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海涛 《民族艺术研究》 2000年第6期36-42,共7页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学中涉及大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口承文化中所反映的 人与自然同母同源、对树的崇拜与祭祀、丧葬仪式灵魂归宿观念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少 数民族的生态意识。从中可以看出,迄今存活于西南少数民族的...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学中涉及大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口承文化中所反映的 人与自然同母同源、对树的崇拜与祭祀、丧葬仪式灵魂归宿观念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云南少 数民族的生态意识。从中可以看出,迄今存活于西南少数民族的这类原始口传文化,客观地 起到了限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今天也仍有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丧葬仪式 祭祀 崇拜 民间 口传文学 灵魂 生态意识
全文增补中
民族舞编排技法问题与对策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又兮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9期124-125,共2页
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得益于编创者对民族舞蹈编排技术得心应手的运用,因此,民族舞蹈编创者应该匠心独具,科学、合理、客观地运用编排技术,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以创造出更具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本文主要针对民族舞编排技法问题与... 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得益于编创者对民族舞蹈编排技术得心应手的运用,因此,民族舞蹈编创者应该匠心独具,科学、合理、客观地运用编排技术,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以创造出更具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本文主要针对民族舞编排技法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通过阐述民族舞编排技法问题,重点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加大创新力度、在生活中提炼素材、追溯民族精神根源、注重点线面的把控、抓住民族舞蹈的动律特点,借助民族舞蹈,充分彰显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赋予舞蹈作品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舞 编排技法 问题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河霹雳 中有水出--评徐晓华《那条叫清江的河》
3
作者 程健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鄂西山地,武陵山、大巴山、巫山在此纵横一拧,一条河就鬼斧神工劈山裂谷呼啸奔突,直从我家门前远去……长篇风情散文《那条叫清江的河》由文联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发行,2020年获第十二届骏马奖。徐晓华自小在家门前的这条河里嬉水逐浪,... 鄂西山地,武陵山、大巴山、巫山在此纵横一拧,一条河就鬼斧神工劈山裂谷呼啸奔突,直从我家门前远去……长篇风情散文《那条叫清江的河》由文联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发行,2020年获第十二届骏马奖。徐晓华自小在家门前的这条河里嬉水逐浪,捉鱼摸虾;他的家族在这河边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他的村人在这方水土晨耕暮渔,守望相助;他的族人在整个流域刀耕火种,筚路蓝缕;硬是在这山川河流间书写出土家族人踏浪而歌的生活图景,说不尽的壮怀激烈又绝世浪漫。有一天,这一切都要舍之而去,清江河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突然面对这存亡攸关的历史抉择,不由得想起人文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说过:中国人的生死观是连续的,只有将一代代的生命连成一串,才能慎终追远。”在这生死相连的生命长河里,血脉是时间线,乡土是空间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发行 鄂西山地 骏马奖 空间场 山川河流 慎终追远 历史抉择 刀耕火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美自然 守望童心——评长篇儿童小说《凤凰的山谷》
4
作者 程健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描写大自然的儿童文学是当代孩子迫切需要的文学样式,大自然文学能引领孩子们认识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借助于描写大自然的儿童文学把自然风景移植到孩子的精神家园,从而达到提升孩子的道德感,养成善解人意的品质。《凤凰的山谷》是第十... 描写大自然的儿童文学是当代孩子迫切需要的文学样式,大自然文学能引领孩子们认识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借助于描写大自然的儿童文学把自然风景移植到孩子的精神家园,从而达到提升孩子的道德感,养成善解人意的品质。《凤凰的山谷》是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获奖作品,打动过许多儿童读者的心,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山谷中所有动物都拟人化来处理,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用大量富有画面感的描写来吸引孩子,打动孩子。有大爱,有冲突,有层次,做到了生动紧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的山谷》儿童文学 天人合一 细节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