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T的云南三七GAP专家系统开发研究Ⅱ——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翊 朱艳 +3 位作者 冯光泉 崔秀明 刘云芝 李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51-854,共4页
根据国家GAP认证要求,研究开发了基于DET开发平台的三七GAP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可利用人机对话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供给用户在其所选择的区域或地块种植三七的优化栽培方案,并能在管理过程进行病虫害诊断并给出防治措施。介绍了三七GA... 根据国家GAP认证要求,研究开发了基于DET开发平台的三七GAP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可利用人机对话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供给用户在其所选择的区域或地块种植三七的优化栽培方案,并能在管理过程进行病虫害诊断并给出防治措施。介绍了三七GAP栽培技术决策子系统的结构、系统内容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GAP专家系统 决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根腐病中线虫病原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喻盛甫 罗文富 +4 位作者 胡先奇 贺承福 李忠义 王朝梁 崔秀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1989年至1991年,对云南省文山州的文山、砚山、马关、富宁及昆明市晋宁县的三七根腐病病根及根际土壤进行了广泛地调查与采集.分离所得线虫经纯化、鉴定、扩大培养,接种三七根,观察其致病性.结果表明:在文山州未采集鉴定... 1989年至1991年,对云南省文山州的文山、砚山、马关、富宁及昆明市晋宁县的三七根腐病病根及根际土壤进行了广泛地调查与采集.分离所得线虫经纯化、鉴定、扩大培养,接种三七根,观察其致病性.结果表明:在文山州未采集鉴定到茎线虫(Ditylenchussp.)和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说明目前这两种线虫不是文山州三七根腐病病原,过去有关报道有误.经常能大量分离、鉴定到小杆线虫(Rhabditiselegans).活体接种不能侵染三七植株,离体接种对三七根切片表现侵染能力,加快其腐烂速度与腐烂程度,说明在三七根腐病中小杆线虫能起促进根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根腐病 病原 茎线虫 根结线虫 小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花药培养的研究(I) 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10
3
作者 段承俐 张智慧 +4 位作者 文国松 黄锐 陈中坚 孙玉琴 萧凤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0-513,共4页
对三七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了探索。在由不同浓度的2,4-D,BA和IAA组成的16种培养基上对三七花药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2 0mg/L+BA1 5mg/L+IAA0 5mg/L+蔗糖6%的条件下,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 对三七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了探索。在由不同浓度的2,4-D,BA和IAA组成的16种培养基上对三七花药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4-D2 0mg/L+BA1 5mg/L+IAA0 5mg/L+蔗糖6%的条件下,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41 1%.本试验为三七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云芝 张文斌 +2 位作者 冯光泉 杨建忠 曾鸿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了解其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形成的影响。选择土壤背景值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块,分别采用石灰、碳酸氢铵、有机肥、粉煤灰等4种改良剂进行土壤处理。通过测定供试三七块... 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了解其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形成的影响。选择土壤背景值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块,分别采用石灰、碳酸氢铵、有机肥、粉煤灰等4种改良剂进行土壤处理。通过测定供试三七块根中铅、镉、砷、汞的残留量,探索4种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的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几种改良剂处理三七栽培土壤后,三七块根样品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残留量均低于空白对照。对使用石灰等3种改良剂及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铅、汞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镉残留量具有一定作用,而粉煤灰则具有明显作用;使用粉煤灰、石灰及碳酸氢铵对降低三七块根中砷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重金属残留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圆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宁 陈昱君 +1 位作者 鲁海菊 刘云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 用田间分离的三七圆斑病病原菌———槭菌刺孢,在室内进行最适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该病菌最易利用的碳源是木糖,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其菌丝生长范围为1~28℃,最适温度20℃。菌丝在pH为3~11均可生长,以pH6为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圆斑病 槭菌刺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边三七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素英 段承俐 +2 位作者 萧凤回 陈中坚 孙玉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在12%左右透光率荫棚下,采用Ci310PS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屏边三七(Panax.stipuleanatus)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屏边三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在5月份呈现单峰型曲线;9月份呈近似的双峰型曲线。5月份三七的光合净光合速率... 在12%左右透光率荫棚下,采用Ci310PS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屏边三七(Panax.stipuleanatus)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显示:屏边三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动态在5月份呈现单峰型曲线;9月份呈近似的双峰型曲线。5月份三七的光合净光合速率在13∶00达到最高值2.73μmol/(m2·s);9月份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左右,13∶00左右呈现不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在5月份和9月份分别为0.445和0.909,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屏边三七与二年生三七(Panax.notoginseng)的方差分析显示,二者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方面的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边三七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连作土壤对几种蔬菜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游佩进 张媛 +3 位作者 王文全 张子龙 杨建忠 尹丽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5期12-13,20,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连作土壤的化感作用。