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雪 姚芸 +1 位作者 陈芳 袁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在校本科护理学生(简称"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培养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倪超等编制的护理本科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测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826名... 目的了解云南省在校本科护理学生(简称"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培养本科护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倪超等编制的护理本科生非专业技术技能测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昆明医科大学826名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非专业技术技能现状调查。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当其他变量取值不变时,对本专业兴趣每提高1个程度,总量表得分平均增大5.031分(95%CI 2.963~7.098);女性的总量表得分平均比男性低9.076分(95%CI-13.332~-4.821);城镇的总量表得分平均比农村高5.970分(95%CI 2.771~9.170);成绩排名每提高1个程度,总量表得分平均增大3.559分(95%CI 0.919~6.198)。结论本科护生应转变观念,重视成绩提升,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非专业技术技能,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非专业技术技能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3·01-恐怖暴力事件”护理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朱莹泉 李敏 +2 位作者 肖渝 纳赛琳 李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132-134,共3页
总结了昆明火车站2014年3月1日发生的严重恐怖暴力事件的急救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及时合理地调配护士,建立"3·01事件"伤者护理动态日上报制度,组建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及早规范地对伤员进行心理护理,早期实施康... 总结了昆明火车站2014年3月1日发生的严重恐怖暴力事件的急救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及时合理地调配护士,建立"3·01事件"伤者护理动态日上报制度,组建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及早规范地对伤员进行心理护理,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认为通讯通畅是应急的首要条件,医院在建立健全护理资源库的同时需进一步进行功能分组,定期对护理队伍进行应急专科护士培训,在应急情况下护士紧缺时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社会支援来解决临时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事件 护理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探究
3
作者 杨靖泽 尹劲 +3 位作者 胡清 杨海青 张涵 易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正常关节受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正常关节受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相对增强(RE)、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相对增强(MRE)、最大强化斜率(Slope_(max))、最大增强(ME)],评价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关系,DCE-MRI定量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E、MRE、ME、Slope_(max)、AU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RE、ME、Slope_(max)、AUC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AUC值分别为0.719、0.767、0.800、0.834、0.814,联合预测AUC值最大为0.928;预后不良患者病程、关节压痛与肿胀指数、疾病活动度、RE、MRE、ME、Slope_(max)、AUC、FBG、D-D、PT、APTT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RE、ME、Slope_(max)、AUC、FBG、D-D、PT、APTT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疾病活动度及预后情况显著相关(P<0.05);RE、MRE、ME、Slope_(max)、AUC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FBG、D-D、PT、APTT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凝血功能状态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可靠手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文忠 钟粤明 +3 位作者 郭曼 向彪 胡沁松 余曼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47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包括产后宫缩乏力、引产后大出血、宫颈妊娠、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宫颈鳞癌等。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35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例...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47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包括产后宫缩乏力、引产后大出血、宫颈妊娠、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宫颈鳞癌等。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35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9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造影后,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结果:44例经一次栓塞后成功止血,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5 min。1例子宫切除术后大出血经三次栓塞后成功止血,1例经一次栓塞后仍有活动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1例经两次栓塞后仍有活动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是一种有效、迅速、安全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出血 妇科/产科 动脉栓塞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靖 陆建环 +3 位作者 汤晓静 刘建平 杨柠娜 高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进行比较,探讨三种肿瘤的影像差异。结果 1)嫌色细胞癌43.7%(7/16)皮髓质期均匀强化,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细胞瘤33.3%(4/12)出现"星芒状瘢痕",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嫌色细胞癌的CT值及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71.6±18.2及0.43±0.16、75.3±15.4及0.43±0.18、65.5±16.3及0.53±0.15,嗜酸细胞瘤为93.1±17.3及0.58±0.17、85.1±24.8及0.54±0.21、63.8±7.4及0.51±0.09,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别为87.3±31.5及0.58±0.20、84.5±29.3及0.55±0.25、83.4±26.5及0.69±0.22,皮髓质期嫌色细胞癌与另外两组肿瘤病灶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泄期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另外两组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和排泄期肿瘤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有助于三种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 嫌色细胞癌 嗜酸细胞瘤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春华 黄燕 +2 位作者 张俊 杨光瑞 冯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脐带绕颈 胎儿窒息 超声诊断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戴红梅 吴柄成 +3 位作者 李兰 侯静 曹倩 孙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01/05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3例63眼,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例31眼,B组行常规白内障...