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人民胜利堂结构抗震改造设计研究
1
作者 高秀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7-151,共5页
昆明人民胜利堂为钢筋混凝土、砖砌体及木结构混合而成的结构型式,其抗震改造设计较为复杂。简述了该结构抗震改造设计施工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抗震改造 木屋架 大梁托换 地梁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结构隔震层梁板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俊才 赖正聪 +4 位作者 双超 潘文 余文正 苏何先 张红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5-229,共5页
为研究超长隔震结构隔震层梁板的开裂问题,通过对此类结构隔震层裂缝扩展情况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后,以某超长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非隔震结构和隔震结构进行了降温模拟计算。分析了两种结构在季节温差、混凝土收... 为研究超长隔震结构隔震层梁板的开裂问题,通过对此类结构隔震层裂缝扩展情况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后,以某超长隔震结构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非隔震结构和隔震结构进行了降温模拟计算。分析了两种结构在季节温差、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以及徐变作用下各层楼板角点的水平和竖向变形规律及楼板的应力分布情况;此外,本工作还选取了两种结构中应力分布较为典型的梁(梁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荷载作用下,隔震结构除隔震层外各层角点的相对变形比非隔震结构小;且隔震结构梁构件(梁1)内力比非隔震结构小,得出隔震支座能够有效释放超长结构中的部分温度应力。进一步分析发现,隔震结构隔震层楼板的部分区域应力达到了2.11 MPa,未超过C35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2.39 MPa,表明季节温差、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以及徐变作用对隔震结构隔震层梁板的裂缝扩展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本工作提出了一些针对温度裂缝的解决措施,以供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效应 超长隔震结构 钢筋混凝土梁板变形 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自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盆地粉土的特性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阮永芬 刘岳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99-202,共4页
通过对昆明盆地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结合昆明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昆明盆地粉土的高粘粒、高砂粒、低粉粒含量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利用,同时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粉土 粉砂 盆地 粉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风貌特色的保护
4
作者 陈谋德 王翠兰 《规划师》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又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又是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物质基础,和历史的见证,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是极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两个文明建设均有重大意义.一旦破坏无法弥补,愧对子孙,名城不“名”.因此必须重视名城特色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名城 风貌特色 整体保护 民族特色 名城特色 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保护区 名城保护 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风貌特色的保护
5
作者 陈谋德 王翠兰 《南方建筑》 1996年第1期45-47,共3页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风貌特色的保护陈谋德,王翠兰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风貌特色的保护陈谋德,王翠兰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又是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环境保护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