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距系统激光指向偏差的预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崔峻烽 李祝莲 +3 位作者 翟东升 张海涛 陶虎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311,共8页
激光测距移动站因其高机动性和适应性,逐渐成为空间目标监测网络中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基不稳、工作条件变更频繁等因素,移动测站的激光指向偏差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测距成功率和效率。现有的修正方法大多依赖光尖图像处理技... 激光测距移动站因其高机动性和适应性,逐渐成为空间目标监测网络中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基不稳、工作条件变更频繁等因素,移动测站的激光指向偏差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测距成功率和效率。现有的修正方法大多依赖光尖图像处理技术,但在光尖不明显或噪声较强时,光尖提取的精度往往受到影响,且现有方法也未能从系统误差的整体角度有效解决偏差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指向偏差模型的自动修正方法。通过分析光轴与望远镜机械轴之间的系统误差关系,建立激光指向偏差理论模型;利用密集采样的光尖图像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构建出高精度的偏差模型,模型可以在观测时预测激光指向偏差,并实时反馈给控制计算机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偏差模型的精度优于2.5",满足测距站观测需求。该方法为解决激光指向偏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库德光路动态误差 光尖识别 指向偏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里奥滤光器的太阳窄带观测系统全视场频率漂移高精度测量方法(特邀)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希群 吕卓 +3 位作者 王远方舟 付玉 谭旭 金振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3,共12页
针对地基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的基于里奥滤光器的太阳窄带观测系统存在的频率漂移问题,提出了在线全视场频率漂移测量方法,并在NVST高分辨太阳光球观测实验系统进行了实测验证。实测表明,对全视场的频率漂移测量误差RMS小于0.1 pm。利用该... 针对地基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的基于里奥滤光器的太阳窄带观测系统存在的频率漂移问题,提出了在线全视场频率漂移测量方法,并在NVST高分辨太阳光球观测实验系统进行了实测验证。实测表明,对全视场的频率漂移测量误差RMS小于0.1 pm。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系统频率漂移可用于校正磁像仪的全视场频率漂移,提高太阳大气的磁场和速度场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漂移 滤光器 太阳磁场测量 同步采集 在线测量 多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中激光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吴凡 翟东升 +3 位作者 李祝莲 汤儒峰 皮晓宇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116,共7页
在激光测距过程中,实时获取激光发射功率数据可为后续数据精度处理分析及激光测距系统故障点排查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时测量激光发射链路中的反射镜透射光,利用前期获取的反射镜透射光与反射镜反射光之间的对应关系,采取相对测量的方... 在激光测距过程中,实时获取激光发射功率数据可为后续数据精度处理分析及激光测距系统故障点排查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时测量激光发射链路中的反射镜透射光,利用前期获取的反射镜透射光与反射镜反射光之间的对应关系,采取相对测量的方式获取实时的反射光功率,达到实时监测激光发射功率的效果,并基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53 cm双筒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搭建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激光功率实时监测方法能够在激光发射链路无损耗的前提下实时获取激光发射功率;反射光功率与透射光功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91,线性关系稳定可靠,满足长时间激光测距的需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适用于各类空间目标激光测距的激光功率实时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激光功率实时监测 相对测量 库德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桥与冕环关系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苗玉虎 邓林华 +7 位作者 苏江涛 管明祥 邹海鑫 夏林中 曹雪梅 华韵之 刘煜 袁丁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42,共14页
亮桥是太阳黑子内部一种常见的结构,通常在亮桥区域会产生一系列的爆发活动,并对黑子演化产生影响。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搭载的大气成像阵列(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AIA)极紫外成像数据和日震... 亮桥是太阳黑子内部一种常见的结构,通常在亮桥区域会产生一系列的爆发活动,并对黑子演化产生影响。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搭载的大气成像阵列(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AIA)极紫外成像数据和日震学与磁场成像仪(Helioseismic and Magnetic Imager,HMI)视向磁图和矢量磁图,通过统计大数据样本,表明亮桥与冕环之间的抑制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冕环缺失区域主要位于亮桥锚定点附近的本影-半影边界上,在该区域,随着亮桥的演化和形态的改变,冕环也表现出显现和消失现象。