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个佛手瓜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1
作者
夏再兴
徐文果
+5 位作者
李学梅
赵娟
陈志雄
罗怀宇
线岩相
陈以相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27,共7页
为了给佛手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滇西地区的主栽品种绿皮佛手瓜和白皮佛手瓜为材料,分别在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两种不同模式下以等行距种植,调查佛手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检测龙须菜的主要功能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为了给佛手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滇西地区的主栽品种绿皮佛手瓜和白皮佛手瓜为材料,分别在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两种不同模式下以等行距种植,调查佛手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检测龙须菜的主要功能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和季节的综合作用对佛手瓜的生长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夏、秋季佛手瓜长势突出、分支多、采摘周期短,两个品种的商品龙须菜产量均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在设施栽培模式下,两个品种在不同季节的龙须菜产量均高于大田栽培模式,全年总产量分别提高了34.61%和22.33%,其中绿皮佛手瓜的植株长势和丰产性优于白皮佛手瓜。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和季节龙须菜的多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其含水量受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两个品种龙须菜的水分含量均在夏季最高,表明两个品种龙须菜的食味品质相当。因此,在南亚热带地区栽培两个佛手瓜品种均可实现龙须菜的周年生产和错峰上市,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为设施栽培种植绿皮佛手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
龙须菜
农艺性状
食味品质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个佛手瓜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1
作者
夏再兴
徐文果
李学梅
赵娟
陈志雄
罗怀宇
线岩相
陈以相
机构
云南省
德宏州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省
德宏州
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
德宏州
植保植检站
云南省德宏州检验检测院
出处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27,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发展专项(2130106)
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德宏库项目(德财农[2024]31号)
德宏州“英才兴边”计划产业技术拔尖人才专项(DHYC-CYJSBJRC-2021-004)。
文摘
为了给佛手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滇西地区的主栽品种绿皮佛手瓜和白皮佛手瓜为材料,分别在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两种不同模式下以等行距种植,调查佛手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检测龙须菜的主要功能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和季节的综合作用对佛手瓜的生长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夏、秋季佛手瓜长势突出、分支多、采摘周期短,两个品种的商品龙须菜产量均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在设施栽培模式下,两个品种在不同季节的龙须菜产量均高于大田栽培模式,全年总产量分别提高了34.61%和22.33%,其中绿皮佛手瓜的植株长势和丰产性优于白皮佛手瓜。不同品种、栽培模式和季节龙须菜的多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其含水量受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两个品种龙须菜的水分含量均在夏季最高,表明两个品种龙须菜的食味品质相当。因此,在南亚热带地区栽培两个佛手瓜品种均可实现龙须菜的周年生产和错峰上市,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为设施栽培种植绿皮佛手瓜。
关键词
佛手瓜
龙须菜
农艺性状
食味品质
适应性
Keywords
Chayote(Sechium edule)
Chaylte vine
Agronomic traits
Eating quality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642.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个佛手瓜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夏再兴
徐文果
李学梅
赵娟
陈志雄
罗怀宇
线岩相
陈以相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