方法:以三七连作土壤及其不同浓度水提液为供体,本底土(未种植三七土壤)为阴性对照、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对萝卜、白菜、莴苣的种子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连作土壤对萝卜、莴苣根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连作... 目的:探讨三七连作土壤的化感作用。方法:以三七连作土壤及其不同浓度水提液为供体,本底土(未种植三七土壤)为阴性对照、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对萝卜、白菜、莴苣的种子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连作土壤对萝卜、莴苣根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连作土壤水提液在不同浓度时,其作用效果不同。结论:三七连作土壤及水提液对萝卜、白菜、莴苣的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本底土 连作土壤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黑斑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涛 陈昱君 +4 位作者 段承俐 徐绍忠 萧凤回 王勇 文国松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49-553,559,共6页
三七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W hetz)是影响三七生产尤其是GAP规范化生产的重要病害,建立三七黑斑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是开展三七抗病育种必备环节。分别以室内离体叶片和田间在体叶片进行不同接种方法的试验,明确了通过针刺叶片接种浓度... 三七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W hetz)是影响三七生产尤其是GAP规范化生产的重要病害,建立三七黑斑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是开展三七抗病育种必备环节。分别以室内离体叶片和田间在体叶片进行不同接种方法的试验,明确了通过针刺叶片接种浓度为1.0×107个/mL的三七黑斑病孢子悬浮液是诱导发病有效途径。室内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对比,同一植株室内离体叶片接种与田间接种的相关系数0.954 8**,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个体基因型还有变异的三七栽培群体进行人工抗性鉴定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个体三七对黑斑病接种的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黑斑病抗病性与三七个体遗传特性有关。测定田间接种发病程度不同的三七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发现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与三七植株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黑斑病 人工接种鉴定 抗病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蓟马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建忠 王勇 +3 位作者 陈昱君 刘云芝 武忠翠 王明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4期65-65,共1页
为了控制蓟马对三七的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d和5d都以锐劲特、甲氨阿维菌素防效最高,3d后药效分别达98.35%和99.22%,5d后药效分别达99.23%和99.17%;而啶虫脒、吡虫啉、敌杀死、乐斯本3d后防效在96.05%~96.68... 为了控制蓟马对三七的危害,选择8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d和5d都以锐劲特、甲氨阿维菌素防效最高,3d后药效分别达98.35%和99.22%,5d后药效分别达99.23%和99.17%;而啶虫脒、吡虫啉、敌杀死、乐斯本3d后防效在96.05%~96.68%之间,5d后防效在96.99%~97.87%之间。几种药剂对三七生长安全,可用于三七蓟马大面积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蓟马 药剂防治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1、Rb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对肾组织MCP-1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学凯 赵宗江 +2 位作者 崔秀明 张新雪 杨美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7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b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正常组10只,其余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Z5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血糖≥16.7mmol/L,尿糖(++++)以上者列入实验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b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正常组10只,其余采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Z5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血糖≥16.7mmol/L,尿糖(++++)以上者列入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Rg1大剂量组、Rg1小剂量组及Rb1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每周测体重,于第4、8、12周末分别留尿用考马斯亮蓝法测24h尿蛋白。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BUN、Scr、TG。取肾脏称重,计算肾重体重比,将肾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后进行HE、PAM、Mallory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MC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体重各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肾重/体重,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Rg1大、小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比较,4周、8周,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12周,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Rg1、Rb1可以见降低BUN、Scr与TG,与模型组比较,BUN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Scr为Rg1大剂量组及Rb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Rg1小剂量组(P<0.05);TG治疗组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Rg1、Rb1均可以减轻DN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同时Rg1、Rb1还可以减少肾组织MCP-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肾组织MCP-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大、小剂量组及Rb1组肾组织MCP-1 mRNA表达明显减少,其中Rg1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1、Rb1可以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肾组织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参皂苷 厄贝沙坦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