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白内障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4-01/05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3例63眼,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例31眼,B组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32例32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mo的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SehirmerⅠ试验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mo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增加、BUT缩短,SⅠt降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干眼症状仍然存在,但SⅠt及BUT程度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引起干眼的程度相对较轻,在泪液功能的改变上前者轻于后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肖春华 罗晓惠 +3 位作者 罗平 刘洁玉 迟昆燕 王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76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下肢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膜、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7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71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发生率为93.4%;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以足背动脉最明显,腘动脉次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管腔内膜增厚、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股动脉斑块发生率最高,足背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闭塞仅见于足背动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动脉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处理(附283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宇民 赖苇 +2 位作者 罗志刚 董树强 王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处理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283例,有并存病144例占50.9%,中青年组892例行急诊内镜处理。术中监测心脑肺功能,控制心衰、呼衰、血压、心律失常,纠正休克。判...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处理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283例,有并存病144例占50.9%,中青年组892例行急诊内镜处理。术中监测心脑肺功能,控制心衰、呼衰、血压、心律失常,纠正休克。判断出血病因分别镜下套扎、注射、喷洒药物止血。结果:老年组包括有严重并存病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者均安全接受急诊内镜处理。出血病因以消化溃疡为首位,胃癌、胃溃疡、Dieulafoy病高于中青年组。活动性出血118例经镜下止血,110例立即止血,急诊止血率93.2%,与中青年组无差异(P>0.05)。结论:急诊内镜是明确老年人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镜下止血安全可靠,适合老年人特别是有严重并存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内镜下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帆 张渊智 +4 位作者 高燕云 黄敏 高慧芳 聂静 罗志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在慢性胰腺炎(C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9月~2011年12月该院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32例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完成ERCP诊治共45例次,内镜治疗后腹痛近期症状缓解率82.76%,平均随... 目的探讨内镜在慢性胰腺炎(C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9月~2011年12月该院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32例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完成ERCP诊治共45例次,内镜治疗后腹痛近期症状缓解率82.76%,平均随访36.9个月(2~90个月),腹痛远期症状缓解率65.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1例,病死率为0。结论 ERCP是CP的重要诊治手段,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志贤 毕虹 +2 位作者 陈敏 杜俊毅 胡福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7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079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癌、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资料。结果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7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079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癌、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资料。结果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在确诊肺癌方面,阳性率高于灌洗法(Х^2=13.167,P=0.000)、钳取活检法(Х^2=5.090,P=0.021)及术后痰检(Х^2=12.713,P=0.000),与刷检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335,P=0.131)。在确诊肺结核方面,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阳性率高于灌洗法(Х^2=123.683,P=0.000)、钳取活检法(Х^2=10.017,P=0.002)、刷检法(Х^2=49.682,P=0.000)及术后痰检(X。=91.642,P=0.000)。结论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可以提高肺癌、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且可以弥补一些位于肺亚段以下、特殊部位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盲区病灶无法行钳取活检、刷检等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细管 肺癌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丽玲 赵学车 +1 位作者 黄敏 何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4-1026,1030,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价值。方法随机将528例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硫酸镁加聚乙二醇4000散剂组)和B组(番泻叶组),A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6h口服硫酸镁50g,配制成浓度为50%的溶液100...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价值。方法随机将528例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硫酸镁加聚乙二醇4000散剂组)和B组(番泻叶组),A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6h口服硫酸镁50g,配制成浓度为50%的溶液100mL,30min后口服浓度为4%~6%的聚乙二醇4000散剂溶液1000~1500mL,B组口服浓度1.3%~2.0%番泻叶溶液1000~1500mL,观察肠道清洁效果,以内镜医师对肠道准备的满意程度、到达回盲部的成功率、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评判标准。结果 A组肠道清洁满意率达60.7%,欠满意率34.5%,不满意率为4.8%;而B组的满意率、欠满意率、不满意率分别为42.5%、35.6%和21.9%,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应用于大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能达到较满意的清洁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硫酸镁 聚乙二醇4000散剂 番泻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勤玲 李梅华 +2 位作者 杨艳霞 高俊 和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同时诱导...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同时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将11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的患者记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余130例为无细菌感染组(B组)。结果 24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中有115例(47.9%)痰培养出PPM,其中包括110例痰中的PPM浓度≥107cFU/ml。稳定期时患者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浓度。结论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PCT升高,可将PCT升高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急性加重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H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冉江华 郭永章 +4 位作者 李立 张升宁 刘静 李铸 李来邦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其机理。方法Pringles法建立180只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rhGH预处理组(n=50),B组:作为A组的对照组(n=50);A组:建模前连续7 d给...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其机理。方法Pringles法建立180只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rhGH预处理组(n=50),B组:作为A组的对照组(n=50);A组:建模前连续7 d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针剂皮下注射0.2IU/100 g(体重)/d,B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ALT、TNF-α、IL-1浕、丙二醛(MDA)肝脏能荷(Energy charge,EC)的变化,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变化。C组:rhGH治疗组(n=40),D组:作为C组的对照组(n=40)实验组建立模型后7d每天给予rhGH针剂皮下注射(0.2 IU/100 g),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ALT、TNF-α、IL-1浕、EC、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B两组:A组ALT、TNF-a、、IL-1浕、和MDA在各个时间点的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组EC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细胞破坏,肝细胞线粒体结构改变,A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C、D两组:ALT、TNF-α、明显降低,在7 d(和)或14d C组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C组EC 7 d、14 d明显高于D组(P<0.05);C组肝细胞超微结构较D组亦有明显改善。