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省怒江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春云
罗丽
+3 位作者
赵廷松
范志远
邹伟烈
潘莉
《绿色科技》
2016年第3期95-95,98,共2页
对怒江州的核桃基地有关立地条件、定植品种及来源、种植、树体与土肥水管理、生长结果、病虫害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访问了部分农户,与州、县林业局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收集了三县核桃产业发展、地理气候等相关资料。指出了怒...
对怒江州的核桃基地有关立地条件、定植品种及来源、种植、树体与土肥水管理、生长结果、病虫害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访问了部分农户,与州、县林业局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收集了三县核桃产业发展、地理气候等相关资料。指出了怒江州核桃基地主要存在投产慢、产量增长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州
核桃产业
发展现状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C-MS和PCA对怒江州4个主要产地及不同加工方式漆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浩成
唐乙云
+3 位作者
杨绍兵
密春花
尹安蒙
张金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96,共5页
为研究怒江州不同产地漆油成分差异,比较传统工艺(手工)和现代工艺(机器压榨)制取漆油的优缺点,了解白漆油和黑漆油的区别,找到漆油中除脂肪酸外其他功能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怒江州漆油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
为研究怒江州不同产地漆油成分差异,比较传统工艺(手工)和现代工艺(机器压榨)制取漆油的优缺点,了解白漆油和黑漆油的区别,找到漆油中除脂肪酸外其他功能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怒江州漆油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差异显著,泸水产地的漆油品质较优;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制取的漆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两种工艺各具优点;白漆油脂肪酸含量和黑漆油相差不大;从4个不同产地漆油样品中还检测到了壬二酸、十七烯、角鲨烯,其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油
产地
加工方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怒江州野生董棕驯化栽培技术实验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丽
唐春云
+1 位作者
包雪梅
张育梅
《绿色科技》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指出了对野生董棕进行引种驯化,建立董棕种苗繁殖的研究基地,有利于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地基,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董棕资源稀少的实际问题,对董棕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生态社会的背...
指出了对野生董棕进行引种驯化,建立董棕种苗繁殖的研究基地,有利于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地基,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董棕资源稀少的实际问题,对董棕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生态社会的背景之下,引种驯化野生董棕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为此,针对怒江州野生董棕驯化栽培技术实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董棕
引种驯化
栽培技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对新型低毒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纪潮
张金渝
+3 位作者
蔡明姬
陈秀花
唐乙云
杨绍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53-2160,共8页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低毒药剂,为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防控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种草果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叶瘟病和叶斑病)的强致病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灰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低毒药剂,为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防控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种草果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叶瘟病和叶斑病)的强致病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灰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和茎点霉(Phoma sp.]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嘧霉胺、腈菌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嘧菌酯和吡噻菌胺)对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株的敏感性和毒力变异系数;通过药剂间交互抗性分析,筛选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药剂组合。【结果】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和灰梨孢菌的毒力最强,与其他药剂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差异显著(P<0.05),其中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的EC_(50)平均值分别为0.04和0.08μg/mL,吡噻菌胺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1.68%以上,最高达93.57%。6种药剂对茎点霉均具有较高毒力,EC_(50)介于0.17~4.99μg/mL,其中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毒力最强。6种药剂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2种药剂的毒力虽然较强但变异系数较大,对病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药剂对3种病菌的lgEC_(5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咪鲜胺和腈菌唑3种药剂间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P<0.01);而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之间交互抗性较小。【结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单剂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的复配剂可作为草果叶斑病类病害的新型低毒防控药剂在草果生态种植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叶斑病类病害
抗性评价
药剂筛选
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怒江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春云
罗丽
赵廷松
范志远
邹伟烈
潘莉
机构
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研究所
云南省
怒江州
林业局
云南省
林业科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3期95-95,98,共2页
基金
国家林业科技推广重点项目(编号:[2014]TZYN01)
