效率56.25%,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CAG方案治疗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有效率56.25%,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率87.5%;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100%。随访10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29±12.36)%、(41.28±6.57)%。骨髓抑制率81.9%。结论: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使用CAG方案治疗有效,虽然有轻微不良反应,但患者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传凤 岳莎 王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圈员头脑风暴,选定改善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值、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圈员头脑风暴,选定改善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值、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改善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该院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从88.82%降至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工作量,保证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浅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责任制护理排班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传凤 岳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通过改革责任制排班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方法于2013年9月对该院血液科,护理排班班次、工作时间及相关流程进行改革,通过对分组方法、管床模式、各班职责、工作时间等进行改革,比较改革前后两... 目的通过改革责任制排班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方法于2013年9月对该院血液科,护理排班班次、工作时间及相关流程进行改革,通过对分组方法、管床模式、各班职责、工作时间等进行改革,比较改革前后两种模式下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改革后的排班模式在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护士劳动纪律、患者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健康教育知晓率、护士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改革后的排班方式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住院患者真正得到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责任制护理排班方法 改进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杨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5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M蛋白下降、骨髓瘤细胞下降、骨损再钙化、血红蛋白上升、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