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
1
作者 唐筱 蒙睿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普洱景迈山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在了解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制约因子,定量研究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迈山的旅游空间容量为64969人次/日,旅游生态容量为2468... 普洱景迈山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在了解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制约因子,定量研究普洱景迈山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迈山的旅游空间容量为64969人次/日,旅游生态容量为24685人次/日,旅游设施容量为2148人次/日,而旅游社会心理容量可取到无穷大。旅游设施容量成为景迈山旅游接待规模的主要限制因素,旅游空间容量和生态容量虽然较大,但景迈山生态的脆弱性不容许高强度的游客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环境监测、强化分流引导、引进数字技术等对策,以更好地协调景迈山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空间容量 生态容量 设施容量 社会心理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养旅游政策演进与供需匹配——基于2011-2022年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娟 明庆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康养旅游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本研究对2011-2022年272份康养旅游产业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构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康养旅游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本研究对2011-2022年272份康养旅游产业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构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从政策的总量与结构、发布主体与形式、主题与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康养旅游政策演进特征和规律,并获取474篇新闻报道文本代表需求侧数据,运用LDA模型对中国康养旅游政策供需匹配度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1)康养旅游政策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提升成熟阶段,正在经历优化发展阶段,产业要素内容在政策阶段性演进过程中一直是关注焦点;(2)发文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联合发文数量与参与发文部门逐年增加,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行业标准等政策有待完善;(3)政策内容演进特征与产业发展阶段保持一致,从概念性到实践性演进,从注重医养到医养、康养、旅养、文养融合发展转变;(4)康养旅游政策在4个主题下的供需匹配度均较为均衡,表明政策供给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政策演进 LDA主题模型 政策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滇西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空间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秦琴 黄佺 +1 位作者 黄瑞祥 李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139,共9页
运用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ArcGIS地图表达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滇西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及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更能凸显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价值,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更适合作为个体... 运用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ArcGIS地图表达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滇西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及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更能凸显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价值,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更适合作为个体单元进行开发。空间特征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面状,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大峡谷、哈巴雪山风景区、千湖山等环形体育旅游资源圈;以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为线状,形成了以独龙河峡谷河谷南北走向、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等体育旅游资源线状;以大理苍山和丽江的老君山风景区为点状,形成了以滇西北体育旅游为双中心点聚集向四周各周边县市辐射的集散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资源 生态文明 开发潜力 空间特征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