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在传统食物供给中践行大食物观的特色做法与对策建议
1
作者 谢兴龙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6期9-11,共3页
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省各地实践案例,总结其拓展食物来源的特色路径:孟连县突破牛油果种源瓶颈、临沧市通过四级科技服务链提升澳洲坚果亩产、保山咖啡精品化转型带动村民增收、滇南蓝莓错峰上市抢占全球市场等。然而,种质资源依赖、加工... 本文通过梳理云南省各地实践案例,总结其拓展食物来源的特色路径:孟连县突破牛油果种源瓶颈、临沧市通过四级科技服务链提升澳洲坚果亩产、保山咖啡精品化转型带动村民增收、滇南蓝莓错峰上市抢占全球市场等。然而,种质资源依赖、加工技术短板及品牌国际化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对此,文章提出强化育种协同、深化产业链技术集成、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等对策。建议通过政策协同与科技赋能,以期为我国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云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成效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可 许青萍 +3 位作者 李婧媛 郑红梅 全伟 严娟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02年推行以来,为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通过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助力云南县域城镇化建设、助力云南边疆民族团结...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02年推行以来,为服务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通过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人才和科学技术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助力云南县域城镇化建设、助力云南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最终以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云南建设,实现科技支撑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创新型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社会资本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G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共4页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基层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又受到少数民族乡村中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G村的例子表明,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村社的传统社会资...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基层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又受到少数民族乡村中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G村的例子表明,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村社的传统社会资本,对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村民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资本 少数民族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村探索建设山地城镇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725-11727,共3页
就云南省开展的探索"城镇上山"进行的改革创新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科学可持续地建设山地城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山地城镇 云南 城镇上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分析
5
作者 杜琼 查银娣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云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认为云南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 ,并提出了云南促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途径。
关键词 云南 外商直接投资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升级中的云南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纯 和沁 +2 位作者 许健 李雪峰 蔡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3,共2页
10余年来,云南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经过创新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了独有的"丽江模式"。但也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随着2009年5月云南省成为我国... 10余年来,云南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经过创新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形成了独有的"丽江模式"。但也存在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随着2009年5月云南省成为我国第一个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丽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应紧抓此契机,抓好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及投融资环境;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当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丽江市一定政策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市 旅游文化产业 转型升级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骥 杨振宇 马金书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9,共12页
利用云南省昭通市和迪庆州农村贫困地区村居与家户的配套数据,运用两层次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评估金融资源可得性对农户贫困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正规金融资源可得性的提高,体现为村居距离金融网点的车时越近,农户的人均总收入、人均... 利用云南省昭通市和迪庆州农村贫困地区村居与家户的配套数据,运用两层次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评估金融资源可得性对农户贫困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正规金融资源可得性的提高,体现为村居距离金融网点的车时越近,农户的人均总收入、人均净收入和人均支出趋于增加,人均总收入低于3747元的可能性越低;民间借贷活跃的村居内农户人均总收入也更高。通过验证正规与非正规金融资源在改善农村绝对和相对贫困中的作用,说明在贫困地区发展农村金融将是促进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金融资源 可得性 脱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宁刚 邬琰 罗光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62-364,共3页
无公害农产品是政府推出的一种确保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消费安全的公共品牌,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阐述了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发展现状 对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成效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钱宁刚 赵春山 罗光洁 《云南农业》 2012年第4期7-7,共1页
无公害农产品是保障食品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的公共安全品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了云南省近年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取得的主要成效与措施。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成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新闻文本情绪、风格漂移与基金业绩
10
作者 李振东 邓晖 刘林龙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0,共10页
基金新闻文本是市场信息的重要载体,不同于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传统财务指标对基金业绩的单向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将文本分析技术与中介效应模型相结合,系统探究基金新闻文本情绪通过风格漂移影响基金业绩的作用路径,并检验不同市场情境下中... 基金新闻文本是市场信息的重要载体,不同于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传统财务指标对基金业绩的单向影响,文章旨在研究将文本分析技术与中介效应模型相结合,系统探究基金新闻文本情绪通过风格漂移影响基金业绩的作用路径,并检验不同市场情境下中介效应的非对称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已有研究普遍关注的直接关联,基金风格漂移在文本情绪影响基金业绩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与消极新闻文本情绪相比,积极情绪通过加速风格漂移提升业绩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传导特征,当基金收益为负时,风格漂移对业绩的中介作用力度显著增强,且过度的风格漂移将降低业绩稳定性。研究拓展了行为金融理论在文本信息领域的应用边界,为监管机构识别基金风格异化风险提供了新的监测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漂移 基金新闻 文本情绪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云仙 吴学灿 +1 位作者 盛世兰 杨硕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在分析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要求,提出了新时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破解"九湖"流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尖锐的矛盾,... 