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麻疯树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泽铭 苏光荣 杨清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云南省麻疯树的资源、自然分布及适宜种植地调查,表明云南省栽培麻疯树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麻疯树分布最多的省(区),在几大江河干、支流流域的干热(或干暖)河谷和南亚热带河谷地区分布最多。4-5月开花,9-10月果实... 通过对云南省麻疯树的资源、自然分布及适宜种植地调查,表明云南省栽培麻疯树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麻疯树分布最多的省(区),在几大江河干、支流流域的干热(或干暖)河谷和南亚热带河谷地区分布最多。4-5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的种子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发展麻疯树生物柴油原料林最好育苗造林,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开展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重视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并与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资源 干热河谷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古茶树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江龙 《绿色科技》 2015年第4期147-148,共2页
指出了景洪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古茶树(园)不仅是该市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活化石,也是茶叶种质、生物基因等研究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 指出了景洪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古茶树(园)不仅是该市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活化石,也是茶叶种质、生物基因等研究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对于古茶树而言,应该要积极加强保护,使其可以不断繁殖,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对景洪市古茶树的保护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 发展现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铁刀木育苗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星 《绿色科技》 2017年第7期162-163,共2页
对景洪市铁刀木栽培中育苗、种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系列关键环节技术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其中的育苗技术包括采种、苗圃地选取、作床、种子处理、播种时期和方法等;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等;抚育管理包括土壤肥水管理... 对景洪市铁刀木栽培中育苗、种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系列关键环节技术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其中的育苗技术包括采种、苗圃地选取、作床、种子处理、播种时期和方法等;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植方法等;抚育管理包括土壤肥水管理、修枝定干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刀木 育苗 栽培技术 抚育管理 景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澳洲坚果的种植与管理要点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星 《绿色科技》 2019年第5期82-83,共2页
指出了近几年来,景洪市种植澳洲坚果的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对澳洲坚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需求,从地块选取、选种、合理种植、管理等的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能为种植户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植 管理 要点 景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森林抚育对提升云南景洪植物多样性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陶自员 《绿色科技》 2016年第7期147-148,共2页
指出了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以及生态功能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森林多样性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对森林抚育对云南省景洪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云南省景洪市开展森... 指出了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以及生态功能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森林多样性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对森林抚育对云南省景洪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云南省景洪市开展森林抚育提升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植物多样性 措施 云南景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
6
作者 许从恒 《绿色科技》 2016年第7期171-172,共2页
阐述了景洪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意义,实施天然保护工程的成果。分析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所投入的成本。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所给景洪市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探讨。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景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李春云 《绿色科技》 2016年第7期180-180,182,共2页
指出了公益林建设是促进生态效益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结合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公益林建设的认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建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森林生... 指出了公益林建设是促进生态效益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结合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公益林建设的认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建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建设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策略 景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改革促进林地经济发展的策略探析
