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樱桃果蝇田间诱捕方法比较 被引量:39
1
作者 伍苏然 太红坤 +4 位作者 李正跃 王旭 杨仕生 孙文 肖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76-778,78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糖醋液和香蕉气味对樱桃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引诱效果。结果显示,5种(A,B,C,D,E)不同组份配比的糖醋液均以诱集雌虫为主,其中糖醋液B的效果最好。改变糖醋液中白酒与食用醋的比例对糖醋液诱集樱桃果蝇成虫的...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糖醋液和香蕉气味对樱桃果蝇(Drosophila suzukii)的引诱效果。结果显示,5种(A,B,C,D,E)不同组份配比的糖醋液均以诱集雌虫为主,其中糖醋液B的效果最好。改变糖醋液中白酒与食用醋的比例对糖醋液诱集樱桃果蝇成虫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香蕉气味对樱桃果蝇成虫表现出显著的引诱效果,所诱到的成虫性比超过6∶1。在诱捕器上加挂红色气球后可加强糖醋液对成虫的诱集效果,但不能显著改变所诱得的成虫雌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果蝇 糖醋液 香蕉 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水稻三化螟物候及多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立敏 陈斌 +2 位作者 李正跃 杨仕生 孙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5-893,共9页
以云南省建水县稻区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黑光灯下监测诱集的水稻三化螟种群数量及越冬代虫口基数为依据,结合当地1986~1997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三化螟物候和多度与气象条... 以云南省建水县稻区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黑光灯下监测诱集的水稻三化螟种群数量及越冬代虫口基数为依据,结合当地1986~1997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三化螟物候和多度与气象条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化螟成虫种群数量在年际间变化明显,从1986~1997年连续24年间,灯下三化螟成虫的始见期与1~2月的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当年11月到次年2月,灯下未诱集到三化螟成虫,从7月到9月,灯下虫量迅速增加,于9月灯下虫量达高峰。灯下三化螟成虫种群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灯下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降雨量对灯下虫量无明显影响。灯下虫量与气象因素间的多元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后获得逐步回归方程Y=-546.67+10.52X2-0.52X4+6.25X5,相关系数R=0.38(F=12.95,P<0.01)。灯下虫量与气象因素间的总体多元回归方程为Y=-723.17-3.81X1+26.00X2-10.82X3-0.48X4+7.67X5(F=12.39,P<0.01),其中X1为最高温度;X2为平均温度;X3为最低温度;X4为降雨量;X5为相对湿度。越冬代幼虫的虫口密度与次年3月和4月灯下成虫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越冬代幼虫的虫口密度是影响灯下虫量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三化螟 水稻 物候学 气候变化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与农药混配对菜缢管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5 位作者 张宏瑞 杨仕生 孙文 张荣胜 张永红 沈文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73-12774,12777,共3页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与化学农药低浓度混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培养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测定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菜缢管蚜的毒力,选取最佳防效的浓度与4种农药不同浓度混配,采用浸渍法对菜缢管蚜...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与化学农药低浓度混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培养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测定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菜缢管蚜的毒力,选取最佳防效的浓度与4种农药不同浓度混配,采用浸渍法对菜缢管蚜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菜缢管蚜的死亡率随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孢子浓度为4.9×108个/m l时毒力最高。菌药混用对菜缢管蚜的防治效果比单用分生孢子液和稀释后的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好。10倍稀释液与生防菌的混合液对菜缢管蚜的防治增效作用高于与100倍稀释液的混合液。[结论]蜡蚧轮枝菌与农药混配对菜缢管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菜缢管蚜 防治效果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