在分析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要求,提出了新时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破解"九湖"流域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尖锐的矛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实践路径 九大高原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辞 刘建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影响及制约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并对提升云南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云南省 产业结构 转换能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自然灾害看地方政府的危机缓解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国芳 纳灿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78,共3页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云南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区,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发生灾害或许不可避免。灾前及时撤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关键在于灾前科学预测,准确及时预报。为...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云南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区,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发生灾害或许不可避免。灾前及时撤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关键在于灾前科学预测,准确及时预报。为此,地方政府必须认识危机缓解在危机管理循环中的特有地位,重视危机缓解在公共危机中的可行性,重视研究制定具体的危机缓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政府 危机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光雄 吴海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解放后各少数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民族关系格局;其次是改革开以来,...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历经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首先是解放后各少数民族得到真正的解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民族关系格局;其次是改革开以来,云南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民族关系新的格局和特点。深刻认识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现状,是我们处理好民族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杂居地区 民族关系 特点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14
15
作者 樊泳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得在实践层面上,文化产业的运作存在一些随意性、盲目性和短视性,表现在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工艺品加工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 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得在实践层面上,文化产业的运作存在一些随意性、盲目性和短视性,表现在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工艺品加工等方面较为突出。因此,在一片喝彩声中作一些反思就显得尤为必要,它能让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之路走得更稳、更顺、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文化产业 实践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鑫 栾治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平台经济的崛起通过其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协作与共享、教育与服务支持机制大大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融合。但由于农村产业单一、产业链不完整,信息网络服务覆盖不足、物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平台经济的崛起通过其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协作与共享、教育与服务支持机制大大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融合。但由于农村产业单一、产业链不完整,信息网络服务覆盖不足、物流体系落后,市场监管、产品品质不均一等问题,制约了平台经济的效能作用。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的经济效能探讨了平台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台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平台经济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权力在民族地区的延伸——以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制度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洪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国家政权建设主要指政权的官僚化、渗透性、分化以及对下层控制的巩固。我国元明清以来设立的土司制度,基于对土司授职、承袭、考核的规定,使土司成为朝廷命官,将土司地区作为国家防卫的屏障,并要求其承担一定的朝贡、纳税义务,实现了... 国家政权建设主要指政权的官僚化、渗透性、分化以及对下层控制的巩固。我国元明清以来设立的土司制度,基于对土司授职、承袭、考核的规定,使土司成为朝廷命官,将土司地区作为国家防卫的屏障,并要求其承担一定的朝贡、纳税义务,实现了国家权力在边疆民族地方的下沉。与内地相较,这种政权建设方式在组织、制度、文化支撑等多方面又有所不同。这一点可以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制度为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权建设 土司制度 傣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灾前预防的责任——以预防云南自然灾害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文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34-137,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增多,政府防灾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耗费的人力、财力也不断加大。但政府不能只是被动地"应急"自然灾害,而是要研究如何把防范的重点放在灾前,防患于未然。本文结合现实,论述了灾前预防的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增多,政府防灾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耗费的人力、财力也不断加大。但政府不能只是被动地"应急"自然灾害,而是要研究如何把防范的重点放在灾前,防患于未然。本文结合现实,论述了灾前预防的意义和政府的基本责任,提出了在全省建立灾害业余预警员队伍的思路,阐述其重要性,对当下以灾害"应急"替代"预防"的倾向提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预防 预警员 政府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武燕 吴映梅 +3 位作者 高彬嫔 李琛 郑可君 王梦娇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5,174,共12页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面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的耦合关系特征。以全局和局部综合视角,基于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以及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素对耦合协调度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2010—... 以滇中城市群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面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人类福祉的耦合关系特征。以全局和局部综合视角,基于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以及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素对耦合协调度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减后增,大部分地区人类福祉不同程度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各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但总体向协调发展,耦合协调类型由中心向四周呈现“失调衰退—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协调发展”的圈层结构特征,“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U”型曲线趋势面特征显著;(3)距水域距离成为影响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的主导因素,且回归系数为正向影响,人口密度、人类活动强度以及路网密度呈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滇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关所 祁苑玲 +5 位作者 吕立才 李迪宇 代正明 浦恩达 朱红业 李荣福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48-52,共5页
文中从政府和农场主两个视觉分析了云南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分析认为,云南家庭农场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培育阶段,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其经营劳动力主要依靠农场主自有的家... 文中从政府和农场主两个视觉分析了云南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分析认为,云南家庭农场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培育阶段,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其经营劳动力主要依靠农场主自有的家庭成员,数量呈飞跃式发展,经营总收入也明显地增长,但由于受云南省各级政府的财力所限,资金投入不大、相关配套及扶持政策不到位、农场主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且任重道远。为此,从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场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云南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家庭农场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