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肽调控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琳杰 蒋蓉 +1 位作者 张成桂 隋世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40-249,共10页
生物活性肽相较于传统药物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逐渐在被人们接受,在治疗疾病和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过程中极为重要。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如何清除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生物活性肽能够抑制氧... 生物活性肽相较于传统药物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逐渐在被人们接受,在治疗疾病和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过程中极为重要。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如何清除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生物活性肽能够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本文对生物活性肽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抑制正常细胞凋亡和促进癌细胞凋亡以及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来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充分了解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为生物活性肽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途径 死亡受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测定两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莹 张海珠 +1 位作者 刘熙 李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通过对云南松松塔中多糖的含量的测定,比较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方面,对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硫酸-苯酚法在云南松松塔多糖含... 通过对云南松松塔中多糖的含量的测定,比较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方面,对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两种常用多糖测量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硫酸-苯酚法在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测定中较硫酸-蒽酮法优越,硫酸-苯酚法测定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时,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高,为云南松松塔等植物的多糖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松塔 硫酸-苯酚法 硫酸-蒽酮法 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ERF家族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亚茹(综述) 余敏 熊伟(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s)家族成员在调控线粒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控制线粒体DNA(mt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甚至参与线粒体核糖体亚基组装和蛋白质合成,影响线粒体代谢和细胞能量产生。先前研究表明,MTERF家族蛋白不仅参与了...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s)家族成员在调控线粒体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控制线粒体DNA(mt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甚至参与线粒体核糖体亚基组装和蛋白质合成,影响线粒体代谢和细胞能量产生。先前研究表明,MTERF家族蛋白不仅参与了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还广泛参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MTERF家族各成员在肿瘤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 蛋白家族 恶性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硫化钠脱毛法、脱毛膏脱毛法建立的小鼠脱发模型特点对比观察
4
作者 管堂飞 洪灿辉 +4 位作者 杨鑫 吴广俊 肖培云 张成桂 何正春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51-57,共7页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硫化钠脱毛法和脱毛膏脱毛法建立的C57BL/6J小鼠脱发模型的特点,以期为小鼠脱发模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44只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分成4组,即A、B、C和D组,每组11只。A组正常饲养,...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硫化钠脱毛法和脱毛膏脱毛法建立的C57BL/6J小鼠脱发模型的特点,以期为小鼠脱发模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44只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分成4组,即A、B、C和D组,每组11只。A组正常饲养,不做脱毛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组采用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建立小鼠脱发模型,C组采用硫化钠脱毛法建立小鼠脱发模型,D组采用脱毛膏脱毛法建立小鼠脱发模型,脱毛面积约2.5 cm×4.0 cm。以小鼠脱发模型制备成功为第0天,观察模型制备成功后各组小鼠的毛发生长状态,对小鼠皮肤颜色和毛发再生情况进行评分。在第15、21天时测量小鼠脱毛区域毛发长度,在第21天时测量小鼠脱毛区域毛发重量。在第21天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眼球血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Gran)、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数量,判断小鼠体内炎症情况。在第1、21天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及皮肤损伤程度,包括毳毛囊、终毛囊、总毛囊、终毛囊/毳毛囊。结果3种方法均成功建立小鼠脱发模型。脱毛后,B、C、D组小鼠脱毛区域毛发均缓慢生长,B组毛发生长状态更好,皮肤颜色评分和毛发再生情况评分更高。第15、21天时C、D组小鼠脱毛区域毛发长度均低于B组(P均<0.05)。A组小鼠脱毛区域毛发重量均高于其余各组,B组小鼠脱毛区域毛发重量均高于C、D组(P均<0.05)。与A组小鼠相比,B组Gran降低、Mon升高,C组WBC、Lym、Mon均升高,D组Mon升高;与B组小鼠相比,C组WBC、Gran、Lym、Mon均升高;与C组小鼠相比,D组WBC、Gran、Lym、Mon均降低(P均<0.05)。第21天时,B组毛囊数量增加,终毛数量增多;C组皮肤毛囊数量较少;D组可见少量终毛和毳毛,毛囊结构较完整。与A组小鼠相比,C组终毛囊数量、总毛囊数量及终毛囊/毳毛囊比均降低,D组毳毛囊数量、终毛囊数量、总毛囊数量及终毛囊/毳毛囊比均降低;与B组小鼠相比,C、D组终毛囊/毳毛囊比均降低(P均<0.05)。