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闵勇 张薇 +2 位作者 姚立华 刘卫 王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98-330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篾厂乡)草果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从4种草果叶中共分离鉴定了61个化合物。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1醇-的含量最高超过20%。其次,桉叶油醇和棕榈酸含量均超过10%。[结论]草果叶挥发油中组成丰富,可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骨藤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薇 王泽锋 +2 位作者 王静 杨金 闵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38,共5页
目的研究乌骨藤Marsdenia tenacissima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乌骨藤8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通过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再通过MT... 目的研究乌骨藤Marsdenia tenacissima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乌骨藤8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通过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再通过MTT法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乌骨藤苷H(2)、乌骨藤苷G(3)、乌骨藤苷I(4)、绿原酸(5)、野黄芩素四甲醚(6)、山柰酚-4'-甲醚(7)、山柰酚(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化合物8对胃癌细胞MKN-45和SGC-7901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48.87μg/m L和54.71μg/m L。结论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8的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藤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分离鉴定 MKN-45 SGC-79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中锗的测定条件及含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和平 张寓达 +2 位作者 张举成 刘卫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345,共3页
详细研究了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云南普洱茶中锗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溶剂,显色剂用量为0·3mL,pH在3~4范围,锗-苯芴酮络合物在实验时间范围内能稳定地保持在水相中,在536nm下可直接测定吸光度... 详细研究了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云南普洱茶中锗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溶剂,显色剂用量为0·3mL,pH在3~4范围,锗-苯芴酮络合物在实验时间范围内能稳定地保持在水相中,在536nm下可直接测定吸光度。在优化获得的测定条件下,实验测得标准曲线为:y=1·3119x+0·015,相关系数r=0·9931,线性范围为0~0·202μg/mL。回收率为88·70%~92·50%,RSD为1·10%。通过对实验样品中锗含量的测定发现,以2号样品中的锗含量最高,6·78μg/g。4号样品中的锗含量最低,2·44μg/g。结果表明,云南产的普洱茶中均含有较丰富的锗,其为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作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芴酮-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甲基溴代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苟高章 吴娜 +3 位作者 石玲 徐世娟 严和平 刘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8-1272,共5页
报道了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甲基溴化反应,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溴化剂、红外光为引发剂,得到单溴代产物2-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及其二溴代副产物2-二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反应条件,通过对影响甲基溴化产物... 报道了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甲基溴化反应,以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溴化剂、红外光为引发剂,得到单溴代产物2-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及其二溴代副产物2-二溴甲基-1,8-萘啶衍生物,对比了两种不同的反应条件,通过对影响甲基溴化产物产率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改进,得到单溴代产物的较优合成条件为:NBS的用量为原料的1.2倍,500 W红外灯为光源,反应时间为2 h。该反应条件下,单溴代产物的产率可达到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啶 N-溴代琥珀酰亚胺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金 闵勇 +1 位作者 刘卫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53-12454,共2页
[目的]为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省红河州丰富的八角茴香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等分离材料进行柱层析分离,用有机波谱学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了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八角茴香正丁醇浸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目的]为综合开发利用云南省红河州丰富的八角茴香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等分离材料进行柱层析分离,用有机波谱学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了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八角茴香正丁醇浸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樨草素、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gallocatechin、香草酸、3,4-二甲氧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和β-谷甾醇、胡萝卜苷。[结论]从八角茴香中首次分离得到木樨草素、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gallocatech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木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 闵勇 +1 位作者 王洪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183-14183,14193,共2页
