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鸣 张鸿 +2 位作者 曾流芝 辛梅 姚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普拉洛芬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口服,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IP-10、MCP-1及VEGF浓度变化,同时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与对照组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治疗后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眼底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5) 2组患者治疗后IP-10、MCP-1及VEGF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观察组改善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6)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脉络膜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术后 黄斑水肿 桂枝茯苓丸 VEGI VEGF 血管新生 脉络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