结论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硫化钠脱毛法和脱毛膏脱毛法均可成功建立小鼠脱发模型,其中石蜡/松香混合脱毛法脱毛后毛发生长速度快,硫化钠脱毛法脱毛后能够持续引发皮肤炎症,适用于不同发病机制引起的不同类型脱发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发 动物模型 石蜡/松香 硫化钠 脱毛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人类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基因启动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勇琴 孙美涛 +3 位作者 李月 王昀 张晓娟 熊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目的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mit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1,MTERF1)编码蛋白质是调控线粒体基因表达和氧化磷酸化的重要因子。文中旨在分析人类MTERF1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方法采用进化足迹法,... 目的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mit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1,MTERF1)编码蛋白质是调控线粒体基因表达和氧化磷酸化的重要因子。文中旨在分析人类MTERF1基因的转录调控序列、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方法采用进化足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人类MTERF1基因5'端上游的启动子分布、Cp G岛、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人类MTERF1基因定位于7q21.2,基因全长7845 bp,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基因上游5'端2500bp的核苷酸序列至少存在2个启动子,其中1878-2447 bp之间可能包含核心启动子。启动子区序列中存在1个长为812 bp的Cp G岛。人类和小鼠MTERF1同源基因存在26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能预测人类MTERF1基因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提高了针对该基因启动子的研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 启动子 CP G岛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松塔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道勋 张娜 +3 位作者 邵维莉 杨贤英 陈进汝 刘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云南松松塔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云南松松塔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 目的观察云南松松塔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云南松松塔低、中、高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3 h后,计算肝、脾指数,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云南松松塔各剂量组小鼠肝指数显著降低(P<0.01),云南松松塔高剂量组脾指数显著降低(P<0.01),云南松松塔中、高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云南松松塔各剂量组肝组织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云南松松塔低、高剂量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云南松松塔各剂量组血清ALT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和NO含量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云南松松塔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云南松松塔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松塔提取物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野生玛卡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月 何杰 +2 位作者 王昀 左绍远 陈贵元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9期149-157,共9页
研究玛卡多糖的脱蛋白条件,以多糖保留率与蛋白清除率为考察指标,比较NaCl法、CaCl2法、酶法、Sevage法、TCA法、Sevage-酶法、TCA-酶法、NaCl-酶法和CaCl2-酶法的玛卡多糖的除蛋白效果,以筛选玛卡多糖最佳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玛卡多... 研究玛卡多糖的脱蛋白条件,以多糖保留率与蛋白清除率为考察指标,比较NaCl法、CaCl2法、酶法、Sevage法、TCA法、Sevage-酶法、TCA-酶法、NaCl-酶法和CaCl2-酶法的玛卡多糖的除蛋白效果,以筛选玛卡多糖最佳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玛卡多糖最适脱蛋白工艺为Sevage-酶法,条件为酶浓度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 h,pH 6,Sevage法4次。该法蛋白质清除率56.13%,多糖保留率80.32%。该条件下脱蛋白作用好,操作便捷,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设计 玛卡 多糖 脱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测序技术在发现昆虫体内噬菌体中的应用
8
作者 米钰 钟佑宏 +4 位作者 杨娇 周格羽 王煜婷 艾志琼 巫秀美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42-245,共4页
采用系统综述评价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昆虫体内噬菌体的可行性。以“宏基因组”“扩增”“昆虫”“肠道微生物”“噬菌体”“metagenomics”“amplification”“insects”“gut microbes”“phage”为关键词,通过PubMed、中国期刊全文... 采用系统综述评价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昆虫体内噬菌体的可行性。以“宏基因组”“扩增”“昆虫”“肠道微生物”“噬菌体”“metagenomics”“amplification”“insects”“gut microbes”“phage”为关键词,通过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对2000年1月至2022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从227篇文献中筛选出合格的文献8篇,其中1篇为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昆虫体内分离出噬菌体,其余7篇文章均为通过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发现昆虫体内存在WO噬菌体相关序列。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基因扩增后测序均可发现昆虫体内是否存在噬菌体。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与PCR扩增测序技术结合可了解昆虫肠道内微生物的丰度及功能,以及噬菌体侵染情况和种类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测序技术 PCR扩增 昆虫 噬菌体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产刺梨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9
作者 杨紫焰 李倩倩 +2 位作者 李自霖 陈贵元 张翠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199,207,共9页
