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宏州茶树修剪机推广应用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世达
杨晓慧
寸待妮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0期20-21,共2页
德宏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州(市)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业经济中,茶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山区、半山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方面转...
德宏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州(市)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业经济中,茶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山区、半山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方面转移,人工工资增加,致使茶叶生产季节用工非常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茶叶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茶叶生产效益降低。而各地成功事例一再表明,走机械化之路,可以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使茶叶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修剪机
德宏州
效益分析
茶叶产业
应用
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
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云琳
《中国茶叶》
2017年第5期38-39,共2页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深红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匀齐。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光绪年间,普洱茶已被作为贡品上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普洱茶研究...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深红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匀齐。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光绪年间,普洱茶已被作为贡品上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普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普洱茶具有去腻、减肥、降血脂、消炎、健胃等保健功能,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生产加工技术
市场潜力
传统名茶
光绪年间
保健功能
发酵茶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世达
王东
杨晓慧
《中国茶叶》
2010年第7期26-27,共2页
云南省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生长。1954年全州开始禁种罂粟,同时实行“以茶替代罂粟”...
云南省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生长。1954年全州开始禁种罂粟,同时实行“以茶替代罂粟”策略,规模化发展茶叶生产,所产绿茶、红条茶、CTC红碎茶、普洱茶在市场销售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深受茶叶消费者的青睐。茶产业已成为德宏州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德宏州
发展对策
产业现状
亚热带季风气候
CTC红碎茶
农民增收
规模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州不同海拔地区茶园主要害虫的监测调查
被引量:
2
4
作者
董建萍
《中国茶叶》
2017年第6期40-41,共2页
茶叶是云南省德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全优质已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德宏茶叶种植面积为35.4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产量20145.2t,茶农人均纯收入1857.25元。病虫害发生面积2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其中...
茶叶是云南省德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全优质已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德宏茶叶种植面积为35.4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产量20145.2t,茶农人均纯收入1857.25元。病虫害发生面积2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其中黄、蓝板防治面积6万亩、农业防治25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州
海拔地区
监测
害虫
茶园
种植面积
特色产业
人均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
8
5
作者
董建萍
王东
郑吉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44-45,49,共3页
云南省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本文结合近年来德宏州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大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出台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保护挂牌的古茶...
云南省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本文结合近年来德宏州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大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出台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保护挂牌的古茶树、加大茶文化宣传等保护措施来不断提高德宏州名优茶的产量和产值,促进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保护措施
问题
开发利用对策
云南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陇川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与管理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育惠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31-31,33,共2页
该文分析了陇川县低产茶园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及改造后的茶园管理方法。
关键词
低产茶园
改造技术
陇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凤庆“大山茶”的生化成分测定
被引量:
2
7
作者
段双梅
郑吉文
+7 位作者
李永席
李正华
石兴云
王利妍
郭天杰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29-234,共6页
"大山茶"是近年来在云南凤庆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个地方栽培材料,但对其缺乏种质评价。本文以"大山茶"和云抗-10#等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材料,日光干燥,测定比较生化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
"大山茶"是近年来在云南凤庆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个地方栽培材料,但对其缺乏种质评价。本文以"大山茶"和云抗-10#等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材料,日光干燥,测定比较生化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大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茶多糖含量分别为48.77%±0.26%、36.01%±0.92%、1.66%±0.09%和7.76%±0.99%,儿茶素总量为(154.49±31.54)mg/g,咖啡碱为(17.42±1.44)mg/g。应用液质联用技术从"大山茶"晒青茶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44种化合物。HPLC测定儿茶素时发现"大山茶"3个峰的峰面积大于相同质量的云抗-10#样品对应峰面积,其中2个峰初步鉴定为3-没食子酰基奎宁酸(3-Galloylquinic acid)和柯里拉京(Corilagin)。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大山茶"内含物质组成,为进一步评价该种质资源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栽培种
生化成分
凤庆县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嫁接改良换种技术探讨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声灿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2期23-24,共2页
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宜茶自然资源条件优异,属低纬高原和南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区。境内海拔860~2672.8m,年降雨量1450mm左右;年均气温18.3℃,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9℃;年日照时数为2083—2...
