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雷三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53-53,55,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控制对策。方法:收治神经外科感染患者1 266例,探究其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控对策。结果:医院感染患者79例(6.24%),感染82例次(6.48%)。年龄、抗生素应用、侵入性操作为主...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控制对策。方法:收治神经外科感染患者1 266例,探究其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控对策。结果:医院感染患者79例(6.24%),感染82例次(6.48%)。年龄、抗生素应用、侵入性操作为主要的感染高危因素。在经过相关控制对策处理后,患者的感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较多,对其实施针对化的控制对策,可获取较好的效果,尽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高危因素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柏萍 刘荣华 张琴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颅脑外伤患者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神经外科从2016年1月开始开展品管圈活动,组建品管圈,成员共12名,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后瞳孔测量准确率分别是78.57%和96.4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护理质量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作用巨大,有利于提高瞳孔测量准确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品管圈活动 瞳孔测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登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脑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ADL分级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ADL分级为Ⅰ~Ⅲ级患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GCS评分,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显微镜 经外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6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袁乔红 毛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理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处置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预后并分析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率0.00%;分期手术52例,主要术...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理特点,评价治疗效果,探讨处置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预后并分析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率0.00%;分期手术52例,主要术式骨水泥成形术、骨瓣取下整复术、钛网与自体颅骨修补术,早期修补1期手术后2 d至3个月38例,平均(2.4±1.0)个月;均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5.9±2.1)个月,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28分,平均(8.2±5.5)分,单因素分析,终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初次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闭合性损伤、合并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一次手术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归元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24 h、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分、合并伤成为末次随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因子(P〈0.05)[1]。结论外伤性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病情可轻、可重,治疗应控制严重合并伤,对于病情较重者采用分期手术,先行清创、骨瓣摘除术、异物清除术,后行颅骨缺损修复术,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可一期完成摘除、修复术;对于有严重合并创伤者,也不应在一期手术时放弃颅骨骨折处理,可先行清创、碎骨片清理、血肿清除,有助于降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尿管留置时间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聪美 解乔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导尿管插入术 留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后失语病人的语言训练 被引量:6
6
作者 解乔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6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 失语 语言疗法 心理疏导 基础训练法 刺激训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