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云南滇东北电线覆冰的气象条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陶云 吴星霖 +2 位作者 段旭 何华 王曼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通过对2008年1-2月云南滇东北电线覆冰(雨凇)气象条件的分析,得到:①2008年云南滇东北雨凇持续时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是的一年,所造成的电线覆冰灾害非常严重的;②雨凇持续时间与ENSO有密切对应关系;③2008年滇东北电线覆冰期间昆明... 通过对2008年1-2月云南滇东北电线覆冰(雨凇)气象条件的分析,得到:①2008年云南滇东北雨凇持续时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是的一年,所造成的电线覆冰灾害非常严重的;②雨凇持续时间与ENSO有密切对应关系;③2008年滇东北电线覆冰期间昆明准静止锋异常活跃,是最重要的影响天气系统;④2008年滇东北的电线覆冰是在气温偏低、降水偏小、风速不大(或静风)及空气较为潮湿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电线覆冰的厚度与气温成显著负相关,与风速成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覆冰 雨凇 昆明准静止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6年云南可利用降水量演变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陶云 何华 +2 位作者 何群 段长春 任菊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6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计算了云南可利用降水量,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近50年来云南可利用降水量... 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6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依据高桥浩一郎的陆面实际蒸散发经验公式,计算了云南可利用降水量,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近50年来云南可利用降水量在春季增加,而其余季节减少,特别是夏季可利用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云南年可利用降水量明显减少。2)云南可利用降水量除冬季年代际变化不明显,年际变化明显外,其余季节及年可利用降水量都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及年际变化。3)从区域趋势变化看,云南大部可利用降水量在冬、春季以增加为主;夏季以减少为主;秋季东部减少,西部增加;全年可利用降水量东部、南部以减少为主,其余地区以增加为主。4)年可利用降水量在全球气候偏暖年以偏少为主,而在偏冷年则以偏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可利用降水量 时空分布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陶云 段旭 +1 位作者 段长春 段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8-1118,共11页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测站逐月冰雹资料,分析了近50年云南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云南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冰雹日数从云南西北到东南大致呈多—少—多—少相间隔的区域分布特征;夏季与秋季...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测站逐月冰雹资料,分析了近50年云南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云南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冰雹日数从云南西北到东南大致呈多—少—多—少相间隔的区域分布特征;夏季与秋季分布相似,滇西北偏多,滇西南偏少;春季与冬季分布相似,滇西北及滇东北偏少,从西北到东南有增加的趋势。(2)云南冰雹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特征,云南全年各月都有冰雹发生,主要集中于2~4月,最多的月份是4月。从季节分布来看,云南属典型的春雹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来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春季冰雹发生区,最大月是4月;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雹发生区,最大月是7月。(3)近50年来云南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呈减少趋势,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近50年总的变化趋势也呈减少趋势。(4)云南年及四季冰雹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滇中及以西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滇东南大部分冰雹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即偏暖时期,冰雹频次偏少,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冰雹 气候变暖 气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