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静
常继东
+1 位作者
郑丽君
王志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291-294,共4页
明确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毒力的影响,可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结合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染色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萌发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孢子活性的相关性;采用酶学...
明确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毒力的影响,可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结合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染色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萌发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孢子活性的相关性;采用酶学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对真菌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FDA-PI染色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尖孢镰刀菌产孢数量最多,孢子活性最强。PDA平板萌发测定结果显示,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 mmol/L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58.05%,孢子萌发率最高。低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增加,而高浓度下降低;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峰值出现在培养4 d时,达到1.57 U/mL,是相同时间下对照的5.6倍。研究表明,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1~5 mmol/L)胁迫有利于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且提高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尖孢镰刀菌
孢子活性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静
常继东
郑丽君
王志远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云南省新平县杨武镇卫生院
云南省
玉溪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291-294,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编号:2017FD160)。
文摘
明确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毒力的影响,可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结合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染色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萌发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与尖孢镰刀菌孢子活性的相关性;采用酶学法分析不同浓度下对羟基苯甲酸对真菌纤维素酶分泌的影响。FDA-PI染色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尖孢镰刀菌产孢数量最多,孢子活性最强。PDA平板萌发测定结果显示,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1 mmol/L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的平均萌发率为58.05%,孢子萌发率最高。低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增加,而高浓度下降低;对羟基苯甲酸浓度为5 mmol/L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峰值出现在培养4 d时,达到1.57 U/mL,是相同时间下对照的5.6倍。研究表明,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1~5 mmol/L)胁迫有利于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且提高其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尖孢镰刀菌
孢子活性
纤维素酶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羟基苯甲酸对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毒力的影响
赵静
常继东
郑丽君
王志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