8
作者 刘晓蓉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3期221-222,共2页
指出了深化林业改革、提高林权管理的规范性,能够使林业发展更加持续稳定,使林地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加快林权改革,能够增加农户收入,掀起新一轮的特色农业浪潮,同时也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共赢,使林业改革转化为推动林地经济增长... 指出了深化林业改革、提高林权管理的规范性,能够使林业发展更加持续稳定,使林地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加快林权改革,能够增加农户收入,掀起新一轮的特色农业浪潮,同时也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共赢,使林业改革转化为推动林地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对于如何加快林业改革,推动林地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改革 林权流转 林地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甜龙竹种群生物量结构及其回归模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清 苏光荣 +5 位作者 段柱标 何开红 郭永杰 王正良 孙启祥 彭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134,共8页
【目的】为版纳甜龙竹的合理经营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位于云南省勐仑镇人工栽培的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Nees et Arn.ex Munro)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版纳甜龙竹单株各器官含水率和生物量、种群生物量结构,并对... 【目的】为版纳甜龙竹的合理经营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位于云南省勐仑镇人工栽培的版纳甜龙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Nees et Arn.ex Munro)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版纳甜龙竹单株各器官含水率和生物量、种群生物量结构,并对胸径与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结果】版纳甜龙竹秆、枝、叶3种器官含水率随龄级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秆的含水率下降幅度最大,竹叶的含水率变化较小。人工林的总生物量为141 598 kg/hm2,其秆、枝、叶、地下部的生物量分别为74674,23381,8071,35472 kg/hm2,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依次为52.74%,16.51%,5.70%,25.05%;Ⅰ龄级、Ⅱ龄级、Ⅲ龄级、Ⅳ龄级和≥Ⅴ龄级版纳甜龙竹的生物量分别为15 899,21 013,37 124,32 495和35 067 kg/hm2,占总生物量比例依次为11.23%,14.84%,26.22%,22.95%,24.76%;版纳甜龙竹的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除低于慈竹以外,均比其他竹种高。版纳甜龙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D)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秆生物量(Bs)、地上部生物量(Ba)与胸径(D)间的拟合模型分别为Bs=0.180 6D1.802 2(竹龄(a)≤1)、Bs=0.0803D2.304 4(a>1)和Ba=0.0795D2.455 9(a>1),且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建立了竹秆胸径与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用其估算各器官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甜龙竹 生物量 种群结构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平龙竹的化学成分与制浆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清 彭镇华 +5 位作者 孙启祥 苏光荣 段柱标 何开红 郭永杰 王正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35,共3页
对金平龙竹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成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平龙竹灰分、SiO2、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NaOH抽提物、木质素、多戊糖、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86%,0.67%,2.12%,3.96%,2.56%,18.35%,25.80%,1... 对金平龙竹的化学成分、纤维形态、成浆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平龙竹灰分、SiO2、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NaOH抽提物、木质素、多戊糖、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86%,0.67%,2.12%,3.96%,2.56%,18.35%,25.80%,13.76%,46.64%;纤维平均长度、长宽比分别为2.53mm,176.55。与造纸工业目前使用较多的慈竹、毛竹、云杉、马尾松、桉树等相比较,金平龙竹具有纤维平均长度较长、长宽比相当、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质素质量分数较低的优势。该竹易于成浆,与针叶木比较撕裂强度较高,是一种优良的竹类纤维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平龙竹 化学成分 纤维形态 制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小桐子种子对^(60)Co 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清 许丛恒 +4 位作者 彭代平 段柱标 韩蕾 孙启祥 彭镇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研究了10个不同地理种源的小桐子种子对60Co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与出苗率呈负相关,且不同剂量处理间的相对出苗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89~-0.96,其半致死剂量为127~184Gy。根据半致... 研究了10个不同地理种源的小桐子种子对60Co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与出苗率呈负相关,且不同剂量处理间的相对出苗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89~-0.96,其半致死剂量为127~184Gy。根据半致死剂量可将10个不同地理种源的小桐子划分为辐射敏感型、辐射中间型和辐射迟钝型,其中贵州贞丰鲁容种源(141Gy)和海南乐东莺歌海种源(127Gy)为辐射迟钝型;云南元江种源(184 Gy)为辐射敏感型;其余7个种源为辐射中间型。