[目的]研究清香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连续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仪提取清香木姜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 [目的]研究清香木姜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连续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仪提取清香木姜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桉油(27.20%),其次是松油烯-4醇-(21.27%)、N甲-基山鸡椒痉挛碱(6.32%)、十七烷酸(4.33%)、叶绿醇(3.53%)、乙醚基亚油酸(3.45%)、2,6二-甲基-2,6辛-二烯(2.96%)等。[结论]清香木姜子在药用选材中必须考虑药材的种类以及产地,才可以充分保证其药用功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木姜子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肠草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闵勇 张薇 +2 位作者 王洪 姚立华 刘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优化断肠草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钩吻素子得率。结果:温度对生物碱得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5℃、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4.5 h×2、料液比1:20。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浸提... 目的:优化断肠草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钩吻素子得率。结果:温度对生物碱得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5℃、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4.5 h×2、料液比1:20。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浸提断肠草,生物碱得率可达0.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肠草 生物碱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藤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闵勇 刘卫 +2 位作者 姚立华 郭亚力 周红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12-10512,10518,共2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黄藤种子挥发油,结果表明:所得提取物经GC-MS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二十二烷。
关键词 大黄藤种子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驱蚊香草精油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金 赵兴雷 +4 位作者 易平 黄笃树 吴娜 闵勇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663-1566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铃烯、乙酸香茅酯、香叶醇、芳樟醇、异薄荷酮、β-波旁烯和香榧烯醇等。[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使驱蚊香草精油化学成分大量损失,但对沸点高、相对难挥发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好地富集作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能很好地保留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蚊香草(Mosquito ABJECTION Vanilla) 精油 GC MS 香茅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乙酰氨基-7-溴-1,8-萘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加艳 马晶洁 +4 位作者 刘艳坤 杨宏亮 张云辽 苟高章 刘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6-1832,共7页
以2-氨基/乙酰氨基-7-羟基-1,8-萘啶为原料和POBr3反应,简单高效合成得到六个7-溴代1,8-萘啶衍生物L1-L6。反应在较高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下易产生自由基取代反应,通过对影响2-溴代1,8-萘啶产物产率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无... 以2-氨基/乙酰氨基-7-羟基-1,8-萘啶为原料和POBr3反应,简单高效合成得到六个7-溴代1,8-萘啶衍生物L1-L6。反应在较高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下易产生自由基取代反应,通过对影响2-溴代1,8-萘啶产物产率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无自由基猝灭剂)进行优化,得到各7-溴代1,8-萘啶衍生物的最佳合成条件。化合物L1、L2、L3、L5的最佳合成条件为60℃(10min),若高温或延长时间反应,可加FeCl_3抑制自由基以保证产率;化合物L4、L6的最佳条件为100℃(30min)。优化的条件下,各7-溴代1,8-萘啶衍生物产率分别为57.2%、61.5%、56.8%、46.8%、62.7%和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萘啶 溴代化合物 自由基猝灭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举成 刘卫 +3 位作者 易中周 邱成书 李应 严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99-2702,共4页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Cr,Cd,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1.67%之间,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结果表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Pb,Cd,Hg含量最高的是建水县野山茶样品,分别为53.47和6.03,7.68μg.g-1。有益元素Mn在测定的元素中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913.48μg.g-1;Fe作为半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低于锰,为688.46μg.g-1;Zn的平均含量为116.64μg.g-1。从实验样品中未能检测出Se。从实验结果得出,在红河州的野山茶中含有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Mn,Fe,Zn等,野山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野山茶 对比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八角和桂皮中镉、铅含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绍平 刘卫 +2 位作者 黄兆龙 李自静 姜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58,共4页
八角或桂皮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5+3)混合液高压密闭消解后,以20g·L-1磷酸氢二铵作基体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和铅的含量。镉和铅的灰化温度分别为400℃,600℃;镉和铅的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800℃,2100... 八角或桂皮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5+3)混合液高压密闭消解后,以20g·L-1磷酸氢二铵作基体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镉和铅的含量。镉和铅的灰化温度分别为400℃,600℃;镉和铅的原子化温度分别为1800℃,2100℃。镉和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50μg·L-1以内,检出限(3s/是)分别为0.42,0.98μg·L-1。加标回收率在96.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24%~1.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八角 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草果挥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闵勇 张薇 +2 位作者 樊爱萍 姚立华 刘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8-240,共3页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元阳草果挥发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得率。结果:微波功率对挥发油产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处理时间5min、微波功率800W。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提取草果... 目的: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元阳草果挥发油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多因素正交实验,考察挥发油得率。结果:微波功率对挥发油产率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处理时间5min、微波功率800W。结论:采用最佳实验条件提取草果挥发油,产率可达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挥发油 微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籽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闵勇 王洪 +2 位作者 姚立华 刘卫 杨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68,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料液比对石榴籽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石榴籽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浸提温度50℃、提取时间2.0h、料液比1:20,在该条件下石榴籽多酚提取量可达12.07... 