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质监测与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瑜 张华 +4 位作者 康晓莉 周俊蓉 武红梅 刘海峰 叶咸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2-552,共11页
云南省的高原山间盆地是重要的水源汇集区,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对水环境影响和变化具有指标意义的环境水文地质单元。文章阐述了云南省高原主要山间盆地地下水质监测概况,并依据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孔隙水、裂隙水、岩... 云南省的高原山间盆地是重要的水源汇集区,人口聚集和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对水环境影响和变化具有指标意义的环境水文地质单元。文章阐述了云南省高原主要山间盆地地下水质监测概况,并依据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按照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三种地下水类型进行了水质评价。通过数据统计法、Piper三线图、小波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云南省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地下水化学类型种类复杂多样,以HCO_(3)-Ca·Mg、HCO_(3)-Ca型为主。氨氮、锰、氟化物、硝酸根离子等含量超标率较高,是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的主要指标,不同污染指标的污染来源不同,主要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云南高原主要盆地水质总体上呈稳定趋势,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地下水质 地下水监测 污染指标 高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
2
作者 方留杨 贾志文 +2 位作者 吴昊 王恒威 杨昌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3-2036,共14页
公路施工扰动导致区域土壤侵蚀加重,生态安全风险上升。针对当前公路施工中土壤侵蚀导致的生态风险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不足问题,开展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土壤侵蚀的降水、植被覆盖等自然因... 公路施工扰动导致区域土壤侵蚀加重,生态安全风险上升。针对当前公路施工中土壤侵蚀导致的生态风险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不足问题,开展土壤侵蚀因素驱动下公路施工期生态安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选取影响土壤侵蚀的降水、植被覆盖等自然因素,施工扰动和人工活动强度等人工因素,以潜在经济损失和保护区等级等作为受体重要性指标建立模型,并创新提出结合地理探测器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模型指标进行优化和赋权。以滇西南地区某公路施工区域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利用地理探测器与AHP结合,在保证关键指标的前提下对指标进行筛选,优化指标数量,指标数量减少约30%。筛选后关键指标权重上升,生态风险探测灵敏度上升,同时模型赋权工作量减少,效率提高约60%。本文方法可为公路施工期因土壤侵蚀引发的生态安全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土壤侵蚀 生态安全模型 地理探测器 公路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堆积体软弱夹层形成中的水-岩(土)化学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劲松 杨红 +1 位作者 叶咸 王双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红层堆积体内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是一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分析红层堆积体内部水-岩(土)化学作用是了解软弱夹层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以大型红层堆积体滑坡——关平古滑坡为例,在地质调查及取样、ESR地质测年、X射线衍射分析、地下水水质... 红层堆积体内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是一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分析红层堆积体内部水-岩(土)化学作用是了解软弱夹层形成过程的有效手段。以大型红层堆积体滑坡——关平古滑坡为例,在地质调查及取样、ESR地质测年、X射线衍射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及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对红层堆积体内部水-岩(土)化学作用特征、软弱夹层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滑坡及其软弱夹层基本是同一时期产物,软弱夹层主要矿物为黏土矿物,在矿物成分上二者具有同源性;软弱夹层是红层堆积体发生水-岩(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向过水断面富集形成的,软弱夹层的厚度与水-岩(土)化学反应时间成正比;物理力学试验表明软弱夹层属于红层堆积体中的易滑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水-岩(土)化学作用 矿物成分 红层堆积体 古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