目的:探讨刺梨多糖提取和纯化的方法。方法:采用热水提取醇沉法从刺梨果实中提取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实验对刺梨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Cellulose DEAE-52和Sephadex G-100柱对刺梨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Sevage法脱... 目的:探讨刺梨多糖提取和纯化的方法。方法:采用热水提取醇沉法从刺梨果实中提取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实验对刺梨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Cellulose DEAE-52和Sephadex G-100柱对刺梨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Sevage法脱蛋白,D-101吸附树脂脱色素,FT-IR、HPGPC和HPLC测定分子量和单糖组成。结果:刺梨多糖是一种以Glc为主要成分的均一性酸性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糖 提取纯化 脱蛋白 脱色 Cellulose DEAE-52 Sephadex G-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糖蛋白对2种益生菌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10
作者 李开伶 王宝宇 +3 位作者 李维俊 张敬宇 肖培云 杨永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9-146,共8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糖蛋白(PAG)对植物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在含不同浓度PAG的培养基(MRS培养基中PAG浓度分别为0.5、1.0、2.0、4.0 mg/mL;TPY培养基PAG浓度分别为1.0、2.0、4.0、8.0 mg/mL)中...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美洲大蠊糖蛋白(PAG)对植物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在含不同浓度PAG的培养基(MRS培养基中PAG浓度分别为0.5、1.0、2.0、4.0 mg/mL;TPY培养基PAG浓度分别为1.0、2.0、4.0、8.0 mg/mL)中培养有益菌,并以菊粉为阳性对照,测定菌液的OD600值、pH以及代谢产物乳酸、短链脂肪酸(SCFAs,即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结果:PAG添加量达1.0 mg/mL时,促植物乳杆菌生长达到最佳,而青春双歧杆菌生长达到最佳时PAG浓度为2.0 mg/mL。添加PAG;1.0 mg/mL)的植物乳杆菌菌液的OD600值、乳酸和SCFAs产量较同浓度菊粉升高,而pH显著(P<0.05)降低。添加PAG(2.0 mg/mL)的青春双歧杆菌菌液的OD600值、丙酸和丁酸产量较同浓度菊粉升高,乳酸产量12 h优于菊粉,乙酸产量24 h优于菊粉,而pH降低,提示PAG促青春双歧杆菌产乳酸和SCFAs的效果与菊粉不相同。结论:PAG能够促进植物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和有机酸量的生成,效果优于菊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糖蛋白 植物乳杆菌 青春双歧杆菌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PAS840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作用及抗氧化能力观察
11
作者 管堂飞 杨鑫 +3 位作者 洪灿辉 肖培云 张成桂 何正春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PAS840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根据预实验确定最佳酶促反应条件得到的数据,AChE浓度为0.425U/mL、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浓度为15mmol/L、反应时间为20min,采用改良的Ellman法进行...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PAS840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根据预实验确定最佳酶促反应条件得到的数据,AChE浓度为0.425U/mL、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浓度为15mmol/L、反应时间为20min,采用改良的Ellman法进行酶促反应,检测不同浓度(7.8125、15.625、31.25、62.5、125、250μg/mL)PAS840对AChE催化ATCI分解的抑制率,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米氏方程相关的酶动力学实验测定PAS840对AChE的抑制类型。取不同浓度的PAS840溶液或维生素C(VC),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检测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采用总还原能力测定法检测其对铁氰化钾的还原率,采用水杨酸法检测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计算相关的IC_(50)。结果PAS840对AChE催化反应进程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AS840作用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随着PAS840作用浓度增加,AChE抑制率先逐渐升高再趋于平缓。PAS840抑制AChE催化ATCI分解的IC_(50)为22.30μg/mL,其抑制类型是混合性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PAS840、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500μg/mLPAS84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3.95%,同等浓度Vc的清除率为97.31%;PAS840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为43.21μg/mL。随着浓度的增加,PAS840对铁氰化钾的还原率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Vc对铁氰化钾的还原率呈比较高的平稳趋势;3.0mg/mLPAS840对铁氰化钾的还原率为93.95%,同等浓度Vc的还原率为82.2%;PAS840还原铁氰化钾的IC_(50)为0.498mg/mL。随着浓度的增加,PAS84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比较中等的平稳趋势,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8mg/mLPAS84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5.72%,其后逐渐趋于平缓,同等浓度Vc的清除率为74.06%;3.0mg/mLPAS840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7.83%,同等浓度Vc的清除率为89.73%;PAS840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为3.65mg/mL。结论PAS840具有较强的AChE活性抑制作用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840 美洲大蠊 乙酰胆碱酯酶 神经退行性疾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CII-3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成分含量测定
12
作者 李开伶 雷佳丽 +3 位作者 王宝宇 刘光明 杨永寿 肖培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0,共9页
