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氮磷钾在温凉区玉米上的肥料效应及其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平
刘体靖
陈晓明
尹胜鑫
杨爱兵
-
机构
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施甸县太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6期46-49,共4页
-
基金
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第二批)“化肥减量增效”[财农(2022)35号]。
-
文摘
为探索氮磷钾肥在温凉区玉米上的肥料效应及利用率,于2022年在施甸县太平镇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处理,3次重复,考查不同肥料的利用率,分析了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秸秆(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氮区较氮磷钾区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5.00%、47.71%、57.28%、56.59%、57.09%;无磷区较氮磷钾区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72%、5.49%、4.60%、18.06%、25.85%;无钾区较氮磷钾区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02%、0.56%、8.06%、9.50%、8.23%;氮肥、磷肥、钾肥贡献率分别为57.09%、25.85%、8.23%,氮肥、磷肥、钾肥和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2.63%、14.01%、45.39%和44.62%。综上所述,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增加产量,表现为氮肥效应>磷肥效应>钾肥效应,生产上应注重氮肥的科学施用。
-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
肥料效应
肥料利用率
温凉区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氮肥减量与缓释氮肥替代玉米田间效应研究
- 2
-
-
作者
濮永赛
陈晓明
刘体靖
尹胜鑫
祁俊
莽斌
-
机构
保山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保山市种子管理站
保山市畜牧工作站
云南省施甸县太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6期50-54,共5页
-
文摘
通过玉米减施氮肥、缓释氮肥替代田间效应研究,探索该区域减少氮肥用量的可能性,为玉米高效施肥提供依据。2022年在施甸县太平镇东蚌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普通氮肥、普通氮肥减氮10%、普通氮肥减氮20%、等养分缓释氮肥、缓释氮肥70%+普通氮肥30%、缓释氮肥减氮10%+普通氮肥减氮10%、缓释氮肥减氮20%+普通氮肥减氮20%,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普通氮肥减施10%~20%,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减少0.57%~3.80%、2.76%~7.17%、9.43%~19.88%、7.06%~17.06%和9.39%~20.80%;缓释氮肥减施10%~20%,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减少1.70%~2.48%、6.01%~7.49%、5.71%~8.11%、12.05%~13.73%和10.34%~14.90%;等养分缓释氮肥和70%缓释氮肥替代处理相比对照,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97%~3.74%、0.28%~2.07%、1.99%~3.84%、3.84%~5.34%和1.10%~2.92%。综上所述,玉米生产中减少氮肥用量导致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降低,降幅随氮肥用量的减少而提高;缓释氮肥替代或部分替代普通氮肥均能改善玉米生物学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缓释氮肥70%+普通氮肥30%一次性作基肥处理玉米产量、效益和产投比最高。
-
关键词
玉米
氮肥减量
缓释氮肥
肥料效应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