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4
1
作者 樊泳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得在实践层面上,文化产业的运作存在一些随意性、盲目性和短视性,表现在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工艺品加工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 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得在实践层面上,文化产业的运作存在一些随意性、盲目性和短视性,表现在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工艺品加工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在一片喝彩声中作一些反思就显得尤为必要,它能让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之路走得更稳、更顺、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文化产业 实践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思考
2
作者 李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14-217,共4页
本文对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式、途径、条件、核心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认为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就是要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创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8
3
作者 熊黎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间文化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 作者从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整理改编的历史梳理出发,认为更多的学者只是从历史的角度切入民间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态度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化研究的两大取向一是普同性倾向,漠视民间文化现象的地方性特点;一是社会进化论的线性视野,在潜意识中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作者认为应关注民间的、边缘的或者地方性叙事,既是对历史和当下文化的一种实证态度,也能使不同的文化形态获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共同构建多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诗玛》 叙事话语 民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残缺──曹禺四大名剧女性悲剧命运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章立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90,共4页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是社会问题剧,体现了剧作家对旧时代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思考。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点,作者分析了剧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女性主体性的残缺才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键词 主体意识 曹禺剧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哈尼文化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玲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75,94,共5页
作者探讨了哈尼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融合与冲突、传承与消失、局部化特征与全球化背景等关系,认为哈尼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在吸收优秀异质文化的同时,弘扬哈尼文化的精华,使哈尼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 全球化 哈尼文化 异质文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政策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3,57,共5页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难抉择。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只强调公平,则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任何一种畸轻畸重,都会损害社会良性运行。当前,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社会...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难抉择。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只强调公平,则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任何一种畸轻畸重,都会损害社会良性运行。当前,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引发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达到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促使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累进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和职业变迁等社会政策的实施, 来纠正偏差, 创造出更高的效率和较大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与公平 社会政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维山水诗意境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泳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山水诗是王维诗中的精华,其意境呈现出的是空灵寂静的特点,而这是由于他受佛教禅宗色空观影响的结果。作者从王维山水诗空灵寂静意境的体现、表达方式两方面作一些探析,以助于加深对王维山水诗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山水诗是王维诗中的精华,其意境呈现出的是空灵寂静的特点,而这是由于他受佛教禅宗色空观影响的结果。作者从王维山水诗空灵寂静意境的体现、表达方式两方面作一些探析,以助于加深对王维山水诗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王维山水诗的特点,真正实现鉴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意境 空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奥尔森学说看孔孟消极革命观的积极意义
8
作者 吉永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孔孟的消极革命观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在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分析中得到了最新 的说明,但孔孟消极革命观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奥尔森 消极革命 积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普尔论俄狄浦斯现象
9
作者 吉永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波普尔从理论竞争的意义上对俄狄浦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俄狄浦斯现象在三个方面映证了证伪主义命题。
关键词 波普尔 俄狄浦斯 证伪主义 精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10
作者 熊黎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大众文化--这一原本属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异军突起后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以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并... 大众文化--这一原本属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异军突起后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以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市民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需求。由于这一现实完全溢出了原有的知识话语系统,应该承认,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及批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一些研究者移植和挪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视角和语言来解释中国的大众文化,同大众文化现实出现了严重错位,不能触及大众文化的实际和真相。因此,作者认为建立起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文本 批评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诗词文赋的社会价值
11
作者 梁荻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94,共4页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与男性文学家齐名的一位诗人、词人、文赋作家。其创作丰赡,各种体裁兼备,诗词文赋均写得好。她的诗词中蕴含着崇高的感情因子,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丈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被她词中忧伤...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与男性文学家齐名的一位诗人、词人、文赋作家。其创作丰赡,各种体裁兼备,诗词文赋均写得好。她的诗词中蕴含着崇高的感情因子,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丈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被她词中忧伤的婉约和诗中刚烈悲壮的激情以及赋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所打动。其诗词文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强烈的爱国思想,显现了民族的、社会的文化群体特征,成就了她诗词文赋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诗词文赋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