本研究可为创制小桐子新种质提供重要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种子 辐射敏感性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丛生竹的纤维形态与造纸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清 苏光荣 +4 位作者 段柱标 王正良 韩蕾 孙启祥 彭镇华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对西双版纳的15种主要大型丛生竹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竹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大,纤维长度为1.49~5.25mm,平均为2.72mm;纤维长宽比为102~320,平均为179.2;纤维素含量为44.87%~52.6... 对西双版纳的15种主要大型丛生竹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竹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大,纤维长度为1.49~5.25mm,平均为2.72mm;纤维长宽比为102~320,平均为179.2;纤维素含量为44.87%~52.60%,平均为49.09%;木质素含量为21.70%~28.13%,平均为24.36%;戊聚糖含量为13.76%~18.70%,平均为16.27%;灰分含量为0.80%~3.20%,平均为1.925%;SiO2含量为0.25%~1.39%,平均为0.683%。造纸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料慈竹、小叶龙竹、版纳甜龙竹和刀把竹均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竹浆造纸时可以优先考虑;撑绿杂交竹、油筋竹、香糯竹、龙竹、黄竹和沙罗单竹的造纸性能也比国内目前常用的麻竹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造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甜龙竹DNA提取方法及AFLP反应体系建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清 苏光荣 +3 位作者 韩蕾 王正良 孙启祥 彭镇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32-37,共6页
用改进的CTAB法,在提取液中加入2%PVP(V/V)和2%β-巯基乙醇,提取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OD260/OD280在1.7~1.9之间,蛋白质、多酚类、色素、RNA等去除较彻底,适于AFLP分析。通过对版纳甜龙竹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 用改进的CTAB法,在提取液中加入2%PVP(V/V)和2%β-巯基乙醇,提取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OD260/OD280在1.7~1.9之间,蛋白质、多酚类、色素、RNA等去除较彻底,适于AFLP分析。通过对版纳甜龙竹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过程中各关键因素的比较研究,建立了优化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得到了清晰的AFLP银染指纹图谱,试验结果重复性好。从64对MseI和PstI引物中筛选出8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8对引物对30份材料进行分析,共扩增出256条多态性带,获得32490个扩增位点,有1328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获得4061.25个扩增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为1661.125个,平均多态检出率为40.90%,8对引物组合对版纳甜龙竹30个个体的区分率达到100%。表明AFLP用于版纳甜龙竹种内不同材料间的遗传变异性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甜龙竹 DNA提取 AFLP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铁刀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开文 苏光荣 +2 位作者 郭永杰 王正良 杨清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33-36,6,共5页
铁刀木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种子种皮透水性差,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提高种皮透性才能萌发。本文对铁刀木种子自然储藏特性与种子萌发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铁刀木新鲜种子的发芽率... 铁刀木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种子种皮透水性差,必须经过适当处理提高种皮透性才能萌发。本文对铁刀木种子自然储藏特性与种子萌发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铁刀木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可达95%以上,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其发芽率逐渐降低,储存3个月后,种子发芽率迅速降低,其发芽率只有75%,储存9个月后种子发芽率只有30%左右。在有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高于不需光条件处理,萌发天数比不需光条件下的萌发天数缩短了38.6d。采用破伤种皮、用80℃温水浸泡20min和80%硫酸浸泡种子15min处理对铁刀木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发芽势明显提高,萌发天数明显缩短。特别是80%硫酸浸泡和破伤种皮在缩短萌发天数更为明显,比对照缩短了120d以上。由于破伤种皮比较费时费力,因此,在进行铁刀木种子育苗时,一般不宜采用。采用80%硫酸浸泡种子15min或80℃温水浸种30min,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和缩短发芽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刀木 种子 浓硫酸 温水浸泡 萌发率 发芽势 萌发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版纳甜龙竹造林成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清 苏光荣 +5 位作者 谢华林 段柱标 郭永杰 王正良 孙启祥 彭镇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通过对版纳甜龙竹在不同立地条件,以不同经营方式的造林成活率、各年度成竹数、胸径和株高生长量以及3年生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立地类型和经营方式与成活率和造林初期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沟谷和坡下部的成活... 通过对版纳甜龙竹在不同立地条件,以不同经营方式的造林成活率、各年度成竹数、胸径和株高生长量以及3年生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立地类型和经营方式与成活率和造林初期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沟谷和坡下部的成活率和造林初期的胸径和株高的生长以及3年生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明显高于坡上部和坡中上部,集约经营的成活率和造林初期的胸径和株高的生长以及3年生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明显高于一般经营和一般管理。因此,在版纳甜龙竹造林时,应尽量选择沟谷和坡下部的地块,在造林初期应加强除草和肥水管理,这对于提高成活率、促进成竹数、胸径和株高的生长以及提高秆的生物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甜龙竹 立地条件 经营方式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砂仁高产高效栽培关键环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朝忠 段立胜 +1 位作者 彭建明 许从恒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64,共1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是我国南药砂仁生产基地,现有砂仁面积达10万余亩,产量占全国的60%。