文摘
对怒江州的核桃基地有关立地条件、定植品种及来源、种植、树体与土肥水管理、生长结果、病虫害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访问了部分农户,与州、县林业局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收集了三县核桃产业发展、地理气候等相关资料。指出了怒江州核桃基地主要存在投产慢、产量增长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怒江州
核桃产业
发展现状
分析
建议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MS和PCA对怒江州4个主要产地及不同加工方式漆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浩成
唐乙云
杨绍兵
密春花
尹安蒙
张金渝
机构
云南省
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
研究所
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研究所
云南
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
怒江州黑漆新品种良种申报及繁育试验项目(NJLY2017003)。
文摘
为研究怒江州不同产地漆油成分差异,比较传统工艺(手工)和现代工艺(机器压榨)制取漆油的优缺点,了解白漆油和黑漆油的区别,找到漆油中除脂肪酸外其他功能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怒江州漆油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怒江州4个不同产地漆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差异显著,泸水产地的漆油品质较优;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制取的漆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两种工艺各具优点;白漆油脂肪酸含量和黑漆油相差不大;从4个不同产地漆油样品中还检测到了壬二酸、十七烯、角鲨烯,其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漆油
产地
加工方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lacquer oil
producing area
processing metho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omponent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O657.6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怒江州野生董棕驯化栽培技术实验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丽
唐春云
包雪梅
张育梅
机构
云南省
怒江州
林业局项目办
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研究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文摘
指出了对野生董棕进行引种驯化,建立董棕种苗繁殖的研究基地,有利于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地基,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董棕资源稀少的实际问题,对董棕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生态社会的背景之下,引种驯化野生董棕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为此,针对怒江州野生董棕驯化栽培技术实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野生董棕
引种驯化
栽培技术
实验
分类号
S792.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对新型低毒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纪潮
张金渝
蔡明姬
陈秀花
唐乙云
杨绍兵
机构
云南省
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
研究所
云南省
元谋县黄瓜园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云南省
贡山县农业农村局
云南省怒江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53-2160,共8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9ZG0090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试点专项(202002AE320007-01)。
文摘
【目的】筛选高效防治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低毒药剂,为草果叶斑类病害的绿色防控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种草果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叶瘟病和叶斑病)的强致病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灰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和茎点霉(Phoma sp.]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嘧霉胺、腈菌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嘧菌酯和吡噻菌胺)对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株的敏感性和毒力变异系数;通过药剂间交互抗性分析,筛选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药剂组合。【结果】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和灰梨孢菌的毒力最强,与其他药剂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差异显著(P<0.05),其中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对炭疽菌的EC_(50)平均值分别为0.04和0.08μg/mL,吡噻菌胺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1.68%以上,最高达93.57%。6种药剂对茎点霉均具有较高毒力,EC_(50)介于0.17~4.99μg/mL,其中咪鲜胺和嘧菌酯的毒力最强。6种药剂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2种药剂的毒力虽然较强但变异系数较大,对病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各药剂对3种病菌的lgEC_(5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吡噻菌胺、咪鲜胺和腈菌唑3种药剂间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P<0.01);而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之间交互抗性较小。【结论】吡噻菌胺和咪鲜胺单剂分别与嘧霉胺、代森锰锌、嘧菌酯的复配剂可作为草果叶斑病类病害的新型低毒防控药剂在草果生态种植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草果
叶斑病类病害
抗性评价
药剂筛选
交互抗性
Keywords
Amomum tsao-ko
leaf spot disease
resistance evaluation
medicament screening
cross-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7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省怒江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唐春云
罗丽
赵廷松
范志远
邹伟烈
潘莉
《绿色科技》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C-MS和PCA对怒江州4个主要产地及不同加工方式漆油成分分析
李浩成
唐乙云
杨绍兵
密春花
尹安蒙
张金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怒江州野生董棕驯化栽培技术实验初探
罗丽
唐春云
包雪梅
张育梅
《绿色科技》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草果叶斑病类致病菌对新型低毒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
李纪潮
张金渝
蔡明姬
陈秀花
唐乙云
杨绍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