采用正交试验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料液比对石榴籽多酚提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石榴籽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浸提温度50℃、提取时间2.0h、料液比1:20,在该条件下石榴籽多酚提取量可达12.0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提取率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玫瑰花红色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樊爱萍 刘卫 吴荣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36-8338,共3页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为40%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率达到81.6%,提取收率达到3.6%。[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较好地提取玫瑰红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 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三七、云木香、茯苓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卫 吴娜 +6 位作者 潘青山 樊爱萍 严和平 陈显兰 周波 石玲 徐世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03-30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三七、云木香、茯苓中的8种有机磷类农药(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敌百虫、乐果、乙拌磷、甲基对硫磷和毒死蜱)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丙酮超声提取,提取液经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乙...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三七、云木香、茯苓中的8种有机磷类农药(甲胺磷、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敌百虫、乐果、乙拌磷、甲基对硫磷和毒死蜱)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丙酮超声提取,提取液经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5:5混合)为洗脱液洗脱,洗脱液浓缩尽干后乙腈定容,于GC/MS上检测。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方式,外标法定量。8种有机磷类农药在0.05~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0~0.999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03%~115.57%,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0.54%~9.36%,检出限(S/N=3)在2.8×10^-6~4.0×10^-5μg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能满足三七、云木香、茯苓中8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同时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三七 云木香 茯苓 有机磷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宝森 刘贵阳 +2 位作者 刘卫 董云文 付开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75,共3页
以云南文山三七为材料,研究了干法灰化法、湿法消解法2种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铅含量的影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 1,干法灰化回收率为107.25%,湿法消解回收率为94.25%,分析结果满意。结果表明:干法灰... 以云南文山三七为材料,研究了干法灰化法、湿法消解法2种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铅含量的影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 1,干法灰化回收率为107.25%,湿法消解回收率为94.25%,分析结果满意。结果表明:干法灰化的最佳条件为灰化温度500℃、灰化时间6 h;湿法消解的最佳消解体系为V(HNO3)∶V(HClO4)=4∶1体系。用干法灰化或常压下湿法消解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准确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铅含量,且方法简单、快捷。经检测,云南文山三七粉中重金属铅含量符合绿色安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灰化 湿法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苎麻叶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闵勇 张薇 +2 位作者 王洪 凡爱萍 刘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87,90,共3页
采用GC-MS分析方法对水苎麻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鉴定出20个组分,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占44.47%。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关键词 水苎麻叶 挥发性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金 李庆华 +4 位作者 李娟 易平 吴娜 王泽峰 刘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0,共3页
以石油醚为溶剂室温浸提南美油藤种子所含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南美油藤油中主要的脂肪酸为亚麻酸(46.65%)、亚油酸(41.43%)、棕榈酸(5.50%)和硬脂酸(5.36%),4种主要脂肪酸... 以石油醚为溶剂室温浸提南美油藤种子所含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南美油藤油中主要的脂肪酸为亚麻酸(46.65%)、亚油酸(41.43%)、棕榈酸(5.50%)和硬脂酸(5.36%),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8.9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8.62%。南美油藤油是一种亚麻酸含量很高的食用油脂,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油藤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宝森 刘贵阳 +2 位作者 刘卫 段玉来 周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786-787,79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文山三七为材料,分析研究了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前处理样品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法灰化的最佳条件为灰化温度600℃、... [目的]研究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文山三七为材料,分析研究了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前处理样品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法灰化的最佳条件为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测定出三七中铜含量为3.221μg/g。常压下湿法消解的最佳消解体系为HNO3-HClO4-H2O2;在此条件下,测定出三七中铜含量为3.721μg/g。[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准确、快捷,可用于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含量测定。云南文山三七粉中重金属铜含量符合国家《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灰化 湿法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七(RADIX ET RHIZOMA NOTOGINSE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