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宜茶自然资源条件优异,属低纬高原和南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区。境内海拔860~2672.8m,年降雨量1450mm左右;年均气温18.3℃,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9℃;年日照时数为2083—2524h,≥10℃活动积温6438—6884%;无霜期30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种技术
嫁接改良
茶树
自然资源条件
平均气温
热带季风
低纬高原
年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机械修剪提质增效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云琳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期23-25,共3页
茶产业是云南德宏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统筹城乡、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目前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德宏州山区和半山区增收致富潜力较大的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德宏州在茶树机械修剪工作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茶产业是云南德宏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统筹城乡、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目前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德宏州山区和半山区增收致富潜力较大的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德宏州在茶树机械修剪工作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修剪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来,修剪面积达57594.3亩,茶农从中得到实惠,茶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德宏州茶叶科技进步和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技术
修剪工作
茶园管理
机械
茶叶产业
特色产业
德宏州
统筹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防治效果研究
10
作者
董建萍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59-61,66,共4页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0 d对苔藓地衣总体防控效果可达91%以上,可有效降低苔藓地衣的危害,提高茶叶产量16.74%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蒜素
苔藓
地衣
防除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河县有机茶园转换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经验
11
作者
文勤枢
高峻
王东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0期25-26,共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位于德宏州东北部。梁河涉茶农户1.5万户,涉茶人员6万人。茶叶年产值占全GDP总量的3.16%,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12%,现已成为梁河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关键词
有机茶园
梁河县
科技示范基地
农村经济
支柱产业
德宏州
云南省
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州茶树修剪机推广应用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世达
杨晓慧
寸待妮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0期20-21,共2页
文摘
德宏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州(市)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业经济中,茶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山区、半山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方面转移,人工工资增加,致使茶叶生产季节用工非常紧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茶叶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茶叶生产效益降低。而各地成功事例一再表明,走机械化之路,可以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使茶叶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
茶树修剪机
德宏州
效益分析
茶叶产业
应用
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
规模化经营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云琳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5期38-39,共2页
文摘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深红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匀齐。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光绪年间,普洱茶已被作为贡品上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普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普洱茶具有去腻、减肥、降血脂、消炎、健胃等保健功能,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
云南普洱茶
生产加工技术
市场潜力
传统名茶
光绪年间
保健功能
发酵茶
国内外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世达
王东
杨晓慧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0年第7期26-27,共2页
文摘
云南省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有利于茶树生长。1954年全州开始禁种罂粟,同时实行“以茶替代罂粟”策略,规模化发展茶叶生产,所产绿茶、红条茶、CTC红碎茶、普洱茶在市场销售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深受茶叶消费者的青睐。茶产业已成为德宏州地方财政增收、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德宏州
发展对策
产业现状
亚热带季风气候
CTC红碎茶
农民增收
规模化发展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州不同海拔地区茶园主要害虫的监测调查
被引量:
2
4
作者
董建萍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6期40-41,共2页
文摘
茶叶是云南省德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全优质已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德宏茶叶种植面积为35.4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产量20145.2t,茶农人均纯收入1857.25元。病虫害发生面积2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其中黄、蓝板防治面积6万亩、农业防治25万亩。
关键词
德宏州
海拔地区
监测
害虫
茶园
种植面积
特色产业
人均纯收入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
8
5
作者
董建萍
王东
郑吉文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44-45,49,共3页
文摘
云南省德宏州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本文结合近年来德宏州古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大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力度、出台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保护挂牌的古茶树、加大茶文化宣传等保护措施来不断提高德宏州名优茶的产量和产值,促进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保护措施
问题
开发利用对策