通过分析HMI磁图数据,亮桥锚定区通常伴随着极性相反的小尺度磁场结构,可以推断亮桥锚定点区域的磁力线与周围相反极性的小尺度磁场结构相连,并形成短程闭合磁环,由于磁环的长度较短,无法延伸到日冕层,因此在日冕层无法观测到冕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亮桥与冕环关系模型,用来解释亮桥与冕环之间的磁连接性,这个模型可以解释许多与亮桥相关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太阳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苗玉虎 邓林华 +5 位作者 苏江涛 管明祥 夏林中 华韵之 曹雪梅 袁丁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9,共16页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是日冕中较常见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通常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爆发相关。根据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列的特征,还可以细分为窄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和宽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研究表明,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包含... 日冕准周期快模磁声波是日冕中较常见的一种波动现象,这种波动现象通常与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爆发相关。根据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列的特征,还可以细分为窄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和宽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研究表明,准周期快模磁声波包含的关键物理信息可以用来诊断耀斑核心区域特征、测量日冕磁场以及探测能量释放和传输等。简单叙述了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相关的主要观测特征和模拟结果,重点介绍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冕震学应用,讨论了准周期快模磁声波的激发机制,展望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研究方法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波 耀斑 磁场 日冕物质抛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星超级耀斑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雍浩然 林隽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428,共46页
太阳耀斑是太阳系内最剧烈能量释放现象之一,其在数十分钟之内可以释放高达1025 J的能量。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在恒星上也观测到类似的耀发事件,其典型强度是太阳耀斑的10∼10^(4)倍,被称为超级耀斑。研究恒星超级耀斑及其爆发机制,不... 太阳耀斑是太阳系内最剧烈能量释放现象之一,其在数十分钟之内可以释放高达1025 J的能量。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在恒星上也观测到类似的耀发事件,其典型强度是太阳耀斑的10∼10^(4)倍,被称为超级耀斑。研究恒星超级耀斑及其爆发机制,不仅在理解恒星内部结构、演化与磁场活动性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探究太阳系外行星宜居性和系外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扼要介绍了太阳耀斑及其相关磁活动现象、恒星磁场以及恒星超级耀斑;然后从恒星超级耀斑的筛选、能量计算、恒星黑子、耀斑参数与恒星参数的统计关系等方面叙述了对恒星超级耀斑的探测手段以及研究成果,并与太阳耀斑理论与相关物理过程进行对比,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与现有理论的联系;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可能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耀斑 大样本 磁活动 太阳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数据的漂移误差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知非 汤儒峰 +5 位作者 翟东升 李祝莲 伏红林 黄凯 曹进 李语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0-298,共9页
为了降低卫星激光测距中存在的漂移误差,基于卫星激光测距所获得的实测数据推算了卫星回波光子数,结合仿真分析了漂移误差产生的原因与计算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漂移误差补偿到测距结果中。选择特定目标持续五年的卫星激光测距数据,用所提... 为了降低卫星激光测距中存在的漂移误差,基于卫星激光测距所获得的实测数据推算了卫星回波光子数,结合仿真分析了漂移误差产生的原因与计算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漂移误差补偿到测距结果中。选择特定目标持续五年的卫星激光测距数据,用所提方法对测量距离进行修正,修正值为10 ps量级~100 ps量级,最高可在测距数据中补偿掉770 ps的漂移误差。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每圈数据的数据波动,减小了数据中由于能量变化导致的漂移误差,提高了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单光子探测 漂移误差 数据处理 测距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丽江10 cm日冕仪的镜面尘埃杂散光研究
8
作者 沙飞扬 刘煜 +4 位作者 张雪飞 宋腾飞 张洪起 王永峰 孙明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84,共13页
利用云南天文台丽江10 cm日冕仪绿线成像系统研究了物镜表面尘埃量级与其造成的散射杂散光强度的关系,获得了散射光随日心距离的分布规律,并对日冕图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不含尘埃散射杂散光背景的日冕图像,提高了数据质量。本文研究有... 利用云南天文台丽江10 cm日冕仪绿线成像系统研究了物镜表面尘埃量级与其造成的散射杂散光强度的关系,获得了散射光随日心距离的分布规律,并对日冕图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不含尘埃散射杂散光背景的日冕图像,提高了数据质量。本文研究有助于研究日冕强度、结构变化趋势,也有助于理解日冕仪内部其他杂散光源,助力我国未来大口径日冕仪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冕仪 YOGIS 杂散光 尘埃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