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诱剂在弥渡县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丽萍 杨云萍 +2 位作者 冯鹏飞 杨鹏 尹艳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93-93,97,共2页
弥渡县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有小菜蛾、斜纹夜蛾,在生产中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强,防治困难。应用昆虫性诱剂进行了连片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性诱剂方法在成虫羽化期间可诱杀大量雄蛾,使田间雌雄比例失调,有效... 弥渡县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有小菜蛾、斜纹夜蛾,在生产中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化学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强,防治困难。应用昆虫性诱剂进行了连片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性诱剂方法在成虫羽化期间可诱杀大量雄蛾,使田间雌雄比例失调,有效减少了雌雄之间的交配行为,降低了成虫的自然交配率,造成下一代虫口密度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诱剂 蔬菜小菜蛾 斜纹夜蛾 防效 云南弥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小麦抗条锈基因及生产品种在云南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明菊 杨子林 +9 位作者 杨莲 顾中量 吉勇 韦丽莉 张翼亮 张培花 宋文宏 张庆 赵剑锋 刘太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Yr27、Yr(7,22,23,Le1,Le2)和Yr(30,Sk,QYR3,QYR4,QYR5,QYR6,QYR7)在云南2年6点都表现稳定的抗性;Yr15、Yr25、YrSu92和Yr(27,Slk)在2年6点中,仅1个点感病且病情指数较低;Yr17、Yr18、Yr24、Yr26、Yr30、Yr32、YrA、YrSp、Yr(1,Ky1,Ky2)、Yr(3a,V23,+)、Yr(A,H)、Yr(Ab,Alb)、Yr(Gui1,Gui2,Gui3)、Yr(8,19,Com)或2年在相同或不同点表现感病,或1年在2点以上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有丧失趋势;Yr1,Yr2,Yr5,Yr6,Yr7,Yr8,Yr9,Yr10,YrSu,Yr(3a,4a,16),Yr(3a,ND,+),Yr(10,Mor),Yr(17,29,P1,P2),Yr(Ju1,Ju2,Ju3,Ju4),在2年2点以上都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可能已经丧失。当前在国内被认为有效的抗条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中,除Yr15抗性相对稳定外,其余3个田间抗性已逐渐丧失。67个国内生产品种或抗源,或多或少,或1年或2年都表现感病,条锈病抗性水平很低,寻找新的抗源并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条锈基因 品种 抗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州桑褐斑病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治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月秋 赵燕春 +2 位作者 赵丽章 陆世民 茶枝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167,共3页
2005-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蚕桑上新发生的病害桑褐斑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蚕桑树生长期内5-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 2005-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蚕桑上新发生的病害桑褐斑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蚕桑树生长期内5-10月发生,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响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化学防治药剂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等防效较好。根据发生规律,作者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桑褐斑病菌 病害发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