云南德宏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陇川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与管理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赵育惠
机构
云南省
德宏州
陇川县
茶叶
技术
推广站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31-31,33,共2页
文摘
该文分析了陇川县低产茶园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改造技术措施及改造后的茶园管理方法。
关键词
低产茶园
改造技术
陇川县
分类号
S664.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凤庆“大山茶”的生化成分测定
被引量:
2
7
作者
段双梅
郑吉文
李永席
李正华
石兴云
王利妍
郭天杰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机构
云南
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29-2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21
31760225)
+1 种基金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专项(CARS-23)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17HB026)
文摘
"大山茶"是近年来在云南凤庆地区发展较快的一个地方栽培材料,但对其缺乏种质评价。本文以"大山茶"和云抗-10#等茶树一芽二叶鲜叶为材料,日光干燥,测定比较生化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大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茶多糖含量分别为48.77%±0.26%、36.01%±0.92%、1.66%±0.09%和7.76%±0.99%,儿茶素总量为(154.49±31.54)mg/g,咖啡碱为(17.42±1.44)mg/g。应用液质联用技术从"大山茶"晒青茶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44种化合物。HPLC测定儿茶素时发现"大山茶"3个峰的峰面积大于相同质量的云抗-10#样品对应峰面积,其中2个峰初步鉴定为3-没食子酰基奎宁酸(3-Galloylquinic acid)和柯里拉京(Corilagin)。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大山茶"内含物质组成,为进一步评价该种质资源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茶树栽培种
生化成分
凤庆县
液质联用
Keywords
tea cuhivar
biochemical components
Fengqing County
LC- MS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嫁接改良换种技术探讨
被引量:
2
8
作者
何声灿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2期23-24,共2页
文摘
梁河县种茶历史悠久,宜茶自然资源条件优异,属低纬高原和南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区。境内海拔860~2672.8m,年降雨量1450mm左右;年均气温18.3℃,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2.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9℃;年日照时数为2083—2524h,≥10℃活动积温6438—6884%;无霜期300d左右。
关键词
换种技术
嫁接改良
茶树
自然资源条件
平均气温
热带季风
低纬高原
年降雨量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机械修剪提质增效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云琳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茶产业是云南德宏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统筹城乡、增加就业和助农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目前实践证明:茶叶产业依然是德宏州山区和半山区增收致富潜力较大的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德宏州在茶树机械修剪工作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修剪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来,修剪面积达57594.3亩,茶农从中得到实惠,茶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德宏州茶叶科技进步和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提质增效技术
修剪工作
茶园管理
机械
茶叶产业
特色产业
德宏州
统筹城乡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防治效果研究
10
作者
董建萍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59-61,66,共4页
基金
2023年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项目
2024年云南省“科技持派员”项目。
文摘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技术,选择植物源仿生型杀菌剂乙蒜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浓度(600倍液、700倍液、800倍液、900倍液)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蒜素700倍液处理10 d和20 d对苔藓地衣总体防控效果可达91%以上,可有效降低苔藓地衣的危害,提高茶叶产量16.74%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乙蒜素
苔藓
地衣
防除效果
产量
Keywords
Ethylicin
moss
lichen
control effect
yield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河县有机茶园转换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经验
11
作者
文勤枢
高峻
王东
机构
云南省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云南
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出处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0期25-26,共2页
文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位于德宏州东北部。梁河涉茶农户1.5万户,涉茶人员6万人。茶叶年产值占全GDP总量的3.16%,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12%,现已成为梁河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关键词
有机茶园
梁河县
科技示范基地
农村经济
支柱产业
德宏州
云南省
东北部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宏州茶树修剪机推广应用与效益分析
杨世达
杨晓慧
寸待妮
《中国茶叶》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陈云琳
《中国茶叶》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德宏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杨世达
王东
杨晓慧
《中国茶叶》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德宏州不同海拔地区茶园主要害虫的监测调查
董建萍
《中国茶叶》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德宏州古茶树资源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董建萍
王东
郑吉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云南陇川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与管理方法
赵育惠
《农业工程技术》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云南凤庆“大山茶”的生化成分测定
段双梅
郑吉文
李永席
李正华
石兴云
王利妍
郭天杰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茶树嫁接改良换种技术探讨
何声灿
《中国茶叶》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茶园机械修剪提质增效技术探讨
陈云琳
《中国茶叶》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乙蒜素对茶树苔藓地衣防治效果研究
董建萍
《中国茶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梁河县有机茶园转换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经验
文勤枢
高峻
王东
《中国茶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