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CII-3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_(18) 110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16批供试品。采用“中药指纹图谱... 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CII-3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_(18) 110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16批供试品。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16批CII-3的HPLC指纹图谱中共有峰为16个,相似度介于0.870~0.982之间,HCA将CII-3分为3类,结合PCA、OPLS-DA分析筛选出3个导致批次间质量差异的标志物。指认出8种核苷类成分并测定了其含量,分别为胞嘧啶(0.50~1.17 mg·g^(-1))、腺嘌呤(0.54~2.10 mg·g^(-1))、鸟嘌呤(0.08~1.07 mg·g^(-1))、黄嘌呤(0.74~4.67 mg·g^(-1))、胸腺嘧啶(0.32~2.46 mg·g^(-1))、腺苷(1.02~7.67 mg·g^(-1))、肌苷(4.02~37.35 mg·g^(-1))、胸腺嘧啶核苷(0.56~1.86 mg·g^(-1)),8种核苷类成分在16批供试品中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为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CII-3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CII-3 指纹图谱 核苷类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插层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丽仙 李晓红 +1 位作者 张剑 王基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155,共3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及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插层有机膨润土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对膨润土及插层膨润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已经进入膨润...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及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插层有机膨润土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对膨润土及插层膨润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已经进入膨润土层间,层间距由1.41nm增大至2.04nm。对该材料吸附水中苯酚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5℃,pH=6的条件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73.25mg/g,最大理论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不同模型对等温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等温吸附平衡更符合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壳聚糖 吸附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诱导犬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丽 徐在品 +4 位作者 张成桂 巫秀美 许玉兰 陈广 杜建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5-140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索醋酸诱导犬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方法,建立稳定的犬急性UC模型。选取16只健康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不同浓度醋酸组,每组4只。注射犬眠宝麻醉后,醋酸组分别灌注4%、7%和10%的2mL/kg醋酸,对照组无需麻... 试验旨在探索醋酸诱导犬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方法,建立稳定的犬急性UC模型。选取16只健康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不同浓度醋酸组,每组4只。注射犬眠宝麻醉后,醋酸组分别灌注4%、7%和10%的2mL/kg醋酸,对照组无需麻醉,直肠灌注相应剂量无菌生理盐水;用药后第1、3、7天观察各组排便情况,并用电子内窥镜观察试验犬结肠黏膜的损伤程度;于第7天牺牲试验犬,切取病变结肠做组织切片检查。结果显示,灌注4%醋酸的犬均出现短暂的稀便,病理切片观察只有轻微炎性细胞浸润;灌注10%醋酸的犬,炎症反应过于强烈导致肠穿孔和死亡;灌注7%醋酸的犬,粪便性状及结肠内窥镜检查均显示明显的结肠炎症状,3d后出现溃疡灶,7d后可见溃疡灶脱落,组织学检查发现溃疡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推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以上结果表明,直肠灌注7%醋酸能成功稳定诱导犬急性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膨润土/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盛春 贺杰 +1 位作者 邹育刚 王基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75,共3页
以纳米膨润土、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EG)为成孔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孔网络凝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凝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剂... 以纳米膨润土、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聚乙烯醇(PEG)为成孔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多孔网络凝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凝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和成孔剂的加入对凝胶的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量为0.04wt%,引发剂量为L5~2.0wt%时多孔凝胶的溶胀性能最佳。在蒸馏水中和0.9wt%NaCl溶液中的溶胀率分别1125g/g和123g/g。成孔剂PEG的加入能使凝胶的溶胀率和溶胀速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膨润土 凝胶 成孔剂 溶胀率 溶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抗菌肽基因BmCecropinD的克隆及重组蛋白的自诱导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昆 谭玉婷 +3 位作者 王靖 赵昱 张成桂 杨自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7,共5页