结论rhGH可能通过抑制了细胞因子(TNF-α、IL-1浕),进一步减少MDA的生成,从而减轻了这些因子对肝脏损伤,rhGH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以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状态;rhGH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促进肝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能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运用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红梅 李兰 +6 位作者 李云川 张远平 查旭 梁毓林 杨文艳 曹倩 李静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探讨5g/L吲哚菁绿溶液前囊膜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白色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50眼,对照组48例48眼。对照组不做前囊膜染色。观察组采用黏弹剂下5g/L吲哚菁绿溶液... 目的:探讨5g/L吲哚菁绿溶液前囊膜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白色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50眼,对照组48例48眼。对照组不做前囊膜染色。观察组采用黏弹剂下5g/L吲哚菁绿溶液前囊膜染色,前囊膜染色针抽取5g/L吲哚菁绿溶液0.1mL,自辅助切口注入到前囊膜中央表面,留置30s,平衡盐液置换出多余染料。两组均应用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结果:观察组前囊膜呈现均匀的淡绿色,能见度显著提高,有48眼撕囊成功,成功率96%;对照组有29眼撕囊成功,成功率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前房未见染料颗粒残存及虹膜炎及眼压升高等并发症。前房炎症反应、角膜透明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吲哚菁绿前囊膜染色使前囊清晰可辨,可提高对白色白内障患者术中撕囊的成功率,从而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使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初学者较快掌握连续环形撕囊术,改善初学者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吲哚菁绿 前囊膜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炎康复片在慢性肾脏病早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兴德 张曦 杜薇蓓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早期CKD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为特征。近年来,CK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程呈渐进性加重,多不可逆,晚期发展为终...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早期CKD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为特征。近年来,CK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程呈渐进性加重,多不可逆,晚期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治疗困难,因此,如何应用中药对CKD的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已倍受关注,CKD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CKDI期、Ⅱ期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炎康复片 临床应用 早期 继发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衰竭 有效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兰 梁毓琳 李云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观察球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和曲安奈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0眼因眼外伤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mo,新生血管增生达到Ⅲ度以上患眼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贝伐单抗2.5mg(0.1mL);C组:贝伐单... 目的:观察球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和曲安奈德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0眼因眼外伤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mo,新生血管增生达到Ⅲ度以上患眼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贝伐单抗2.5mg(0.1mL);C组:贝伐单抗及曲安奈德各0.1mL;D组:曲安奈德0.1mL;每月1次,共两次球结膜下注射药物。结果:平均随访3a,B组和C组视力保持稳定或稍有增进,新生血管和免疫反应明显减退(P<0.01),患者眼痛、畏光流泪症状减轻。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曲安奈德在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退新生血管,并减轻排斥反应,对保持植片的透明性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曲安奈德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莹泉 罗平 +4 位作者 胡敏 张娴 谢珊 潘越 纳赛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8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教育方式对改善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患者使用过1次、6次和12次的胰岛素BD针头置于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用于患者教育。随机选取2010年到2012年间收住本院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笔注射...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教育方式对改善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患者使用过1次、6次和12次的胰岛素BD针头置于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用于患者教育。随机选取2010年到2012年间收住本院内分泌科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完成随访260例,采集基本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以一对一及集体讲课的形式进行正确使用注射针头的健康教育,分别于出院后第1、3、6个月由主管护士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干预,并于第6个月时再次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的采集,与入院时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重复使用后针头存在针尖弯曲、倒钩、硅膜脱落、针腔存有残液等情况;(2)干预后胰岛素注射针头的重复使用次数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3)干预后的空腹微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干预前(P<0.05);随机微量血糖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干预前患者居住地对胰岛素注射针头的更换频率相关,干预后可消除此影响因素。结论 (1)注射针头使用随使用次数的增加损坏加重;(2)院内教育加院外电话随访干预能够增加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的依从性;(3)该方法能够强化患者的注射技术,对提高血糖达标率可能有效;(4)院外电话随访干预是糖尿病健康教育扩展到社区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有效手段,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电话随访 胰岛素注射针头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倩 李兰 +7 位作者 李云川 李勇 梁毓琳 董洁 徐晓莉 邹莹 范雅馨 孔令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来源角膜植片术后排斥反应与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关性。方法: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心脏死亡供体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28例28眼角膜植片分别于术...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来源角膜植片术后排斥反应与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关性。方法: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心脏死亡供体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28例28眼角膜植片分别于术后<1、2~3、4~6、7~12mo行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28例患者术后<1、2~3、4~6、7~12mo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分别为38.23%、49.56%、57.18%、65.04%;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071.15±311.47、1771.33±348.18、1626.59±353.92、1553.14±307.31个/mm2;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与排斥反应呈正相关关系(r=0.95,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排斥反应呈负相关关系(r=-0.93,P<0.05)。结论:DCD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有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逐步增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步降低的趋势;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可作为早期检测术后排斥反应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改进及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升宁 白建华 +3 位作者 刘静 李铸 冉江华 李立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