由于栽培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的不同,单产在10~110kg之间浮动。总结多年来西双版纳砂仁高产栽培的经验,我们认为,要实现砂仁高产高效栽培... 云南省西双版纳是我国南药砂仁生产基地,现有砂仁面积达10万余亩,产量占全国的60%。由于栽培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的不同,单产在10~110kg之间浮动。总结多年来西双版纳砂仁高产栽培的经验,我们认为,要实现砂仁高产高效栽培,在生产中应抓好以下儿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栽培品种 高产高效 砂仁 生产基地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清 易国南 +3 位作者 苏光荣 张勇 曾友平 文斌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其发芽率(播种2个月)为75 .70 % ,与直播造林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成活率(0 .5a)和保存率(1.5a)明显低于直播造林。但是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小,到幼树阶段(2 .5a)时保存率为3.82 % ,只比同期直... 思茅松种子与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其发芽率(播种2个月)为75 .70 % ,与直播造林没有显著差异;幼苗成活率(0 .5a)和保存率(1.5a)明显低于直播造林。但是随着林龄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小,到幼树阶段(2 .5a)时保存率为3.82 % ,只比同期直播造林的保存率低0 .2 9% ,到3a以后,保存率几乎一样。同时思茅松种子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的发芽率几乎一样。与4种农作物种子混合撒播造林对思茅松幼苗成活率和幼树保存率影响较大,其中与旱稻、玉米种子混合撒播造林时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与黄豆和花生混合撒播。混合撒播造林有利于思茅松生长,其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都高于直播造林。其中与旱稻混合撒播造林的思茅松生长最快。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思茅松的保存率和幼树的生长量都明显高于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林地,特别是到林龄为2 .5a时,其差异更为显著。此外,混合撒播造林不但有利于思茅松幼树生长和提高其成活率,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种子 农作物 混合撒播造林 发芽率 保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花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苏光荣 易国南 杨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
对团花幼苗生长习性、苗木生长特性以及14 a解析木的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团花在云南西双版纳生长十分迅速,14 a团花株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55 cm。团花幼苗从子叶出现到长出第7对真叶以前(播种后19~140 d),生长较为缓慢,月均高生... 对团花幼苗生长习性、苗木生长特性以及14 a解析木的进行了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团花在云南西双版纳生长十分迅速,14 a团花株高可达25 m,胸径可达55 cm。团花幼苗从子叶出现到长出第7对真叶以前(播种后19~140 d),生长较为缓慢,月均高生长约1 cm。之后(播种后140~200 d)其生长的速度迅速提高,月均高生长是17.85 cm。同时,团花在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在生长,生长最快的是8~10月份,苗高月增长量超过40 cm,生长最慢的是2~5月,苗高月增长量仅为4~6 cm,其高生长的节律变化与当地的降雨量和气温的节律变化基本吻合。在栽培后2~5 a树高生长最快,年增高2~3 m,5 a以后高生长减缓;而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3~7 a,年增粗3~4.5cm;材积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10 a,单株材积增长约0.2 m3,10 a以后逐渐减少,其增长仍在0.15 m3以上。说明团花具有生长快速的特点,而且衰老也比较缓慢,它既适宜于快速提供一定径级的小木材,而且也适宜于培养大径级的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 生长节律 用材树种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八月瓜扦插繁殖试验
19
作者 吴展奎 罗勇 +1 位作者 袁慧坤 杨清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3水平4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为试验材料,研究枝条年龄、ABT2号生根粉质量分数、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等因素对八月瓜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1年生枝条,平均成活率为82.33%,成... 通过3水平4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为试验材料,研究枝条年龄、ABT2号生根粉质量分数、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等因素对八月瓜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1年生枝条,平均成活率为82.33%,成活所需时间最短(平均为51 d);生长最好的是多年生枝条,扦插6个月后成活苗木的长度平均为188.33 cm。在昆明及其附近地区,利用八月瓜枝条扦插育苗,最好在秋季,插穗采用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用200×10^(-6)的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3 h,在粗沙床上扦插,其成活率可逾80%,且成活所需时间最短,成活苗木生长最快,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扦插 繁殖 ABT生根粉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保护工作现状及措施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杰 《绿色科技》 2016年第7期151-151,153,共2页
指出了森林建设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目前各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实行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对森林保护从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对森林保护的认识;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保护,加强社会监督等方... 指出了森林建设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目前各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实行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对森林保护从进一步强化宣传,提高对森林保护的认识;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加强各种资源的分类保护,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森林建设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