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母猪LIF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碧霞 杨善海 +7 位作者 严达伟 李中昌 张燕林 计春律 董新星 兰国湘 李明丽 鲁绍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目的】为揭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基因变异位点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了405头大白母猪LIF基因C4950G和C6988T位点的多态性,结合1 716窝母猪繁殖性能记录,分析了单个位... 【目的】为揭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基因变异位点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了405头大白母猪LIF基因C4950G和C6988T位点的多态性,结合1 716窝母猪繁殖性能记录,分析了单个位点基因型及两位点合并基因型对5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大白猪C4950G和C6988T位点分别以等位基因G和T的频率最高,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杂合度较高。C4950G位点GG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及21日龄成活数显著高于其余两种基因型(P<0.05或P<0.01),C6988T位点CT基因型母猪上述4个性状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两个位点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呈现了明显的协同作用,合并基因型为GGCT的母猪,可较其他基因型显著提高总产仔数0.90~1.05头(P<0.05或P<0.01)、产活仔数0.54~0.88头(P<0.05或P<0.01)、仔猪21日龄成活数1.02~1.95头(P<0.05或P<0.01),仔猪初生窝重与21日龄窝重也更大(P<0.05或P<0.01)。【结论】进一步证实LIF基因与母猪繁殖性状间存在显著关联,但在不同品种(猪群)中,该基因的具体效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猪 白血病抑制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