BmCecropinD是家蚕体内的一种抗菌肽,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以家蚕中肠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D基因,构建pET32a-BmCecropinD原核表达载体,采用自诱导表达系统表达BmCecropinD重组蛋白。结果表明,BmCecropinD基因大小186... BmCecropinD是家蚕体内的一种抗菌肽,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以家蚕中肠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扩增BmCecropinD基因,构建pET32a-BmCecropinD原核表达载体,采用自诱导表达系统表达BmCecropinD重组蛋白。结果表明,BmCecropinD基因大小186bp,编码61个氨基酸,自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18ku,表达产率比IPTG诱导的重组蛋白表达产率高,为BmCecropinD抗菌肽的纯化、活性鉴定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菌肽 自诱导 BmCecropi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茂牛肝菌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苏璐 苏冀彦 +4 位作者 李丹 谢意珍 焦春伟 赖泳 李文治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探讨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采集连续30d灌胃给予该菌子实体水提物(4g/kg)的小鼠含药血清,通过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5%、10%和20%)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为探讨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采集连续30d灌胃给予该菌子实体水提物(4g/kg)的小鼠含药血清,通过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5%、10%和20%)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兰茂牛肝菌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CD^(3+))、B(CD^(19+))细胞比例,同时可促进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CD^(3+)CD^(4+))与细胞毒性T细胞(Tc,CD^(3+)CD^(8+))生成,并可上调上述T细胞及T细胞亚群内抗原非特异性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提高T细胞活化程度。因此兰茂牛肝菌含药血清可通过增强以T、B细胞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潜在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茂牛肝菌 含药血清 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洛沙姆作为温度敏感型凝胶基质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雨生 廖川江 段美娟 《食品与药品》 CAS 202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究泊洛沙姆(泊洛沙姆P407、泊洛沙姆P188、泊洛沙姆P407/P188混合液)作为治疗妇科疾病局部给药的温度敏感型凝胶基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法给予昆明种小鼠凝胶基质,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并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_... 目的探究泊洛沙姆(泊洛沙姆P407、泊洛沙姆P188、泊洛沙姆P407/P188混合液)作为治疗妇科疾病局部给药的温度敏感型凝胶基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法给予昆明种小鼠凝胶基质,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并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_(50));以阴道注射方式给予SD大鼠空白凝胶[P407/P188(2.5:1,m/m)的40%混合溶液],考查其对大鼠造成的毒性反应及对阴道的黏膜刺激性反应。结果小鼠灌胃给予基质的最大口服耐受量(MTD)>16 g/kg且LD_(50)>6.0 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_(50)分别为3.66 g/kg(P407溶液),7.74 g/kg(P188溶液),5.62 g/kg(P407/P188溶液);大鼠阴道给予基质的MTD>2.4 g/kg。结论泊洛沙姆用作治疗妇科疾病的凝胶基质对人体基本无毒性及局部刺激作用,可作为相关温度敏感型凝胶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洛沙姆 温度敏感型凝胶 基质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蠊提取物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其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廷梅 刘衡 +2 位作者 王希通 王宇彤 陈志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1-1223,共13页
目的探索制备蜚蠊提取物长效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并评价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蜚蠊提取物长效脂质体(CE-Lip),正交实验优化CE-Lip的处方及冻干工艺,进行形态学表征并评价其体外释放速率,并通过U... 目的探索制备蜚蠊提取物长效脂质体的最佳工艺,并评价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蜚蠊提取物长效脂质体(CE-Lip),正交实验优化CE-Lip的处方及冻干工艺,进行形态学表征并评价其体外释放速率,并通过UC小鼠模型进行药效学评价。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胆固醇-磷脂质量比1∶5,提取物-磷脂质量比1∶4,水化时间0.75 h,水化体积3 mL,水化温度30℃;最佳冻干工艺为采用5%甘露醇、10%海藻糖作为混合冻干保护剂;所制得的CE-Lip平均粒径为(276.7±5.6)nm,呈囊泡状结构,冻干后稳定性良好,在体外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原料药。药效学结果显示CE-Lip可以显著降低UC小鼠的DAI评分、结肠长度、CMDI评分、TNF-α表达量、HS评分,显著升高EGF表达量、杯状细胞中的黏液素表达量。结论获得简便、稳定、重现性良好的CE-Lip制备工艺。制得的CE-Lip,大小分散均匀,稳定性好,具有缓释的效果,相比于普通制剂,CE-Lip显著提高了CE对UC小鼠的治疗作用,为CE-Lip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提取物 脂质体 正交实验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产小百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欢 王家鹏 +2 位作者 朱丽 蔡乐 杨明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7-644,共8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产小百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小百部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2-deo...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产小百部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小百部中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2-deoxy-20-hydroxyecdysone(1),20-hydroxyecdysone(2),ajugasterone C(3),ajugasterone C-2-ethyl ester(4),calonysterone(5),2-deoxyecdysone(6),ergosterol(7),胡萝卜苷(8),小百部苷A(9),小百部苷B(10),filiasparoside B(11),filiasparoside C(12),filiasparoside D(13),asparagusin A(14)。研究表明小百部中主要以甾酮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化合物1、3、4、6、7为首次从小百部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百部 甾酮 甾体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